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创新发展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入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创新发展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入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7 22:03:35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2月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在西周中期至晚期前端的百余年中,井氏家族成为赓续绵延的法官家族。周恭王时期,井氏
家族的宗子井伯曾以审判团首席法官的身份处理裘卫诉邦君厉一案;传世的青铜器曶鼎铭文
记录了井叔处理贵族曶与限之间争讼的案例。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权力被烙上宗族印记
B.地方治理体系较为松散
C.审判权是诸侯的重要权力
D.传统礼乐制度遭到冲击
2.司马迁在《史记》中赞颂汉高祖实行“量利禄,度官用,以赋予民”的赋税政策,即严格测算官吏
俸禄和政府开支,然后根据支出需求,向人民征收赋税。这种赋税政策的实行根源于
A.秦朝衰亡的教训
B.黄老治术的推崇
C.社会经济的凋敝
D.选官制度的变革
3.表1所示为中晚唐时期传奇(文言短篇小说)中的部分女侠事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表1
女侠
事迹
自述“前世本为男子”,因意外杀人而转世为女子,因此红线女的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赎清自
红线女
己前世的罪孽
樊夫人
慈悲为怀,无偿救助遭受困苦的百姓
聂隐娘
一心为主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在任务完成之后,选择归隐自然
A.社会尚武之风较为盛行
B.社会思潮影响文学创作
C,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衰微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4.宋朝官方设立的救助机构覆盖范围多局限于城市。乡村基层所存在的只是临时的突发事件
救济,但这类救济也难有保障,官员面对乡村灾荒的逐级请示,往往会耽误救灾的最佳时机。
因此,广大乡村地区俨然被排除在“福利国家”之外。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B.市镇经济的逐渐兴起
C.乡约自治的日益成熟
D.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5.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觀见乾隆皇帝。表2所示为当时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
单。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表2
英国的礼单(部分)
中国的回礼单(部分)
天体运行仪器、望远镜、地球仪;蒸汽机、棉纺机、织布
珐琅、珍宝、玉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
机、座钟;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巨型战舰模型
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及各色土产食品
A.社会转型条件成熟
B.开始融人国际社会
C.广大民众生活富足
D.盛世之下潜伏危机
6.20世纪初,中国的进步群体都把民族主义看成摆脱危机、走向独立富强的必由之路。随着拒
俄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抵制日货运动等反侵略斗争一浪高过一浪,他们把对列强的感性认识
上升为理性思考,并使用了“帝国主义”这一新概念。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国人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
B.打倒帝国主义成为全民共识
C.盲目排外的心理仍然浓厚
D.提倡国货运动得到政府支持
7.1916年,粤汉铁路湘鄂段艰难修通。凭借粤汉铁路,岳阳、衡阳的工业迅速发展,衡阳更是成
为周边四省的中心点;郴州结束了翻越骑田岭挑盐的历史,成为湘南地区商品集散地;湘潭日
渐衰落,“长沙渐成湘省货物进出口之总汇”。由此可见
A.湖南交通运输实现了近代化
B.新式交通导致自然经济解体
C.交通发展影响湖南经济格局
D.铁路修筑开启了城市化进程
8.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继续实行“三三制”政策,要求解放区县以上政府聘请一些进步的工商业
人士,以及有相当声望的、赞成反美反蒋、赞成民主和减租减息等基本纲领和政策而又没有逃
跑的开明绅士担任参议、咨议,或吸纳他们参加一定的工作。这一精神的贯彻
A使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B.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
C.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为新中国的制度建设积累了经验
9.1963年,印尼发起并举办新兴力量运动会,中国克服巨大阻力,派代表团参加。周恩来总理
在贺电中说:“新兴力量运动会的召开,标志着新兴国家的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
主义对国家体育事务的操纵和垄断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胜利。”由此可知,中国参加新兴力
量运动会
A.全方位突破了美国的封锁
B.加强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团结
C,旨在改善周边的政治局势
D.直接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兴起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2024届高三2月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国家权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中期至晚期前端,井氏家族获得
了世袭的审判权力,井伯、井叔相继审理了一系列重大案件,这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宗族印记,
故选A项;材料体现不出地方治理体系的松散,故排除B项:审判权只是井氏诸侯的重要权
力,不具有普遍性,故排除C项;材料中的重大案件由井氏诸侯负责审理,遵奉天子册封的权
威,说明当时人们依然恪守传统的礼乐制度,故排除D项。
2.C【解析】本题考查汉初的赋税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经过长期战乱,经
济调敝,国力穷困,汉高祖推崇黄老治术,采取“量出以制人”的赋税政策,故选C项;吸取秦
朝衰亡的教训、推崇黄老治术也是原因,但不是实行赋税政策的根源,故排除A、B两项;汉高
祖的这种赋税政策与选官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
3.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思想与文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晚唐时期佛道思想流行,材料中女侠所持的“前
世”“赎清自己前世的罪孽”“慈悲为怀”属于佛教思想,“选择归隐自然”属于道教思想,由此可
知,社会思潮影响文学创作,故选B项:材料体现不出尚武之风,故排除A项;“一心为主”说
明当时还是有主奴思想的,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故排除D项。
4.D【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救助,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素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在内政上强干弱枝,强化中央集权,
削弱地方权力,因而基层救灾需要逐级请示,难以正常运作,故选D项;土地兼并与天灾无必
然联系,故排除A项:材料所述现象不是由市镇经济的兴起而导致的,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
不出乡约自治的日益成熟,故排除C项。
5.D【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的盛世危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乾隆时期中英两国的礼单中,英国以工
业制成品及近代科技成果为主,而中国以传统手工业品为主,这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的工业
化差距,折射出清朝盛世之下的危机,故选D项;乾隆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社会转型条
件并不成熟,故排除A项;中国此时尚未融入国际社会,故排除B项;虽然此时属于“康乾盛
世”时期,但材料体现不出民众的生活富足,故排除C项。
6.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族意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素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反帝斗争高涨,是因为列
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刺激了国人的民族觉醒,故选A项;“全民共识”夸大其词,
故排除B项:反帝斗争并不等于盲目排外,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态度,故排除
D项。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