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D2.C3.D4.A5.B6.A7.A8.D9.B10.D11.C12.B13.C14.A
15.B16.A17.C18.D19.A20.C21.B22.A23.B24.A
25.(1)背景:王莽新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战争和地方割据破坏了生产秩序;战乱及土地兼并
导致国家控制的户籍锐减;汉光武帝重新统一全国。(4分,答出两点即可)
历史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有利于提高行政效
率;为继任者提供了重要借鉴。(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进步之处:通过专门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以上率下,中央政府大规模裁员为地方
政府作出表率;通过约束统治者享乐欲望,防范超额授官;建立和实施退休制度。(4分,答
出两点即可)
必然性:王莽统治时期和隋末的战乱导致生产者(农民)与生产资料(土地)严重分离,其中,
大量生产者成为军人和吏员,致使每个生产者所需承担的赋役负担大大加重,容易再次引发
对新王朝的武力反抗;东汉和唐朝的重新统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民战争的平息,王朝前
几代君主了解民生疾苦,具有较为深厚的民本情怀。(2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
理亦可)
26.(1)特点:商路类型多,交通便利:商品种类丰富;贸易方式多样;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形成
丰厚的文化遗产。(6分,答出三点即可)
(2)作用:搭建了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提供了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分享发展
经验和资源:提供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经济现代化(或带来共赢的结果)。(6分,答
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7.(1)背景:列强侵略与掠夺使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衰败;农村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西
方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调查方法传入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各种救国思潮
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5分,答出
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
(2)不同之处:指导思想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领导者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
级党委和政府的干部实际负责农村调查实践:动机方面,新解放区为土地改革政策的制定和
完善提供依据。(5分,答出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
(3)历史经验:遵循唯物史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奉行人民至上原
则;遵循科学的调查方法,保证调研成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建立调查机构和规制规范,与时
俱进。(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8.示例一
论题:民族危机的加深迫使中国走上现代化变革的道路。(2分)
阐释: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为挽教民族危机,林则徐、魏源等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高三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者试州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尘号,考场号、座位马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逃择题时,选山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下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亲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p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尤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木试卷答题卡一诈交回,
4.木试卷主要芳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
1.20世纪70牛代至90年代,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有·系列重人发现,如甘肃秦安大地湾仰
韶文化晚期的“大房手”、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神庙、积石冢”、浙江余杭良渚文化的黑陶和
致
磨光玉深等。这些发现说明
戡
A.期人类已有近烈的宗法规念
3.文明起源地分布较为广泛
C.新石器时代区域文明同步发展
D).史前文明其冇多元性特征
2.图1所示是出土的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一格伯篇,其内底有铭文83子,记述格伯以三「亩土
地交换侧尘的四匹马,双方剖木为证,并在书记官吏的见证下确定」上地的界域,生遂作此
篇以记录田产。该铭文反映出四周
敬
网
留
您
图1
A.分封制度推行受阻
B.青铜铸造水平较高
(:井田制度受到神击
1).文学问简约化发展
3.蓁统一后,建立御史府。御史府的官员被称为御脚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御史大夫下设御史
水,御史中派,下面又设15名待裥史。御史人大和待御史等官员都山华帝岂接任命,他:必
须精通政治、法律和军事等方面的知识。秦潮设立御史府旨在
A.分散丞相权力
B.提高官员索养
C.加强中央集权
.强化君主专制
4.颍川(今河南)苟氏世代为高宫显宦,自东汉木年起,至南朝的四百余年经久不衰。从苟淑到
荀彧兴,颍川荷氏皆尊崇孺学,讲求儒家之礼法,但导惴家之“仁政”“重民”思想。中此可见,
当时
举
A,传统思想备受士族推崇
B.需学正统地位逐渐确立
(,依据文化修养高低选官
D.门阀政治导致文化封闭
5.马长疔先生在蕉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论及:“北周·朝除了朝廷的皇帝将相
是鲜卑和杂胡成分外,各州刺史、各县县令以及带额军队的都督、统华、别将,甚至宗教的官
【高三力史第1页(关6页】
秩,人多数也是由鲜单和茶胡充当的”这·沦述意在说明北周
A.集权政治受到威胁
B.民族大交融的现象
C.民族成份多样复杂
D,地方行政管泥乱
6.图之所示为庄代女性不同的发警:这从侧面反映出
阀湖臀贺爱
图
段漏时黔
P双9粥
图2
A.社会审美趋向个性化
B.理学对妇女束缚的加深
(.艺术对月然美的回归
D.社会成员身份 于平等
7.黛宋史记载:“宋之立国,元‘在台谏。”后世学者评说:台谏“权势气力,巧与相等。盖当时
所用谏官、御史,必取天下第·流。非学术才行兼备,为·世所高者,莫在此位”。材料反映」
宋代
1.监磔机构的权力得到强化
3.中枢决策过程发生了异变
.十大大政治削弱皇帝权威
).中央抓強」了对地方的控制
8.据史料记载,宋代城市空间较前代冇了较大扩展,“打墙侵街“接醉造舍”随处可见。另外,商
铺建筑发展迅速,这使都市行了更大的容纳量吞吐革,传统大都市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材料说明术代
A.政府管理职能发尘转变
B.城市坊市界限未被打
(C:市镇经济已经柑当发达
「).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9.蒙h帝国于巾统元年(12S0年)设立燕示行省,总领议地政务,1262牛该行省并人巾书省。忽必烈
设十路隶属巾书省的宣抚可,山中书爸它贝出任其长宜,于是复有省的设置,先后有」西夏中兴、
北宗等省。这时的行省多是为统一指挥军队作战而设的。可见这一时期行省的特征是
A.职权明确、车中控制
.中央外派、遇事而设
C,制度完善、效率甚高
D).央地分权、羁摩地方
10.有学者说“明代溥运的历史就是·部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从明成祁迁都北京以后,漕运使成
为朝廷都城赖以供给所在,漕运的主要河道就是京杭大运训,京杭大运河事实上是一条贡
刘,将贡品运输到北京。山此可知,这一局面形成的主安原因是
孔.政治中心转移
B.外来物种扩种
G经济政策改
).汇南物产丰浇
11.据学者统计,明清之际至清叶以前,西方传教上与华人配合所创泽的各类新名词,如果包
括人名、地名、国家名称等在内,怒不下一千:其中,除人名、地名和部分宗教名词音译词古
的比重较大外,学科名词刚大多采用意译的办法,流传今。这可以州来说明,明清时刿
A.经世致用观念促进了科技传播
片.官府有条件地开蚊“海禁”
(.叫学东渐推动了中华文化发展
1).乐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增
12.清代,山西票止在全国各大地方设分号经营,其股份分为“银投(出资)”和“身股(出力)”两
种。其中“身吸”方式为,出老板“择齿近斑冠之年少胳知写算者,使习为伙,数载,察其可
造,刚予身段。不给工贤,唯岁给苴备衣服之资。-年结张,按股份余利。营业愈摇:余利愈
厚,身股亦因之以增”。这一做法
【高二边史弟2页(六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