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二调考试 数学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二调考试 数学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3-26 17:5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高一年级数学(理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个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某单位共有老、中、青职工430人,其中有青年职工160人,中年职工人数是老年职工人数的2倍,为了解职工身体状况,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在抽取的样本中有青年职工32人,则该样本中的老年职工人数为(  )
A.9 B.18 C.27 D.36
2. 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9岁的身高,数据(略),由此建立的身高与年龄的回归模型为,用这个模型预测这个孩子10岁时的身高,则正确的叙述是( )
A.身高一定是145.83cm B.身高在145.83cm以上
C.身高在145.83cm左右 D.身高在145.83cm以下
3. 阅读如图所示的语句:当输入的时,输出的结果为( )
A.48 B.24 C.12 D.6
4. 若,当 时,则的值为( )
A.50 B.52 C.104 D.106
5. 一个盒子中装有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数字,数字分别是1?2?3?4.现从盒子中随机抽取卡片.若一次抽取3张卡片,求3张卡片上数字之和大于的概率( )
A. B. C. D.
6. 如图是求样本x1,x2,…,x10平均数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的内容为(  )
A.S=S+xn B.S=S+ C.S=S+n D.S=S+
第6题 第7题
7.甲、乙两名同学在5次体育测试中的成绩统计如上面的茎叶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乙;乙比甲稳定 B.甲>乙;甲比乙稳定
C.甲>乙;乙比甲稳定 D.甲<乙;甲比乙稳定
8.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为(  )
A.k>4? B.k>5? C.k>6? D.k>7?
9. 如果上边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720,那么在程序WHILE后面的“条件”应为( )
A. B. C. D.
10. 如图,为正四面体,于点,点均在平面外,且在平面的同一侧,线段的中点为,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
A. B. C. D.
11. 设直线x+ky-1=0被圆O:x2+y2=2所截弦的中点的轨迹为M,则曲线M与直线x-y-1=0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不确定
12. 若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P,Q满足条件:①P,Q都在函数f(x)的图象上;②P,Q关于原点对称,则称点对(P,Q)是函数f(x)的一个“友好点对”(点对(P,Q)与点对(Q,P)为同一个“友好点对”).已知函数f(x)=则f(x)的“友好点对”有( )个.
A.0 B.1 C.2 D.4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下面是2×2列联表:
y1
y 2
合计
x1
a
21
73
x2
22
25
47
合计
b
46
120
则表中b的值分别为 ___ .
14.从正六边形的6个顶点中随机选择4个顶点,则以它们作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概率等于_________.
15.某程序的框图如图所示, 执行该程序,若输入的为,则输出的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
16.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增函数,且对于任意的x都有f(-x)+f(x)=0恒成立.如果实数m、n满足不等式f(m2-6m+21)+f(n2-8n)<0,那么m2+n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 (本题满分10分)箱子中装有6张卡片,分别写有1到6这6个整数. 从箱子中任意取出一张卡片,记下它的读数,然后放回箱子,第二次再从箱子中取出一张卡片,记下它的读数,试求:
(1)是5的倍数的概率;(2)中至少有一个5或6的概率。
18 (本题满分12分)为调查乘客的候车情况,公交公司在某站台的60名候车乘客中随机抽取15人,将他们的候车时间(单位:分钟)作为样本分成5组,如下表所示:
组别
候车时间
人数


2

6

4

2

1
(1)求这15名乘客的平均候车时间;
(2)估计这60名乘客中候车时间少于10分钟的人数;
(3)若从上表第三、四组的6人中随机抽取2人作进一步的问卷调查,求抽到的两人恰好来自不同组的概率.
19. (本题满分12分)
从某学校高三年级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测量身高,被抽取的学生的身高全部介于155 cm和195 cm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155,160);第二组[160,165);……第八组[190,195],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根据已知条件填写下面表格:
组别
1
2
3
4
5
6
7
8
样本数
(2)估计这所学校高三年级800名学生中身高在180 cm以上(含180 cm)的人数.
20. (本小题共12分)如图,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点E在侧棱上,点F在侧棱上,且.
(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的大小.
21. (本题满分12分)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2,0)和圆C:x2+y2=1,动点M到圆C的切线长与|MQ|的比等于。
(1)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2)若直线与曲线相交于AB两点,求弦AB的长。
22.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若在上为增函数,则称 为“一阶比增函数”.
(1)若是“一阶比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是“一阶比增函数”,当时,试比较与的大小;
2013-201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二调考试数学试题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 BCBDD AAADA CC
二、填空题: 13. 74 14. 15. 5,30 16. (9,49)
三、解答题:
17. 解 基本事件共有6×6=36个。
(1) x+y是5的倍数包含以下基本事件:
(1,4)(4,1)(2,3)(3,2)(4,6)(6,4)(5,5)共7个。
所以,x+y是5的倍数的概率是 。------------5分
(2)此事件的对立事件是x,y都不是5或6,其基本事件有个,所以,x,y中至少有一个5或6的概率是.------------10分
18 解:(1)由图表得:
,所以这15名乘客的平均候车时间为10.5分钟 ------------4分
(2)由图表得:这15名乘客中候车时间少于10分钟的人数为8,所以,这60名乘客中候车时间少于10分钟的人数大约等于 ------------8分
(3)设第三组的乘客为,第四组的乘客为,“抽到的两个人恰好来自不同的组”为事件.
所得基本事件共有15种,即
,
其中事件包含基本事件8种,所以,即所求概率等于 ------------12分
19.解: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第七组的频率为
1-(0.008×2+0.016×2+0.04×2+0.06)×5=0.06,
∴第七组的人数为0.06×50=3.
同理可得各组人数如下:
组别
1
2
3
4
5
6
7
8
样本数
2
4
10
10
15
4
3
2
-----------8分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后三组的频率为0.016×5+0.06+0.008×5=0.18.
估计这所学校高三年级身高在180 cm以上(含180 cm)的人数为800×0.18=144. --12分
20. 解:(1)由已知可得
于是有
所以
又所以平面CEF.
由平面CEF,故CF------------6分
(2)在△CEF中,由(1)可得
于是有所以CF⊥EF.
又由(1)知,且,所以CF⊥平面C1EF.
又平面C1EF,故CF⊥C1F.
于是∠EFC1即为二面角E-CF-C1的平面角.
由(1)知△C1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EFC1=450,即所求二面角E-CF-C1的大小为450. ------------12分
21. 设直线MN切圆于N,则动点M组成的集合是:P={M| |MN|=|MQ|}
因为圆的半径|ON|=1,所以|MN|2=|MO|2-|ON|2=|MO|2-1
设点M的坐标为(x,y)

整理得
它表示圆,该圆圆心的坐标为(4,0),半径为………………8分
(2)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所以=…………12分
22. 解:(I)由题在是增函数,
由一次函数性质知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
所以 ………………4分
(Ⅱ) ………………5分
证明如下:因为是“一阶比增函数”,即在上是增函数,
又,有,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1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