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伤仲永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秋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伤仲永ppt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13 11:1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伤仲永王安石预习检测将下列空白填补完整,并注音。1、世( )耕
2、父异( ),借近旁与之
3、其( )( )皆有可观者
4、或以钱币( )之
5、日( )( )永环( )于( )人
6、从先人还家,于( )家见之
7、不能( )前时之闻
8、( )然众人矣
9、得为众人而已( )随笔散文随笔,散文的一种样式。
“胸襟放达,神形潇洒,饮食男女,生老病死,七情六欲,人生世相,固然在在萦怀;名山大川,远村近廊,清风明月,花鸟虫鱼,不但怡情悦性,兼可格物致知;暇思玄想,心会神游,宇宙洪荒,低徊求索,精神世界更是上不巴天,下不着地,宽不见边,深不摸底,也不忌议古今,论是非,说文化,侃科学,信笔所致,如悠悠浮云,款款流水,陶然忘机。”
——柯灵1021~1086年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与韩愈、柳宗元、曾巩、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整体感知履历表解释下列加点字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利其然
父异焉“以之为奇”,对……感到奇怪“以之为宾客”,把……当作宾客“以之为利”,认为……有利可图“以之为异”,对……感到诧异名词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即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怎样。如:渔人甚异之
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
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己 从
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
受于人
于 到 在 比 被父利其然也
泯然众人矣然代词,这样……的样子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听说 名声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不受之人
之 书具 仲永 不使学这件事 的 代词,指后天教育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 学
2、令 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3、又七年,还自扬州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让(他)作诗,其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省略句深入探讨1、“XXX,我想对你说” 从大家的发言中,你能归纳仲永悲剧的原因吗?2、从仲永的事情看,“受之人”和“受之人”想比,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从你的实际经验中,你觉得两者孰轻孰重呢?3、在现实社会中,你知道类似“仲永”的故事吗?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表现如何?2、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4、课文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3、课文是以什么来组织和安排材料的?5、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课文回顾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