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第1单元
1.下列叙述:①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③创造联合制碱法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④首先制得氧气的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⑤首先在实验室合成尿素的是维勒,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 B.①和③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
2.人类第一次用无机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是( )
A.乙醇 B.食醋
C.甲烷 D.尿素
3.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下所示,它属于( )
A.无机物 B.烃
C.高分子化合物 D.有机物
4.环境毒品“二英”是目前人类制造的可怕的化学物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属于
A.高分子化合物 B.芳香烃
C.烃 D.有机物
5.萤火虫会在夏日的夜空发出点点光亮,这是一种最高效的发光机制。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荧光素在荧光酶和ATP催化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伴随着化学能转变为光能:
荧光素属于( )
A.无机物 B.烃
C.烃的衍生物 D.高分子化合物
6.(热点题)北京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是在国内首次采用膜结构的建筑,以钢材为支架,覆盖ETFE薄膜。ETFE是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是一种轻质透明的新材料。
(1)该材料属于________。
A.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D.复合材料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ETFE极易分解,符合环保要求
B.ETFE韧性好,拉伸强度高
C.ETFE比玻璃轻、安全
D.ETFE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
E.CF2CF2和CH2CH2均是平面分子
(3)写出由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生成ETFE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1 第2单元
1.下列有机物在H-NMR上只给出一组峰的是( )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
2.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碳80%,含氢20%,又测得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
A.CH4 B.C2H6 C.C2H4 D.C3H6
3.下列具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 )
4.某有机物C3H6O2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个共振峰,面积比为1∶1,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5.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其C、H、O的质量比为6∶1∶8,它的实验式为________,该有机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30倍,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6.(实验题)为测定一种气态烃的化学式,取一定量的A置于密闭容器中燃烧,定性实验表明产物是CO2、CO和水蒸气。学生甲、乙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均认为根据自己的方案能求出A的最简式。他们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图中的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除):
甲方案:
燃烧产物增重增重生成CO2
2.52 g 1.32 g 1.76 g
乙方案:
燃烧产物增重减轻增重
5.6 g 0.64 g 4 g
试回答:
(1)根据两方案,你认为能否求出A的最简式(填“能”或“不能”)?
甲方案:________;乙方案:________。
(2)根据你选出的方案,求出A的最简式(实验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确定A的化学式,是否还需要测定其他数据?如果需要,应该测定哪些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答案:CDDDC
(1)C (2)AD (3)nCH2CH2+nCF2CF2
12答案:ABDB CH2O C2H4O2答案:(1)能 不能
(2)CH4 (3)因只有甲烷的最简式为CH4,所以不需再测其他数据
专题3 第1单元
1.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l2+HCl
B.2CH3CH2OH+O22CH3CHO+2H2O
C.ClCH2CH===CH2+NaOHHOCH2CH===CH2+NaCl
D.+HO—NO2+H2O
2.下列有关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乙炔中都存在碳碳双键
B.甲烷和乙烯都可与氯气反应
C.高锰酸钾可以氧化甲烷和乙炔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与H2O加成
3.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为纯净物的是( )
A.CH4和Cl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
B.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发生反应
C.乙炔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
D.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4.对下列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HNO3+H2O;取代反应
B.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
C.2CH3CH2OH+O22CH3CHO+2H2O;取代反应
D.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
5.石油裂解的目的是( )
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B.主要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 D.主要是提高汽油的质量
6.(实验题)把1体积CH4和4体积Cl2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里,放在光亮处,试推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3 第2单元
1.能说明苯环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是( )
A.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2.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3.关于苯的溴代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用试剂为苯和纯溴B.所用试剂为苯和浓溴水
C.苯与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可取锥形瓶中的液体少许,滴加AgNO3溶液,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4.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 NaOH溶液润洗、⑤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③①
C.④②③①⑤ D.②④①⑤③
5.(实验题)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答案:BBDCC
(1)黄绿色逐渐消失 (2)试管壁上有油珠 (3)水位在试管内上升 (4)水槽内有少量晶体析出
32答案:CBBB
(1)C6H6+Br2C6H5Br+HBr↑ (2)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
(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Br2+2NaOH===NaBr+NaBrO+H2O
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4)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其他合理答案都对)
专题2 第1单元
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C2H2 B.CS2
C.NH3 D.C6H6
2.下列属于碳链异构的是( )
A.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B.CH2===C(CH3)2和CH3CH===CHCH3
C.CH3CH2OH和CH3OCH3
D.CH3CH2CH2COOH和CH3COOCH2CH3
3.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5H11Cl,实验结果表明:分子中有2个—CH3、2个—CH2—、1个和1个—Cl,它的结构有几种(不考虑对映异构现象)( )
A.2 B.3 C.4 D.5
4.下列各组物质与CH3CH2C(CH3)2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H3(CH2)4CH(CH3)2
B.(CH3CH2)3CH
C.(CH3)2C(CH2CH3)2
D.CH3CHBrC(CH3)2CH2CH3
5.(热点题)有效地利用现有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1)可用改进汽油组成的办法来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例如,加入CH3OC(CH3)3来生产“无铅汽油”。CH3OC(CH3)3分子中必存在的原子间连接形式有________(填写编号,下同)。
(2)天然气的燃烧产物无毒、热值高、管道输送方便,将成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重点之一,天然气常和石油伴生,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能说明它是正四面体而非平面正方形结构的理由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其一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其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它是非极性分子
d.它的键长和键角都相等
(3)1980年我国首次制成一辆燃氢汽车,乘员12人,以50公里/小时行驶了40公里。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的制氢方法是________。
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 C.光解海水
其次,制得纯氢气后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写出其中一个)。
专题2 第2单元
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并且有关其原因的叙述也正确的是( )
A.乙烯和环丙烷: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
B.甲醛(CH2O)和丙烷(C3H8):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正好是CH2的式量
C.乙醇(C2H6O)与水(H2O):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8,正好是两个CH2的式量
D.甲烷和十七烷(C17H36):它们都是烷烃,结构相似,组成相差16个CH2原子团
2.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一组是( )
①C2H5COOH ②C6H5COOH ③C15H31COOH④C17H31COOH ⑤CH2===CH—COOH
⑥CH3CH2CHO A.①③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3.下列烷烃命名的名称中,正确的是( )
A.4-甲基-4,5-二乙基己烷 B.3-甲基-2,3-二乙基己烷
C.4,5-二甲基-4-乙基庚烷 D.3,4-二甲基-4-乙基庚烷
4.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2-乙基丙烷: B.CH3CH2CH2CH2OH:1-丁醇
C.:间二甲苯 D.:2-甲基-2-丙烯
5.下列四种烃的名称所表示的物质,命名正确的是________。不可能存在的是________。
A.2-甲基-2-丁炔 B.2-乙基丙烷 C.3-甲基-2-丁烯 D.2-甲基-2-丁烯
6. (1)按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① ________。② ________。
(2)写出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①2,2,3-三甲基-3-乙基己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甲基-3-乙基庚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探究题)如图所示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6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
(1)写出有机物a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____________。
(2)有机物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代号)。
(4)任写一种与e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有机物中不能与溴水反应使其褪色的有__________(填代号)。
(6)a、b、c、e四种物质中,4个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有__________(填代号)。
21答案:CACB (1)③ (2)甲烷 b (3)C 氢气的输送和贮存
22答案:DADBDA
(1)①3,4-二甲基辛烷 ②2,3,4-三甲基己烷
(2)①②
7.答案:(1)2-甲基丙烷 (2)CH3CH2CH2CH3
(3)b、f (4)CH≡CH(合理即可) (5)a、f (6)b、c
专题5 第1单元 第1课时
1.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使淀粉发生了水解反应,为测定其水解程度,所需的试剂是( )
①银氨溶液 ②新制Cu(OH)2悬浊液 ③NaOH溶液④碘水 ⑤BaCl2溶液
A.①⑤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取尿样,加入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产物B.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D.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4.已知有一过程如下:
根据图示,(a)、(b)、(c)可分别表示( )
A.淀粉、酶、葡萄糖 B.蔗糖、酶、果糖
C.纤维素、酶、葡萄糖 D.麦芽糖、酶、葡萄糖
5.(实验题)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探究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乙: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丙: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有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根据上述操作、现象,判断三个方案中结论正确的为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5 第1单元 第2课时
1.石油、牛油、甘油都称作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油属高分子化合物,甘油属小分子化合物B.牛油属酯类,甘油属醇类
C.石油是混合物,牛油、甘油是纯净物D.石油、牛油、甘油都属油脂
2.[双选题]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
B.用热的纯碱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C.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脂肪
D.脂肪会导致人肥胖,所以油脂对人体是无用的物质
3.(探究题)如图所示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的步骤如下:
(1)在烧瓶中装入7 g~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 g~3 g的NaOH、5 mL H2O和10 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________层,这个操作称为________。 (3)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5 第2单元
1.能用于鉴别淀粉、肥皂和蛋白质三种溶液的试剂是( )
A.碘水 B.烧碱溶液 C.浓硝酸 D.MgSO4溶液
2.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Martin Chalfie)、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Roger Tsien)以及日本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因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GFP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鲜艳绿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重金属离子能使GFP变性 B.天然蛋白质属于纯净物
C.GFP发出荧光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D.蛋白质通常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
3.尿毒症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不能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而引起的毒害。对尿毒症患者的血液进行透析是缓解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血液透析与下面操作的基本原理相似的是( )
A.饮用豆浆缓解因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
B.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C.用半透膜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Cl-
D.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然后再加水
4. [双选题]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多种α-氨基酸加聚而生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C.浓Na2SO4溶液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析出,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又溶解,但已失去生理活性
D.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
5.(探究题)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约在14%~18%(本题涉及的含量均为质量分数)],故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常用凯氏定氮法。其测定原理是:
Ⅰ.蛋白质中的氮(用氨基表示)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作用下,生成一种无机含氮化合物,反应式为:2(-NH2)+H2SO4+2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该无机化合物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收集于H3BO3溶液中,生成(NH4)2B4O7。
Ⅲ.用已知浓度的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l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的含量。
(1)上述原理第Ⅰ步生成的无机含氮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制品的换算系数为6.38,即若检测出氮的含量为1%,蛋白质的含量则为6.38%。不法分子通过在低蛋白含量的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Melamine)来“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导致许多婴幼儿肾结石。
①三聚氰胺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含氮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无色无味,所以掺入奶粉后不易被发现
B.三聚氰胺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C.三聚氰胺呈弱碱性,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③假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6%即为合格,不法分子在一罐总质量为500 g、蛋白质含量为0的假奶粉中掺入________g的三聚氰胺就可使奶粉“达标”。
511答案:CCCD
方案丙正确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了银镜反应,说明生成了葡萄糖,证明淀粉已经水解;方案甲不正确,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水解,未水解的淀粉会与碘水反应而使溶液变蓝;方案乙不正确,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葡萄糖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512答案:BAD
(1)溶解硬脂酸甘油酯 (2)食盐 上 盐析
(3)冷凝 (4)(C17H35COO)3C3H5+3NaOH
52答案:CACBD
(1)(NH4)2SO4 (2)①C3H6N6 66.7% ②AC ③18.8 g
专题4 第1单元
1.为了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有以下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①加AgNO3溶液 ②加NaOH溶液 ③加热 ④加蒸馏水 ⑤加硝酸至溶液显酸性
A.②①③⑤ B.②④⑤③
C.②③⑤① D.②①⑤③
2.下列卤代烃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3.为鉴定卤代烃中所含卤素原子,现有下列实验操作步骤: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少许卤代烃试样;③加热;④加入5 mL 4 mol/L NaOH溶液;⑤加入5 mL 4 mol/L HNO3溶液。正确的顺序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
C.②④③⑤① D.②⑤③①
4.下列卤代烃中,经消去反应只能生成1种烯烃的是________;能生成2种烯烃的是________;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5.(实验题)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1,2-二溴乙烷的消去反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请填空:
(1)按图连接好仪器装置并________。
(2)在试管a中加入2 mL 1,2-二溴乙烷和5 mL 10%的NaOH的________溶液,再向试管a中加入________。
(3)在试管b中加入少量溴水。
(4)用________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以下问题: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4 第2单元 第1课时
1.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且生成物为醛的是( )
A.CH3CH2CH(OH)CH2CH2CH3
B.(CH3)2CHOH
C.CH3CH2C(CH3)2CH2OH
D.CH3CH2C(CH3)2OH
2.下列醇类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①甲醇 ②1-丙醇 ③1-丁醇 ④2-丁醇 ⑤2,2-二甲基-1-丙醇 ⑥2-戊醇 ⑦环己醇
A.①⑤ B.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
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面以下
B.乙醇与浓H2SO4的体积比为1∶3
C.实验时应迅速升温到170℃
D.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证明有乙烯生成
4.(实验题)(1)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以确定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请回答:
①Ⅰ、Ⅱ、Ⅲ、Ⅳ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Ⅰ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Ⅳ_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必要时可重复选用)。
A.品红 B.NaOH
C.浓H2SO4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②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用装置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4 第2单元 第2课时
1.下列物质中,与NaOH溶液、金属钠、浓溴水均能起反应的是( )
2.下列反应能说明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影响苯环使苯酚分子中苯环比苯活泼的是( )
A.①和③ B.只有②
C.②和③ D.全部
3.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 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A.1 mol、1 mol B.3.5 mol、7 mol C.3.5 mol、7 mol D.6 mol、7 mol
4.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是:,从它的结构简式推测,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既可以燃烧,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显色
D.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5.(探究题)为了确定CH3COOH、及H2CO3的酸性强弱,有人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若锥形瓶中装有一易溶于水的正盐固体,则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液漏斗
A
B
试剂
现象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指出该装置有明显缺陷,你认为缺陷是什么?应如何改进,请画出装置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受该装置的启发,欲利用此装置设计实验证明KMnO4、Cl2和I2的氧化性强弱,请写出各装置中的试剂及现象。
专题4 第3单元 第1课时
1.茉莉醛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茉莉醛属于芳香烃
B.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
D.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4 mol氢气加成
2. [双选题]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CH2===CH2+H2CH3CH3
B.2CH3CHO+O22CH3COOH
C.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D.CH3CHO+H2CH3CH2OH
3. 3 g某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结果析出43.2 g Ag,则该醛为( )
A.甲醛 B.乙醛 C.丙醛 D.丁醛
4.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如图结构的化合物:
现有试剂:①KMnO4酸性溶液;②H2/Ni;
③Ag(NH3)2OH;④新制Cu(OH)2悬浊液,能与该化合物中所有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探究题)在乙醛溶液中加入溴水,溴水褪色,分析乙醛的结构和性质,其反应原理有三种可能:①溴在不饱和键上发生加成反应;②溴与甲基上的氢原子进行取代;③乙醛具有还原性,被溴水氧化。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则上述第________种可能被排除,有同学提出用测反应后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进一步进行验证,就可确定究竟是何种反应原理,请指出此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可能的反应,若乙醛被溴水氧化,氧化后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_。
(3)若反应物Br2与生成物Br-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则乙醛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4 第3单元 第2课时
1. 分别与CH3CH2OH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无法确定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右图,取Na、NaOH、新制Cu(OH)2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反应(反应时可加热煮沸)则Na、NaOH、新制Cu(OH)2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6∶4∶5 B.4∶6∶5
C.2∶3∶2 D.2∶1∶2
3.胆固醇是人体必须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7H46O,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4H50O2,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羧酸是( )
A.C6H13COOH B.C6H5COOH
C.C7H15COOH D.C6H5CH2COOH
4.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 )
①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 ②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 ③与浓硫酸共热到170℃ ④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与氯气加成 ⑤在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 ⑥与新制的Cu(OH)2共热
A.①③④②⑥ B.①③④②⑤
C.②④①⑤⑥ D.②④①⑥⑤
5.由丁炔二醇可以制备l,3-丁二烯。请根据下面的合成路线图填空:
(1)写出各反应的反应条件及试剂名称:
X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
(2)写出A、B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夹持装置、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答案:CBC
A、D B C、E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乙醇 几片碎瓷片(4)水浴 溴水褪色
①CH2BrCH2Br+2NaOHCH≡CH↑+2NaBr+2H2O
CH≡CH+Br2―→CHBr===CHBr(CH≡CH+2Br2―→CHBr2CHBr2)
②为了防止暴沸,在试管中应加入碎瓷片;用水浴加热,注意不要使水沸腾
421答案:
CBD(1)CH3CH2OHCH2===CH2↑+H2O
(2)①A B A D ②装置Ⅰ中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③除去SO2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 ④检验SO2是否除尽 ⑤装置Ⅲ中的品红溶液红色不褪,装置Ⅳ中的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422答案:BBDB
(1)2CH3COOH+CO===2CH3COO-+CO2↑+H2O
(2) 溶液变浑浊
+CO2+H2O―→+NaHCO3
(3)CH3COOH易挥发,制得的CO2中混有CH3COOH从而干扰实验,在A、B之间增加的装置,如图:
浓盐酸
KMnO4
KI淀粉溶液
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溶液变蓝
(4)
431答案:CBCAA
(1)① 不可行 ②③反应都有酸(HBr)生成 (2)乙酸
(3)CH3CHO+Br2+H2O―→CH3COOH+2HBr
432答案:CCBC
(1)Ni作催化剂、H2 稀H2SO4作催化剂(或酸性条件下)加热、HBr 乙醇溶液、NaOH
(2) CH2BrCH2CH2CH2Br
6、(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H2SO4,再加入冰醋酸
(2)在试管中加入几片沸石(或碎瓷片)
(3)①加快反应速率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酸和乙醇,降低酯的溶解度
(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