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1 13:28:24

文档简介

历史试题
木试卷分第【卷(进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邮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时期比例(%)类型
其他家庭
总计
(2-3人)(6-8人)(10人以上)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户数
1.二里头文化的出现让周邻同时期考古学文化显示出万马齐暗的局
710
(P)
47
13
14
83
而、如东方的岳石文化、北方的下七垣文化、东南的马桥文化等。
769年
百分北
56.6
15.7
10.4
17.3
100
甚至远至长江中游地区,都缺乏二里头文化那样的高级产品,原
户数
本发达的制陶业等手工业也呈现出粗部化的趋势。这体现出当时
820
(P)
3
6
12
2
23
879年
的中国()
百分北
13
26
51.2
9.8
100
A.早期文明发展呈现集中态势
A.经济重心南移
B.中原地区领先地位日益明显
B.统治政策调整
C.夏王朝垄断了手工业的生产
C.小农经济衰退
D.文化多元发展进程遭到阻断
D.北方战乱频繁
2.图1为山东济南出土的西汉“负鼎陶
5.唐末五代,土人或“视改面易主为周然,以成其风尚”,或“沉
鸠”,取的是鸠鸟吃食物不会噎的含
甜倡俳之中”,“士之贱,于此而极”。到了北宋,程颗、程颐、
义,以祝愿老人吃饭顺畅。该陶器可
张载等人则强烈批判这些士大夫缺少气节道德,由此,理学渐起。
用于说明汉代()
据此可知,理学的兴起()
A.生态环保意识在民间萌生
A.适应了现实政治发展的需要
B.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B.促进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流动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
C.推动了儒家伦理体系的重构
D.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图1
D.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
3.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前期,元氏(拓跋氏)的男子多娶鲜卑各
6.元代,江南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丝织、棉织、榨糖、制茶的手工
部落贵族和其他胡族贵族女子为妻;5世纪中后期,元氏多与博
业者,他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从事的行业世代传习,技术也日
陵崔氏、范阳卢氏、弘农杨氏等汉人大族通婚,多娶汉女。这
益精进。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变化反映出()
A.经济重心南移的加速
A.鲜卑贵族集团的势力不断衰弱
B.粮食生产商品化的发展
B.北方汉族士族的胡化趋势
C.市镇经济规模的扩大
C.北方经济的发展对婚姻的影响
D.手工业生产方式的革新
D.北魏政权统治基础的扩大
7.明朝名义上废除了行省制,但在省一级裂元代行省为布政使司、
4.下表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不同时期家庭结构的变化,出现这一变
按察使司、都指挥司,分掌行政、财政、司法及军事。到了中后
化的主要原因是()
期,又在三司之上设总督、巡抚,布政、按察等隶属其下。这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3
4
5
6
7
8
答案
D
8
B
B
D
题号
9
10
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A
B
C
D
1.A依据材料可知,二里头文化发展程度比周边文化发展程度高,随若进人早期国家形态,中国文
明发展呈现出聚集的态势,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中原地区领先地位日益明显,B项错误:
材料无法说明夏王朝笔断了手工业生产,C项错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并未发生改变,文化多
元发展的进程并未遭到阻断,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2.C根据题干材料“取的是鸠鸟吃食物不会噎的含义,以祝题老人吃饭顺畅”,这是对老人吃饭顺畅的
良好祝愿。体现了对老人的关心,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德孝顺的体现,故选C项。材料不是
关爱鸠鸟,是关爱老人,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独尊”,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
涉及中外文化交流,排除D项。
3.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北魏统一北方后,要统治北方,需要笼络汉族贵族集团,以求巩固统治
所以,元氏(拓骏氏)男子娶女子的变化,反映的是北魏政权统治基瑞从鲜卑贵族到鲜卑与汉族联
合统治,这一扩大的趋势,故选D项。元氏(拓羧氏)是泉族,娶的是女子,不会影响鲜卑贵族集
团的势力,排除A项:这是汉女嫁给皇族,没有显示出北方汉族士族的胡化,除B项:这不是经
济对婚烟的影响,而是政治对婚烟的影响,排滁C项。
4.B据材料可知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占比明显增加,核心家庭占比明显减少。结合所学知识.780年,唐朝顺
行的两税法主要以资产多少为收税标准,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税收原侧。因此农户隐嘴户口的现象减少
了,家庭规模也扩大了,故选B项。经济重心南移反映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与题干信息无关,除A项
小农经济衰退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战乱频繁会造成人口减少,材料反映的是家庭结构由小家庭走向
大家庭,无因果关系,且材料反映的是敦埠地区,D项表述北方地区范过大,除。
5.C名节是儒家传统的价值观,依据材料,唐末五代,士大夫的名节观丧失,一批后米成为理学家的人
立志要修补社会风气,这体现了理学推动传统主流价值观的重构,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现实政
治对理学的影响.排除A项:B项材料无法体现: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6.B粮食生产商品化的发展,使得在市场上可以购买粮食,不需要白己生产粮食,这样就可以专门长时
期从事手工业生产,从面促进技术发展,故选B项。元代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排除A项:市镇经济
规模扩大是影响,而非原因,排除C项:这一时期生产方式并未明显革新,排除D项。
7.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废除行省设三司虽然强化了中央集权,但也带来了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
之后在三司之上另设督抚,在三司之上变相地增加了层级,地方督抚的权力有所增加同时也提高了
效率,这体现出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分配的动态调整,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材料未
涉及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G项错误:三司体制是对行省权力过大的反对,材料无法说明元代行省
制的影响。D项错误。
8.D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紫阳院办学主旨的变化折射了清王朝厉行文化专制.对意识形态的
控制新趋严密,故D项正确。儒学官方正统地位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
不符:八股取士意味若科举制走向僵化,其始于明朝,C项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