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人教八下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2
3
4
5
1
随堂练习
1.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
2.了解它的背景,理解其重大意义;
3.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学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导入新课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
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
被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
“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下放江西。
恢复副总理职务,代替周恩来分管国务院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
7月,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 8月,选举邓小平等人为副主席。
1933年6月
“第一起”
1973年
“第二起”
1977年
“第三起”
1933年2月
“第一落”
1966年
“第二落”
1976年
“第三落”
新课引入
(1)“文化大革命”造成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2)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新知学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3)两个凡是的推行引起普遍的不满。
2.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时间:
②开始标志:
1978年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 远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
《光明日报》上发表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链接课本P35——相关史事
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基本的指导思想。
③影响:
链接课本P35——相关史事
2.概括:
(1)时间:
(2)主要内容:
1978年12月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以阶级斗争为纲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会上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的
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材料分析
结合历史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符合中国国情。只有坚定这样的认识,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
前
后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左倾错误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以阶级
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
为中心
拨乱反正
个人崇拜
(冤假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的起点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
3.历史意义:
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异同
比较项目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领导核心
历史意义
左倾错误
左倾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纪念徽章
思考探究
(1)主要工作
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
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
刘少奇
彭德怀
老舍
吴晗
1.平反冤假错案:
拨乱反正
(2)平反刘少奇冤案
刘少奇追悼大会
邓小平在刘少奇追悼
会上致悼词
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300多万名千部、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数千万受到株连的人,也得到解脱。他们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认真调整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对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根据相关史事说说拨乱反正工作的展开对国家发展有什么意义?
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左”倾错误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对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链接课本P36——相关史事
2.成果: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考试的考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被迫“停课闹革命”,高考招生工作也停顿下来,很多青年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主持决策和直接推动下,高考制度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拓展延伸
伟大的历史转折
始于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奠定思 想基础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1978年12月
思想;政治;组织
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转折;
新时期。
拨乱反正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指的是( )
A.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B.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2.(2022·江苏徐州)下图法新社记者的评论是基于中国( )
A.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独立国家
B. 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标
C. 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3.(2022·陕西)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是(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
③都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④都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党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注重自身的不断提升和修正,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B.《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
C.《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通过
D.《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