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5 09:47:23

文档简介

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侧重纲要
总分:100分; 时长:75分钟
卷Ⅰ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距今约4500年的陶寺古城,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祭天遗迹等;距今约43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石城,也存在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 )
A.中华文明呈现统一性特征 B.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C.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频繁 D.进入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
2.据《唐会要》记载,针对居民突破坊墙侵街行为,自唐肃宗到唐穆宗期间政府多次发布敕文“坊或鼓未动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致使街司巡检人力难周,亦令奸盗之徒易为逃匿,故向街门户,悉令闭塞,一切禁断”。由此可知,唐朝中期( )
A.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 B.城市治理趋于规范
C.经济发展冲击管理制度 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3.两宋时期,选拔县令有两种途径:一为科举,二为从基层选拔。一般进士高科可以直接授京官,担任知县;除此之外,其他人须从主簿、县尉等做起,积累够规定的资格,才能注授县令职务。这反映出,两宋( )
A.重视对县级政权的建设 B.政治风气日趋因循保守
C.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变化 D.进士高科享有政治特权
4.《西游记》中的人物往往会将常言俗语作为自己的行为理由或行动准则,如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坚索兵器、披挂时口里冒出了“一客不犯二主”“走三家不如坐一家”等俗语,同时一直用“古人云”“常言道”为自己的行动提供理由。这反映了当时( )
A.古典小说的日益成熟 B.市民价值观发生变化
C.文学风格趋于世俗化 D.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5.下表反映了1894—1897年清政府新设军事工厂的概况,对此表格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厂名 厂址 开办年份
陕西机器制造局 西安 1894年
奉天机器局 沈阳 1896年
湖北军火所 武汉 1896年
河南机器局 开封 1897年
新疆机器局 迪化(今乌鲁木齐) 1897年
A.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获得新发展 B.国人普遍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C.清政府迈出军事近代化的第一步 D.甲午战争影响了中国军事工业的布局
6.1529年,浙江沿海一支戍军暴动并参加海盗,派去的官员不能制止海外贸易或扑灭海盗;1531年,负责防务的御史被调走,但没有任命接任的人。此后,地方官放任海外贸易,甚至有些官员为了利益,支持私人出海。这反映出,明代海外贸易中( )
A.统治集团对海禁政策的反思 B.政府海洋政策逐渐走向开放
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博弈 D.中央对地方控制能力的削弱
7.明清的乡里调解协议由当事者双方、调解人以及见证人共同“号押”,当事者双方各执一份作为凭证。文书具体写明调解的内容和结果。这一方式( )
A.更有利于协调社会矛盾 B.增强了民众的契约意识
C.促进了政府权力的扩张 D.扩大了基层自治的权力
8.下图是1950—1953年中国财政收入及国防支出统计图,图中的数据变化( )
A.说明经济紧张状况未得到缓解 B.加快了镇反剿匪工作的进程
C.表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正展开 D.适应了国际局势变化的需要
9.下表为1985年12月深圳蛇口工业区电脑公司部分职工工资表。表格反映了当时( )
职工 工资 应发工资
基本 职务 浮动 应付 独生子女 工贴 合计
甲 77 64 60 201 — 12 213
乙 123 133 90 346 5 12 363
丙 93.5 84 60 237.5 — 12 249.5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对外开放取得较大成就
C.“大锅饭”分配方式逐渐被打破 D.现代企业制度得到发展
10.1993年1月,广电部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中影公司不再统管35毫米国产电影的发行工作,由制片厂与省或市级发行公司直接交易;允许国营电影制片厂同港、澳、台电影公司合拍影片;电影票价具体由各地政府掌握。该文件的出台( )
A.标志国营电影制片公司退出历史舞台 B.开启了中国电影行业近代化进程
C.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D.导致中国电影独立发展进程中断
11.罗马共和国初期,贵族氏族共有61个,到公元前4世纪仅剩下24个。公元前5世纪,罗马贵族和平民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10,而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贵族与平民人口的比例约为1:20,贵族人口大约减少了一半。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民主制度的建立 B.法律体系的完善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平民与贵族斗争
12.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英国地方行政立法简表。
年份与地方行政立法 内容
1688年政变至19世纪30年代 地方行政机构保留一定自治特征
1835年《市镇法》 排挤了教会及贵族势力,基本实现市民自治
1888年《郡议会法》 郡议会日常工作由议会下设各委员会负责
1894年《区、教区、乡议会法》 教区一切行政职能由民选议会管理
据此可知,英国( )
A.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衡 B.地方独立性被逐渐削弱
C.王权与教权力量此消彼长 D.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13.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加强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一方面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把更多的亚、非及拉美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这样一来,世界就联结成一个在经济上密切联系的整体。材料侧重表达工业革命( )
A.造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重大变化 B.促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大变革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D.使世界各国的生产力实现极大的发展
14.1917年12月6日,美国国务卿蓝辛给驻俄大使弗兰西斯致电:威尔逊总统期望美国代表拒绝所有同布尔什维克政府的直接联系。12月15日,蓝辛又通知美国驻欧洲各国、日本和泰国的外交代表,不要承认布尔什维克政府,也不要与该政府任命的俄方外交官员有直接的接触。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曲折 B.美国称霸西方世界的野蛮行径
C.三年国内战争对俄国打击沉重 D.苏俄出现政治经济危机的原因
15.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日,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中美、中英新约的签署( )
A.废除了除领事裁判权外英美在华特权 B.标志着中国与美英建立友好同盟关系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16.赛博朋克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浪潮科幻小说运动,特点是关注高科技和低生活的结合,金融寡头、财阀和跨国公司掌握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底层人民毫无存在价值,肮脏的贫民窟与充满科技感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赛博朋克( )
A.体现信息时代的思维特征 B.反映了人们对科技文明的反思
C.对未来充满了神秘的憧憬 D.剖析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根源
卷Ⅱ 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记忆·抗战精神
材料一
(1937年4月,红军指战员钟士灯致父母家书)
原文摘录: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现在说起到达北方,使用(实行)国共合作、释放一切政治犯,联合(了)许多抗日友军,国家已经和平。
材料二 在抗日战争进程中,中国人民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不同地区共同传承着中华民族留下的集体记忆。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封家书的史料价值。(4分)
(2)根据材料二、请任选图中两处,围绕“民族记忆·抗战精神”,举出一条与该记忆所蕴含历史信息密切相关的重要史实,并加以阐释。(8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非“以法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于“立法”、“明法”、“任法”、“执法”。所谓“立法”,君主是最高的立法者,立法不可朝令夕改且必须具有可行性,否则将会是空话,“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其法易为,故令行”。所谓“明法”,就是将设立的成文法令公布于天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令之上,即使君主也不能背离法度进行治理。“任法”就是将法作为唯一准则来判断是非曲直与功过赏罚。“执法”就是将法一一贯彻。任法之妙,可以强国,可以利民,更重要的是可以尊君。
——摘编自雒晓辉《韩非的“立法”“明法”与“任法”“执法”》
材料二 17世纪后半叶,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了系统的法治思想。洛克认为立法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国家形态的确立来自立法权的规定,其他国家机关都应视为立法机关的授权机关,在必要的情况下,立法机关可以收回其授权或者对其他机关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同时,洛克指出,立法权属于人民,国家行使立法权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福利和自由,如果国家行使权力违背了这一目的,人民有权收回其所赋予国家的权力。
——摘编自尹建军《试论洛克立法思想》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与洛克法治思想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二者法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6分)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4年5月,英国学者舒亚·库纳·拉莫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是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温州模式是一种依靠民间力量、民营经济发展而成的“自下而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约束性模式和市场主导型模式。珠江模式也被称为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深圳模式以民营经济为主,呈现创新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的显著特征。与深圳模式相比,浦东模式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使命:探索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方式……探索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方式等。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仅有679亿元人民币,1978年增加到3624.1亿元,2008年增加到300670亿元。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561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达到19460.3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1291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49年的612倍。2007年底,中国的城市数量达655个,比1978年增加462个。在城市数量增加的同时,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城市的数量增长迅速。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8年的11.3%,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8年的40.1%。
——摘编自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
材料二 1947~2000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单位:十亿美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年 制造业总产值 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947 60 30
1980 527 24
1993 1118 17.6
1994 1289.1 17.4
2000 1566.6 15.8
——摘编自石光宇《美国去工业化与后工业经济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工业化模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0~2000年美国工业化演进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8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的近现代国家要求其他国家或者组织实现自己政治诉求所采取的常用方法:
(1)提供一种模式,以便对方模仿
(2)采用外交手段,说服对方同意
(3)自愿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
(4)采取经济或军事等援助、激励措施
(5)使对方加入一个受法规约束的体系,并加以控制
(6)使用强制性的惩罚措施(如经济制裁)
(7)直接使用武装力量
——摘编自[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欧洲》
指出一个至少采用了上述两种方法的近现代历史现象,分析并标明其所使用的方法,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所使用的方法标明序号即可。)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答案
1-5 BCACD 6-10 CADCC 11-15 DBCAD 16 B
17.(1)价值:该家书作为第一手史料,反映了当时第二次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形势,可信度较高,可作为研究抗战史的重要补充和证据。(4分)
(2)①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是全体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胜利。②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这是一场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伟大斗争。③ 1938年,台儿庄会战。台儿庄会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④1937年,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⑤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中共七大召开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华民族坚定胜利的必胜信念。(任答2点即得8分)
18.(1)相同:强调立法权的崇高地位;法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重视法律的稳定性。(任答2点即得4分)
不同:韩非主张君主掌握立法权;法律为加强君权而服务,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洛克主张立法权属于人民;法律保障人民的福利和自由,实行君主立宪制。(4分)
(2)背景:战国时期富国强兵的需要;百家争鸣;铁器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形成。(3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启蒙运动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分)
(1)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2分)
影响:经济发展成就辉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利用外资规模不断壮大、水平逐步提高,对外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任答2点即得4分)
(2)趋势:“去工业化”趋势明显。(2分)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变;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国际环境及国际竞争;政府的政策;美国国内劳动力成本高。(任答3点即得6分)
示例一:
历史现象:二战后,美国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欧洲的控制,以对抗苏联 (2分)
使用方法:(4)(5) (2分)
论述:二战结束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美国迫切需要在欧洲施加更强的影响力以便对抗苏联。为此,美国于1947年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利用经济援助的手段加强了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同时扩大了美国在西欧地区的影响力;随后,美国牵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众多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加入,受到美国的军事庇护,同时也受到美国的军事控制,成为美国抗衡苏联的工具。
综上,二战后,美国通过多种手段巩固了资本主义阵营,加强了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以便对抗苏联。 (8分)
示例二:
历史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 (2分)
使用方法:(1)(2)(3) (2分)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等倡议,说服沿线国家以互利共赢的方针进行自愿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也积极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帮助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塑造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同时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探索特色发展道路,为更多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有益经验,同时也展现了自身的制度优势,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综上,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正以和平手段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8分)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表格中列举的实现政治诉求的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确定历史现象并加以论述。可按如下步骤进行作答。第一步:确定历史现象。根据材料中的实现政治诉求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确定历史现象,比如材料中“采取经济或军事等援助”“使对方加入一个受法规约束的体系,并加以控制”等描述非常符合二战后,美国控制西欧资本主义阵营的手段。第二步: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形成论题。根据我们确定的历史现象,可以初步确定论题为二战后,美国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欧洲的控制,以对抗苏联。第三步:对所选现象进行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为了在与苏联的对抗中取得优势,美国急需加强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根据表格列举的手段来看,美国于1947年实施马歇尔计划,通过对西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加强了对西欧地区的经济渗透,扩大了自身影响力;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军事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入,美国利用“使对方加入一个受法规约束的体系,并加以控制”的手段,加强了对北约国家的控制,以便达成对抗苏联的根本政治诉求。第四步:综合概括,即二战后,美国通过多种手段巩固了资本主义阵营,加强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以便对抗苏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