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的热点问题(含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圆锥曲线的热点问题(含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5-02 19:27:05

文档简介

圆锥曲线的热点问题导学案
广水一中 梅军 2014-12-22
[最新考纲]
1.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知 识 梳 理
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判断直线l与圆锥曲线C的位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时,通常将直线l的方程Ax+By+C=0(A,B不同时为0)代入圆锥曲线C的方程F(x,y)=0,消去y(也可以消去x)得到一个关于变量x(或变量y)的一元方程.
即消去y后得ax2+bx+c=0.
(1)当a≠0时,设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判别式为Δ,则Δ>0 直线与圆锥曲线C ;
Δ=0 直线与圆锥曲线C ;
Δ<0 直线与圆锥曲线C ;
(2)当a=0,b≠0时,即得到一个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方程,则直线l与圆锥曲线C ,此时,若C为双曲线,则直线l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的位置关系是 .
2.圆锥曲线的弦长
(1)圆锥曲线的弦长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有两个交点时,这条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上以这两个交点为端点的线段叫做圆锥曲线的弦(就是连接圆锥曲线上任意两点所得的线段),线段的长就是弦长.
(2)圆锥曲线的弦长的计算
设斜率为k(k≠0)的直线l与圆锥曲线C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交于A,B两点,A(x1,y1),B(x2,y2),则|AB|==|x1-x2|= ·|y1-y2|.
辨 析 感 悟
(1)直线y=kx+1与椭圆+=1恒有两个公共点.( )
(2)经过抛物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 )
(3)过抛物线内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
(4)已知点(2,1)是直线l被椭圆+=1所截得线段的中点,则l的方程为x+4y-6=0.( )
【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1(a>b>0)的左焦点为F1(-1,0),且点P(0,1)在C1上.
(1)求椭圆C1的方程;
(2)设直线l同时与椭圆C1和抛物线C2:y2=4x相切,求直线l的方程.
规律方法 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两个方程联立成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组,然后判断方程组是否有解,有几个解,这是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注意:在没有给出直线方程时,要对是否有斜率不存在的直线的情况进行讨论,避免漏解.
【训练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经过点(0,)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y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和Q.
(1)求k的取值范围;
(2)求弦长PQ;
(3)设椭圆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的交点分别为A、B,是否存在常数k,使得向量+与垂直?如果存在,求k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通讯地址:湖北省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 梅军 432700 电话13647291816
【变式一】在【训练1】的条件下,若弦长PQ等于,求实数k值;
【变式二】在【训练1】的条件下,弦长PQ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此最大值;若没有,求说明理由。
规律方法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弦长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少单独考查弦长的求解,一般是已知弦长的信息求参数或直线的方程.解此类题的关键是设出交点的坐标,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弦长,将已知弦长的信息代入求解.
1.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两个方程联立成方程组,然后判断方程组是否有解,有几个解,这是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
2.涉及弦长的问题时,应熟练地利用根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计算弦长;涉及垂直关系往往也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简化运算;涉及过焦点的弦的问题,可考虑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解.圆锥曲线的热点问题
广水一中 梅军 班级:三(19) 2014-12-22
[最新考纲]
1.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知 识 梳 理
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判断直线l与圆锥曲线C的位置关系时,通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直线l的方程Ax+By+C=0(A,B不同时为0)代入圆锥曲线C的方程F(x,y)=0,消去y(也可以消去x)得到一个关于变量x(或变量y)的一元方程.
即消去y后得ax2+bx+c=0.
(1)当a≠0时,设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判别式为Δ,则Δ>0 直线与圆锥曲线C相交;
Δ=0 直线与圆锥曲线C相切;
Δ<0 直线与圆锥曲线C无公共点.
(2)当a=0,b≠0时,即得到一个一次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则直线l与圆锥曲线C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此时,若C为双曲线,则直线l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
2.圆锥曲线的弦长
(1)圆锥曲线的弦长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有两个交点时,这条直线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这两个交点为端点的线段叫做圆锥曲线的弦(就是连接圆锥曲线上任意两点所得的线段),线段的长就是弦长.
(2)圆锥曲线的弦长的计算
设斜率为k(k≠0)的直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l与圆锥曲线C相交于A,B两点,A(x1,y1),B(x2,y2),则|AB|==|x1-x2|= ·|y1-y2|.
辨 析 感 悟
(1)直线y=kx+1与椭圆+=1恒有两个公共点.(√)
(2)经过抛物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
(3)过抛物线内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4)已知点(2,1)是直线l被椭圆+=1所截得线段的中点,则l的方程为x+4y-6=0.(×)
【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1(a>b>0)的左焦点为F1(-1,0),且点P(0,1)在C1上.
(1)求椭圆C1的方程;
(2)设直线l同时与椭圆C1和抛物线C2:y2=4x相切,求直线l的方程.
解 (1)因为椭圆C1的左焦点为F1(-1,0),所以c=1.
把点P(0,1)代入椭圆+=1,得=1,即b=1,
所以a2=b2+c2=2.
所以椭圆C1的方程为+y2=1.
(2)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显然存在,且不等于0,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
联立消去y并整理得
(1+2k2)x2+4kmx+2m2-2=0.
因为直线l与椭圆C1相切,
所以Δ1=16k2m2-4(1+2k2)(2m2-2)=0,
整理得2k2-m2+1=0.①
联立
消去y并整理得k2x2+(2km-4)x+m2=0.
因为直线l与抛物线C2相切,
所以Δ2=(2km-4)2-4k2m2=0.
整理得km=1.②
综合①②,解得或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x+或y=-x-.
规律方法 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两个方程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成方程组,然后判断方程组是否有解,有几个解,这是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注意:在没有给出直线方程时,要对是否有斜率不存在的直线的情况进行讨论,避免漏解.
【训练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经过点(0,)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y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和Q.
(1)求k的取值范围;
(2)求弦长PQ;
(3)设椭圆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的交点分别为A、B,是否存在常数k,使得向量+与垂直?如果存在,求k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由已知条件,直线l的方程为y=kx+,
代入椭圆方程得+(kx+)2=1,
整理得x2+2kx+1=0.①
直线l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和Q等价于①中
Δ=8k2-4=4k2-2>0,
解得k<-或k>.
即k的取值范围为∪.
(3)设P(x1,y1),Q(x2,y2),
则+=(x1+x2,y1+y2)
由方程①得,x1+x2=-,
y1+y2=k(x1+x2)+2=+2.
∵(+)⊥,
∴(x1+x2)·(-)+y1+y2=0,
即:-·(-)-+2=0.
解得:k=-,由(1)知k2>,与此相矛盾,
所以不存在常数k使+与垂直.
【变式一】在【训练1】的条件下,若弦长PQ等于,求实数k值;
【变式二】在【训练1】的条件下,弦长PQ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此最大值;若没有,求说明理由。
规律方法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弦长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少单独考查弦长的求解,一般是已知弦长的信息求参数或直线的方程.解此类题的关键是设出交点的坐标,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弦长,将已知弦长的信息代入求解.
1.涉及弦长的问题时,应熟练地利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计算弦长;涉及垂直关系往往也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简化运算;涉及过焦点的弦的问题,可考虑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解.
2.关于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所得弦中点问题,是解析几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1)求中点弦所在直线方程问题;(2)求弦中点的轨迹方程问题;(3)弦长为定值时,弦中点的坐标问题.其解法有代点相减法、设而不求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及中心对称变换法等.
3.圆锥曲线综合问题要四重视:
(1)重视定义在解题中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2)重视平面几何知识在解题中的作用;(3)重视根与系数的关系在解题中的作用;(4)重视曲线的几何特征与方程的代数特征在解题中的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