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8 13:0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甲骨文中记录了70余次与蜀国相关的占卜,殷墟发掘品中有来自长江中游的硬陶瓿、长江下游的原始瓷,以及与草原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的羊首刀、管釜斧、弓形器等。这说明当时
A.中原文明已传入巴蜀地区B.各地文明发展呈现多元性特征
C.区域间存在经济文化交流D.蜀地曾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
2.“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此外,‘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秦始皇曾多次‘巡行郡县,以示疆,威服海内’,但像荆轲、张良这样的反秦之士仍然是存在的。”这可用来说明
A.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B.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秦重视社会秩序的构建D.关中秦地政治经济优势明显
3.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亲亲相隐”原则,是指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法定谋反、大逆、谋叛等重罪外,对于其他犯罪,均要相互包庇隐瞒、而不能相互告发。违者被视为“不孝”“不亲”“伤情败法”,便要治罪。这表明中国古代
A.法律贯彻了刑主德辅思想B.统治者忽视法律程序公正建设
C.儒家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D.儒家人伦关系渗透到司法领域
4.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西汉政府“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白金币分三种,其中一枚圆形的龙纹币,重八两,值三千钱。而皮币则是用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制成,规定价值四十万钱,王侯到京城朝见拜贺时,必须用这种皮币将价值不过数千文的礼器包裹起来。汉武帝的这些措施
A.有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有效提高了工商业者地位
C.减轻了地方郡国的赋税负担D.增进了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5.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离不开魏征的直言进谏,因而唐代言官谏诤君主的事常有发生,唐代君主也把这作为笼络群臣的手段。而到了宋代,谏官转向了与御史一样以监察弹劾宰相百官为主,史称“台谏合一”。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
A.中央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B.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C.监察制度逐步走向独立化D.君主专制得到了加强
6.宋代的绘画,提倡“以物观物”,反对“以我观物”,李公麟(1049~1106年)画马,对名马细心观察、研究,甚至有人疑其取走了马之魂魄;文同(1018~1079年)画竹,于竹林之间,朝夕游走。由此可知,宋代绘画艺术
B.受到了程朱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A.反映出士人顺应自然的思想倾向
D.满足了民众对艺术多样化的需求C.改变了文人画派注重写意的技法
7.两宋时期,政府在全国广设预备仓库,遇到大灾之年除了鼓励民间救济和减免赋税,地方官还主张“以工代赈”,如熙宁年间越州大旱,知州赵作下令修城,计用工3.8万人,使“不能自食者,得以受粟;能自食者得以杂粟;凡以工代赈者,借贷者,弃婴皆得其所”。宋朝的这些做法
A.意在完善国家救灾体系B.体现出政府社会救济注重实效
C.加重了政府的治理成本D.强化了广大民众救灾防灾意识
8.下表所示为明朝不同时期折色(古代人民向政府纳税的形式之一,凡应纳税粮,不以本色,而以金、银、钞、钱、绢、丝、布、棉等替代者称“折色”)物品一览。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有所松动B.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实物交易锐减
C.赋税制度改革与白银货币化密切相关D.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中国的市场
9.1847年12月,香港《中国邮报》社论指出:“为了要给外国制造品找到主顾,那就必须用低廉的售价去克服中国人喜爱土制品的偏好,并且五口通商方法直至现今为止,还是依靠少数经纪人作为外国人沟通消费者,或与本地制造家相竞争的唯一中介人。”该社论反映了当时
A.五口通商改变中国外贸布局B.英国谋求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C.英国对华贸易仍居入超地位D.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依然牢固
10.20世纪初,乡村民变多呈现出“低质性”的特点,如1901年,福建诏安沈姓大族高呼“官逼民反”“绅逼民死”,1906年,贵州都匀府独山民变中提出口号“奉天灭洋”;而与此同时,城市民变则多表现为抵制美货、日货、罢市罢工运动。出现这一差异主要源于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现状B.城乡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
C.革命派尚未能与农民阶级相结合D.清末新政的影响范围有限
11.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说:“18世纪以来的‘德谟克拉西’(民主)是那被征服的新兴财产工商阶级,因为自身的共同利害,对于征服阶级的帝王贵族要求权利的旗帜。”而1920年在其发表的《谈政治》一文中,他指出:“如今20.世纪的‘德谟克拉西’,乃是被征服的新兴无产劳动阶级,因为自身共同利害,对于征服阶级的财产工商界要求权利的旗帜。”陈独秀的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五四运动反帝爱国的性质B.救亡和启蒙相互矛盾冲突
C.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决定D.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
12.1925年5月,中国共产党组织召开了广州工人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截至1926年底,湖南省总工会辖下的各地及产业工会52处,其中工会533个,支部116个,会员326368人。同时,湖北全省的工会组织发展到300个以上,工会会员达30万人之多。这一局面的出现
A.突破了城市中心革命道路的局限性B.得益于国共合作的实现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的确定D.表明中国主要矛盾转变
13.下表所示为1936年1月和8月北平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情况(部分)。这一状况
A.得益于国民政府经济体制的转变B.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未影响中国经济
C.严重阻碍了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D.折射出官僚资本与外国资本斗争激烈
14.下图是汪子美于1947年3月创作的漫画——《老虎脚下拍苍蝇》,漫画中衣着有“豪门”字样的美国老虎手持烟斗,脚下苍蝇正在被捕捉。该漫画的主要创作背景是
A.战略反攻阶段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B.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方式转变
C.美国制度化的世界霸权体系最终形成D.国民党成为美国在华代理人
15.1972年以后,中央批准了国家计委关于从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化工、化纤、化肥成套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报告。国家利用这些设备建设了一批包括三线地区的四川化工厂、四川维尼纶厂、湖北化肥厂等大型企业。中央此举
A.得益于中国外交环境的改善B.意在解决经济建设失衡的现象
C.促使三线建设方向发生改变D.保障了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现
16.下表所示为1990~1994年我国生均普通高等教育学杂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情况。据此可推知
A.“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工作有待推进B.高等教育完全实现了大众化
C.教育公平的实现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D.教育财政支出地区差异扩大
17.在某校一节历史课上,有位老师讲到了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金字塔、莎草纸,古代印度文明的种姓制度、佛教,古代希腊的城邦民主政治、神话。由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
A.体现明显的多元特征B.呈现同源一体的特点
C.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D.全部发源于大河流域
18.公元11~12世纪被认为是英格兰特许状伪造的“黄金时代”,修道院等利用文化资源将自身打造成“制假中心”。据分析,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坐稳”英格兰教会首席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伪造的国王特许。为此,国王不得不成立文秘署保存副本以限制伪造行为。这实质上表明,当时英格兰
A.城市商品经济受到了制约B.教会对文化统治权的独占
C.教会权力从属于世俗权力D.世俗王权得到一定的强化
19.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时就明确宣布:“公司在任何位置上都决不雇佣任何政客”。而到了17世纪下半叶,大批军事人员和政客进入公司,成为“强有力”的统治结构的总管和官员,履行移民、司法、外交和行政的职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主流经济思想的改变B.国家意志与商业利益的结合
C.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D.政治体制与统治集团的变更
20.17世纪开始,法国巴黎大学的课程内容开始由自然哲学和一部分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内容组成,以牛津和剑桥为代表的英国传统大学,课程的重心基本上转移到造就未来学者和绅士阶层的“自由教育”上,这种所谓的“自由教育”主要由古典语言和文学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B.教育摆脱神权束缚的要求
C.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D.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21.1862年5月,林肯政府签署了《宅地法》。该法令规定:凡年满21岁的公民,或申请加入美国国籍而未曾持械反抗过美国政府的人,都有权登记免费领取160英亩宅地。登记人只需缴纳10美元手续费,在宅地上住满5年后就成为宅地所有者。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的目的是
A.缓解当时财政困难B.强化联邦政府权力
C.关注民生消解贫困D.服务战争维护统一
22.据统计,美国在1850年只有41家工厂的资本达到250万美元。而到20世纪初,1904年已有440个大托拉斯,资金近204亿美元,控制着1528个大企业;190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创办资本为1250万美元;1919年全国有6家拥有10亿美元的公司。这一变化反映出,此时期美国
A.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B.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C.垄断组织的形成具有双重性的影响D.重视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问题
23.20世纪20至30年代,在菲律寅、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印度以及西亚的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先后成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在拉丁美洲,各国工人运动中的革命派和社会民主党中的左派摆脱社会民主主义和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影响,从社会民主党中分裂出来,先后成立了共产党组织。这可用于说明
A.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放松B.十月革命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D.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4.据学者统计,绝大多数世界500强企业都拥有5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下表所示为1782年以来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概况。对该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制造业水平下降削弱了美国核心竞争力B.资本全球化迅速扩大了南北差距
C.科技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产业结构转变D.全球化与国家主权之间冲突剧烈
25.有学者指出,1992年153个国家和欧共体签署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02年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但在减排承诺方面,意大利、奥地利和东欧国家成员则不愿做出减排的承诺;非洲国家偏重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问题;石油输出国则关注全国减排行动对能源需求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在环境保护过程中
A.对重要资源实行国家管控具有合理性B.联合国未能发挥全球治理作用
C.国际关系领域存在着合作与利益冲突D.全球与区域间的合作日趋紧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共2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34年7月,寻淮洲、粟裕等领导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由赣南根据地出发北上。11月进入赖东北根据地,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继续北上。1935年1月,在江西怀玉山失利,余部进入浙闽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成为后来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组成部分。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赖南阔西根据地出发,进行战略大转移。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从川陕根据地向西转移。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地区会师。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退出鄂豫陕根据地北上,9月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红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后,红四方面军南下川康边境的天全、芦山、大小金川等地,后又向西转移。1936年3月到达西康甘孜一带。
1935年11月,湘赣川黔根据地的红二(1934年10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六军团开始长征。
1936年7月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同月,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全国红军的战略转移—伟大的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后保留在各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在湘、贵、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的十三个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如加上广东琼星游击区,则南方共有十四个游击区)。
——摘编自李毓卿《1932~1936年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简况表》
(1)1934~1936年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有哪些原因?(4分)
(2)战略转移成功的历史意义有哪些?从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的历程来看,红军身上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51年英国能够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的原因,并说明世界博览会的演变趋势。(13分)
历史答案
1-5.CADAD 6-10.BBCDA 11-15.CBDDA 16-20.CADBA 21-25.DABCC
26.(1)原因:“左”倾错误居领导地位,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保存革命力量。(4分)
(2)历史意义: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4分,任答两点即可)精神品质: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4分,任答两点即可)
27.顺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英国成为当时欧洲金融的中心;多次举办过国家博览会;政府的推动;开放思想和创新精神,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6分,任答三点即可)说明,世博会主要举办地域呈现出由欧洲向美洲再向亚洲扩展的趋势,这种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转移或扩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确立了其世界经济主导地位,故世博会主办地最初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超越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故世博会主办地自19世纪晚期呈现出向北美地区转移的趋势。20世纪中后期起,日本混斯崛起,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亚洲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故世博会主办地域又呈现出向亚洲国家扩展的趋势。总之,世博会主办地域的变迁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国家能够成功举办世博会是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7分,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