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1 22:17:02

文档简介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2024.0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
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Si28S32C135.5Sc45
Fe 56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氨化硅可用于制作耐高温轴承
B.氧化亚铁可用于瓷器制作,使釉呈绿色
C,燃煤时鼓入过量的空气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D.硅胶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也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2.下列每组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相同的是
A.XeF2、PClg
B.C2H2、H2O2
C.BFa、NClg
D.SO2、H2O
3.鉴别浓度均为0.1mol·L-1的NaI、AgNO,、KAl(SO)2三种溶液,仅用下列一种方法不可
行的是
A.焰色反应
B.滴加稀HNO3
C.滴加氨水
D.滴加饱和Na2CO3溶液
4“电性效应”是指反应物粒子之间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带异种电荷的两种粒子相互吸引,带同
种电荷的两种粒子相互排斥,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t188+:&
CH,CH,Br+HOH-CH;CH2OH+HBr
下列反应未应用“电性效应”的是:
A.SiHCI3+3H2O=H2SiO3¥+3HCl↑+H2↑
B.CIONO2 +H2O=HCIO+HNO3
C.PBr3 +3C2 H;OH=P(OC2 Hs)3+3HBr
D.CH,+C,光CH,CI+HC
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
5.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食盐水
没泡过方
的铁钉
A.验证铁钉的吸氧腐蚀
B.测定KNO3的溶解度
2mL5%
0
2mL15%
NaOH
H202溶液
H202溶液
溶液
8
5mL1mol-L!
5mLImol-L1
饱证eCL溶液
NaHSO3溶液多
NaHSO,溶液
C.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6.沸石分子筛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H1
L Cu
02
步骤
步骤
No
NH3
H20
Cu+
HONO-
NHNO2
N2+H2O
步骤


A.反应过程中催化剂Cu+未参与电子得失
B.步骤一中O2与H20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每生成1molN2理论上消耗0.25molO2
D.所有步骤均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7.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向F(NO3)2溶液中滴人稀硫酸酸化的HzO2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证明H2O2
氧化性大于Fe3+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1一2滴酚酥试液,一段时间后溶液仍呈无色,证明该溶液的pH<7
C.常温下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浓HNO3加热分解生成的气体中,木条复燃,证明NO2支持
燃烧
D.将某气体通人淀粉和12的混合溶液,蓝色褪去,证明该气体具有漂白性
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A 3.B 4.D 5.A 6.C 7.C 8.D 9.B 10.D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AC 12.BD 13.B 14.AC 15.B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1)3d14s2(1分) 4(1分)
(2)sp2 杂化(1分) 配位键、共价键(2分) 4(2分)
(3)1∶2∶1(1分)
11
a(2分) 棱心和体心(4 2
分)
17.(12分)(1)将阳极泥粉碎、搅拌或适当升高温度(1分)
(2)H2SO4(1分) Fe3+、Cu2+(2分)
(3)温度过高,H2O2 分解(1分) 降低银的浸出率(1分)
(4)2Au+ClO-+7Cl-+6H+3 =2AuCl-4 +3H2O(2分)
(5)6×103(2分) (6)2(2分)
18.(12分)(1)蒸馏烧瓶(1分) 吸收未反应完的溴(1分) 3、2、5(2分)
管式炉中无固体剩余或仪器6中无液体滴下(2分) 无尾气处理装置(1分)
(2)蒸馏(1分) 关闭K1 打开K2(2分) ()
269m
3 2 ( 分)60m ×100% 21
19.(12分)(1)5Tl++2MnO -4 +16H++20Cl-=5TlCl-+2Mn2+4 +8H2O(2分)
(2)Fe(OH)3、Zn(OH)2(2分) 吸附沉淀,使沉淀颗粒变大,便于过滤除杂(1分)
(3)CH3COO-与H+反应,减小H+浓度,平衡逆向移动,使Tl元素以TlCl-4 形式重新进入
水层(2分)
(4)8.0≤pH<10.0(1分) 10-17.9mol·L-1(2分)
(5)阳离子(1分) b(1分)
20.(12分)(1)-49KJ·mol-1(1分) 低温(1分)
(2)①CO(2分) ②先减小后增大(2分) ③0.16(2分) ④4.0×10-3(2分)
⑤反应Ⅰ、III为放热反应,反应Ⅱ为吸热反应,高温时主要发生反应Ⅱ,反应Ⅱ反应前后气
体分子数相等,所以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基本不变(2分)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1页 (共1页 )
{#{QQABRYiAggAoAABAARgCAQVqCkIQkBECCAoOwAAAoAAAgRF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