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中国现代史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新课导入
视频:该我们迎头赶上世界了
知识目标
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了解其背景,理解其重大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本课知识结构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P34-36)
二、拨乱反正(P36)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十年文革动乱,积累下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文革后的中国
1957年至1976年,受政治迫害人数上亿,
占全国人口九分之一
大跃进文革期间,国民收入损失6200亿元(超过1949到1979年基本建设投资六千亿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290美元(新加坡4430美元,香港4240美元,韩国1520美元,世界排名117位之后)
——《世纪伟人邓小平》侯树栋 许志功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十年文革动乱,积累下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2)人民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十年文革动乱,积累下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2)人民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
(3)“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华国锋主席
材料: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和叶剑英等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阶级斗争为纲
“两个凡是”实质:
“左”倾错误的继续
视频:真理标准大讨论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十年文革动乱,积累下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2)人民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
(3)“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4)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1978年12月,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认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①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积极意义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想一想:结合教材相关史事,说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使人们认识到了什么,这次讨论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有什么积极意义?
2、会议概况:
(1)时间:
1978年底
(2)地点:
北京
(3)内容:
思想上 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 果断停止使用“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组织上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集体。
视频: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 会议前 会议后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两个凡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盲目个人崇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邓小平领导集体
3、意义:
(1)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经济建设:
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3)思想理论: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民主法治:
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健全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保障。
彻底纠正了“ 左 ”倾思想错误
形成了以 邓小平 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纠正了 博古 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
确立了 毛泽东 的领导地位
是 党的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 新中国成立 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遵义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比较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考探究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分期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1966年
文革时期:1966—1976年
徘徊时期:1976—1978年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二 拨乱反正
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邓小平在追悼会上为彭德怀致悼词
1980年,为刘少奇平反
2、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时间:
1981年
(2)内容:
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55万名右派被改正;
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
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
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得到解救。
3、恢复高考:
1977年冬,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两年徘徊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思想解放运动
“两个凡是”
导致
促使
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
掀起
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保障
作出
伟大的历史转折
1.时间轴呈现历史发展脉络。以下关于某一主题的时间轴中①处应为(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课后巩固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然后,经过设立经济特区、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项正确;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是在1956年,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是在1997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函特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课后巩固
2.
课后巩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因为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而准备后事”的这现象可知,当时“左”错误还未完全结束,“左”倾束缚函特突破,B项正确;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与当时史实不符,排除A项;1978年5月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排除C项;“两个凡是”在当时仍有巨大影响力,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排除D项。故选B项。
3.对每一个生活在今天和未来的中国人来说,20世纪的1978年,是应当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那一年,“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召开,中国的命运,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改变。“新时期的遵义会议”是指(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课后巩固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经历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项正确;中共十二大召开的时间是1982年,排除A项;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1956年,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召开的时间是1997年,排除D项。故选C项。
4.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阶级斗争为纲
课后巩固
4.
课后巩固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结合所学可知,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运动,C项正确; “大跃进”现象、“共产风”现象出现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排除AB项;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D项。故选择C项。
中国近代史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