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4 10:3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课程标准】
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时间、内容和拨乱反正的过程。
2.小组合作,结合史料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3.客观对待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犯的错误,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
【新课导入】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第二次是新中国的成立和三大改造的完成,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据此请回答:
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的伟人分别是谁?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
醒过来
站起来
富起来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结合教材和所给材料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材料一:1957年至1976年,受政治迫害人数上亿,占全国人口九分之一;
材料二: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290美元(新加坡4430美元,香港4240美元,韩国1520美元),世界排名117位之后,属贫穷国家。
①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材料三:群众甲:俺爹时传祥,本是个掏粪工人,他老人家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地工作了一辈子,就因为受到了刘少奇的接见,和他握了手,就被说成是“工贼”的同伙、“反动分子”!最后硬是被红卫兵们批斗致死!俺爹实在太冤枉啊!据说全国还有28000人和我爹一样!老天爷!您可快开眼吧!
②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三: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背景
③提出“ 两个凡是”的方针。
材料四:1978年,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思想理论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引发了席卷中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④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两个凡是”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③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结果:
影响/意义: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
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知识拓展】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
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
被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
“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
下放江西
恢复副总理职务,代替周恩来分管国务院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
7月,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 8月,选举邓小平等人为副主席
1933年6月
“第一起”
1973年
“第二起”
1977年
“第三起”
1933年2月
“第一落”
1966年
“第二落”
1976年
“第三落”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时间、地点:
1978年12月;北京
3.内容:
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内容 路线 纠正错误 树立正确路线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冲破“左”的错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意义
这次会议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为随后而来的30 年的起点,它的历史意义,在会议进行的时候,就已经昭然若揭。这次会议后来被党史专家胡绳与“遵义会议”并列,意指它们通过改变共产党的命运,进而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会议只进行了短短的5 天,却在随后的30 年中无数次被提及。 ——汪伟《中国是个谜》
它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以及工作重点,因此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 ——摘自《近代中国史日志》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意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
盲目个人崇拜
邓小平为核心的新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时期
探索时期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新思想
新路线
新核心
新时期
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为什么是伟大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纠错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彻底纠正了文革期间“左”的思想错误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纠正了博古等人的错误指导思想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拓展延伸
二、拨乱反正
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
5
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2
3
4
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
全国2000多万
人的政治命运,
得到了改变。
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得到解救
1
55万名右派被改正
6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
二、拨乱反正
1.典型事件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罪名,恢复刘少奇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的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由华国锋主持,邓小平亲自致悼词。刘少奇在“文革”期间被扣的“叛徒”、“内奸”、“工贼”三顶帽子被彻底摘下,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因而得到平反。
二、拨乱反正
2.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时间:
会议名称:
完成标志:
意义: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981年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会犯错误。通过下方的年代尺,一起梳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犯的失误。
1976年
1958年
1966年
1978年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两个凡是”
方针
实质都是“左的错误
我们应当用怎样的态度面对挫折
实事求是
勇于纠错
及时改进
以史为鉴
知识逻辑
“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
基础
十一届
三中全会
重心转移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堂小结】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12月
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领导核心:邓小平
意义
思想基础
时间
平反冤假错案
恢复高考制度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978年
中共成立
遵义会议
新中国建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天辟地
生死攸关
中国新生
1956年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
伟大转折
完成历史年代尺中相对应年份的历史事件以及主题词
【巩固练习】
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 毛泽东、周恩来 B. 毛泽东、邓小平
C. 邓小平、江泽民 D. 江泽民、胡锦涛
2.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 )
A.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 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B
D
【巩固练习】
3.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发生了许多值得我们铭记的重大事件。下列时间轴中与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
B.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
C.遵义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成立、遵义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4.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经济建设的发展
C.党和国家经济中心转移 D.经济特区的建立
D
C
【巩固练习】
5.“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
A.时间 B.背景 C.内容 D.影响
6.历史解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下列史实和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
A. 《资政新篇》——调动了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B. 五四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C
D
【巩固练习】
7.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是(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
③都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④都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文革”中他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党籍,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恢复他的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件冤案得以平反。上文中的他是指( )
A. 刘少奇 B. 邓小平 C. 周恩来 D. 彭德怀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