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中考写作36技系列课件
中考写作36技
30我言秋日胜春朝
对比衬托技巧
目录
要义解说
一
经典解读
二
策略解密
三
真题解析
四
要义解说
对比手法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不同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以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景进行对照,以彰显其变化。在行文中恰当使用对比的手法,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实,形象生动而鲜明,中心明确而集中。
要义解说
作文时,为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常常要用其他人物或事物来陪衬、对照,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衬托(或烘托、映衬)。衬托是对描述对象采用的一种间接表现手法,是通过对其他人物或事物的记叙,从侧面形容、渲染,以达到突出主要描写对象、深化主题、提高文章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要义解说
关于对比和衬托,人们往往分不清,有两句俗语可以形象地说明其不同。一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看,通过不同的货的对比,好的显得更好,差的显得更差,这就是对比的效果;二是“红花还需绿叶扶”,如同红花是主角,绿叶是配角,用“绿叶”来凸足“红花”的艳丽,这就是衬托的魅力。
经典解读
◎《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在女婿范进中举前后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中举以前,称范进为“现世宝”“没用的人”,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范进中举后,胡屠户马上变换了称呼,称之为“贤婿”“老爷”“贤婿老爷”“天上的星宿”。通过对比,凸现了胡屠户前倨后恭、嫌贫爱富、卑劣势利的性格特征。
经典解读
◎鲁迅的《故乡》里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为了有效地衬托少年闰土机敏活泼、充满活力的形象,作者在这里特地描绘了一幅深蓝的、金黄的、碧绿的能给人以美感的色彩明丽的画面,这个画面为少年闰土提供了“用武之地”,这样闰土的形象就比单纯的正面描写要丰满充实得多,同时也为写中年的闰土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对照蓝本,可以更好的突出作品的主题。这是“烘云托月”的典范用例。
策略解密
一、关于对比
二、关于衬托
三、明确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策略解密
一、关于对比:
1.对比的分类
从大的方面来说,对比包括横向对比、纵向对比。
①横向对比
横向对比就是把具有可比性的不同事物、不同态度、不同的人放在同一场合进行比较,比出真假、正误、好坏,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色。横向对比常常通过两者在处理相同或者相似问题中的对立态度来表现其特征。高尔基写的《海燕》中这种横比的手法特别明显。在狂风暴雨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骄傲地勇敢地飞翔,而企鹅等动物却四处躲藏。通过了海燕和企鹅等的对比,更反衬出海燕的伟大与崇高,海燕的形象更加光彩夺目。
策略解密
另外在横向对比中,又可以分为“一体两面比”和“两体一面比”。“一体两面比”也就是说可以运用同一个人或同一事物在不同背景场合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情形。而“两体一面比”是指不同的人或不同事物在同一背景场合下面对同一对象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如《变色龙》中,契诃夫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当他以为小狗是普通人家的狗时,就扬言要弄死它并惩罚其主人。当他听说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将军时,一会儿额头冒汗,一会儿又是哆嗦。通过人物如同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态度的细节描写和鲜明的矛盾对比,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
策略解密
②纵向对比
纵向对比就是把同一事物、同一个人放在不同历史时期、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以现出变化、现出发展。
策略解密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写闰土就用了这种方法。少年闰土的外貌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项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一副外貌,显出了十一二岁少年闰土的天真稚气、可爱有趣、充满了活力。而中年闰土的外貌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一手里捏着一个纸包和一枝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你看,这时的闰土已与少年闰土判若两人,显得苍老、呆滞、麻木。什么使他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原因就在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通过这种对比揭示出了社会的黑暗,生活的本质。
策略解密
2.对比手法的作用
对比手法的艺术功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表达爱憎。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通过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枯燥生活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欢乐生活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憎恨。
策略解密
②烘托突出。高尔基的《海燕》一文,突出地运用了形象对比的手法,把歌颂与揭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乌云、狂风与波浪、大海形象的对比,揭露沙皇反动统治的黑暗与腐朽,从而歌颂了如大海般激荡的人民革命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斗争精神。
策略解密
③揭露矛盾。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借蒋氏字字血、声声泪之口,通过层层对比,揭示了赋敛之毒甚是蛇这一主题。一是通篇以蛇毒与赋税之毒相比;二是将纳税者与捕蛇者的存亡状况相对比;三是将纳税者与捕蛇者的心境相对比;四是将纳税者与捕蛇者危险次数相对比;五是将纳税者与捕蛇者死亡的时间相对比。通过这些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
策略解密
④辛辣讽刺。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从多角度上运用对比:
一是两种顾客的对比。作品一开始,描写了社会环境,介绍咸亨酒店的两种顾客,一“长”一“短”,一“里”一“外”,一“坐”一“站”,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揭示了顾客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为“穿长裳”而“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出场做了铺垫。
策略解密
二是喜剧气氛和悲剧气氛的对比。“笑”的喜剧气氛中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展示。同时,通过这一阵阵的哄笑,辛辣讽刺和深刻揭露了那个社会的病态。
三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对比。作者巧妙地将孔乙己第一次在咸亨酒店出场和他最后一次出场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对比,揭示了封建制度不仅摧残人的肉体,而且毒害人的灵魂。
策略解密
四是知识分子命运的对比。同样是读书人,孔乙己和丁举人命运大不相同。一个穷困潦倒,最后被逼得以偷窃为生,被丁举人打断了腿;一个有权有势,成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对孔乙己残酷迫害,并置他于死地。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一个没中举,一个中了举。这一对比,有力地讽刺和鞭挞了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
策略解密
⑤阐明道理。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说理。如作者在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时,先引用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作对比,说明能否亲贤远佞关系到国家兴亡,再追述先主刘备对后汉桓、灵二帝宠信小人极为痛心一事,强调必须吸取前代皇帝的教训,疏远小人,最后再从正面说明亲贤才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的。一反一正,壁垒分明,鞭辟入里,不得不使后主刘禅心悦诚服,采纳忠谏。
策略解密
对比艺术之妙,对写作作用之多,的确使人刮目相看,我们在写作中应注意学习和运用这种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
策略解密
二、关于衬托
1.衬托的分类
衬托,也有两种形式:
策略解密
①正衬。正衬是利用事物间相似的东西来衬托的,如要突出一个人物的特点,就用另一个或几个具有相似特点的人来衬托他(她)。如《老残游记》中写白妞说书,要突出白妞说书的技艺高超,就先用琴师弹琴的动听、黑妞说书赢得人们的喝彩来作衬托。这是写人的正衬。如要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用具有相似特点的景物来衬托。鲁迅《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中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里作者用阴冷的天气和“没有一些活气”的景象来衬托“我”的心情。这是写景的正衬。
策略解密
②反衬。反衬是利用事物间相反的条件来衬托。如要突出一个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就用具有相反特点的人物或事物来衬托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事物。《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草船借箭”,如果只写诸葛亮如何承诺造箭、借箭,他的性格特点不一定会表现得那么鲜明,而加进了鲁肃这个人物就不同了。作者极力表现了鲁肃的纳闷、疑虑、焦急、紧张,从而突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智慧过人和镇定自若。这是“以人衬人”。另外,还可以以物衬人或以景衬人。比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就是以美好的事物花、鸟来反衬自己的伤乱之情。
策略解密
2.衬托的方法
①以人衬人。也称之为“绿叶扶花”法。运用这一衬托手法,首先,必须必须处理好衬托者和被衬托者各自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既不喧宾夺主,也不戕枝弱干,主次一定要分明。如《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一节,用众将的无能、华雄的嚣张、袁绍的平庸,来衬托关羽的英勇果敢、武艺超群。这里衬托与被衬托之间的关系很是分明,处理精当。
策略解密
其次,不要顾此失彼,作为衬托方与被陪衬方之间常是相辅相成的。比如“三顾茅庐”中,刘备之行衬托诸葛亮才貌非凡,反过来,诸葛亮的难遇难请也衬托刘备礼贤下士,求贤如渴的心情。写张飞不耐烦,衬托刘备耐心和孔明难请,反过来,也衬托张飞粗鲁莽撞的性格。这样主次人物的形象都会在衬托中变得越加丰满起来。
策略解密
再次,要善于根据主次人物的特点与相互间的关系,灵活巧妙的运用正衬与反衬。如《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一节,除了以刻画鲁肃的老实反衬诸葛亮的机智外,更以描写周瑜的聪明机智正面衬托诸葛亮的计高一等。这样正反映衬的交互运用,不仅可以使诸葛亮的形象显得更加突出,还可以使行文灵活,富有动态感。更次,不论是衬托者还是被衬托者,都必须抓住他们的特征,对所有人物的刻画必须符合其性格逻辑,真实可信,既不拔高,也不故意贬抑。
策略解密
②以境衬人。也称之为“烘云托月”法。这是从侧面加以点染以达到烘托所要描绘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常是以对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描写渲染来突出描写的主要对象。如老舍的《骆驼样子》里“在烈日和暴雨下”这部分,就以大量的笔墨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自然环境之恶劣,这一自然环境的描写不仅衬托祥子一样的人力车夫生活的艰辛,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苛政猛于虎”的社会黑暗。
策略解密
三、明确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对比与衬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甲乙对比,同时又互相衬托,甲衬乙,乙也衬甲;甲乙衬托,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对比。也正由于它们有联系,所以有些书中将它们合为“比衬”或“映村”。但是对比与衬托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
策略解密
①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主要讴歌的对象是莲花,它是主,那么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菊花和牡丹自然是起衬托作用的,是宾,只不过用菊花是从正面衬托莲花,用牡丹则是从反面衬托莲花的。
策略解密
②从甲乙两者的隐现来说。凡甲乙对比,两者必须都要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明的表达效果;而甲乙衬托,衬体必须出现,而主体则允许隐藏,可以明写此面暗指彼面,特别是像以动衬静等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
策略解密
③从甲乙两者的类属来讲,凡甲乙对比,两者要么同一物体,要么同一方面,否则便不可比;而甲乙衬托,两者可以是同类属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属的。如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我”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真题解析
写作导引
范文展示
名师点评
真题解析
◆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作文题◆
孩子,当你坐在考场解答这份试卷的时候,你的父母在守望,你的老师在守望,所有关心和爱你的人在守望;就像蓝天守望着小鸟,大海守望着风帆,大地守望着小草……
真题解析
守望是母亲起早贪黑操劳的背影,守望是老师头上新添的白发,守望更是你孜孜以求的梦想。守望亲情,守望责任,守望未来……守望是信念,是坚守,是期盼。有些东西是需要用一辈子的时光去守望的。也许,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是每一个守望都能圆满;但是有了守望,生活就变得深刻,心灵就变得充实。在守望中,我们拒绝诱惑;在守望中,我们执著追求;在守望中,我们走向成熟……
真题解析
请以“守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写作导引
对“守望”这个词语同学们也许感到有些陌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守望”是“看守了望”的意思词典解说得非常简单,但这个词语的内涵却是非常广泛,考试话题里的内容便是最好的说明。是啊!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选择,有太多的事需要坚守,有太多的蓝图需要描绘。在写作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写作导引
1.用积极的主题展现人格魅力。考生可以写对公平、公正的渴望,对亲情、友情的追求,对动物、环境的关爱,总之守望的应该是一种正确的人格、品质、情感或者事物,这种“守望”要能展示当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进取的内心世界。如果随心所欲,“自作主张”,去叙写自己与父母、老师或同学的“无理作对”和“消极抵抗”,便进入了写作的误区。
写作导引
2.用精巧的立意构造独特情节。一般同学可能会从正面入笔,我们不妨从反面切题,如一位家庭特别贫困的同学,冒看被妈妈“骂一顿”的危险,在妈妈生日那天,自作主张,悄悄地用零花钱给她买了一个蛋糕,这样的情节就很有感染力。
写作导引
3.用新颖的形式尽显创新风采。如果把文章比作人的话,那么在文体和形式上的这种创新,就是给它编织的一件迷人的外衣。凡是时空跨度较大、地点变化频繁的内容可以用日记写作;以透露生活苦楚,抒写内心期望为内容的文章,可以采用书信写作;情节波澜曲折、内容生动幽默的文章则可以用小故事引出。
范文展示
将军的泪水
深蓝色的天幕点缀着三两点寒星,月亮冰盘似的悬在空中,越发显得清幽。守都军帐外,欣赏着这凄美的月光,我的心境有如嫦娥般孤独。
我——来莺儿——一个曾经轰动洛阳的艺妓。当年,多少王公贵族不惜一掷千金买我一笑;而今却是不堪回首,自己竟然跟随曹操将军颠沛流离,跃马于疆场之上。将军是喜欢我的,我也愿意跟随他。不过在我心中,更多的是敬重,是心疼,是渴望。将军一代枭雄,可紧皱的双眉却让我觉得他像个没有得到渴望之物的小孩。我总是唱一段轻柔的小曲或跳一支艳丽的舞蹈来抚平他的眉头,抚慰我的心疼。
范文展示
将军终日忙于君国大计,我越来越闲得有时间到帐外看月起月落,赏四季变更,直到我遇见了王图——一个小小的侍卫,我才有了赏景的伴侣,虽然王图的言语丝毫激不起我心中的涟漪。
美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王图因为我触犯了军法,将军要处死他。
我挑灯梳妆,走进了主帐。从将军惊讶的目光里,我读到了最后的自己:一袭水绿的薄纱长裙,身无半点脂粉钗环。我跪下说:“将军,莺儿愿代王图一死。”将军的眼神渐渐由冷漠变成了愤怒,他大吼一声:“好!只要你能在七日之内调教出一个可以取代你的歌舞班,我就准你!”主帐一别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将军,但天寒时的毛毯、饥饿时的点心、训练时身后的目光,都让我感到将军无处不在。
范文展示
七天后,我走进主帐领死,清亮的月色照着我的素颜与一身白裙,如同夜中的鬼魅,神情冷漠得连自己都吃惊。月光下两鬓更为斑白的将军问我想不想再见王图一面,我笑道不必,既然是替他而死,也就是情断缘了。我明白,王图根本不是我爱的人,请死或许只是心底深处的一种无奈,一种对将军深爱情谊的守望!
范文展示
“将军,莺儿辜负了您的厚爱,来世再报!”我猛地冲过去,抽出随将军南征北战的宝剑,一抹——秀发散开,白裙飘扬,裙上浸透了腥红的鲜血。将军缓缓地拥着我渐渐冰冷的身子。这一刻,我似乎读懂了将军的皱眉,我从将军的眼角里分明读到了自己期盼的泪光。是啊,兵荒马乱之中,他怎容得下一个普通女子的情爱呢?
我幸福地告别这世界。因为我知道,自己是曹操唯一为之流泪的女子。
名师点评
这篇习作有如下特点:
1.以景衬人。这是用描写周围环境和景物,来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文章三处写到了月亮,分别写了凄美的月光、月起月落和清亮的月色。这三处对月亮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幽、凄美的气氛。我们从第一个凄美的月光,可以深切感受到莺儿的孤独的心境,就如居住在清冷的广寒宫上的嫦娥,同时也可让我们隐隐约约看到了一位美丽而清傲的女子形象。
名师点评
2.以貌衬心。这是描写人物外貌,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走进主帐,准备请求代王图而死的莺儿:“一袭水绿的薄纱长裙,身无半点脂粉钗环。”七天后,走进主帐领死的莺儿:“我的素颜与一身白裙,如同夜中的鬼魅,神情冷漠得连自己都吃惊”,这两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莺儿为爱情颠沛流离而心甘情愿。同样将军的皱眉与月光下将军的更为斑白的两鬓,可以看出将军为事业面若冰霜而情沉心底,爱莺儿,却不懂如何去表达。
名师点评
3.以人衬人。这是用次要人物来陪衬,烘托主要人物,使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将军的泪水》以不惜一掷千金买一笑的王公贵族,反衬跟随曹操将军颠沛流离、跃马于疆场之上的莺儿,衬托出莺儿对爱情的忠烈,愿意为爱情付出。
真题解析
◆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作文题◆
大笑,微笑,会心地笑,破涕为笑……人类的笑千姿百态。笑是开在心底里的花,从一个容颜飞向千百个容颜,用一颗心温暖千万人心。笑可以扫除阴霾,驱除不快,弥合分歧……笑是幸福人生的通行证!
请以“笑的种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②不得套做,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写作导引
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
1.审题立意。题目有两个关键词:笑、种子。“笑”指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它表示一种积极的心态。根据材料“笑是开在心底里的花,从一个容颜飞向千百个容颜,用一颗心温暖千万人心。笑可以扫除阴霾,驱除不快,弥合分歧……笑是幸福人生的通行证”可知,“笑”对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这就是“笑”的原因。“种子”,可以称之为“种子”的内容很多,可以是物质的,如书;也可以是精神的,如梦想、理想、愿望、善念、爱心、自信、勇敢等。
写作导引
题目里的“种子”,更多的指向学生心理层面,它可以指学生内心对自己的一个要求和期许;也可以指对他人的一个承诺,对未来生活的一个愿景;还可以指学生希望凭借这个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引导自己去面对生活,迎接未来。本文应强调“笑”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意义。如你困难时,一个微笑让你感到鼓舞,从而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如你寒冷时,一个微笑,让你感受到温暖,从而增强了抵御寒冷的能量;如你尴尬时,一个微笑,让你化解困境,表现出阳光自信;如你寂寞孤独时,一个微笑让你感到温馨和友好,从而开朗乐群等。
写作导引
2.选材。可以描绘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微笑,也可以描写生活中的一个快乐场面,还可以描述自己如何微笑着战胜挫折、团难,从而走向成功的。其核心是记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特有经历和独特感受。我们还可以给微笑一个比喻义,引申为“自信”“乐观”等含义,比如,写一朵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小花,尽管周围的各种花儿都已经开放,对它百般嘲讽,但是小花总是微笑着对待,最后经过努力,名不见经传的小花也开出了绚烂的花朵,最后点明主题:我们要播下笑的种子。这样,选材的角度虽小,但以小见大,能更好地表现主题。
写作导引
3.文体。文体不限,如写成记叙文,应在明确立意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微笑的力量。如微笑的力量是遇到困难时,能使我振作,乐观地面对生活。应具体写出何时何地遇到什么困难,在你最无助时,什么人给了你一个微笑,让你战胜了困难,走出了困境,并由此产生了什么富有哲理的思考。如写成议论文,应对微笑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进而重点阐述其意义,号召人们要播下笑的种子。应选取典型事例和经典论断从事实和道理两个角度充分而全面的论证。
范文展示
笑的种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溢着微笑。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也会存有难忘的微笑:护士小姐亲切的微笑,亲戚朋友甜蜜的微笑,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微笑鼓舞人奋进,微笑激励人振作,微笑给人以力量。
那是一个春天的傍晚,我一个人在大街上游荡。由于月考失利,挨了爸爸的一顿训斥,恰巧又和好朋友闹了点别扭,我的心情糟糕透了,只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唉,怎么倒霉的事全让我遇上了!”我狠狠地踢着一块石子,发泄心中的怨气。
范文展示
随着滚动的石子,我看见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白衣小姑娘,她正吃力地转动着车轮过马路。或许是出于同情弱者的本能吧,我赶紧跑过去帮她推动轮椅。“谢谢姐姐,谢谢姐姐!”她一边连声谢我,一边继续用力转动车轮。我偷偷看了她一眼,心,一下子缩紧了——那洁白的裙下,只有一条腿!看她的模样,不过十岁的年纪。唉,真够惨的,她可比我有更多的理由灰心丧气啊。可是,当我注视她的脸庞时,不由得呆住了,这是一张稚气、温和的脸,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那么富有朝气,让我怎么也读不出悲伤——她正在向我微笑!那是幸福而甜蜜的微笑!我不禁疑惑地问道:“你的腿……”
范文展示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谁知她竟毫不介意,异常平静地说:“一次意外……这世上还是好心人多。这不,今天又碰上你了。好了,我到家了,谢谢姐姐,再见!”她微笑着向我挥挥手,转动轮椅继续前行。我呆呆地看着她,她仍旧在微笑,向我微笑,向每个人微笑,向着生活微笑。此时,夕阳的余辉铺洒在街道上,也给轮椅上的小姑娘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似乎所有的烦恼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和她相比,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微笑呢?抬起头,我看见街上的行人都在微笑,每一个人的微笑都映染上了夕阳的金辉,那么灿烂。啊,多么美丽的黄昏!
范文展示
从那以后,我又经历过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我总是尽力微笑着去面对。哪怕考试又考砸了,我也会咬紧牙关,收起眼泪,继而展露微笑;在我孤独无助、被人误解、被家人批评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个美丽的黄昏,想起那个白衣小姑娘的微笑,这时,我便会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坚强地面对一切。
名师点评
小作者告诉我们,“微笑给人以力量”。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受到许多委屈,但想想那位看似可怜实则坚强可爱的白衣小姑娘,你是否觉得自己也应该和她一样展露微笑呢?
文章衬托手法的运用比较成功:以“我”的灰心丧气衬托白衣小姑娘的乐观坚强;以夕阳街景衬托白衣小姑娘的朝气美丽。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