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7 09:4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多,恩格斯到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女仆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说马克思处于半睡眠状态。随即便陪同恩格斯一道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长眠了。
这时距女仆离开房间还不到两分钟……
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
188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代表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向这位革命导师发表了这篇闻名世界的悼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1818年-1883年),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等。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之后的四十年里,他们共战斗,共创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列宁评价他们的友谊 “超过了古人关于整个文明世界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悼  词
我国古代称为“诔(lěi)文”“哀辞”“吊文”“祭文”等。现代悼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狭义的悼词是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寄托哀思的专用哀悼文体。本文属于后者。
【文体】
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开头部分
述其哀
主体部分
赞其功
结尾部分
颂其德
①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对逝者表达哀悼之情。②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贡献、功德。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③歌颂逝者的品德,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1段) 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述其哀)
(赞其功)
(颂其德)
时间——
地点——
情景——
逝世——
(准确时间,悲痛时刻)
(内心自责,无比遗憾)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安详,欣慰)
(讳饰手法:生命不息,思考不止。表达敬仰、哀痛之情!)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
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研读】阅读第1段,认真体会恩格斯语言中所表达的情感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1段) 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2-7段) 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
(述其哀)
(赞其功)
(颂其德)
损失:“不可估量”: ;
“空白”: 。
伟大贡献:①对于
②对于
作用:
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
历史科学
表明损失之巨大不可计数
说明损失严重,无法弥补
【研读】阅读第2段,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评价马克思的贡献和损失的?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第7段
3、4、5段
第2段中两个“对于”是全文的总纲。







革命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第7段
3、4、5段
【研读】阅读第3-5段,作为科学家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主要的贡献有哪些?
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理论贡献一:
(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④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理论贡献二:
马克思还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
豁然开朗: ;
在黑暗中摸索: 。
重大指导意义
艰难,没有头绪
比喻、对比
⑤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理论贡献三:马克思在其他领域也有独到的发现。






①发现了人类历
史的发展规律
②发现了剩余价值
③其他领域





革命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第7段
3、4、5段

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
第6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怎样?马克思是怎样认识科学的?
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革命的力量。
过渡段,承上启下。由讲述马克思对科学理论的贡献过渡到讲述对革命实践方面的贡献。
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
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工作。
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最早的《莱茵报》,巴黎的《前进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新莱茵报》,《纽约每日论坛报》,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他参与了最早的《莱茵报》,巴黎的《前进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新莱茵报》,《纽约每日论坛报》,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的编写,还参与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他还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这是他全部活动的顶峰——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最早的《莱茵报》,巴黎的《前进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新莱茵报》,《纽约每日论坛报》,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他参与了最早的《莱茵报》,巴黎的《前进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新莱茵报》,《纽约每日论坛报》,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的编写,还参与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他还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这是他全部活动的顶峰——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这个句子很长,省略了一些主语和动词,多用名词性短语,符合演讲辞的特点,简明有力地表达了对马克思工作卓有成效的高度赞美。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病句,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的罗列构不成完整的句子,从规范语法来说应该加上一些动词。但这是一篇演讲辞,给人听的文稿,要适合读,容易流利地念出来,听众听着好懂,语句不一定要完整。
最早的《莱茵报》,巴黎的《前进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新莱茵报》,《纽约每日论坛报》,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①发现了人类历
史的发展规律
②发现了剩余价值
③其他领域





革命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第7段
3、4、5段
①出版报册
②参加各地工作
③创立工人协会
恩格斯是怎样将马克思的巨大贡献梳理得有条理的?
语言标志
逻辑清晰
恩格斯在这篇演讲稿中及时地树立有声语言标志,时时提醒我们注意马克思一项又一项的贡献。作者在每一段的开头都用了一些很明显的语言标志,如:
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第3段:马克思发现了……
第4段: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
第5段: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马克思……而且……
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这是演讲辞的特点决定的。想要听众听得懂,听得全,就需要及时提醒并帮助听众梳理思路。这样演讲辞才能有条理性、整体感。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1段) 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2-7段) 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
(8-9段) 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述其哀)
(赞其功)
(颂其德)
⑧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⑧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这样”是指上文马克思的划时代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保守势力排挤他,驱逐他。
马克思一生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马克思因为经济和债务问题,精神焦虑,受疾病所苦,情绪不佳,四个孩子中的三个去世。然而马克思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马克思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据说马克思在图书阅览室写作《资本论》时,曾数年坐在同一个座位上,以至于在水泥地上磨出了脚印。
俞晓夫·《马克思在英国博物馆》
⑧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说明敌人对马克思攻击很多,却十分无力。
也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表明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无畏的气魄。
⑧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私敌”是指以自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
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在马克思去世的当晚,恩格斯致信李卜克内西:
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第二天,他又致信左尔格,对马克思去世后的无产阶级运动作了如下的预言式的描述:
无产阶级运动在沿着自己的道路继续前进,但是,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德国人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没有了,他们过去每次都从这里得到只有天才和造诣极深的人才能作出的明确而无可反驳的忠告。
从1852年2月27日马克思写道:“一个星期以来,我已达到非常痛苦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帐,我不能再吃肉。”不久又写信向恩格斯倾诉:“我的妻子病了,小燕妮病了,琳蘅患有一种神经热,医生我过去不能请,现在也不能请,因为没有买药的钱。八至十天以来,家里吃的是面包和土豆,现在是否能够弄到这些,还成问题。”饥饿贫困和家务琐事,困扰着马克思,他心情愤怒烦躁,无法集中精力和智慧进行理论创作。 对马克思的困境,恩格斯当作是自己的困难。他在给马克思的信中写道:“2月初我将给你寄5英镑,往后你每月都可以收到这个数。即使我因此到新的决算年时负一身债,也没有关系。……当然,你不要因为我答应每月寄5英镑就在困难的时候也不再另外向我写信要钱,因为只要有可能,我一定照办。”此时的恩格斯在欧门——恩格斯在公司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办事员,收入也是十分低微的。恩格斯后来作了公司的襄理,月薪有了提高。从1860年以后,对马克思的支援增加到了每月10镑,还常常“另外”给些资助。从1851年至1869年,马克思总共收到了恩格斯的汇款3121镑。对当时的恩格斯来说,这已是倾囊相助了。正是由于恩格斯的慷慨相助,才使马克思勉强维持生存,得以长期地一心从事科学著述,为写作《资本论》进行广泛深入的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
1855年4月,马克思最喜爱的儿子埃德加尔病逝,这给马克思沉重的打击,他感到自己快支持不住了。在致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倾诉了无限悲痛的心情:“在这些日子里,我之所以能忍受这一切可怕的痛苦,是因为时刻想念着你,想念着你的友谊,时刻希望我们两人还要在世间共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恩格斯把马克思夫妇接到了曼彻斯特,在恩格斯的精心安排和照料下,马克思夫妇度过了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刻。恩格斯已是马克思家中的一名“编外”成员了,每次去马克思家里,全家就像过节一般高兴,马克思的女儿们把恩格斯看成“第二个父亲”。当然,马克思一家人对恩格斯的健康关注,更是牵肠挂肚。1857年7月在恩格斯生病的时候,马克思写信安慰:“亲爱的恩格斯,你可以相信,不管我们如何不幸,我和我的妻子对你最近健康情况的消息比我们自己的事更为关切。”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
两位老战友在异地工作时,经常通信相互交流思想,毫不保留地倾诉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他们的1000多封通信中,我们看到这两位战友的情深意笃,有几天接不到对方信件,彼此就相互挂念起来。马克思在一次致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恩格斯,你是在哭还是在笑,是在睡觉还是醒着?最近三个星期,我往曼彻斯特寄了各种各样的信,却没有收到一封回信。但是我相信都寄到了。”同样,如果有几天听不到马克思的音讯,恩格斯就会发出“连珠炮”似的追问“老摩尔,老摩尔,大胡子的老摩尔,你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听不到你一点消息?你有什么不幸,你在做什么事情?你是病了?还是陷入了你的政治经济学的深渊?”他们畅所欲言,无所不说,无所不谈。对与恩格斯之间的友谊,马克思作了高度的评价,1866年2月20日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们之间的这种友谊是何等的幸福,你要知道,我对任何关系都没有作过这么高的评价。”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
世界公民马克思,
至死无国籍。
数米见方的墓地,
容纳不了他的思想,
全世界全人类才具备足够大的内存。
当年十一位亲友为他送葬,
如今亿万信徒虔诚拜谒。
咫尺墓地变为圣地,
陈旧墓碑化为丰碑。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从初生婴孩长成顶天立地的英雄,
他的死为他不朽事业按下了快进健,
他和他的后来人都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他死后伟大斗争还在继续,
马克思墓碑碑文的后续,
将写满历史的每一页,
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
马克思墓,
不是墓,
是共产主义埋葬资本主义的出发地,
是修建资本主义坟墓的指挥部。
马克思墓,
不是墓,
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出发地,
是共产主义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司令部。
马克思墓,
不是墓,
现在和未来正在为历史所注记,
向前有未来的一定是共产主义。
《马克思墓 不是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