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试题
2023.1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
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宗法制对政治制度的直接影响在不断减弱,但基于宗法制所形成的
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却未曾被削弱,且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封建帝制皇权的日益加强,
而得到了强化。”材料认为宗法制
A.随时间推移而强化
B.是帝制的组成部分
C.长期影响中国社会
D.左右古代道德观念
2.《韩非子·定法》中说:“主用申子之术,而官行商君之法。”术是君主管理大臣的制度性安排,
法是大臣管理民众的制度性安排,两者各有各的用途。由此可见,法与术
A.服务主体一致
B.发挥作用相同
C.适用范围不同
D.适应时代相异
3,素朝工商税收极其单薄简约,从目前掌握的史料看,仅征自山泽产品,如盐、铁等,赋税的重心移
向田赋农业税,形成了不协调的赋税比例结构。这种赋税比例结构
A.体现工商皆本政策
B.助推商业规范发展
C.导致农民负担沉重
D,成为后世学习典范
4.离开了夏商周国家政权的支持,华夏族是难以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汉朝,华夏族主体是难以向
汉族转变的;而没有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交融,隋唐的繁盛和统一就失去了重要的基础。据材
料可知
A.国家与民族发展具有相互依赖性
B.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制度一脉相承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5.“婴戏图”是指将儿童玩耍、嬉戏的瞬间动作纳入画面作为装饰题材的纹样,多注重“以象写意”
的趣境表达。黄宾虹把宋代画坛的风气归纳为:“一人,二婴…”婴戏图在宋代瓷器上也十分
多见。婴戏图在宋代迅速发展体现了
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0000000
童子持莲纹执壶
磁州窑白地黑花童子垂钓枕白地黑花童子锤丸八角形枕
A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B.宋人绘画开始关注人类社会
C.宋代瓷器工艺臻至完善
D.宋人对人性的真与美的追求
6.下列对表格中的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表:湖北恩施竹枝词
竹枝词
出处
作者
南瓜莱菔杂芸墓,种遍山限与水限。
《利川竹枝词》
吴子丹
一带平畴将绿绕,好风吹送稻香来。
包谷根从石罅寻,石田戴土土如金。
《业州竹枝词》
周鲲化
秋风莫扫野鸡啄,传说天荒救老林。
漳濁漳清年复年,鸬鹚陂外水如烟。
《业城杂咏》
洪良品
桑麻匝地禾苗绿,犹是西门旧溉田。
A.史料可用于研究当地饮食结构
B.此地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
C,表中竹枝词创作于宋初至元末
D.此处的百姓生活富足安逸
7,王韬说:“吾所谓变者,变其外不变其内,变其所当变者,非变其不可变者。
所谓变者,在我而已,
非我不变而彼强我以必变也。彼使我变,利为彼得;我自欲变,权为我操。”王韬意在强调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掌握变革的主动权
D.学习西方的制度
8,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历史由“人类全体或大多数之共业组成”,他认为史学家的
职责在于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成果,使国民“睹遗产之丰厚则欢喜而自壮”。据此可
知,梁启超的治史理念
A,否定传统史学的价值
B.根源于马克思主义
C.为变法提供理论支持
D,具有现实关怀意识
9.1927年4月至5月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正式提出
建立专门的监察委员会。《决案》规定“在全国代表大会及省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及省监察委员
会”,“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不得以中央委员及省委员兼任”。决案的通过及其规定
A反映出土地革命时期形势严峻
B,利于党的纪律监察机构保持相对独立性
C,标志党的监察制度发展至成熟
D,有助于纠正当时党内盛行的“左”倾错误
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0000000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123456
7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CC CA D A C)
3
4
13
1.C【解析】根据材料“宗法制所形成的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尤其是封建帝删皇权的日益圳强,而得到了
化。“并结合少得出宗法制在春秋战冈崩遗此解后,其观念上的影响在封建补:会继续延续,故逃C:
尔法制在斧秋战西明进瓦醉,不选主。B项布材料币没行本现。亦法制础上的道德观:念是古代道德
姚念的一分,山不是卞体.不选”,
2.C【解析】根据材料“主币子之术,而户行壮之法”可以养出法与术服务主体不一,不选A:“两者
各有各的用途”,不逃乃;“术足开十管兜大臣…法是大臣管抑比众…”,故逃(;材料不涉及法与
术适应的时代问趣,不选D。
3.℃【解析】根据“秦朝上商税收极其单薄简约…赋税的重心移问田赋农业税”,合希期赋役沉重的
史实,可知农民是负山的主要承受者做选G;“茶袋朝工税收极其单薄简刻”的信息不等于工商业为
木业的论,几秦朝足推行重农抑商歧策的典型,不逃A;商业规主岁表现为各种商业的规泄性
政策利和制度,不逃书;“不协调的赋税比例练构加刑了白避负担,进加速了索的火十,山未涉及对后
世的响,不选D,
4.4【解析】材料分析了夏商周以米.因家政权和族发展互和支撑,互为基删的关系,故逃4;材料没有
涉及统·和分裂柑火问题的深究,不选B:材料没冇涉发古代经济制度以皮不问时期歧治经济制度的
传承关系,不选(;材料也没有深讨不同地区文化的相通性和关异性,不逃)
5.D【解析】根材料“儿川童玩耍、赔戏…趣境衣达”以必图巾儿童垂约等充满童其和美奸的生活场景的
刻世,可选:根据材料尤法得山米代商品经济空前繁宋,不选A;早在人类绘出之初,就开始关注人类
社会,如吞秋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和人物龙风等,不选B;瓷器工艺随时代发楼而不断进步,且木
题主官并非为瓷器,而足婴戏图,不逃C。
6.A【解析】根材料“南瓜、共芸、稻香、包谷、禾出”等词语:可以推延当地的食物结构及相关习价,故选
A;材料没有涉及谷种作物的其林比例,不逃B;根据“包谷(材料中有适合山林种有,可以救荒等描述,
可判定为也谷.即玉米)”可以确定不T于期代,不逃;材料没有体现白姓人均可食被的兵体情况,
不选D
7.G【解】根坏材料“变其所当变片”“所谓变片,在我已”“我月欲变,权为我操”可以有出作片细洲掌
挥变平的主动权,做选C;材料没冇具体探“体用”问趣,不选:材料也没冇明确交代变竹内莽是
“咖火长拉”还是“四方的制度”,不逃}和门。
8.D【解析】根抵“史学家的职贵布于充分挖掘巾华民族历史的优秀成果,使因民‘嗤进产之半厚侧炊克而
白:”,结合梁启超所牛沂的社会环境川看山梁启超的治史坪念其有现怀意识,故逝刀选项;
梁京超是在新的社会背宗下提出的剃观念,并没行不定传统史学的价位.:不能选选项;染京超关
注到」广克思主义,但他的少学恩想并不龙棂源」马克恐主义一与实不符,排陈卫逃项;材料内溶没
有体现出与变法内关,除《:选项
历史试题参考答柒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