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分析论证的逻辑性
必修下第八单元教学课件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专题导入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直言进谏、警示君主的奏疏,《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据理辩争、剖白心迹的书信。两篇文章在彰显作者对政治的热情参与与担当责任之外,都以逻辑的严密、推理的严谨表现了作为政治家的理性。
专题目标
1.梳理《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的论证思路。
2.分析《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的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
3.比较两篇文章在论证观点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专题探究
1.逐段归纳,理解文意
任务一
研读《谏太宗十思疏》,梳理内容思路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类比,引出观点
反面重申
进一步明确观点:居安思危,戒奢以简
类比,对比,提出观点
专题探究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论据——历史上人君的普遍命运——不能善终。
分析原因:在人君自身的“竭诚”或“傲物”。
根本原因:是否赢得民心
反面论证
专题探究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对策——君人者必有“十思”。
有了“十思”方能择善简能,让人各展其能。
有了“十思”方能抵达“无为”之大道。
正面论证
专题探究
2.归纳明确《谏太宗十思疏》论证思路
固本思源
为何要思
思何内容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论证逻辑
核心内容
论证角度
垂拱而治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善始实繁
克终盖寡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总此“十思”
总结历史 引出警告
自然现象
引出观点
结合现实 预设效果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专题探究
任务二
研读《答司马谏议书》,梳理内容思路
1.逐段归纳,理解文意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你我虽有交情,但政见不合
毕竟你我有交情,所以要再次申说
摆明论证目的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专题探究
在“名”与“实”的框架内讨论
五种指责只是名目骇人,却并不符实
一一反驳,一箭中的,分析论证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专题探究
“天下汹汹”是变法改革的必然产物
变法不会因怨者众而动摇原则
重申“我”的信念:坚持变法,膏泽万民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情谊长存
举例论证,揭其本质,重申信念
专题探究
2.归纳明确《答司马谏议书》论证思路
摆明论证目的
讲明论证前提
驳斥对方指责
表明自己态度
不为侵官
不为生事
不为征利
不为拒谏
指出时弊
盘庚迁都
坚持变法
引
驳
立
专题探究
不同点:
任务三
比较《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比较项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
理论论证、事例论证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正面立论,层层递进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先破后立,驳论为主
相同点:
直面现实,立足于为国为民,论证逻辑严密,气理具足。
专题拓展
结合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就以下关系进行辩证思考,与同学展开讨论:
1.创业与守成
2.善始与克终
3.墨守成法与因时而变
4.同俗媚众与坚持自我
专题拓展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均为理足气盛的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简述理由。
专题小结
论证逻辑
论证方法
论证思路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必须思——为何思——如何思
名与实——恶名不符实——实际如何做
先破后立,驳论为主
理论论证、事例论证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正面立论,层层递进
担当与智慧
阅读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喜欢这两位名人的同学,了解一下《宋史·司马光传》《宋史·王安石传》中的相关内容。
专题巩固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