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静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5 14:1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静安区2023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2024.01
注意:
1. 本检测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2. 检测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文物说话?文物说话!(30分)
文物A: 帕特农神庙石雕,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文物B:刻有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的玄武岩石柱,现存放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文物C:中国金代磁州窑山水画瓷枕,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文物D:西魏大统十六年《菩萨处胎经》(传世最古老的写经,中国国宝级文物),唐代传入日本,现藏于日本京都知恩院
按时间顺序为各文物进行排序。(6分)
出现顺序 1 2 3 4
文物 C
对研究文物故乡的政治经济制度而言,以上文物中,兼具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双重性质的有(双选题,4分):
A B C D
3. 文物C中的山水风俗画也可以映射两宋时期的(单选题,2分)
A.重文轻武 B. 市民文化 C. 妥协求和
文物D能否对“佛教唐代时已经经由中国传入日本”观点提供支持?(判断题式选择,2分)
能 B.不能
根据文物D,结合所学, 简要说说中原文明对鲜卑族政权西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为何希腊总理一提及帕特农神庙石雕,英国首相会托故取消双方的会晤?(4分)
你如何看待一些著名的博物馆收藏他国国宝级文物的现象?(6分)
二、东西餐食,餐食东西(20分)
从美国回来的小张同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餐在西方受欢迎,西餐也在中国占有较大的市场,于是选择了中、西餐各一个代表进行研究。请协助小张同学完成以下任务。
餐食 炒杂碎 披萨
照片
材料一 “杂碎”,成为了美国俚语里“中餐”的代名词,也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1926年,一首爵士歌曲《杂碎圆号曲》曾经风靡一时。2001年,美国甚至推出了一部电影,片名就叫《杂碎》。——《一部华人奋斗史——中餐在美国的百年变迁》 比萨(Pizza),又称为比萨饼、匹萨、批萨、披萨、意大利馅饼,是一种发源于意大利的食品。比萨饼的通常做法是用发酵的圆面饼上面覆盖番茄酱、奶酪、肉、蔬菜等其他配料,并由烤炉烤制而成。 ——百度百科
材料二 在美国,有记载的最早中餐馆出现于19世纪中期的加州,这些餐馆是为了满足中国赴美单身劳工的需求出现的。这一时期,一道著名的菜肴应运而生,那就是“炒杂碎”。“炒杂碎”原是一道广东乡村菜肴,配料一般包括鸡胗、鸡肝,猪肚和豆芽等。由于美国饮食习惯中对内脏的禁忌,以肉取而代之,同时还加入了美国常见的蔬菜,如西芹、青椒和洋葱等。 ——刘晓卉《中国饮食文化在美国的变革及其文化意义》 随罗马帝国从意大利扩张到整个欧洲,这种制作和吃法也传播开来……19世纪,披萨随意大利移民来到美国……。美国带给世界的是标准化生产的披萨,这种随必胜客、达美乐而风靡世界的标准化披萨,与那不勒斯的手工披萨确实有天壤之别。 ——凯萝 赫史托斯基《批萨:吃的全球史》
材料三 炒杂碎,炒杂碎,满嘴的昏昏嗷嗷,满肚子的乱七八糟。如此的实实在在,如此的光辉四照,照亮了四方土地,照亮了波士顿,照亮了奥斯汀,照亮了维奇托,还有那可爱的圣路易。炒杂碎,炒杂碎,炒杂碎,炒杂碎,可爱的炒杂碎。 ——1925年,美国著名歌手悉尼 贝谢创作的一首风靡一时的歌曲《我走了,谁将为你炒杂碎》歌词 “我们用了 6 年时间,一直在探索把披萨做成更多中国人更爱吃的样子。”到目前为止,上海某食品有限公司已经推出了意式、中式、水果等 3 个系列共 22 种口味的披萨。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中式披萨。披萨不再是一个外来文化的符号,而是完美地融入了中国人的饮食日常。 ——《意式披萨注入“中餐精髓”,产自金山的美味披萨你吃过吗?》(《上观新闻》2022 年 6 月 23 日)
8. 按材料二的说法,意大利披萨拓展到整个欧洲的时间不会早于(单项选择题,2分)
A.公元前1世纪 B.公元1世纪 C.1453年
意大利披萨能覆盖番茄酱,能做出玉米火腿肠的款式,也得益于(单项选择题,2分)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全球航路的开辟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标准化披萨”的出现归因于(单项选择题,2分)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披萨和炒杂碎向美国“进军”过程都“伴随”着19世纪劳工或移民抵达美国。为何美国在19世纪能接纳大量劳工或移民?(简答题,4分)
必胜客、达美乐及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在中国的大面积流行,得益于(单项选择题,2分)
A.抗美援朝 B. 文化大革命 C.改革开放
外来餐食想要成为流行餐食,往往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这种改造的实质是(单项选择题,2分)
A. 文化交融 B. 文化冲突 C. 文化交锋
以上两款中、西餐的传播为例,谈谈导致中、西餐食流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答题,6分)
三、不变孔子,多变尊号(24分)
一位儒学爱好者对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历史上的尊称有着深厚的兴趣,整理出孔子尊号变化表。
尊号 时期 说明
尼父 春秋 孔子逝世后,时任国君鲁哀公十分伤心,给孔子上谥号为“尼父”
褒成宣尼公 西汉 公元1年,王莽加爵“安汉公”,他高兴之余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孔子后裔则封为“褒成侯”
褒尊侯 东汉 公元92年,孔子的爵位被降了,从原来的“公”爵降到了“侯”
邹国公 北周 北周静帝时期,孔子又从虚职转实,于公元580年被追谥为“邹国公”,再次成为“公”
先师尼父 隋 581年杨坚以隋代周,北周灭亡。随着北周灭亡,孔子也从“邹国公”降为“先师尼父”
先师 唐 李渊于公元624年将孔子改谥为“先师”,去掉了“尼父”二字
先圣 唐 唐太宗上台后就废了周公“先圣”的称号,改尊孔子为“先圣”
隆道公 (武)周 武则天称帝后,于公元690年被封为“隆道公”
文宣王 唐 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这是孔子第一次被封“王”
玄圣文宣王 宋 宋真宗于公元1008年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公元1012年,为避讳而改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文宣帝 西夏 公元1146年,党项人建立的西夏仁宗李仁孝直接将孔子推到了“帝”的高位
大成至圣文宣王 元 两宋时期孔子在中原王朝的封号一直都是“至圣文宣王”,直到元成宗时期才又加了“大成”两个字
至圣先师 明 嘉靖帝见将孔子的王号去除,改称“至圣先师”
大成至圣先师 民国 孔子最后一次变更谥号已经是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了,由国民政府为孔子上“大成至圣先师”的谥号
通过整理发现:明代以前孔子的尊号经历了“父”-“公”- “侯”-“王”-“帝”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简答题,6分)
少数民族政权北周、西夏都给予了孔子很高的“地位”,请结合史实简析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简答题,4分)
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倒毁孔家店”的口号,民国后孔子尊号重新回归“师”,孔子的地位为何会出现如此变化?(简答题,6分)
当代,我国在世界各地建“孔子学院”,同时提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请简要分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积极意义。(简答题,8分)
四、理想美好,前程艰辛(26分)
从100多年前李鸿章提到中国的“现代化”,到今天“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引起我们无尽的思索
材料1:1896年9月3日,应邀访问美国的李鸿章答《纽约时报》记者问。
美国记者: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鸿章: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曾对我说,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物,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
材料2:1979年1月31日下午3时在布莱尔宾馆内,全美三大电视网及公众广播网各自派出记者,齐集一处,与来美访问的邓小平面对面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精彩答问式采访。按照安排,邓小平首先向美国人民发表简单讲话:
“我感谢美国三大电视网及公众广播网给我提供这个机会,使我能通过电视屏幕与广大的美国观众见面。我首先向伟大的美国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现在,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这就为我们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敞开了美丽的前景。……我这次应卡特总统的邀请,前来访问贵国,肩负着三项使命:一、向美国人民传达中国人民的情意;二、了解美国人民,了解你们的生活,了解你们建设的经验,学习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三、与贵国的领导人,为发展两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的问题,广泛地交换意见。
19. 李鸿章提到的“欧美资本进入清国”大体发生在(单项选择题,2分)
A.鸦片战争爆发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门户开放“政策推出后
20. 李鸿章提到的“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在他访问后实现了吗?试举例说明(简答题,5分)
21. 请为邓小平讲话中“我们两国(中美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提供两则证据(简答题,4分)
22. 以下图片,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佳见证是(单项选择题,2分)
1971年4月首访中国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登上长城的合影
B.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
C. 1979年1月,邓小平与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的阳台上挥手致意
23. 请结合这两次访问时的境况及访问后的历史演变,谈谈你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看法。(13分)
历史参考答案
2024.01
1.(每空2分,共6分)
出现顺序 1 2 3 4
文物 B A D C(样例)
2.B、C (双选,4分,只有此两项得4分,其它均0分) 3.B (2分) 4.A (2分)
5. 鲜卑族接受了汉字,采用了汉民族政权常用的年号(可由此推断政治制度等),也受到在中原流行已久的佛教的影响。(6分)
6. 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该文物存于大英博物馆的正当性受到争议(希腊文物被英国掠夺);该争议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4分)
7. 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化掠夺,文化破坏(6分)
8.B (2分) 9.B (2分) 10.C(2分)
11. (领土扩张的和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美国需要大量劳动力
黑奴贸易受到限制 (4分)
12.C (2分) 13.A (2分)
14. 背景:战争征服、人口流动;
流行原因:文化需要,为适应而改变等(6分)
15. 儒家思想经历了创立到“显学”,到“独尊”再到统治思想与官方哲学的演变,而作为儒家的核心代表,其尊号也与儒家思想的地位出现基本一致的变化。(6分)
16.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受中原文化影响都比较深,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对其影响也比较大,因而孔子的“地位”也相应较高。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华文化在交融过程中的发展和演变。(4分)
17. 新文化运动要提倡民主、提倡新道德就要动摇的是专制制度和旧道德的理论基础和文化基础,而儒家思想就是中国的专制主义制度和传统道德观念的理念基础、统治思想及官方哲学。(6分)
说明:学生若从“回归于‘师’”的角度,说明孔子的地位又探底回升,并提供有效的证据,逻辑成立的话,可以考虑赋2-3分。(但本题的原意是“师“的回归,是公、王、帝等一系列尊号都没有,与倒毁孔家店一样,是孔子地位下降的表现)
18. 历史上形成过“儒家文化圈”,当今以“孔子”来命名这种对外文化交流的机构,有利于借助历史影响力扩大影响;
儒家强调的“仁”、“爱”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爱,有利于世界和平,与中国的“和平共处”外交政策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但不仅仅局限于儒家思想,如道家的顺应自然等,这些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也会为中国特色外交提供助力。(8分,以上3方面任意两方面即可,每一方面4分)
19.B(2分)
20. 没有。(1分,与后面举例割裂评判)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国主权继续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通过军阀作为代理人,进一步侵犯中国主权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可以有具体的事件,如中美友好通商条例、解放战争中英国军舰侵入长江流域阻挠中国人民解放渡江作战等)。(4分,例子每一个2分,2个正确示例即可满分)
21. 一战中,中美两国同属协约国集团
二战中,中美两国同属反法西斯阵营,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美国人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若回答接受近代中国的幼童留学生等合理的史实也可得分)(4分,每一证据2分,两个正确证据即可满分)
22.B(2分)
23. 突出不平等条约体系下的被迫开放,进一步加深民族苦难与平等交往下的主动开放加速民族复兴进行对比;
突出清政府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人民谋福利进行对比
以中国半殖民化继续加深与中国人民站进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进行对比。
重点体现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积极意义。
(13分,其中文字表述的条理性和逻辑性3分,其余按分层评价模式评价,有对比意识、证据意识即可视为高层次(10-7分),若对比和证据只占其一,视为中层次(6-3),对比和证据意识均无视为低层次(2-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