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背诵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中共八大地位、过渡时期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原因启示、八字方针
2、文革:时间、最大冤案、结束标志
3、成就以及英雄人物
一:在黑暗中祈愿 二:在黑暗中徘徊
三:在讨论中求真 四:在转折中求是
五:在纠错中远航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目录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内容及历史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史料实证
通过研读材料和图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家国情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历史使命感。
时空观念
通过对比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二者在纠正错误、确立领导核心、重要历史地位方面的具体不同。
课程标准: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在黑暗中祈愿
背景
史料实证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思考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人民最渴望的是什么?
国家政权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到严重削弱。作为政权支柱的人民解放军被搞乱了;公安、检察、司法机关这些专政的主要工具被“彻底砸烂”了;本来就很薄弱的民主和法制荡然无存……仅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即占总人数的75%左右。……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冤假错案……全国被株连的群众达1亿人。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一
①健全民主法制,平反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失了五千亿元……这个数字比建国30年的全部基本建设总投资还多。当然,我们的损失不止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宝贵的时间。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二
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摧残。学校关闭,教育质量下降,文盲大量增加;文艺界百花凋零,万马齐暗……“文革”十年,是新中国科学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三
一.在黑暗中祈愿
背景
史料实证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思考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人民最渴望的是什么?
②发展经济
③发展文化教育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一.在黑暗中徘徊
“两个凡是”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阶级斗争为纲
一.在黑暗中徘徊
“两个凡是”
我们不禁要追问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文化大革命可能会继续
——因为没有深刻认识到错误根源
——因为对毛泽东的个人盲目崇拜
为什么不纠正错误呢?
为什么没能深刻认识错误根源呢?
一.在黑暗中徘徊
“两个凡是”
中国需要一位有勇气、有能力纠正错误的人!
三.在讨论中求真
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
1978年,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思想理论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引发了席卷中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史料实证
地位: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基本的指导思想
结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在转折中求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
自主学习
时间 地点
内容 路线 纠正错误 树立正确路线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领导核心) 1978年
北京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结合教材35-36页,自主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四.在转折中求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纠正了博古等人
的“左倾”错误
彻底纠正了“左”的错误思想
开始确立毛泽东
领导地位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纠错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核心素养提升
历史解释
五.在纠错中远航
拨乱反正
拨乱反正 背景
主要工作
胜利完成
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大浪潮,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①政治上: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②典型事件: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知识拓展
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考试的考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被迫“停课闹革命”,高考招生工作也停顿下来,很多青年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主持决策和直接推动下,高考制度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4、发挥媒体作用
利用共产党员网、手机报、电视栏目、微信易信和远程教育平台等,开发制作学习资源,推送学习内容。
引导党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
运用各类媒体,宣传做法和成效,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近现代三次历史性巨变
核心素养提升
历史解释
本课小结
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A.时间 B.背景 C.内容 D.影响
当堂测评
C
2.小红同学在某图书馆网站检索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资料,在“重大意义”部分可以阅读到的内容是,这次会议的召开( )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C.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D.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当堂测评
D
3.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是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
③都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④都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当堂测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