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2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2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3 09:05:32

文档简介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素养测试
历史试题
2024.2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问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诗将答策答在答顽卡上。远择题每小顽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月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泽题诗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图〡足中时邮政发行的《时家苦h遗址公园》特种邮两一套4枚,邮两图案名称分别为良諾时家
芳山遗址:公同园、陶寺风家考山遗址公园、石邱风家考十遗址:公园、二里头风家考山遗址:公园。
据此判断该套邮票的主题为
CHINA
120

4.远古人类足源
B.巾华文明探源
C.十铜文明辉焊
D.农耕技术发茂
2.匯虎地案嘉竹简1有很多茶律内记载,其1有记载:“有市也,必以书,毋11请,丹鳄访”;“行命
书及书兴急者,辄之,不急者,山毕勿敢阳阳者以律论之”这反映了茶朝
玉.开啼文书治国先河
B.“刑酷法巩周统治
C.发楼完善户獠歧治
D.规范行歧饰理制皮
3.《元史》记载:“吞,市片万安京·月,片揭搁紫哈嫩一月;是,避辛于背刺斡儿朵;秋,片十阔阔
脑儿彳常;冬,大猎于让吉河”,“率以为常”,后在此基础上元朝建立了两都(大都和上都)巡幸
制皮。这一制度的建立
A.消除」地方分裂割据的隐出
B.表明元朝歧治治埋行内地制宜的则
C.利于边班与内地埋体化
D.适应了民族役统和政治统治的现实斋要
历史试题第|页{共6页)
扫描全能王
4.嘉庆年间,安微桐城祝低宋族将订立的族规“呈县肯批”,县批文说:“祝姓·族人等知悉,水等
务须…听从当长等开列规条,州遵守。如冇不遵纳束若许该·长班实指名赴以具桌,
以凭惩汾。”这休现」广当删基宏治拥
A,重教化而慎州罚
.家国汉重的抑树升级
C.严控基层口治权
D.者力绥和官民紫张关系
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宫商最感觉《内京条约》给仙们私人利益的打击“
“《南京条约》以后,他]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雅怪他」岁恨外时人。广州的商人方而地是
此。”对此解读合坪的是
4.巨额赔款圳重洁政付财政负相
阝,列损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
(.鸦片战争后中商贸中心转移
).协定关税细得了埃商业发展
6.表1是“屮同近代产业练构的变动(1器7-]936年》”据此,反峡了这时期的屮同
回民收入
狱业人II
年份
1887年
1936年
1887年
1936年
农业〔陛}
69.62
64.50
80.00
75.52
工业和服务业(%
3).38
35.50
20.0X0
24.48
&1
.小农轻济实现了户我转型
3.城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对工业文明的证应与坑争
山.心族资.本士义发展爱慢
7.2)世纪40年代初.陕甘宁边区确定了发展经济、保席供轮”的总小针,调以发展农业为亡.
协调畜牧业、工业、手T业等4产事业行“公私兼顾”、“军兼顾”,并运用互助合作的形式,
成立农业牛产合作社。这此政策
.团结了地土阶级联合坑门
B.本现了新土土义经济内函
.打破了山军“N笼”政策
).战略上配合了正战物作战
8.图2是1947年春夏之际国国风党军队利人风解放军的战场态势图:该战场态势
北形到
→区长号进收向
一布反攻古时
图下改北店片
家店
图2
玉.标志着企而内战突然爆发
B.为解放华战咯反歧提供夹机
C.摧毁了画民党的统治基础
D.实现了党内工作重的转移
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扫描全能王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素养测试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D B C C B B B A D B D C C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
17.(1)功能: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2分)
原因: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江南人才聚集推动文化的发展;宋代城市发展符合城市发展自然规律。(1点2分,3点6分)
(3)意义:奠定了新中国政权的社会基础,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拥护;提高了群众的建设热情;为以后城市管理提供经验借鉴。(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8分)
(3)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发展由东部向西部推进;全国总体稳定快速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
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1世纪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点2分,2点4分,3点5分)
18.(1)评析:英国“自由贸易派”观点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独占中国进口贸易市场,更希望对华倾销本国工业品,并且他们认为中国市场是有潜力接收这些商品的,但需要像俄国那样通过战争逼迫中国打开贸易大门。受“自由贸易派”观点影响,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自由贸易派”观点从英国国家利益出发,主张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实质上是主张对华的经济侵略。(6分)
(2)背景:经济全球化加快;苏联、西欧、日本的经济竞争力增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凸显,美国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及其长期持续;国际法对美国经济霸
权主义行径的束缚增多。(6分,答出三点即可)
认识:美国“公平贸易”政策是不公平的;体现了美国本国的利益至上,其目的是维持美国的经济优势和竞争力;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12分)示例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的民族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认为是“兄弟政权”;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全国各地风俗教化趋同,政令法规贯通。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
经过各个民族、各个朝代的共同努力,最终写就了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更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