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2 14:43:1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瓜州月考)“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江泽民
C.邓小平、江泽民 D.毛泽东、周恩来
【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带来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富起来了。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毛泽东、邓小平贡献相关知识,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
2.(2017八下·汕头月考)“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十二大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中共十四大
【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个人盲目崇拜的“两个凡是”,是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符合题意;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的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C不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2013·黄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而且题目中提到的是直接影响,根据所学在该次讨论后中共召开了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A项正确,BCD的会议时间在1978年之后,不符合直接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意义。
4.(2017八下·邵阳期中)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求我们选出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思想路线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相关知识点。
5.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D.实行改革开放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革结束后,中国经历了两年的徘徊时期,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实质是在坚持文革 的错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因此所拟提纲中A,C,D三项都符合会议的精神,B项不符合会议的精神,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重要转折的会议,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党的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 农村,第二次解放战争胜利后,召开了党的七大,党的工作重心从农场又转移到了城市,第三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决策,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6.(2017八下·钦州港期末)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实现路线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所以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B项符合题意;A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C项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实现路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决策。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评】此题考查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列表分析它们的异同,加深理解掌握。
7.(2017八下·宣城期中)下图是1978年5月《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发表揭开了(  )
A.“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B.改革开放的序幕
C.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序幕 D.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序幕
【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C项符合题意;
“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是1966年,A不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的序幕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不符合题意;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序幕是20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真理标准问题。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要识记。
8.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谁的种种罪名,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
A.彭德怀 B.刘少奇   
C.贺龙 D.老帅们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涉及到“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中被错打成“反动派”、“走资派”“右派”的干部群众成千上万,而最大的冤案是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最后含冤致死,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拨乱反正,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其名誉,历史上最大冤案得到平反,正确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史实,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9.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理解题干材料的含义就是要解放思想,才能不断进步。故正确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0.(2017八下·东坡期末)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时间是1978年发生的事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发生在1971年;B项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76年;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1978年底;D项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1995年的中共十五大,所以答案选择C
【点评】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7八下·大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邓小平曾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成果和资金不行,关起门来是不行的。”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根据材料,请回答:
(1)你能归纳一下以上三则材料论述的一个共同主题是什么吗?
(2)邓小平认为我们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党的哪一次会议决定改变“关起门来搞建设”的不利状况?(针对这一状况提出的具体方针是什么?在这样方针的指导下,说说中国发生的变化(从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概括)
【答案】(1)发展
(2)闭关自守;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成果和资金;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不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3)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上:通过对外改革引进外资,学习先进技术使经济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内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等;教育: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法》发展了高等教育等;外交:加入OPEC、WTO等组织,承办2008北京奥运会等;科技:提出“八六三计划”发展高新技术,航天技术所取得的成就等。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所给信息:“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结合所学可知,三则材料论述的一个共同主题是发展。(2)依据所学可知,闭关自守;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成果和资金‘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不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是我们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要改革开放;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经济上:通过对外改革引进外资,学习先进技术使经济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内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等;教育: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法》发展了高等教育等;外交:加入OPEC、WTO等组织,承办2008北京奥运会等;科技:提出“八六三计划”发展高新技术,航天技术所取得的成就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2.(2016八下·衡阳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邓小平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伟大的战略转变。”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答案】(1)方针:“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继续。
(2)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战略转变前,工作重心是阶级斗争;战略转变后,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1)据材料“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两个凡是”的方针,这种方针的实质是“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继续。(2)据材料“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3)据材料“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伟大的战略转变”可知,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答案为:(1)方针:“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继续。(2)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战略转变前,工作重心是阶级斗争;战略转变后,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点评】(1)本题考查“两个凡是”的方针及其实质。(2)本题考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及其意义。(3)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瓜州月考)“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江泽民
C.邓小平、江泽民 D.毛泽东、周恩来
2.(2017八下·汕头月考)“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十二大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中共十四大
3.(2013·黄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4.(2017八下·邵阳期中)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D.实行改革开放
6.(2017八下·钦州港期末)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实现路线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2017八下·宣城期中)下图是1978年5月《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发表揭开了(  )
A.“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B.改革开放的序幕
C.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序幕 D.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序幕
8.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谁的种种罪名,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
A.彭德怀 B.刘少奇   
C.贺龙 D.老帅们
9.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0.(2017八下·东坡期末)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7八下·大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邓小平曾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成果和资金不行,关起门来是不行的。”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根据材料,请回答:
(1)你能归纳一下以上三则材料论述的一个共同主题是什么吗?
(2)邓小平认为我们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党的哪一次会议决定改变“关起门来搞建设”的不利状况?(针对这一状况提出的具体方针是什么?在这样方针的指导下,说说中国发生的变化(从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概括)
12.(2016八下·衡阳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邓小平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伟大的战略转变。”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带来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富起来了。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毛泽东、邓小平贡献相关知识,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
2.【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个人盲目崇拜的“两个凡是”,是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符合题意;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的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C不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而且题目中提到的是直接影响,根据所学在该次讨论后中共召开了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A项正确,BCD的会议时间在1978年之后,不符合直接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意义。
4.【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求我们选出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思想路线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相关知识点。
5.【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革结束后,中国经历了两年的徘徊时期,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实质是在坚持文革 的错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因此所拟提纲中A,C,D三项都符合会议的精神,B项不符合会议的精神,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重要转折的会议,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党的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 农村,第二次解放战争胜利后,召开了党的七大,党的工作重心从农场又转移到了城市,第三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决策,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6.【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所以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B项符合题意;A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C项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实现路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决策。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评】此题考查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列表分析它们的异同,加深理解掌握。
7.【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C项符合题意;
“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是1966年,A不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的序幕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不符合题意;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序幕是20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真理标准问题。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要识记。
8.【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涉及到“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中被错打成“反动派”、“走资派”“右派”的干部群众成千上万,而最大的冤案是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最后含冤致死,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拨乱反正,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其名誉,历史上最大冤案得到平反,正确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史实,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9.【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理解题干材料的含义就是要解放思想,才能不断进步。故正确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0.【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时间是1978年发生的事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发生在1971年;B项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76年;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1978年底;D项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1995年的中共十五大,所以答案选择C
【点评】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11.【答案】(1)发展
(2)闭关自守;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成果和资金;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不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3)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上:通过对外改革引进外资,学习先进技术使经济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内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等;教育: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法》发展了高等教育等;外交:加入OPEC、WTO等组织,承办2008北京奥运会等;科技:提出“八六三计划”发展高新技术,航天技术所取得的成就等。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所给信息:“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结合所学可知,三则材料论述的一个共同主题是发展。(2)依据所学可知,闭关自守;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成果和资金‘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不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是我们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要改革开放;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经济上:通过对外改革引进外资,学习先进技术使经济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内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等;教育: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法》发展了高等教育等;外交:加入OPEC、WTO等组织,承办2008北京奥运会等;科技:提出“八六三计划”发展高新技术,航天技术所取得的成就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1)方针:“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继续。
(2)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战略转变前,工作重心是阶级斗争;战略转变后,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1)据材料“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两个凡是”的方针,这种方针的实质是“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继续。(2)据材料“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3)据材料“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伟大的战略转变”可知,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答案为:(1)方针:“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继续。(2)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战略转变前,工作重心是阶级斗争;战略转变后,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点评】(1)本题考查“两个凡是”的方针及其实质。(2)本题考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及其意义。(3)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