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1 11:0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定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联考
化学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凤舞九天木雕
B.彩绘云凤纹漆圆壶(木板剜凿而成)
C.战国晚期木觚
D.青铜尊盘
2.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星空探测用到的新型铝基碳化硅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B.“朱雀二号”用甲烷替代氢气作火箭燃料,能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C.科学家发现损伤金属能实现自愈,说明金属键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形成
D.我国科学家在人体心脏组织中发现微塑料,说明应大力提倡使用塑料制品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的电子式:
B.分子的VSEPR模型:
C.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eO在空气中受热:
D.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氨水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应用利用的是物质的强还原性的是( )
A.抗氧化剂:维生素C B.脱色剂:活性炭粉
C.消毒剂:过氧乙酸 D.干燥剂:生石灰
5.下列图示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省略)或操作正确的是( )
制备 制备氢氧化亚铁 制备并收集少量氨气 配制溶液步骤之定容
A B C D
6.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a与e反应可生成b
B.d为酸性氧化物
C.c溶于水可生成HClO
D.f、g中阴离子的VSEPR模型相同
7.下列是某同学学习相关知识后总结的规律,其中错误的是( )
A.Zn、Fe、Cu单质活泼性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
B.一定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越小,则NaA的越大
C.电解时,、、放电能力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
D.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该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越大
8.甘氨酸()是最简单的氨基酸,25℃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加水稀释甘氨酸稀溶液,其电离程度和都会增大
B.甘氨酸是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两性化合物
C.稀溶液中:
D.308K下,甘氨酸的
9.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金属钠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
B.标准状况下,中含π键的数目为
C.通入水中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D.由和少量形成的中性溶液中,数目小于
10.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一团队在合金催化剂上电催化NO还原反应合成氨,模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极与电源负极连接,发生还原反应
B.工作时通过交换膜由b极向a极迁移
C.a极反应式为
D.同温同压下,相同时间内生成和气体R的体积相等
11.在催化剂作用下,CO和合成的历程如图所示(*表示物种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甲醇正反应的
B.速控步骤为
C.在相同条件下,比稳定
D.总反应过程中只断裂σ键和形成σ键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在空气中蒸干溶液并灼烧 最终得到
B 常温下,用pH计测定同浓度的溶液、NaClO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 电离常数:
C 将充满的玻璃球泡浸入热水中,气体颜色变深
D 在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滴入几滴浊液,产生气体速率加快 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Y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Y和W位于同主族,Z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Z>W>Y B.电负性:X>Y>W
C.ZXY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D.工业上电解熔融制备Z的单质
14.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前,
B.V(盐酸)=10mL时,溶液pH>7
C.当滴定至溶液呈中性时,
D.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图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5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分布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氯化铁溶液常用于蚀刻铜制电路板,实现了反应Ⅰ的转化,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往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可实现E→C→D的转化,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③为实现反应Ⅲ的转化,可选择的试剂为稀硝酸,被还原的N和未被还原的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探究某铁盐X的组成与性质(忽略过程中氧气的参与):
①由步骤ii、iii及其现象可推知该铁盐X中含有的阴离子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根据步骤iV、V及其现象分析,体系中与结合能力最强的离子是________(填“”或“”)。
(3)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剂。可以次氯酸钠和氯化铁为原料,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高铁酸钠,然后加入氢氧化钾,将高铁酸钠转化成高铁酸钾。
①写出生成高铁酸钠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9mol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③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由此可说明溶解度:________(填“>”“<”或“=”)。
16.(14分)醋酸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某小组以醋酸为载体展开一系列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探究醋酸是弱酸。
向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0.06gMg,塞紧橡胶塞,然后用注射器分别注入盐酸、醋酸,测得锥形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由实验和图像可得出两点结论:
i.________;
ii.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足量镁反应,生成的的量相等。
实验(二):探究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酸溶液 碱溶液 反应前体系的温度/℃ 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温度差/℃
盐酸 NaOH溶液 a b b-a
醋酸 NaOH溶液 c d d-c
(2)当(b-a)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c)时,可证明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3)
则________(填“>”“<”或“=”)。
实验(三):配制并测定某白醋的浓度。
步骤1:取25.0mL白醋,加水稀释并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2:量取25.00mL配制好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几滴指示剂X,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提示:溶液呈弱碱性),四次平行实验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20.05 18.40 19.95 20.00
(4)上述实验中,不需要用到下列玻璃仪器中的________(填标号)。
(5)指示剂X是________(填“酚酞”或“甲基橙”);该白醋浓度为________;如果第2次实验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终点俯视读数,最终白醋浓度的计算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实验(四):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
0.0010 0.0100 0.0200 0.1000 0.2000
pH 3.88 3.38 3.23 2.88 2.83
(6)根据表格数据可得出两个结论:
结论一:电离程度小于100%,依据是________,可知醋酸溶液中存在分子。
结论二: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电离程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14分)碱式硫酸镁晶须是一种无机镁盐晶须,将其添加到以橡胶、塑料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中,能使该复合材料有良好的阻燃功效。一种以蛇纹石(主要含MgO、FeO、、等)为原料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须将蛇纹石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
(2)、在高温下均易分解,但的分解温度比的低,试从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
(3)洗涤步骤中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
(4)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检验溶液中的离子是否完全被氧化,可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化学式)。
(5)将碱式硫酸镁晶须进行热重分析测定其化学式,TG热重曲线[样品的固体残留率()随温度变化]-DTG(微商热重曲线,表示质量的变化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第一次失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第三次失重后获得的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
图1 图2
①x、y、z为最简整数比,则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化学式为________;第二次失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图2中的晶胞参数为anm,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胞中白球的配位数为________,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
18.(15分)乙酸是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乙酸制氢具有重要意义,制氢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热裂解反应Ⅰ:
脱羧基反应Ⅱ:
(1)由图1可知,________(用有关E的代数式表示);反应Ⅰ的活化能________(填“>”或“<”)反应Ⅱ的活化能。
图1 图2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乙酸蒸气制氢,在相同时间测得温度与气体产率的关系如图2。
①约650℃之前,氢气产率低于甲烷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分析图像知该容器中还发生了其他的副反应,理由是________。
③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乙酸蒸气中掺杂一定量水,氢气的产率显著提高,而CO的产率下降,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发生的反应:________。
(3)若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发生热裂解反应Ⅰ和脱羧基反应Ⅱ,温度为TK时达到平衡,总压强为pkPa,乙酸体积分数为20%,其中热裂解反应Ⅰ消耗的乙酸占投入量的20%,脱羧基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kPa(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4)工业上通常用甲醇与CO反应来制备乙酸,反应如下:
。在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和1.2molCO气体,5min时测得甲醇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
图3
①温度为时,________(填“>”“=”或“<”)。
②温度为时,上述反应已达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再通入和1.2molCO的混合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或“<”)60%。
高三化学考试参考答案
1.D 2.D 3.B 4.A 5.D 6.B 7.D 8.A 9.B 10.C 11.D 12.C 13.C 14.A
15.(1)①(2分)
②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或颜色变浅)(3分)
③1:9(2分)
(2)①(1分)
②(1分)
(3)①(2分)
②0.45(2分)
③>(2分)
16.(1)水中的电离程度小于HCl(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2)大于(1分)
(3)<(1分)
(4)③⑥(2分)
(5)酚酞(1分);0.80(2分);无影响(2分)
(6)浓度由,pH由3.38→3.88,pH的变化值小于1(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增大(1分)
17.(1)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浸取速率(1分)
(2)、的电荷数相同,的半径小,夺取中的能力更强,所以的分解温度低(2分)
(3)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分,有利于后期快速干燥(1分)
(4)(2分);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1分)
(5)①(2分);(2分)
②6(1分);(2分)
18.(1)(2分);>(1分)
(2)①脱羧基反应Ⅱ活化能低,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产生的多(2分)
②热裂解反应Ⅰ生成CO和的比例为1:1,而图像中并不是(2分)
③(2分)
(3)0.2p(2分)
(4)①<(2分)
②<(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