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2 12:41:07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高三化学
氧化性:
学校
盛NiO(OH的试管中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向盛有Fe(OH),和NiO(OH)
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浓盐酸
产生黄绿色气体
NiO(OH)>Fe(OH)
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H-1C-120-16N-1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向CuSO,溶液中通入H,S气
B
出现黑色沉淀(CuS
酸性:HzS班级
1.《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粗食盐的一种制作过程:“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风

急,则宿夕成盐。”若将粗食盐在实验室提纯,不涉及的操作是
乙醇和浓疏酸共热至170℃,
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
A.溶解
B.蒸发
【心.过滤
成.蒸馏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姓名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向Na,HPO,溶液中滴如
出现黄色沉淀
Na,HPO,发生了水解反
A.HCI0的电子式:HQ9:
AgNO3溶液
(Ag;PO.)

学号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80
7.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中,AuS与Fe2+发生反应沉积出磁铁矿(主要成分F,O4)和金
CN分子的VSEPR模型:o8o
矿(含单质Au),且疏元素全部转化为HS气体放出。对于该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
B.每生成2.24L气体,转移电子数为0.1mol
D.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闪个个个
2s
2p
C.Au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2:3
8,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夹持和水浴加热装置略)制备环已酮缩乙二醇。
3.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冷管口A
分水
实验中利用苯一水的共沸体系带出水分,其反应原理:
A.①、④不可加热
B.②、④不可用作反应容器
C③、⑤可用于物质分离
D.②、④、⑤使用前需检漏
0+H0入o阳对甲基装警
)+H,0
苯,△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长期放置的KI溶液出现黄色:4I+O,+2H,0=2I2+4OH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饱和Na,CO,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Na*+CO+C0,+H,0=2NaHC0,↓
A.以共沸体系带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
C.将少量溴水滴入过量NaSO,溶液中:B+H,0+SO=2Br+2H+SO
B.当观察到分水器中苯层液面高于支管口时,必须打开旋塞B将水放出
C.管口A是冷凝水的进水口
D.向酸性KMnO,溶液中滴加H,O2溶液:2MnO:+5H2O2+6H=2Mn2++50,个+8H,O
D.根据带出水的体积可估算反应进度
5。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CHs0H含有的氢原子数为3NA

被提纯的物质(杂
除杂试剂
分离方
B.25℃时,L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02Na

质)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5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酸性高锰酸钾溶
D.2molS0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等于2NA
乙烷(乙烯)

洗气
6。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B
AICl(小苏打)
蒸馏水
重结晶
高三化学第1页(共4页)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C 6.A 7.A 8.B 9.D 10.B
11.B 12.C 13.B14.C 15.D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每空2分)
16.(14分)(1)3d24s2
(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酸浸的浸出率
(3)Fe、SiO2、CaSO4
(4)FeTiO3+2H2SO4=TiOSO4+FeSO4+2H2O
(5) pH介于4~6之间时,铁离子水解完全,Fe(Ⅲ)主要以Fe(OH)3形式存在
(6) TiO2++2H2O=2H++H2TiO3↓ +5Fe2++8H+=Mn2++5Fe3++4H2O
17.(12分)(1) >
(2) , Na2S
(3) 和都是四面体形,体心的S很难与Ag+配位,主要是4个O原子与Ag+结合,是1个S原子、3个O原子与Ag+结合,因为S原子与Ag+结合比O原子更稳定,所以与Ag+结合倾向:<
(14分)
(1) < [或或]
(2)
(3) > = B
(4)温度高于900℃后体系中发生的反应以反应ii为主,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导致其浓度减小,而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因而导致比值减小
19.(15分)(1)σ
(2) 4 (3)羰基、酯基
(4) 消去反应
(5) (3分)
答案第2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