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区2023年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数学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考生一律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1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计算:3-2=
A. B. C.-6 D.
2.如图是一个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A. B. C. D.
3.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 B.a4b-6a3b+9a2b=a2b(a2-6a+9)
C.x2-2x+4=(x-2)2 D.4x2-y2=(4x+y)(4x-y)
4.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则∠α与∠β的数量关系为
A.∠α+∠β=180° B.∠α+∠β=225° C.∠α+∠β=270° D.∠α=∠β
5.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8,BD=6,点E是CD上一点,连接OE,若OE=CE,则OE的长是
A.2 B.3 C. D.4
6.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2和直线y=x+2分别交x轴于点A和点B.则下列直线中,与x轴的交点不在线段AB上的是
A.y=x+2 B.y=x+2 C.y=4x+2 D.y=x+2
7.已知二次函数y=(a-2)x2-(a+2)x+1,当x取互为相反数的任意两个实数值时,对应的函数值y总相等,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a+2)x+1=0的两根之积为
A. B.-1 C. D.0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99分)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计15分)
8.如图,数轴上的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 0(填“>”、“=”或“<”).
9.如图,将一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各8等分,按顺时针方向(图中箭头方向)标注各等分点的序号0、1、2、3、4、5、6、7、8,将不同边上的序号和为8的两点依次连接起来,这样就建立了“三角形”坐标系.在建立的“三角形”坐标系内,每一点的坐标用过这一点且平行(或重合)于原三角形三条边的直线与三边交点的序号来表示(水平方向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如点A的坐标可表示为(1,2,5),点B的坐标可表示为(4,1,3),按此方法,则点C的坐标可表示为 .
10.如图,A、B、C、D为一个正多边形的顶点,O为正多边形的中心,若∠ADB=18°,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
11.如图,在菱形ABOC中,AB=2,∠A=60°,菱形的一个顶点C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1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3,矩形内部有一动点P满足S△PAB=S矩形ABCD,则点P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PA+PB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共14小题,计84分,解答应写出过程)
13.(本题4分)
计算:.
14.(本题4分)
化简:(x+y)2-(x-y)2
15.(本题4分)解不等式组,请按下列步骤完成解答.
(1)解不等式①,得 ;
(2)解不等式②,得 ;
(3)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16.(本题4分)
如图,已知△ABC,AC>AB,∠C=45°.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C边上求作一点P,使∠PBC=45°.(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17.(本题4分)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8.(本题5分)
如图,E是□ABCD的边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BC.求证:△ABC≌△DCE.
19.(本题5分)
“两果问价”问题出自我国古代算书《四元玉鉴》,原题如下: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甜果九个十一文,苦果七个四文钱,试问甜苦果几个?又问各该几个钱?将题目译成白话文,内容如下:九百九十九文钱买了甜果和苦果共一千个,已知十一文钱可买九个甜果,四文钱可买七个苦果,那么甜果、苦果各买了多少个?买甜果和苦果各需要多少文钱?
20.(本题5分)
从2021年起,某省高考采用“3+1+2”模式:“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科为必选科目,“1”是指在物理、历史2科中任选1科,“2”是指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科中任选2科.
(1)若小丽在“1”中选择了历史,在“2”中已选择了地理,则她选择生物的概率是 ;
(2)若小明在“1”中选择了物理,用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他在“2”中选择化学、生物的概率.
21.(本题6分)
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中学在全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开展“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并从七、八年级学生中各抽取20名学生,统计这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竞赛成绩均为整数,满分10分,6分及以上为合格).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如下:
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竞赛成绩:
4,4,6,6,6,6,7,7,7,8,8,8,8,8,8,9,9,9,10,10.
七年级抽取的学生的竞赛成绩条形统计图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竞赛成绩统计表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 7.4 7.4
中位数 a b
众数 7 c
合格率 85% 90%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a= ,b= ,c= ;
(2)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人数;
(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从一个方面评价两个年级“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的学生成绩谁更优异.
22.(本题7分)
如图,小丽站在电子显示屏正前方5m远的A1处看“防溺水六不准”,她看显示屏顶端B的仰角为60°,看显示屏底端C的仰角为45°,已知小丽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AA1=1.6m,求电子显示屏高BC的值.(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据:,)
23.(本题7分)
某地区山峰的高度每增加1百米,气温大约降低0.6℃.气温T(℃)和高度h(百米)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1)求高度为5百米时的气温;
(2)求T关于h的函数表达式;
(3)测得山顶的气温为6℃,求该山峰的高度.
24.(本题8分)
如图,AB是⊙O的直径,D是AB的延长线上一点,点C在⊙O上,BC=BD,AE⊥CD交DC的延长线于点E,AC平分∠BAE.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若CD=6,求⊙O的直径.
25.(本题8分)
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ABC的三个顶点,其中点A(0,1),点B(-9,10),AC∥x轴,点P是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P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l与直线AB、AC分别交于点E、F,当四边形AECP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26.(本题10分)
问题提出
(1)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AC>BC,∠ACB的平分线交AB于点D,过点D分别作DE⊥AC,DF⊥BC,垂足分别为点E、F,则图①中与线段CE相等的线段是 ;
问题探究
(2)如图②,AB是半圆O的直径,AB=8,P是上一点,且,连接AP、BP,∠APB的平分线交AB于点C,过点C分别作CE⊥AP,CF⊥BP,垂足分别为点E、F,求线段CF的长;
问题解决
(3)如图③是某公园内“少儿活动中心”的设计示意图,已知⊙O的直径AB=70m,点C在⊙O上,且AC=BC,P为AB上一点,连接CP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AD、BD.过点P分别作PE⊥AD,PF⊥BD,垂足分别为点E、F.按设计要求,四边形PEDF内部为室内活动区,阴影部分是户外活动区,圆内其余部分为绿化区,设AP的长为x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平方米.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铜川新区2022年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计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B 2.D 3.A 4.B 5.C 6.C 7.A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计15分)
8.< 9.(2,4,2) 10.十 11. 12.
三、解答题(共14小题,计84分,解答应写出过程)
13.(本题4分)
解:原式
.
14.(本题4分)
解:原式=x2+2xy+y2-x2+2xy-y2
=4xy
15.(本题4分)
解:
(1)x≤1;
(2)x≥-3;
(3)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4)-3≤x≤1.
16.(本题4分)
解: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
17.(本题4分)
解:原式
,
当时,原式.
18.(本题5分)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DC,AB=DC,∴∠B=∠DCE.
在△ABC和△DCE中,
∴△ABC≌△DCE(SAS).
19.(本题5分)
解:设甜果买了x个,苦果买了y个,由题意得
,
解得.
∴,,
答:甜果买了657个,需要803文钱;苦果买了343个,需要196文钱.
20.(本题5分)
解:
(1);
(2)画树状图如图,
由树状图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选化学、生物的结果有2种,
∴P(在“2”中选择化学、生物).
21.(本题6分)
解:
(1)7.5,8,8;
(2)七年级抽取的学生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有5人,八年级抽取的学生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有5人,假设七年级共有m人,则八年级共有(800-m)人,
则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人数为(人).
答: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有200人;
(3)八年级学生竞赛成绩更优异.
理由:七、八年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数相同,从中位数分析,八年级学生成绩的中位数高于七年级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因此八年级学生竞赛成绩更优异.(合理即可)
22.(本题7分)
解:过点A作AD⊥BC,交BC延长线于点D.
由题意可知∠BAD=60°,∠CAD=45°,AD=5m.
在Rt△ADB中,由tan∠BAD=,得
BD=ADtan60°=5×≈8.66m.
在Rt△ADC中,∠CAD=45°.
∴∠ACD=45°,
∴∠CAD=∠ACD.
∴CD=AD=5m.
∵BC=BD-CD,∴BC=8.66-5≈3.7m.
答:电子显示屏BC的高约为3.7m.
23.(本题7分)
解:
(1)由题意得,高度增加2百米,则气温降低2×0.6=1.2℃,
∴13.2-1.2=12℃,
∴高度为5百米时的气温大约是12℃;
(2)设T=kh+b(k≠0),
由题意,得k=-0.6,即T=-0.6h+b,
当h=3时,T=13.2,
∴13.2=-0.6×3+b,解得b=15,
∴T关于h的函数表达式为T=-0.6h+15;
(3)当T=6时,6=-0.6h+15,解得h=15.
∴该山峰的高度大约为15百米,即1500米.
24.(本题8分)
解:
(1)证明:如图,连接OC,
则OC=OA.∴∠OAC=∠OCA.
∵AC平分∠BAE,
∴∠EAC=∠BAC,
∴∠EAC=∠OCA.∴AE∥OC.
∴∠AEC=∠OCD.
∵AE⊥CD,∴∠AEC=90°,
∴∠OCD=90°,
∵OC是⊙O的半径,
∴CD是⊙O的切线;
(2)∵OB=OC,
∴∠OCB=∠OBC=∠D+∠BCD.
∵BC=BD,∴∠D=∠BCD,
∴∠OCB=2∠BCD.
∵∠OCD=90°,
∴∠OCB+∠BCD=90°.
∴2∠BCD+∠BCD=90°,即∠D=∠BCD=30°.
在Rt△OCD中,由tan∠D=,得
OC=CDtan30°=6×=.
∴AB=2OC=.
即⊙O的直径是.
25.(本题8分)
解:
(1)∵点A(0,1),B(-9,10)在抛物线上,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
(2)∵AC∥x轴,A(0,1),∴点C的纵坐标为1.
∴x2+2x+1=1.∴x1=-6,x2=0.
又∵当x2=0时,点C与点A重合,
∴点C的坐标(-6,1).
∵点A(0,1),B(-9,10),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
设点P(m,m2+2m+1),∴E(m,-m+1).
∴PE=-m+1-(m2+2m+1)=-m2-3m.
∵AC⊥EP,AC=6,
∴S四边形AECP=S△AEC+S△APC
=AC·EF+AC·PF
=AC·(EF+PF)
=AC·PE
=×6×(-m2-3m)
=-m2-9m
=-(m+)2+,
∵-6<m<0,
∴当m=-时,S四边形AECP的最大值是,此时点.
26.(本题10分)
解:
(1)CF,FD,DE;
(2)如图①,连接OP.
∵AB是⊙O的直径,,
∴∠AOP=60°,图①
∴∠B=30°.
由题意知,矩形PECF为正方形.
在Rt△APB中,PB=AB·cos30°=.
在Rt△CBF中,BF==CF.
∵PF=CF,
∴CF+CF=.
∴CF=6-;
(3)如图②,∵AB为⊙O的直径,
∴∠ACB=∠ADB=90°.
∵AC=BC,∴∠ADC=∠BDC.
∴PE=PF.∴四边形PEDF为正方形.
∴∠APE+∠BPF=90°,∠PEA=∠PFB=90°.
∴将△APE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A'PF,A′P=AP,则A′、F、B三点共线,△PA′B为直角三角形,∠A′PB=90°.
∴S△PAE+S△PBF=S△PA′B=A′P·PB=x(70-x).
在Rt△ABC中,AC=BC=(米),
∴S△ABC=AC2=1225(平方米).
∴y=S△PA′B+S△ABC
=x(70-x)+1225
=-x2+35x+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