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写作方法及作文预测 课件 (共9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写作方法及作文预测 课件 (共9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3 21:3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6张PPT)
写作
专题四
写作技巧,作文预测
专题突破
“万能素材”
1
写作指导
2
2023年福建中考作文预测
3
“万能素材”
1
一、热点关键词
人文/环保
二、典型中考真题回放
【2022福建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
材料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积极行动起来,促进人与自然双向奔赴、和谐共生。(刘毅《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人民日报,2022年6月5日)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好,更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三、关键词分析
今年中考初次涉猎人文方面的话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于人文领域的话题,包括生态文明、社会道德、人文环境、人文素养等。这类作文要求“大题小做”,大的话题从小角度切入,要从身边平凡的人和事写起,来表现大主题。大主题唯有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方能打动读者。
一、热点关键词
精神品质
二、典型中考真题回放
1.【2021福建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2.【2021南京节选】根据要求写作文。
1.【2021福建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
1935年6月,长征过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这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员眼里涌满泪水,立即脱帽致敬,周围所有人也一样,面对这尊低矮却无比高大的“雪雕”,一只只右手五指并拢,举向帽檐,表示深切的哀悼和由衷的敬意。
材料二:
谷文昌同志在东山县工作了十四年,带领全县人民“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把一个荒漠化的孤岛变成了海上绿洲,使群众摆脱了世代逃荒要饭的苦日子。1990年,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学生三四万人捐资,为谷文昌建造了一座半身雕像。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这些故事感动了我》为标题,写一篇演讲稿,用于“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校园主题演讲比赛。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2021南京节选】根据要求写作文。
毕业前夕,班委会决定去牵手共建班级——某小学三年级(2)班开展联谊活动。你的任务是从邓稼先、袁隆平、钟南山、郎平四位英雄中选一位,把他(她)的故事讲给小学生们听。为了讲好故事,你写了一篇讲稿。
要求:①在“题目”处填写“(所选人物)故事讲稿”。 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作者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三、关键词分析
有关“英雄”“拼搏”等精神品质类的作文题在中学阶段也占了很大比例,这类作文要求我们从事件中有所感悟,提炼其中的正面精神。这是更具体和深层的要求,对于写作主题有着明确的规定和指向。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准备的素材进行反思,想想它们有哪些方面的精神品质可以提炼。考试前思考得越多,在考场上应用起素材来就会越得心应手。
一、热点关键词
成长/经历
二、典型中考真题回放
1.【2020福建60分】
2.【2022深圳】
1.【2020福建60分】读书学习,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生活充满酸甜苦辣,蕴藏着学问与智慧,就像一本无字的书。从生活中学到的,也能影响、改变我们的性格。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以《学习与性格》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2.【2022深圳】《是你让我超越了平常的自己》
三、关键词分析
题目中的“你”可以指具体的人,如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等;也可以指抽象的事理,如理想、信念、学习、修养、挫折、困难、磨砺、自律、自信等。
一、热点关键词
我/自己、文化/精神、人生/生活、情感/爱
二、典型中考真题回放
【2019福建60分】
【2022重庆】按要求作文。
【2022上海】
【2021扬州】
【2019福建60分】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最好的作品》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2022重庆】按要求作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在唐诗宋词的意蕴里,在书法国画的神韵里,在春联灯谜、月饼粽子的民俗里,在善良诚信、谦让友爱的品行里……
请以《________里的文化》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22上海】傅聪在国际钢琴比赛获奖后,傅雷写信给他:“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在成长的道路上,无论精彩还是平凡,顺利还是受挫,得意还是失落……我们都可以对自己说:“这不过是个开场。”
请以《这不过是个开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2021扬州】“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 ——汪曾祺《昆明的雨》
读房东母女送出的缅桂花,含着温情,透着智慧,让人“心软软的”。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与亲人、师友、邻里……相处,含着温情、透着智慧的故事;或者谈一谈你对人与人相处之道的理解。不脱离材料和导语含义的范围。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情感真挚,有自己的思考,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⑤认真书写。
三、关键词分析
初中阶段,近半数的作文题都可以概括出上述关键词。我们只要准备符合上述关键词的几个好素材,在考场上遇到相关作文题目时就能够快速反应,用准备的素材写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
一、热点关键词
其他
二、典型中考真题回放
1.【2022长沙改编】
2.【2022广州】
3.【2022江西】
1.【2022长沙改编】请在“养成好习惯”“改变坏习惯”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2022广州】请以《我是如此地热爱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3.【2022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打开语文课本,阅读一篇篇课文,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从文字中走来。“民族魂”鲁迅、“两弹”元勋邓稼先、女中豪杰花木兰、民间高手卖油翁、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真将军”周亚夫、“诗圣”杜甫……他们的身上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我们向善、务实、求美。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得精彩,抵达美好的人生境界。
请在初中语文课文中选择一位你尊敬的人物作为对象,写一篇文章。或讲人物故事,或写人物对你成长的影响,或就人物的言行品格发表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三、关键词分析
许多作文题可多角度立意,在写作时可根据自己熟悉的话题,利用自己准备的素材来自行立意。
我们可以准备几个独属于自己的素材,让它们成为“万能素材”,适用于大部分作文题目的写作。这样的素材有什么要求呢?
①“我”亲身经历的几件事→能将细节写得丰满,能写出真情实感
②事件过程有变化(转折)→保证情节的丰富
③事件涉及其他人(亲人、老师、同学或陌生人)→他人给予情感反馈/“我”与他人
④“我”从事件中得到了成长或有所感悟→保证抒情或说理的有效/“我”与自我
例如,小东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挑选了几件印象深刻的事:
7岁,父母开始陪伴我阅读,我坚持每年阅读7本以上的课外读物,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12岁,暑假回乡下老家,我帮奶奶晒稻谷赶鸟,找到了做稻草人吓唬鸟的好办法。
13岁,我升初中了,在担任英语科代表的工作中,培养了自信、大胆的性格。
14岁,寒假期间,居家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他将这些经历存储起来,形成“万能素材”,在一次次的写作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譬如,在关键词为“成长/经历”的作文题中,他用担任英语科代表培养了自信、大胆的性格,以及寒假居家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等素材写出《学习与性格》;在关键词为“我/自己”的作文题中,他用自己坚持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经历打造《最好的作品》……
(一)热点关键词:成长/经历
1.例题
写作指导:将素材应用于各种场景的考场作文中
2
【2020福建60分】读书学习,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生活充满酸甜苦辣,蕴藏着学问与智慧,就像一本无字的书。从生活中学到的,也能影响、改变我们的性格。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以《学习与性格》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2. “一材多用”写作指导
写作一般有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步骤,而“一材多用”的方法相当于在平时就将“选材”这一步做好,在立意时,按照题目要求选用平时准备的素材,构思文章。
审题:首先分析“学习与性格”,这是一个“关系型”的并列短语,主要表达学习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立意:根据提示语“读书学习,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可知,我们可以写真正的读书学习对我们性格的塑造和影响,比如培根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比如“腹有诗书气自华”;根据提示语“从生活中学到的,也能影响、改变我们的性格”可知,我们也可以写从生活中所学到的东西对我们性格的影响,比如从逆境中“我”学会了坚强乐观,从比赛中“我”学会了团结合作,从登山中“我”学会了坚持不懈等。
选材:根据立意,可以选用备选素材中“我”担任英语科代表培养了自信、大胆的性格,以及寒假居家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两次经历。
构思:开篇点题,主体部分叙述自己在担任英语科代表的工作中,培养了自信、大胆的性格的经历,从中得出“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成为祖国新时代的追梦人”这一感悟,结尾再次点题。
3. “一材多用”范文展示
学习与性格
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学习是我们一生都要做的事情,学习使人进步,使人聪慧,使人养成了性格。① ①开篇点题。
我在小学时,胆子有点儿小,上课都不太敢举手发言。升到初中,我的性格却变了,为什么呢?让我来说说吧!②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七年级刚开学时,总会先安排班级职位,而我非常幸运地成为我们班的英语科代表。我受宠若惊,心里既高兴又有些害怕,万一做不好怎么办?会不会被撤职?③我一下子感到责任重大!于是,我决定用心做好这个班级的英语科代表。
③心理描写恰到好处。
之后,老师仔细地教我如何领读和收作业等,每一项工作我都拿出了比以往多十倍的认真劲儿。到了英语早读的日子,我一开始还有点儿胆怯,不敢站上讲台。我默默地为自己加油打气,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我走上讲台大声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把英语书拿出来,翻到第1页!”说完我的心“怦怦”直跳。渐渐地,我开始有了自信和胆量。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我熟悉了英语科代表的工作内容,在该英语早读的早晨,我会准时走上讲台,一丝不苟地带领大家晨读;昨天布置的作业我会按时收齐,整整齐齐地放到老师的办公桌上;我还会帮老师布置、分发作业……慢慢地,我成了老师办公室里的“常客”。④
④凸显自己的成长变化过程。
在担任英语科代表的过程中,我不仅做好了分内的工作,也变得更自信、大胆,比以前也开朗多了。我开始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上课主动发言,并且与班里的同学“打”成一片
去年寒假延长,我们只好居家学习。在家学习期间,我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⑤
⑤叙事详略得当。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⑥性格的养成离不开学习。我们要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出优良的性格。
⑥引用诗句恰到好处,为文章增色。
让我们尽情地畅饮源头活水,攀登高峰,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成为知识的“富翁”,成为精神的“巨人”,成为祖国新时代的追梦人!⑦ ⑦篇末点题,升华主旨,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名师点拨: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作者用自己准备的在担任英语科代表的工作中培养了自信、胆量,以及寒假居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两次经历作为素材进行写作,从中得出“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成为祖国新时代的追梦人”这一感悟。文章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了自己性格改变的过程。文中心理描写很到位,引用诗句也恰到好处,为文章增色。
(二)热点关键词:我/自己
1.例题
【2019福建60分】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最好的作品》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2. “一材多用”写作指导
审题:作文题目的第一关键词是“作品”。“作品”是什么?提示语“成长路上”“成长的印迹”“或有形或无形”等引发学生思考或感悟,提供可供挖掘的素材。作文题目的第二关键词是“最好的”。它强调了“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说明这个“作品”代表着进步,对人有着积极的影响。
立意:最好的作品,它一定是成长路上的重要“路标”,在学生走向成熟的路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形的作品可以是为班级出的墙报、创作的一件艺术品、获得的各种奖项等;无形的作品可以是战胜一次挫折的经历,参加一次公益活动的经历,也可以是“我”对未来生活的认识、对生命的感悟、对梦想的追求等;“我”是“我”的最好的作品,“我”是父母的最好的作品,学生是老师的最好的作品,等等。从“有形的作品”这一角度切入未尝不可,但要拿高分不易;如果能从“无形的作品”这一角度来立意,思想深度会更吸引人。
此外,也可立意“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无论如何你都会迎接挑战,最终完成“最好的作品”。可以写什么是自己最好的作品,也可以写自己心目中最好的作品是什么样的,还可以写为了追寻最好的作品自己是如何奋斗的。甚至进一步思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我”它是“最好的”,那对于别人它是否也是“最好的”?什么样的作品能称得上是“最好的”呢?学生可就三个问题来构思作文:“最好的作品”是什么?为什么这是“最好的作品”?怎样完成这个“最好的作品”?
选材:根据立意,可以选用备选素材中的父母陪伴“我”阅读,“我”坚持每年阅读7本以上的课外读物,养成阅读好习惯,以及寒假居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两次经历。
构思:从文体上来看,最适合写的是记叙文,注意写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特别是高潮,还要有结局。写作之前要多思考,不要一说作品,就只联想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琴棋书画,或是文章手工,止于浅层次表现具体某一项作品,平铺直叙自己是如何实践的,却没有关注到习惯的养成或者品质的锤炼。
3. “一材多用”范文展示
最好的作品
珍珠经历了河蚌的折磨,方得光彩无瑕;鲜花忍受了土地的压迫,方得怒放。物如此,人亦然。若没有挫折磨难促成长,又怎能成就我们心中最好的作品?①
①反问句式,开篇扣题,入题快。
我坐在昏暗的书房中,低垂着头,泪眼蒙眬地看着那张打满了鲜红叉号的卷子,心中感慨万千,却欲语还休,只能叹口气,终无语凝噎。一声沉闷的雷声打破了寂静,我望向窗外,乌云密布,风携着沙砾,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吹得我睁不开眼。②我欲关上窗户,但刹那间却愣住了——一只小蜘蛛闯进了我的视野。 ②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小蜘蛛正顺着一条柔软的丝线努力往上攀。只怪天公不作美,那丝线上的小蜘蛛在狂风中剧烈地摆动着,似荡起了秋千,四处乱撞。但小蜘蛛未因困难和恐惧而就此止步,它在那摇摇欲坠的丝线上,一点点努力向上攀,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艰辛困难。就在它终于快要到那已织好了的蛛网边上时,丝线断了。小蜘蛛掉了下来,落在了窗台上。
在狂风中,这只小蜘蛛显得那么渺小、那么脆弱,即使付出了再大的努力,也会被命运玩弄,也战胜不了狂妄的风沙。这不就是我吗?付出了我所能付出的最大努力,却未能收获我所期待的结果,反而在莘莘学子千军万马的洪流中,被甩得越来越远。曾经为之奋斗的目标,心中信仰的那个给自己的最好的作品,现在只能藏在心灵深处,留给自己的只有忧伤。
我无奈地看向窗台,以为这只小蜘蛛必然已经放弃了攀爬而选择退缩。但我并没有在窗台上找到它。原来,它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从头再来,顺着墙往上攀。③天空中开始飘起了细雨,狂风夹着雨丝,小蜘蛛的处境更加艰难。有了雨滴的墙湿滑起来,小蜘蛛每爬几步就会往下掉一些。几经辗转,几多磨折,它终于爬上了蛛网。它吐出的丝,在狂风中来回荡着。丝断了,再吐;网破了,再补;坠落了,再爬。这只小蜘蛛似乎在用它渺小的身躯向风雨宣战:“我不畏挫折,不畏失败,只为心中那个最好的作品,只为梦中那个完美的家园。” ③观察仔细,描写细腻,为文章增色。
我动容了,这小小一只蜘蛛,却有铮铮铁骨,为了心中最好的作品不畏艰难、努力奋斗。那么我呢?我也得向这只小蜘蛛学习。7岁时,父母就开始陪伴我阅读,我坚持每年阅读7本以上的课外读物,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寒假居家学习时,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努力提高自己。
前进的道路上,哪怕坠落深渊,哪怕从头再来,哪怕遍体鳞伤,只要心中有梦,只要心中憧憬着最好的作品,一切都会变得明朗起来,天地间就会只剩下我和我的逐梦之路。④
④“物如此,人亦然。”由小蜘蛛几经辗转,几多磨折,坚持不懈,终于爬上了蛛网的情境描写,自然过渡到自己的“动容”。
贝多芬失聪作《命运》,梵高失意创《星空》。只有斩断路上的荆棘,才能到达成功之路的终点;只有流过血的手,才能弹出世间绝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最好的作品,心中的梦想,只有扛住困难后,方得光彩照人。背上梦想的行囊,为最好的作品奋斗吧!⑤
⑤文中多处点明“最好的作品”,紧扣中心。篇末点题,升华主旨。
名师点拨:本文构思独具匠心,立意“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从小蜘蛛几经辗转,几多磨折,坚持不懈,终于爬上了蛛网的情境描写,自然过渡到自己的“动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实现心中的梦想“扛住困难”,迎接挑战,最终完成“最好的作品”。虚实结合,语言优美,文中适时穿插环境描写等,为文章增色。
(三)热点关键词:回忆/记忆
1.例题
【2022山西节选】亲爱的同学,写作其实并不难,就是用笔来说话,可以抚今追昔,也可以畅想未来。文字是家园,可以保鲜你的昨天,安放你的心灵;文字是驿站,可以昂扬你的明天,助力你的脚步。文字可以把时光变成成长的财富,可以让我们过好每一个今天。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以《回首那刚刚过去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日记,诉说你的心语。写日记的日期为2022年6月20日。
2. “一材多用”写作指导
审题:“回首那刚刚过去的时光”这个题目,中心词是“回首”,也就是说这篇作文应该是一篇回忆过去、展望未来的记叙文。虽然题中要求是日记体,但因为是一篇,所以只要点明相关信息即可。那刚刚过去的时光,可以写真正意义上的“刚刚过去的”时光;也可写比较久远,记忆中却极为深刻的时光。因为后者对自己人来说,从未走远,永远是“刚刚过去”。
立意:着眼于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写出自己在某个事件当中获得的成长教益、心灵震撼。
选材:回忆自己初中三年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或叙写成长过程,或撷取成长感悟,或汲取成长力量,或感恩亲情友情等。
构思:选取生活中的小事,从寻常事件中发现真善美。日记体作文要特别注意内容和情感的真实性,注意所记叙事物或事件的价值和意义。日记体作文也可以虚构,但要符合生活逻辑,把别人的事“嫁接”到自己身上。
3. “一材多用”范文展示
回首那刚刚过去的时光
2022年6月20日 星期一 晴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①
①开头引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引出回忆。
此刻此地,考场之上,这句话就这么突然地钻进我的脑海。是啊,还未曾远离,我就已经开始怀念那过去的时光。
一个小时以前,我在考点的绿荫下。阳光透过树影,洒在老师的头发上、肩膀上,她强调的那些注意事项,我早已倒背如流,可我依然听得认真。斑驳光影里,看见她的鼻尖渗出细密的汗珠,我想问她:老师,其实你也是紧张的吧?②
②多种描写手法渲染考前紧张的氛围。
两个小时以前,我在通往考场的大巴上。我看着道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后退。清晨的微风从窗外扑面而来,带着夏日阳光特有的温度,不温不燥,恰到好处。我看到考点门口翘首期盼的家长、身姿挺拔的巡警、安静候命的消防车还有免费服务的志愿者,他们忙碌的身影,在阳光下那么美。我想知道:多年以前,你们和现在的我一样,你们当时的心情和现在的我一样吗?③
③描写赶考路上的夏日景色以及为考生服务的人们忙碌的身影,“在阳光下那么美”写出“我”内心的独特感受。
十二个小时以前,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窗外的街心公园里,往日热闹的广场舞今晚也掩去声息,只有虫鸣呦呦,还有荷香悠悠。妈妈洗了我爱吃的桃子,却反复叮嘱我不要吃太多。严肃的爸爸,看看电视又看看我,几次欲言又止,只说一句“加油,爸爸相信你”。我偷笑,又忍不住热了眼眶。我想告诉他们:三年初中生涯,我成长的不止身高,还有心智。
一周以前,一月以前,一年以前……时光在我眼前倒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终是模糊不清。那些时光留唱的片段,之前的种种,都浓缩在这二十四小时的光阴内。
老师,你别紧张,你是最优秀的园丁,我会是你的骄傲;所有考场外关心我们的人,感谢你们,你们的责任与爱心,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爸爸妈妈,拥抱你们,是我出了考场要做的第一件事。
昨日的时光刚刚过去,再次回首,我知道这些已经过去了的,一定是我最亲切的怀恋。④
④篇末扣题。
名师点拨:本文构思精巧,全文以时间为线索,从“此刻”写起,追溯“一个小时以前”“两个小时以前”“十二个小时以前”“一周以前,一月以前,一年以前”,串起老师、父母以及巡警和志愿者等的关切,抒写内心的独特感受,抒发自己的感激之情。
(四)热点关键词:人生/生活
1.例题
【2022连云港】作家余华说:“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也许,你曾在委屈中坚强,困境中破茧,拼搏中闪光,磨砺中绽放……
请以《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2. “一材多用”写作指导
审题:联系材料“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也许,你曾在委屈中坚强,困境中破茧,拼搏中闪光,磨砺中绽放”可知,文题的言外之意就是:生活有很多种,每一种生活都有自己的意义,每一种生活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包括我们经历的苦难、磨砺、挑战等等。可写主题有:珍惜、奋斗、无悔等。
立意:若写成记叙文可围绕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经历过的磨砺、拼搏,表达自己对坚强、坚持等的理解。若写成议论文,可将文题当作论点,开篇点明中心论点,如: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挫折使我们成长;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每一种生活都值得珍惜;等等。接下来通过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来论证自身观点,结尾得出结论,重申论点,使文章论述结构完整。
选材: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身边熟知的人,写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构思: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是议论文。写作时多而泛是最大的禁忌,所以作文里需要抓住一个重点来具体展开叙述或进行具体分析。
3. “一材多用”范文展示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包括苦难。有首老歌唱得好:“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像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总是苦难相伴。①
①引用歌词,提出“生活总是苦难相伴”的观点。
苏轼写诗赠子,“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气话也是错误的归纳。苏学士您一生颠沛流离,跟头不断,性格耿直只是一种原因,被生活的巨浪拍到沙滩上的油滑逢迎之辈难道还少吗?人类或多行善事或作恶多端,生活不时洒下雨露,不时降下雷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生活就是喜怒无常,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②
②从对苏轼赠子诗的评价写起,再以苏轼颠沛流离的一生为例,阐述生活的本质就是时有“雨露”,时有“雷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既然如此,当生活顺风顺水,天地助力时,我们留三分谨慎不必欢喜如狂;当生活出现逆境,呈现乌云盖顶之时,我们当心中有底,视作正常,从容应对,先让过灾难的洪峰,稳定心态,积蓄力量,而后找出破绽抓住时机,一棍打在七寸上,驱散乌云迎阳光,感谢那段艰难的时光,帮我们铭记光荣与辉煌。艰难生活见证辉煌,所以不可惜。
当然,现实中应对生活的滔天巨浪,没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理想。有时我们会发现努力久久不见成效,光明迟迟不显,坏事情像蛛网一样一寸一寸封了生活的门和窗。譬如疫情,反复几年,青春才几年,空空教室里不闻书声琅琅,青春校园里没了笑语盈盈,我们算不算虚度了时光?③
③“我们算不算虚度了时光?”,用问句,表达对虚度时光的思考。
可是正是在这些减色时光里,生活这个教官,板着脸教我们忍耐,教我们坚强,经一次苦难少三分轻狂,我们要不屈服,对爸妈多一分体谅,上网课更认真听讲。师生物理上远了,心理上近了;同窗线下疏远了,线上亲近了。封印的是热闹、轻舞飞扬的青春,但另一个不屈、厚重如山的青春,正等着我们去开创。④
④结合现实生活,阐明不要虚度年华,青春“等着我们去开创”。
艰难时光,磨砺不屈意志,生活怎会可惜?“日日是好日。”就让我们从灾难这只饿狼嘴里,夺下时光的玫瑰,放在瓶中静养。
名师点拨:本文观点鲜明,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章语言生动,“蛛网”“封了生活的门和窗”生动写出坏事情给人们的打击;“生活这个教官,板着脸教我们忍耐,教我们坚强”,将“生活”比作“教官”,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2023年福建中考作文预测
3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什么是“燃”?启迪心智的课堂、振奋人心的演讲、紧张刺激的赛事、雄浑激越的音乐、精彩纷呈的电影……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燃点,进而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力量。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找到燃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文体自定;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喜欢春节、端午节,有人喜欢中秋节,还有人喜欢清明节、重阳节……
关于这些传统节日,你有什么难忘的经历或感悟呢?请以《我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为题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 代替。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孟郊所追求的精彩瞬间,而日积月累的充实、厚积薄发的努力难道就不精彩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所追求的精彩生活,而辛勤劳动的收获、好学不倦的充实又何尝不精彩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所追求的精彩人生,而友爱善良的温暖、乐于吃苦的甘甜不也是另一种精彩吗?
只要心中有爱、胸中有梦、眼中有光,精彩无处不在,请以《________也精彩》为题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 代替。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毛毛虫有尾随的习惯。法国昆虫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些毛毛虫在一个花盆边围成一个圆圈爬行,离花盆不远处放有食物。毛毛虫一个跟随一个爬了很久,最后因饥饿和疲惫而死。如果有一个毛毛虫破除尾随的习惯,向其他方向爬行觅食,就可以避免惨剧发生。
人生路上,我们不可盲目尾随,应该有自己的目标。经验往往靠不住,有时改变很重要,大胆尝试方能成功。
请以《走自己的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他人的帮助,温暖了我们生命的旅程,成为我们生命之旅中的甘泉;亲人的关爱是汩汩的甘泉,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书籍是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它,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生活中总有很多甘泉滋养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如花般美好。
请以《甘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文体,不少于600字;②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纪念日,是指发生过重大事情值得纪念的日子。
纪念日的范围广泛,国家、家乡和家庭有纪念日,甚至我们个人也有纪念日。
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应当有铭记在心的属于自己的纪念日。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属于自己的纪念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确定立意,文体符合要求;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向上走”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向上走”可以照亮前路,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向上走”可以凝心聚力,书天地新篇;“向上走”可以继往开来,创时代先河……
请以《向上走》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 代替。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在田径赛场上,我们不断刷新着自己,达到了某个目标,突破了某个极限;在学习中,我们不断激励着自己,读完了经典,攻克了难关;在生活中,我们不断挑战着自己,做好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最终我们会发现,正视挑战,获得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相信自己。
请你讲述生活故事,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受。根据以上内容,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在2023年中考备考的日子里,无论我们是悲伤还是欢乐,是彷徨还是奋进,总有人陪伴我们,激励我们。亲人一句温馨的话语,师友一个鼓励的眼神,他人一次无私的帮助……都会触动我们,感动我们,让我们铭记于心。
此时,你已在考场,对那段不同寻常的备考经历,有怎样的感悟?请根据上述材料内容,将“他与我的故事”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