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可能会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o-59
一、单选题(每空4分,共64分)
1.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其主要成分与光导纤维的成分相同
B.用于制作N95型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的分子长链上无支链
C.“弄风柳絮疑成雪,满地榆钱买得春”中的“柳絮”和棉花的成分均含纤维素
D.“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比例模型可以表示或
B.氧化钠的电子式:
C.具有16个质子、18个中子和18个电子的单核微粒:
D.的电离方程式:
3.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标准状况下,通入足量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B.的纯水中含有的数目为
C.的乙烯和环丙烷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
D.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共价键数大于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通入过量
B.酸化和的混合溶液:
C.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D.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
5.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和溶液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萃取
B 除去中的 将气体通入饱和溶液洗气
C 制备无水 蒸发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D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6.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的反应是。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氧化剂,和是还原剂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被还原的的物质的量为 D.每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7.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6,且X、Y位于不同的周期,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与Z的单质形成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可得到Z的氢化物和油状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
B.X的简单氢化物与Z的单质混合后可产生白烟
C.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都属于胶体 ②氯水、次氯酸都属于弱电解质
③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④明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⑤电解熔融的转化为都属于化学变化 ⑥葡萄糖、油脂都不属于有机高分子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④⑥
9.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是红棕色粉末 常做红色涂料
B 是两性氧化物 可和反应
C 难溶于水 可用作耐火材料
D 有漂白性 可使溴水褪色
A.A B.B C.C D.D
10.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B.化合物X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加成
C.分子中有三种官能团,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官能团还是三种
D.化合物X最多能与反应
11.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饱和
B.
C.
D.
12.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的溶液中:
B.的溶液中:
C.溶液中:
D.溶液中:
1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钠药片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B.与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
C.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可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
14.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高达120年,主要的防腐方法有:①钢梁上安装铝片;②使用高性能富锌(富含锌粉)底漆;③使用高附着性防腐涂料;④预留钢铁腐蚀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的负极反应式为:
B.防腐过程中铝和锌均作为牺牲阳极,失去电子
C.防腐涂料可以防水、隔离,降低吸氧腐蚀速率
D.方法①②③只能减缓钢铁腐蚀,未能完全消除
15.时,(为或)的沉淀溶解平衡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b表示
B.由图可知,时
C.若某溶液中,此时两种离子不反应
D.Y点溶液是的不饱和溶液
16.如图是一种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1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总反应为
C.电子由电极2经过负载流入电极1 D.电池工作时间越长,右侧反应池内溶液中越高
二、填空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36分)
17.一氯化硫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氯化剂,实验室和工业上都可以用纯净干燥的氯气与二硫化碳反应来制取,其装置如下:
(1)A装置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氯化硫常温下较为稳定,受热易分解,易被氧化,且遇水即歧化,歧化产物中不仅有淡黄色固体,而且还有两种气体,用溶液吸收该气体可得两种盐和。写出一氯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冷凝管的冷水进水口为________(填“a”或b”)(1分);实验过程中,需要先点燃A处酒精灯,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方可向D中水槽里面加入热水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F装置是用来处理尾气氯气的,已知该吸收反应的氧化产物不仅有还有,且,则该反应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18.可用作选矿剂、催化剂及家装涂料的颜料。以含钴废渣(主要成,还含有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下表是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开始沉淀的按金属离子浓度为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 沉淀完全的
7.6 9.4
3.0 5.0
5.4 8.0
(1)写出“酸溶”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除铝”过程中需要调节溶液的范围为__________。
(3)在实验室里,萃取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1分)上述“萃取”过程可表示为(水层)(有机层)(有机层)(水层),由有机层获取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_。
(4)简述洗涤沉淀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空气中煅烧生成钴氧化物和,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的体积为(标准状况),则该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有机玻璃()因具有良好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图所示流程可用于合成有机玻璃,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1分)
(2)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的另一种反应物化学式为_________,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1分)
(4)写出有机玻璃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核磁共振氢谱比为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其主要成分是晶体硅,与光导纤维的成分二氧化硅不相同,A错误;
B.用于制作N95型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的分子的结构简式是,可见在聚丙烯分子长链上有许多支链,B错误;
C.“弄风柳絮疑成雪,满地榆钱买得春”中的“柳絮”和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C正确;
D.高温结构陶瓷分为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氮化硼陶瓷,而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因此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一定不是硅酸盐,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2.C
【详解】A.分子可以利用表示,为原子晶体,具有网状结构,不能表示,A错误;
B.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B错误;
C.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为16的元素是S元素,具有18个电子说明S原子得到2个电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形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该核素的表示方法为:,C正确;
D.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D错误;故选C。
3.A
【详解】A.只有少量的氯气与水反应,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A项错误;
B.的纯水中的浓度是,的纯水中含有的数目为,B项正确;
C.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均为,的物质的量为,故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C项正确;
D.标准状况下为液体,的物质的量远大于,故含有的共价键数远大于,D项正确;故选:A。
4.D
【详解】A.电离产生的都具有还原性,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都会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A项错误;
B.得失电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项错误;
C.与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应为,C项错误;
D.,与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促进了的溶解,D项正确;故选:D。
5.A
【详解】A.鉴别和溶液,分别加入新制氯水后,用萃取,的溶液呈橙色,的溶液呈紫红色,A项正确;
B.会与溶液反应,应将气体通入饱和溶液洗气,B项错误;
C.制备无水时,应将溶液在气流中加热蒸发,C项错误;
D.重结晶提纯苯甲酸时,应将粗品制成其热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后,选择重结晶法分离提纯,D项错误。故选A。
6.B
【详解】A.氧化剂是,还原剂是和,A项正确;
B.中只有起还原剂作用,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项错误;
C.该反应中有被氧化,失去电子,被还原的为,C项正确;
D.每生成,需要参加反应,转移电子,D项正确;故选:B;
7.B
【分析】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与Z的单质形成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可得到Z的氢化物和油状混合物,应为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则W为C元素,Z为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6,且X、Y位于不同的周期,则X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数比C大,应为N元素,则Y为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元素,Y为元素,形成简单离子为钠离子与氮离子,钠离子与氮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根据“序大径小”原则可知,简单离子半径,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元素,Z为元素,X的简单氢化物(氨气)与Z的单质(氯气)混合后可产生白烟氯化铵,即,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C元素,Z为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不一定比C的强,如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C元素,X为N元素,Y为元素,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故D错误;答案为B。
8.D
【详解】试题分析:①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是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稀豆浆属于胶体分散系、硅酸是难溶的沉淀、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故①错误:②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次氯酸属于弱电解质,故②错误;③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均为碱性氧化物,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两性氧化物,故③错误;④明矾是硫酸铝钾晶体属于化合物、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四氧化三铁是化合物,都不是混合物,故④正确:⑤转化为是核反应,既不属于物理变化又不属于化学变化,故⑤错误;⑥葡萄糖、油脂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⑥正确;故选D。
【点晴】基础考查,侧重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胶体是分散质直径在的分散系,硅酸是沉淀,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是化合物;碱性氧化物是指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几百万或更大;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9.A
【详解】A.因是红棕色粉末,故常做红色涂料,故A正确;
B.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可用作耐火材料是由于的熔点高,故C错误;
D.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故选A。
10.B
【详解】A.X的分子式为,即为,A错误;
B.X中,苯基能与加成,而羧基、酯基与不能加成,所以化合物X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加成,B正确;
C.X分子中含有羧基、酯基二种官能团,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官能团还是二种,C不正确;
D.化合物X最多能与反应,D不正确。故选B。
【点睛】在判断有机物化学式正误时,我们可以数出C、H、O的原子个数,也可用计算法,即以同数碳原子的烷烃作为基础,将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减去不饱和度的二倍,即为该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
叁键的不饱和度为2,双键、环的不饱和度都为1,则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羧基和酯基的不饱和度都为1。
11.A
【详解】A.利用侯氏制碱法原理,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制得氨盐水,通入过量生成,的溶解度小于,故会析出晶体,加热分解生成,A正确;
B.受热分解生成,为酸性氧化物,不与盐酸反应,B错误;
C.碱式碳酸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金属钠比较活泼,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和,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C错误;
D.S和点燃生成,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加入硝酸钡,硝酸根在酸性环境中有强氧化性,氧化+4价硫得到硫酸根,再与生成硫酸钡,D错误;故答案选A。
12.C
【详解】A.的溶液,与反应生成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的溶液,说明溶液显碱性,与反应生成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都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溶液,与反应生成血红色而不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
13.A
【详解】A.碳酸氢钠能与醋酸反应,服用碳酸氢钠时喝些醋能会使药效降低,故A错误;
B.与反应放出氧气,可以用作供氧剂,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故B正确;
C.钠和水反应较剧烈,和乙醇反应比较缓慢,故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可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故C正确;
D.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用铂丝蘸取某溶液灼烧,且钠元素在溶液只能以离子形式存在,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故D正确;故选A。
14.A
【详解】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的负极反应式为:,故A错误;
B.铝和锌的活泼性大于铁,钢铁防腐过程中铝和锌均作为负极,失去电子,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B正确;
C.防腐涂料可以防水、隔离,减少铁与氧气接触,降低吸氧腐蚀速率,故C正确;
D.钢铁防腐只能减缓钢铁腐蚀,未能完全消除钢铁腐蚀,故D正确;选A。
15.D
【详解】A.由可知,铅离子浓度相同时,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大于碳酸根离子,由图可知,当铅离子浓度相同时,线b中的离子浓度大,则线b表示硫酸铅,故A正确;
B.由图可知,X点铅离子浓度为、硫酸根离子浓度为,则时,故B正确;
C.由图可知,铅离子浓度为、碳酸根离子浓度为,时,若某溶液中、,浓度熵,说明碳酸根离子和铅离子不反应,故C正确;
D.由图可知,Y点溶液的浓度熵,是碳酸铅的过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D。
16.B
【详解】A.电极1中,电极反应为:,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负极电极反应为:,正极电极反应为,则电池总反应为,故B正确;
C.电极1为负极,则电子由电极1经过负载流入电极2,故C错误;
D.右侧为正极,电极反应为,反应池内溶液中不变,故D错误;故选B。
17. 除去氯气中的 a 赶走装置内部的氧气和水,避免因反应而消耗
【分析】从装置图中可以看出,A为氯气的制取装置,B为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的装置,C为干燥氯气的装置,D为制取一氯化硫的装置,E为收集一氯化硫的装置,F为尾气处理装置。
【详解】(1)A装置实验室制取的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为:
(2)一氯化硫()常温下较为稳定,受热易分解,易被氧化,且遇水即歧化,歧化产物中不仅有淡黄色固体,而且还有两种气体(),用溶液吸收该气体可得两种盐和。一氯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为:
(3)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答案为:除去氯气中的
(4)冷凝管的冷却水流向都是下进上出。所以D中冷水进水口为a。答案为:a 因为一氯化硫易被氧化,且遇水即歧化,所以实验过程中,需要先点燃A处酒精灯,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方可向D中水槽里面加入热水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赶走装置内部的氧气和水,避免因反应而消耗。答案为:赶走装置内部的氧气和水,避免因反应而消耗
(5)F装置是用来处理尾气氯气的,已知该吸收反应的氧化产物不仅有还有,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按得失电子守恒配的化学计量数)则该反应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答案为
18. 分液漏斗、烧杯 向有机层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离出水层 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完后,重复上述操作2-3次
【详解】(1)从最终产物看,酸溶时,被还原为被氧化为,“酸溶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为:
(2)“除铝”过程中需要调节溶液的范围,目的是让全部转化为沉淀,而不生成沉淀,所以的范围应为。答案为:
(3)在实验室里,萃取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分液漏斗、烧杯。
答案为:分液漏斗、烧杯
上述“萃取”过程可表示为(水层)+(有机层)(有机层)十(水层),从反应中可以看出,此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加硫酸可实现让进入水层的目的。从而得出由有机层获取溶液的操作是向有机层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离出水层。
答案为:向有机层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离出水层
(4)洗涤沉淀的操作是: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完后,重复上述操作2-3次。
答案为: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完后,重复上述操作2-3次。
(5)从化学式,可以看出,,
则该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答案为:
19.甲基丙烯(2-甲基丙烯也给分) 溶液,加热 消去反应
8 或
【解析】A为甲基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B,结构简式为:,C经过两次氧化得到D,结构简式为:,E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F,结构简式为:
【详解】(1)结合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为甲基丙烯或2-甲基丙烯,故答案为:甲基丙烯(2-甲基丙烯也给分);
(2)B的结构简式为,卤代烃水解生成醇类,反应条件为溶液、加热。C经过两次氧化得到D,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溶液,加热;;
(3)结合G和H的结构简式可知,该过程为丙酮与的加成反应,D的结构简式为,由D、E结构简式可知,脱去一分子水,发生消去反应,故答案为:;消去反应;
(4)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该过程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F的分子式为,①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酯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含有碳碳双键,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8种,、、
、、、、、、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比为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8;或;
【点睛】书写限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要综合限定条件确定官能团,如:①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酯基或卤原子,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含有碳碳双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