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0 17:0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候课背诵·探索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行:
1.中共八大:1956年,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失误:(1) 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时间:1958年,)。后果:1959—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3.调整国民经济:1961—1965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二、 “文化大革命”(1966-1976):①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遭迫害致死。②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者被称“四人帮”)③结束: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三、建设成就: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文革成就①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②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③1973年,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观看视频,见证中国国力的崛起!
视频导入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失了五千亿元……这个数字比建国30年的全部基本建设总投资还多。当然,我们的损失不止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宝贵的时间。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二:“仅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即占总人数的75%左右。……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冤假错案……全国被株连的群众达1亿人。”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四: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摧残。学校关闭,教育质量下降,文盲大量增加;文艺界百花凋零,万马齐暗……“文革”十年,是新中国科学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经济困难
文化凋敝
①文革积累下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
材料一:“文化大革命”也大大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把多年辛苦建立的各级人民政权机构打碎了,把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机构公、检、法砸烂了……
——金春明《大变动年代的探索》
冤假错案
阅读材料思考:“文革”后的中国面临的问题?
政治混乱
1.背景: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
②“两个凡是”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③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性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11日
1.背景:
④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
5月2日到6月6日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
率团考察西欧5国
1.背景:
2.召开:
以“左”的思想为指导的中央领导
“以阶级斗争为纲”
“左”倾错误指导下的“两个凡是”方针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工作中心:经济建设
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伟大的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地点:
1978.12,北京
(2)主要内容:
1977年7月7日中共十
届三中全会通过恢复
邓小平职务的决议
邓小平
(1904~1997年)
三起三落
1933年因拥护毛泽东的
主张,被撤职。同年6月回
到领导岗位。
“文革”被下放到农村。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主抓经济。1976年,再次撤销职务,保留党籍被下放。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
思想的根本态度、根
本观点、根本方法。
……连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都成了
问题,简直是莫名其
妙!——邓小平1978年
5月30日同胡乔木谈话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历史学家胡绳
①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邓小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1978年12月24日,彭德怀、陶铸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彭德怀(1898-1974)
陶铸
(1908-1969)
图为邓小平在追悼会上为彭德怀致悼词
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1.背景:
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概况:
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②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刘少奇
(1898年-1969年)
1980年5月17日,
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上万人参加。
19日遵刘少奇遗嘱,亲属将骨灰撒向大海。
1959年4月当选
共和国主席
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2.概况: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3.完成:
拨 乱 反 正
政治上:
调整和落实知识分子、民族、宗教政策等;
政策上:
思想上:
教育上:
平凡冤假错案;
1981年,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第一次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二次巨变: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三次巨变: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
救国
醒过来
建国
站起来
强国
富起来
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巨变
知识拓展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纠错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中共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迎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历史学家胡绳
知识拓展
知识导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思想解放运动: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
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人民思想得到解放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2.有学者评价:“邓小平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努力从经济上改造这个国家。”“全新的道路”指的是(  )
A.农村包围城市 B.推行计划经济
C.实行改革开放 D.坚持一国两制
B
C
随堂训练
3.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完成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五大召开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D
5.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经济建设的发展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D.经济特区的建立
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以武装斗争为主线 B.实事求是,依据国情来选择道路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百废待兴,建设社会主义共和国
C
B
7.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是(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
③都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④都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21·四川雅安·8)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和去香港考察的人员达529批,共3213人。其中,经党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有四个。这些考察(  )
A.为改革开放作了准备 B.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为深化改革打下基础 D.推动冤假错案平反工作
9.(2021·浙江宁波·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  )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