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重点中学实验三部2021级高三阶段考试(二)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其中认为职掌教导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官员,是“王官之学”的重要参与者。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难,“诸子”逐渐成为他们的代称。“诸子”内涵的变化反映了( )
A.政府职能的不断优化 B.传统秩序的逐步瓦解
C.华夏认同感日益增强 D.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
2.《史记 陈涉世家》认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秦法严苛,“失期,法皆斩”,并广为流传。而据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 徭律》规定,陈胜、吴广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斩首。这表明( )
A.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 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私人修史的主观性太强可信度低 D.最新的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3.研究发现,气温每变化1℃,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就变化10%左右;年平均气温下降2.1℃,生物的分布区域就要南移2~4个纬度。如图所示反映了我国近三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情况。以下可用此图解释成因的现象为( )
A.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 B.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
C.蒙古汗国大规模西征 D.明朝初年政治中心北迁
4.“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向海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古沉船。已打捞出水的一些文物与国内发现的同期产品有着很大差异,例如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并不多见,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据此可知,宋代( )
A.造船技术世界领先 B.对外交流推动审美观念转变
C.商人重视海外市场 D.海上丝路促进制瓷工艺发展
5.对于当时“荣经陋史”的学术风气,王阳明认为,儒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伏羲的历史,《礼》《乐》为夏商周的历史,经与史并无不同。这一论述( )
A.割裂了心学与儒学的历史关系 B.强化了儒家学说的地位
C.证实了明代史学研究氛围浓厚 D.隐含了一定的叛逆色彩
6.史学家邓嗣禹在谈到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军事上的失利代表着中国已经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性。这也奠定了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向外委曲求全,向内必然是压榨人民。苛捐杂税的收取不得不逼着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下列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C.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与维新变法运动
7.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各学堂均改称学校;监督、堂长通称校长;废止小学读经课,实行初等小学的男女同校;废止奖励出身,各级学校毕业生均称为某校毕业生。上述举措体现了( )
A.国民政府全面改革教育体系的尝试 B.民主共和思想推动了教育变革
C.民国创建后普通民众国民意识增强 D.封建思想对教育改革束缚较大
8.1938年9月,延安电影团成立,其拍摄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以黄帝陵作为影片的开头,内容涉及延安丰富的教育文化活动、自然景色和风土风貌、边区的政治民主运动、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富有激情的文艺活动等等。据此可知,延安电影团的成立旨在( )
A.丰富边区人民的文艺生活 B.保存边区丰富的战地资料
C.揭露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 D.鼓舞边区军民的抗战信心
9.20世纪60年代,在工农业生产中,逐渐派生出女拖拉机手、女子测量队、女子地勘队等以女性为主体的工人队伍,她们被称为“铁姑娘”,成为那个时代怒放的铿锵玫瑰。“铁姑娘”群体的出现反映了( )
A.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造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
C.经济利益激发劳动者积极性 D.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精神风尚
10.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公务员的任用主要规定了选任、委任、调任和考任四种方式,实行公务员任期终身制。2006年正式实施的《公务员法》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这一转变( )
A.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 B.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
C.有效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 D.推动干部管理制度的民主化
11.目前已知的古巴比伦时期299个年名中涉及水利的有27个。例如苏幕拉艾勒第一年年名为“国王苏幕拉艾勒开凿了名为‘太阳是充足’的运河”,汉谟拉比国王三十三年的年名为:“作为安神和恩利尔神的宠儿的汉谟拉比挖掘了一条沟渠,命名为‘汉谟拉比是人民的丰收’”。这反映出当时古巴比伦( )
A.城市失去独立地位 B.在治水中催生了强大的王权
C.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D.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国家组织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 )
A.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 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
C.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 D.非洲地区影响世界各文明发展
13.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指出:如果想了解人体的构造,不应相信希波克拉底或其它希腊权威所说的话,而应该把兔子加以解剖,并亲自用眼睛观察心脏和肺脏的位置。他指着一筐兔子告诉来访者:“这便是我的书籍。”这体现出( )
A.古希腊传统文化遭到批判 B.近代科学摆脱神学束缚
C.文艺复兴冲击了封建秩序 D.理性思维推动科学探究
14.1823年,门罗总统在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强调:“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有敌意之行为。”这说明美国( )
A.反对欧洲国家的殖民行为 B.意在加强控制拉美地区
C.综合国力遥遥领先于世界 D.成为拉美国家的宗主国
15.据统计,1915年莫斯科工厂男性工人的工资与1913年相比增长19%,而同期食品价格上涨53.3%;1915~1916年莫斯科工业区工人的名义工资增长1.9倍,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500%~600%。这( )
A.导致了俄国在前线战败 B.根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加剧了俄国社会的危机 D.加速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垮台
16.二战前的“民族自决”反映的是欧洲民主主义者的价值观念。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非殖民地化大宪章》规定,民族自决权利主体为“政治上明确而文化上具有多样性的殖民地和发展中世界的前殖民地国家”。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 B.新兴民族国家注重文化建设
C.亚非拉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联合国委任统治原则的落实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处理当时国际关系时,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唐太宗要“四海一家”,唐玄宗则要“存至公之道,永协和平之义”。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救谕》,规定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各省,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交逆贼贸易者……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听取李光第等人的建议,颁布诏令:“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谥,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
——摘编自吴昊《禁海与开海——论清代前期政府海疆治策的转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外交的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康熙调整政策的原因。(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近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出于强兵的作用,主动接触和引进西方军事体操,创办军事学堂,开设体操课程。维新派人物谭嗣同认为西方诸国的强大在喜动。而中国的落后在于好静,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1903年,清政府推行以日式兵操为主的体育课程,近代体育课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北洋政府正式将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打破了兵操就是体育的观念,体育课程分为田径、球类等多种项目。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国民体育法》,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举办了四届全国运动会,参加了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摘编自《中国近代体育史》
材料二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习近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发展体育运动的意义。(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52年3月,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第三次视察鞍钢时指出,“国营工业不发展,资本主义就发展,我们就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了”。1952年7月14日,无缝钢管厂工程率先鸣响了施工的“第一枪”。1952年8月1日和1953年2月27日,大型轧钢厂和炼铁七号高炉破土动工。近5万名建设者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工程建设中。1953年“三大工程”均提前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新中国的第一座钢铁基地诞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摘编自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第一块基石——“一五”期间鞍钢建设发展情况》
材料二 近年来,鞍钢着眼于建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钢铁集团的战略目标,制定实施了“四个转变”战略,积极“走出去”拓展国际化经营,在海外投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与全球最大的独立钢铁贸易公司英国斯坦科集团共同出资建立了鞍钢西班牙有限公司和英国控股公司。随着国际化经营进程的不断推进,鞍钢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日渐提升,一个跨区域、多基地、国际化的鞍钢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摘编自吴桂梅等《鞍钢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201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鞍钢建设的战略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1世纪鞍钢集团公司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获得新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间 事件
1492年 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
1522年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17、18世纪 英国、法国、荷兰展开殖民霸权的角逐
1782年 詹姆斯 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
19世纪60~70年代 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加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1866年 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1866年 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194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6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根据表格材料中任意三条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三条信息,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