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检测
A.发生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收局引起台湾军民的抵抗
C,促成了“东南互保”局面
D.使列强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历史
6.
1909年10月,江苏谘议局成立后,张饔以议长身份发表声明指出:召开国会是为了合全国人力
以“拱卫国家”,犹如“拯溺救焚”,岂可迁延观望:各省十:绅一致希望速开国会,如果请愿
再三而毫无结果…那时国家前途就不堪设想了。这表明张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A.主张维护民众民主权利
B.反对采用暴力方式进行革命
符合题目要求的。
C.积极推动政治体制变革
D.政治观点与革命派趋于一致
1.汉初在丧葬上推崇薄葬,汉文帝的霸陵多以瓦器陪葬,“不以金、银、铜、锡为饰”。汉武帝
7.1941年下半年,国民政府决定全国田赋一律征收实物。下表是1911一1945年度田赋“三征”所
后,终两汉之世盛行厚葬,“金钱财物,鸟兽鱼整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
得实物折合法币数与各年度税收比较表。据此可知,这一政策的实施(
汉代丧葬习俗的变化反映了(
年度
谷麦(百万石)
折合法币数(百万元)
占税收的百分比
A.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
B.社会习俗受土流馬想影响
C.奢靡铺张风气的流行
D.伦理道德规范的逐渐弱化
1911-1942
56.2
5,000
44.1
2.北宋初年,宋太祖令刑部制定了严禁官员经商的法律,诏令各级官吏不许私自经商贸易,“违
1942-1943
62.6
者论如律”。并采取严厉措施对那些垄断贸易、非法经尚的官吏,严刑峻法加以惩办,以“塞
14,169
23.9
浊乱之源”。据此可知,宋初(
1943-1944
65.3
49,628
26.9
A.政府鼓励民营工商业的发展
B.商业发展环境相对宽松
C.朝廷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考核
D.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基础
1944-1945
57.8
100,976
28.1
3
元朗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机制。嘉靖、万历以后,铜钱
A.抑制了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
B.解次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
流通范围趋于萎缩(见图1)图1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一定程度利于缓解通货膨胀
8.191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公和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
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巾在土地
制度改革前的债务。《中国土地法大纲》的这些规定()
A.逐渐改变国共两党力量对比
B.促成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稳
C.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推动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9.1950年1月7一11H,东北人民政府商业部土产公司制定了1950年度及第一季度全东北土产收
购计划,计划规定收购数量要比1949年扩大5倍,品种包括肉、棉、鬃、毛皮、土碱、花生、
水果、扫帚、柳条、苇席等105种。此举意在()
A.顺利地推行一化三改
B.应对朝鲜半岛局势巨变
C.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
D,为农业的改造创造条件
图1明朝中后叶铜钱流通区域图
10.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周恩来提出轻工业的投资比重将比“一万五”计划的11.2%有所提高,农业投
A.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完成
B.朝廷全面推行海禁政策
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将从“一五”计划的7.6%提高到10%左右。这一调整()
C.世界丝银贸易网络形成
D.政府人力加强北方边防
A.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加快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4.清朝前巾期,湖广商人收购大量食米山汉口出发,沿江东下,大部分都运往苏州出售。回航时,
C.推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D,体现了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多半就近载运苏州的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11.如果以1963年金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为100.0,到1978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增长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经济重心的南移
率平均达150.44,而同期的成都、贵阳、昆明、世安、兰州、西宁、银川、太源的城市人口规
C.赋役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模增长率平均达268.54。到1980年,贵阳、昆明、兰州都已经发展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
5.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中东战纪本末》一书中指出:“古者列国分封,当王室多事之秋,犹有
城市,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勤王之义旅。今旅顺失矣,盛京危矣,辇教之下,烽烟渐近,而各省大吏,难知自顾封疆。”
A,三线建设的开展
B.城镇化发展迅速
该传教士提及的战争()
C.改革开放的深入
D.西部开发的推进
高三历史(共3页)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