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一轮复习(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一轮复习(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8 12:23:27

文档简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财政近代化转型的背景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摘编自马晓燕《老人之老:宋代养老制度探析》
材料 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影视塑造的劳模形象统计(部分)。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甲骨文记载的卜辞显示商王垄断了占卜,这体现出商王的王权与神权紧密
结合,借助神权进行政治统治,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蒙昧主义思想的盛行,B项表述与主旨不符,排除:
C项夸大了占卜行为的作用,不符合史实,排除:殷商尚未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排除D项。
2.D(解析】根据材料“工之子恒为工”“述之守之”“莫不继事“可知,先秦时期的手工业生产注重世代
相袭,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A、C两项:人身依附关
系强调的是两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材料并未提及工匠对国家的依附,排除B项。
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窦太后好黄老之术,儒士没有受到重用,汉武帝主政时期,以儒学治国,
重用儒士,逐渐使儒学发展为社会主流文化思想.由此可知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影响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
材料仅仅反映了统治者对儒士的不同态度,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中的行为并非是文化专制,而是
推崇特定的某种学说,排除B项:“黄老治国已成为社会共识”与历史事实不符,排除C项。
4.C【解析】代献帝的做法打破了原有氏族内部通婚的制度,通过与外姓的通婚有利于族群的发展,从
而壮大鲜卑族的实力,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其封建化的内容,排除A项:公元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
北魏统一北方,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这项改革的目的在于强化拓跋氏及其鲜卑族的实力,而非推
动民族交融,排除D项。
5.B(解析】唐代诗人的作品中既有儒家,也有道家乃至佛教文化的影响,这体现出当时的文化相互借
鉴融合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在于思想的包容互鉴,而非儒家思想的地位变动,排除A项:唐朝诗
歌受儒、佛、道思想的影响,材料并没有提及诗歌创作的世俗化,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6.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政府将各地盐的盈缺报给盐商,这有利于协调盐的供应,使盐价平稳,调
查盐税的抽取,也有利于限制地方政府对盐商的盘剥,防止盐商加价卖盐,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巡查院的设立
有利于平抑盐价,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盐商得盐去各地售卖”可知盐并非政府专卖,排除A项:盐作为
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巡查院的一系列措施可以起到平抑盐价的作用,因此选项与材料主旨相悖,排除B项:
材料中巡查院将各地盐的盈缺报给盐商,其目的是协调各地盐的供应,以达到平抑盐价的目的,并非是官商
勾结,选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D项。
7.C[解析】材料中介绍了唐宋进士的出身构成的情况,宋代相较于唐代进士中平民占比大幅增加,料
举制度作为重要的选官制度,使士人阶层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门阀贵族子弟等特权阶级对国家政治
干预减少,有利于文官政治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宋代科举制发展对于以才取士的影响,而非
对儒学的影响,排除A项:“消除了”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与历史事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宋代
科举制发展对于以才取士的影响,没有涉及进士的录取人数,排除D项
8.C【解析】宋真宗通过赐宴的行为,加强了君臣之间的沟通联系,从而有利于政治认同,强化统治,C
项正确。赐宴并非传统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排除A项:材料中赐宴对象不仅仅只有宰相,还包括其他的
官员,且皇帝赐宴的目的并非是化解君相矛盾,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民本理念,排除D项。
9.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初统治者以现银为储备金,限制了政府滥发纸币,从而维系了币值的稳
定,D项正确。纸币在宋代即获得了法币的地位,排除A项:B项表述夸大了这一措施的影响,该措施并不
能解决政府的财政问题.排除:白银的大量流入始于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排除C项。
10.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实行的“双回避“制度意在防止江南地区的官员参与户部的运作,其原
因在于江南尤其是材料提及的苏松江浙地区是政府重要的赋税来源地,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行政效率
的提升,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八股取士制度,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番薯除能吃以外,还可以“切而为钱,屑而为米,干之亦可以兴贩于四方”
做成各种番薯制品贩卖,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政府财政的增减,排除A项:饥荒
问题被“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生态环境的改善,排除D项。
12.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推行的制度明显违背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带有一定的空想性,A
项正确。材料中提及的制度具有空想性,不切实际,所以对太平天国的统治和军队战斗力无法起到实质性
的作用,B、D两项表述错误,排除。妇女解放的实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答案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