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9 17:45:55

文档简介

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24.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o 59 La 139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生产操作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氯碱工业 B.湿法炼铜 C.烧制陶瓷 D.侯德榜制碱
2.盐酸在中学阶段用途广泛,下列关于盐酸用法错误的是( )
A.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氯化铁溶液的配制
C.高锰酸钾溶液的酸化 D.氯化镁的结晶
3.下列微粒中键角最大的是( )
A. B. C. D.
4.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盛放浓硫酸的细口瓶应用磨口玻璃塞,不用橡皮塞
B.未用完的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酸液不慎滴到皮肤,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1%的硼酸
D.蒸馏结束时先关冷凝水,再熄灭酒精灯
5.鉴别下列物质采用的试剂不可行的是( )
A.、、碳粉三种固体粉末:浓盐酸
B.、、三种溶液:气体
C.、、三种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D.、、三种溶液:溶液
6.元素X、Y、Z、M与Li同周期,其组成的新型化合物A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Y原子核外的s轨道与p轨道上的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Z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
C.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
D.化合物A中环上原子均采用杂化
7.聚乳酸(PLA)无毒,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等诸多优异性能。PLA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PLA含有3种官能团
B.PLA可用作免拆型手术缝线
C.PLA的单体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
D.1mol PLA最多能与(n+2)mol NaOH反应
8.研究表明在弱酸性环境中,以Te基()复合材料做电极,可实现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储能。Te基材料的放电、充电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Te基材料做正极
B.放电时电路转移,理论上消耗
C.充放电过程中均涉及到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D.充电时转化为的反应为: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9、10两题
(乙二胺四乙酸,简写为)滴定和时发生反应: ; ;二甲酚橙溶液呈黄色,在值时能与结合,值5~6时与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紫色。
用EDTA测定某和混合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实验步骤为:
①取20.00mL混合液于锥形瓶中调pH值,滴加几滴二甲酚橙溶液,用浓度为标准EDTA溶液滴定至颜色突变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此时消耗EDTA的体积记录为数据一。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缓冲溶液调pH至合适数值,再用EDTA滴定至颜色突变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再次消耗EDTA体积记录为数据二。
③重复以上实验三次,数据一的均值为16.20mL,数据二的均值为20.10mL。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滴定管量取20.00mL混合液
B.配制EDTA标准液时可以用底部有少量蒸馏水的容量瓶
C.二甲酚橙与、结合形成化合物能力比EDTA强
D.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自然垂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②pH值调好时溶液为黄色
B.步骤①与步骤②突变颜色相同
C.
D.若步骤①中多滴了EDTA,则测得偏高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含KSCN的溶液中滴入少量酸化的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氧化性:
B 将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消失 有漂白性
C 取2mL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加入5mL 20%KOH水溶液混合后加热,再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卤代烃为氯代烃
D 向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生成蓝色沉淀后逐渐溶解,溶液最终变为深蓝色 与形成配位键的稳定性:
12.1,6—烯炔类化合物在膦配位的铑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进行不对称环化异构,生成五元杂环化合物,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均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B.甲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可用新制银氨溶液鉴别甲和乙
D.甲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5个取代基的共有6种
13.以废料铅膏(Pb、PbO、、等)为原料,制备超细PbO,实现铅循环再利用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②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杂质不溶于NaOH)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B.步骤Ⅱ,若滤出的沉淀中混有,该滤液中
C.过程中为提高产品产率,滤液3应循环使用
D.精制的操作是在110℃用碱溶解,然后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14.已知橙红色的配离子可被氧化成淡蓝色的配离子(还原产物是),现用浓度分别为、、的溶液进行实验,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之和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三组实验中,反应速率都是前期速率增加,后期速率减小
C.的硝酸进行实验,平衡时的平均消耗速率为
D.平衡后加水稀释,增大
15.将盐酸分别滴加到和溶液中,体系中与(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与的变化曲线
B.
C.点溶液中:(不考虑水的电离因素)
D.点坐标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6.(11分)Co、La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及生活方面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o的价电子排布图______,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种。
(2)一定条件下,和反应可知得,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的配位数为______。区别和两种溶液的试剂是______。
(3)的八配位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作配体,配位原子为C,而不是O,其原因是______,含______键。
(4)在储氢和超导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高压下,中的每个结合4个形成类似的结构独立存在,即得到晶体。则______晶体的密度为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
17.(11分)亚硫酸钠可用作人造纤维稳定剂、造纸木质素脱除剂等。某课题小组利用二氧化硫制备亚硫酸钠并测定其含量,装置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所装试剂为______,作用是______。
(2)实验时,关闭活塞a,通入过量,再打开活塞a,充分反应后即可制得亚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中存在的一处缺陷是______。
(4)亚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从B装置溶液中获得的方法是______。
(5)测定上述产品中亚硫酸钠样品含量。其装置如图所示:
①向三颈烧瓶中加入2.00g样品并加入水将其溶解,锥形瓶中加入50mL水、1mL淀粉溶液,并预加的碘标准溶液,搅拌。
②持续通入氮气,再加入过量磷酸,加入并保持微沸。同时用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时滴定消耗了20.00mL碘标准溶液。
③做空白实验,消耗了1.5mL碘标准溶液。
该样品中亚硫酸钠的含量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先加入磷酸再通入氮气,会使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8.(12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铝箔、等杂质),从废旧锂离子正极材料中回收氧化钴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25℃,,lg2=0.3。
回答下列问题:
(1)废旧电池拆解提取正极材料前,需将其浸入NaCl溶液中,其目的是______。
(2)滤液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酸溶”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不用盐酸替代硫酸的原因是______。
(4)不宜使用沉钴的原因是______。
(5)25℃,若“沉钴”开始时,为了获得纯净的,应控制溶液的pH<______。
(6)若最终得到产品mkg,则可以重新制备______g正极材料(含钴10%)
19.(13分)特泊替尼F可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D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2)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DMF有机化学名称为N,N-二甲基甲酰胺,分子式为,其键线式结构为______,基团Boc的作用是______。
(4)A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一种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和等效氢数目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5)是合成特泊替尼的一个关键中间体。请以、和水合肼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
20.(13分)甲烷干重整(DRM)是利用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合成气,作为可持续替代燃料。DRM的主要反应为:
Ⅰ.
Ⅱ.
该过程中还伴随积碳反应的发生。
(1)一定压强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化合物的焓变为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已知、的摩尔生成焓分别为、。则的摩尔生成焓为______.
(2)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mol,实验测得在下,平衡时各组分的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625℃达到平衡时,积碳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
②为了消除积碳带来的影响,反应选择在______(填“高温”或“低温”)下进行。
(3)在不同压强下,按照投料,假设只发生反应Ⅰ和Ⅱ。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反应Ⅰ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三者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
②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
③1200℃,四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______。高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2.C3.C4.A5.T)6.c7.D8.B9.C10.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
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D12.)13.ID14.A15.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3d
48
Ntttt

15
(2)2CoCl2-2NH:C1+6NH3+H2(O2=2Co(NH3)Cl2C1+2H0(2分)6
gN)a溶液(HN0)3溶液)
(3)氧的电负性大于碳
16
(139+10)×4
(4)10
(4.84X10)×6.02X10(2分)
17,(11分,除标注每空2分)
(1)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1分)
观察一氧化硫的流逑、平衡压强(1分)
(2)C0-2S)2-2(0H=2S)片+C0:+H20或2S)2+CO月+H20-2HS0a-CO2;
HSO+OH=SO+H,O
(3)未排除装置内的O:
()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5)68为
偏低(1分)
18.(12分,除际i外每空2分)
(1)知路放电(1分)
(2)NaA1(OH):](1分)
(NH):S0(1分)
(3)4C001十S,0十22II+-12Co+十2S0-+11II0产生C12污染环境(1分)
(4)使卯VaeC)易导致形成Co(OH)2沉淀
(5)7.8
59m
(6)7写×10
高三化学试题答案第】页(共2页)
19.(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羟基,瞇键
取代反应(1分)
HO
C
2)
+H.0
保护氨基(亚氨基或次氨基)(1分)
HO
4
NuOH、乙铰淬液
5)
OH
水井彤
CN
NH
(3分)
CN
20.(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y-395
5
(2)85
12
②高温(1分)
(3)①K:K-K
②P,PP3P
③在该温度下,压强对平衡转化率几乎没有影响,反成「两侧气体系数和不相等,反
应Ⅱ两侧气体系数和相等,说明主要发牛反应Ⅱ,
高二化学试题答案第2贞(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