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五北师大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练习五北师大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28 16:1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四下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练习五
课题 练习五 课型 复习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以下几个知识点展开:会用字母表示数、常用的运算规律、公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根据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会解简单的方程,会利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是第五单元“理解方程”的第8课时的内容,本课时所表现的内容是学生学完第五单元的一节练习课,本节课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与方法,加深对等量关系和方程的理解。鼓励学生能直接解方程,提升学生解方程的水平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理解方程,也是学生用算术思维迈向代数思维的新起点。无论是用字母表示数,还是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很抽象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还很欠缺,语言表达水平也还有很多不足。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际问题加以练习,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策略 引导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74—75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用字母表示数与数量关系。 2、体会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能够准确地列出方程,并且能够准确地解方程。 4、增强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地列出方程,并且能够准确地解方程
教学难点 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练习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一、谈话导入 教师:你们还记得这单元我们学的知识吗 学生:字母表示数。 教师:字母表示数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1:数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不写并且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学生2:相同的两个字母相乘时可以写成乘方的形式。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1、填一填,完成下面的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第1题) 学生1:第(1)题中的脚长大约是 学生2:第(2)题中的周长是(5b)。 学生3.第(3)题中买x千克苹果和y克的梨,共需(7.2x+5y)元。 2.教师: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等量系。那么我们利用等量天系.可以干什么呢? 学生:列方程。 师:请你先说出各图中的等量系,再与下面的方程连一连。(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第2题) 预设学生1:3个标有x克的砝码+2个10克的砝码=50克。 学生2:3个标有x克的砝码+2个2克的砝码=34克。 学生3: 2个标有x克的砝码+1个5克的砝码=55克。 学生根据等量关系独立完成教师明确答案。 3.教师这个单元我们除了学习了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还学习了哪些如识 学生:解方程。 教师:是利用什么性质解方程 具体内容是什么 学生1: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学生2: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学生3: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师: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1:解方程记得写解设。 学生2:解方程最后记得检验。 教师:下面是淘气用画图的方法解“x+5=20”的过程你能看懂每一步表示的意思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第3题) 学生1:第一步是把方程右边的20写成4个5相加 学生2:第二步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5。 学生3:最后一步解出方程x=15 教师:非常好. 你能解一下其他方程并与同伴交流每一步的道理吗 学生解方程并和同学交流。 4.师:你还学到了什么 学生:用方程解决回题。(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第7题) 教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哪些条件 学生1:每张桌子80元。 学生2:光明小学买1张桌子和5把椅子一共花费230元。 学生3:让我们求每把椅子的单价。 师:你能列出等量关系并列方程解决这个回题吗 学生1:1张桌子的价钱+5把椅子的总价=230元 学生2:解设毎把椅子的单价是x元。 5x+80=230 5x=150 x=30 学生3: 检验5×30+80=230. 设计意图:对字母表示数以及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等知识点进行较系统的回顾 师提醒:解方程一定要养成检验的习惯,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力求计算准确。 5.学生自主练习第8题提高题,小组内互相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认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 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练习五 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等量系。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反思 优点:1.在解决实际间题的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提供较大思考空间,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题鼓励学生思考策略多样性。2.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解题方法。 缺点:本节课我在重难点突破上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较为单一,可能学生再掌握练习时不是太积极,学习兴趣不是太高。 改进措施:在后期的教学中,我要在准确掌握课堂节奏的前提下,用更为灵动的方式让学生突破难点,平时我们常用的视频,动画,音频等都是比较好的工具,要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