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论学八则[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08 13: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先秦诸子
论学八则 诸子介绍: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
称为“圣人”。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邹人,儒家学派的
代表,被尊 称为“亚圣”。
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继孔子、孟子
之后最有成就的儒学大师。《论语》:论,议也。是议论的意
思。语,是答述之意。
《论 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 的书。
《孟子》:是孟子与其弟子所著。
《荀子》: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
著。
?诸子作品: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一定时间通“悦”,高兴。愉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也恼怒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孔子说:“学过了,按一定时间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了解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
不也是君子吗?”
朋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以为 师矣。”旧的 可以 把…当作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通”惘“,迷惘,这里
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危险,这里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
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亡通“无”,不知道的东西。可谓好学也已矣。”了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己所能,可以说是好学了吧。”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器官 有所得 心这个器官是思考问题的,思考就能
有收获, 不思考就无所收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雕刻 放弃 雕刻 雕刻(器物)中途舍弃,即使是糟朽的木头也雕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器物)一直不放弃,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成花纹。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 本来 无不 这样 事物都有长有短,人也是这样。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借助 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借助、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修身自强,则配尧禹。培养品德 同尧禹齐名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可以同尧禹齐名。思考:1、八条语录都说明了有关学习的哪些方面?第一、八则说明学习与品德修养。
第二、四、六则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第三、五则说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第七则说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2、这几则语录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3、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温故知新 锲而不舍4、用原文回答问题:(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
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阐述”学“与”思“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谈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金无足赤,《吕是春秋》中谈到人该怎样弥补自身的不足: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作业:
1、归纳通假字。
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