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名校名师测评卷(四)·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2
3
6
7
8
答案
B
B
D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D
A
A
B
B
1.【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原始农耕文明,“大量炭化稻米、石磨棒、石磨盘”,这佐证了当时
原始农耕改善了饮食条件,故选B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人较多的生产资
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形成条件是铁农具的使用
和牛耕的推广,排除A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领先”的结论,排除C项;新石器时代晚期,阶级
阶层分化比较明显,与材料新石器早期不符合,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孔子重礼,认为有礼则可以重返盛世,而老子却认为礼是“乱之首”,尽管两
者对礼的看法不同,但都是为了解决“盛世”和“乱”的问题,反映了二者都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
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敬天保民,排除A项;法家主张以吏为师,不符合儒家、道家的主张,排除
C项:材料中,二者并未提及寻找德治思想,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诏书和注明为急文书者,要立刻送出;不急的文书,也要当日事当日毕,不许
耽搁。有耽误的以法律处置,表现了专制集权在加强,故选D项;材料并不涉及社会风气,二者
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A项:这一制度与三公九卿制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及中央与郡
县的关系,排除C项。
4.【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强调的是君主对臣民的统治,是为维护封建君主专
制统治服务,要求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
就可以永保太平,否则则有灾异,同样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故选A项;董仲舒的新儒学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西汉政权的统治,但并不能确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董仲舒的主张
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思想,该说法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儒学的独尊地位是在汉武
帝尊崇儒术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后确立的,这些主张并不能直接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据题干可知,学者根据文献史料评价唐太宗,史料影响了人物的评价,故选C项;学者是
根据文献史料进行推断,并不是从个人好恶出发,排除A项;据文献得出历史结论,并未毁谤,排
除B项;未提及政绩,排除D项。
6.【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东北地区”、“株鞨使”,并结合所学史实可知,唐代靺鞨族发展起来,首领大祚荣
被封为渤海郡王,可知刻石可用于研究唐朝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故选A项;“敕持节宣劳靺鞨
历史答案第1页(共4页)2024届名校名师测评卷(四)
历
史
考生注意:
1.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
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
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遗址,距今约9000至
7500年。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炭化稻米、石磨棒、石磨盘,说明贾湖人在当时已
经掌握了先进的稻作技术。这些可以佐证当时(
)
A.农耕生产中已经出现精耕细作
B.原始农耕改善了古人饮食条件
C.黄河流域文明程度已遥遥领先
D.阶级阶层分化现象已比较明显
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一生都在致力于恢复礼制,重现几百年前的西周盛世。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反映了他们(
)
A.都信奉敬天保民
B.都意在维护统治
C.都主张以吏为师
D.都强调德治思想
3.为了保证公文和书信及时、迅速而准确地到达,秦王朝规定了一系列严厉的法
律。秦朝的《行书律》规定,诏书和注明为急文书者,要立刻送出;不急的文书,也
要当日事当日毕,不许耽搁。有耽误的以法律处置。这主要反映了()
A.社会风气受到整顿
B.三公九卿形同虚设
C.中央对郡县的控制
D.专制集权得到加强
4.董仲舒认为天与人可以交感。天的意志是通过天子
一皇帝来转告世人的,
服从天子的圣旨就是服从“天意”。“天”通过降祥瑞来表示对皇帝的治国功德
的褒奖,也通过降灾异等自然现象来表示对朝廷违背“天意”的谴责或警告。
这些主张(
)
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A.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确保了汉朝政权的稳固
C.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治国思想
D.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5.有学者根据历史文献指出,唐太宗三次出征高丽,无功而返,一个真实的傲慢
的李世民显现出来了,军事行动也愈加失控。历史上对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
其实表现了百姓对圣君的渴望。后世对现实不满,夸大了初唐时期的政治清
明。这说明(
A.学者好恶决定历史的评判
B.唐太宗文治武功受到毁谤
C.历史史料影响人物的评价
D.政绩才是评价皇帝的依据
6.“鸿胪井刻石”位于旅顺黄金山下,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唐代刻石之一。关于此石
的最早记载见于《辽东志》:“井上石刻有‘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凿井两口
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造’。凡三十一字”。这可用于研究唐代(
A.边疆治理和民族关系
B.军事部署和军队慰问
C.政府赈灾和民间救助
D,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
7.下表为南宋时期部分年份纸币会子发行情况(单位:万贯)。据此可以推断南
宋时期(
)
发行年份
发行量
流通期限
乾道四年(1168年)
1000
3年
淳熙六年(1179年)
1800
6年
嘉泰元年(1201年)
3633
9年
嘉定二年(1209年)
11263
22年
嘉定四年(1211年)
23000
20年
端平元年(1234年)
42000
30年
淳祐六年(1246年)
65000
景定四年(1263年)
每日增印15
A.纸币会子存在信誉危机
B.财政收入有显著提高
C.商品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D.钱荒导致纸币的发达
8.南京城内出土了明代洪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全国多地名窑的瓷器,碗、
盘、香薰、盘口壶、高足盘应有尽有。同时南京城还出土了西亚等国的外来器
物和明朝时外国人的墓葬浡泥国王墓。这主要缘于明代()
A.南京是重要的制瓷中心
B.海上丝绸之路延伸
C.精耕细作促进农业发展
D.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9.鸦片战争前,福建水师共有大小战船242艘,除去修理未竣、应届修期、被风击碎
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