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7.《兼爱》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7.《兼爱》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6 06: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兼 爱
“上医”墨子的救世药方
背景介绍
春秋时期,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纷纷开始攻城略地,疯狂扩张。据史书记载,仅春秋二百多年间,就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480多起。而战国,情况更甚!真可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儒家的“仁爱” 墨家的“兼爱”
学习任务一 梳理文章结构,认识墨子的药方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谚语
墨子是哪一级别的医生?没中是否有依据?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一定要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于是才能治理天下;不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就不能治理。这就好比医生治疗人的疾病一样,一定要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于是才能进行治疗;不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就不能治疗。治理祸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定要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于是才能进行治理;不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就不能治理。
类比论证
1.分析病象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
2.寻找病因
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3.对症下药
兼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wū)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wū)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理清段意
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分析文章思路。
第一段: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
(提出问题)
第二段: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爱…盗贼无有…天下治。
第四段: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二 厘清儒墨之争的分歧核心
1.观点之别(其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
视人家若视其家 视人国若视其国(墨子)
差序还是平等
2.立场之别
同样从爱出发,墨儒观点为什么会出现分歧呢?
儒家——贵族统治阶级立场
墨家——底层劳动人民立场
3.观点之别(其二)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利益还是仁义
无差等之爱
不受等级、血缘影响,人人平等
有差等之爱
宗法等级制度、血缘亲疏关系
最爱:双亲>民众>万物
功利性
对等互报
道德化
不言回报
相同:爱具有普遍性、广泛性;人人相爱,关爱民众
墨子“兼爱”
儒家“仁爱”
内涵
爱的倾向性
4.两家疗效对比
西汉时期,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但真正主宰了专制王朝庙堂的其实是法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的药方都没能发挥出疗效,因为它们超出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当时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势必要通过战争来统一,流血纷争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儒墨两家想用“爱”来救治社会之病,在理论上没有问题,可当理论与现实发生碰撞的时候,理论的作用就显得较为无力了。
学习任务三 探究墨家式微的原因
墨家的道德标准要求太高
墨子历史认识的局限性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令统治者忌惮
……
张知寒
墨子是中国的良心和灵魂。
毛泽东
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余秋雨
兼爱非攻,是全人类的精神制高点。
今人评墨子
世界
中国
中国
世界
立足时代,心存兼爱
疫情期间,总共有71个国家向中国提供过物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