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突破06 双变量问题
目录
破解双参数不等式的方法:
一是转化,即由已知条件入手,寻找双参数满足的关系式,并把含双参数的不等式转化为含单参数的不等式;
二是巧构函数,再借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从而求其最值;
三是回归双参的不等式的证明,把所求的最值应用到双参不等式,即可证得结果.
题型一:双变量单调问题
例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2)设,证明:对任意,,.
【解析】(1)当时,,,切点为
求导,切线斜率
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2),的定义域为,求导,
在上单调递减.
不妨假设,∴等价于 .
即.
令,则.
,,.
从而在单调减少,故,即,
故对任意 .
例2.(2023·安徽·校联考三模)设,函数.
(Ⅰ)讨论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Ⅱ)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且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Ⅰ)的定义域是.
.
(1)当时,,的定义域内单增;
(2)当时,由得,.
此时在内单增,在内单减;
(3)当时,,的定义域内单减.
(Ⅱ)因为,所以,.
此时.
由(Ⅰ)知,时,的定义域内单减.
不妨设,
则,即,
即恒成立.
令,,则在内单减,即.
,,.
而,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
所以,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例3.(2023·福建漳州·高二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校考期末)已知函数
(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Ⅱ)若时,任意的,总有,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析】(Ⅰ) ()
①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增;
②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减;
③当时,令解得
则当时 ;
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II)由(Ⅰ)知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增;
对任意即
令因为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即在上恒成立
故
令则又因为所以
>1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
故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是即.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变式1.(2023·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函数,,且.
(1)当时,讨论的单调性;
(2)当时,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1)函数的定义域为,
将代入的解析式,得,
求导得.
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令,得.
所以当时,,当时,,于是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综上,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2)当时,.
因为,所以不等式可化为,
所以对任意的恒成立,所以函数为上的减函数,
所以在上恒成立,可得在上恒成立,
设,则,令,得.
所以当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所以,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变式2.(2023·天津南开·高三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当时,证明;
(3)若对任意的不等正数,总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题意得:定义域为,;
当时,,,在上恒成立,
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令,解得:,
当时,;当时,;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综上所述: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2)由(1)知:;
要证,只需证,即证;
设,则,
当时,;当时,;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又,,即.
(3)不妨设,则由得:,
即,
令,则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恒成立,
即,又,;
令,则,
令,解得:(舍)或,
当时,;当时,;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解得:;
的取值范围为.
题型二:双变量不等式:转化为单变量问题
例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已知,若存在两个极值点,且,求的取值范围.
【解析】(1)函数的定义域为,,
当时,,当且仅当即“=”,则,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方程有两个正根为,,
当或时,,当时,,
于是得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因存在两个极值点,且,由(1)知,即,则,
显然,对是递增的,从而有,
,
令,
,
令,,
即在上单调递增,,则,于是得在上单调递增,
从而得,即,
所以的取值范围.
例5.(2023·新疆·高二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若,求函数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当时,讨论f(x)的单调性;
(3)设f(x)存在两个极值点且,若求证:.
【解析】(1)若,则,所以,又,所以,即f(x)在点(1,0)处的切线斜率为2,所以切线方程为.
(2)f(x)的定义域为(0,+∞),,设,其.
①当时,即时,,即,此时f(x)在(0,+∞)为单调递增函数.
②当时,即时,设两根为.
当时,,即,即f(x)的增区间为,.
当时,,即,即f(x)的减区间为.
综上:当时,f(x)的单增区间为;
当时,f(x)的增区间为
减区间为().
(3)由(2),
因为f(x)存在两个极值点,所以存在两个互异的正实数根,
所以,则,所以,
所以
.
令,则,
∵,∴,∴在上单调递减,
∴,而,
即,∴.
例6.(2023·山东东营·高二东营市第一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已知函数(为常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函数存在两个极值点,且,求的范围.
【解析】(1)∵,
,当时,,,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定义域上,
时,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
当时,令得,,
,时,;时,
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综上可知:当时,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其中,)
(2)由(1)知有两个极值点,则,
的二根为,
则,,
,
设,又,∴.
则,,
∴在递增,.
即的范围是
变式3.(2023·山东·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函数,其中.
(1)当时,求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
(2)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3)若存在两个极值点的取值范围为,求的取值范围.
【解析】(1)当时,,定义域为,
所以,
所以,又,
所以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2)的定义域是,
,,
令,则.
①当或,即时,恒成立,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②当,即时,由,得或;
由,得,
所以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综上所述,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3)由(2)当时,在上单调递增,此时函数无极值;
当时,有两个极值点,即方程有两个正根,
所以,则在上是减函数.所以,
因为,
所以
,
令,则,
,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又,且,
所以,
由,
又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且,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变式4.(2023·江苏苏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若函数存在两个极值点,记,求的取值范围.
【解析】(1)的定义域为,对求导得:
,
令
1)若,则,即,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2)若
①当时,即,则,即,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②当时,即,由,得
当时,
当时,
综上所述,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 在上是单调递增的,
在上是单调递减的.
(2)由(1)知,存在两个极值点当且仅当.
由于的两个极值点 满足,
所以,
所以,
同理,
,
所以,
令,所以,
所以在上是单调递减的,在上是单调递增的
因为,且当,
所,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存在两个极值点,,且,求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题意,函数,
可得,其中,
当时,即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令,即,
解得,,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当时,令,即,
解得,,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2)由(1)值,当时,函数存在两个极值点,且,
因为,
所以,
整理得,
所以,即,
因为,可得,
令,则,
所以在为单调递增函数,
又因为,所以当 时,,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变式6.(2023·吉林长春·高二长春市实验中学校考期中)设函数.
(1)当时,求的单调区间;
(2)若有两个极值点,
①求a的取值范围;
②证明:.
【解析】(1)当时,,
故,
所以,
当时,;当时,,
所以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为.
(2)①,依据题意可知有两个不等实数根,
即有两个不等实数根.
由,得,
所以有两个不等实数根可转化为
函数和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令,则,
由,解得;由,解得;
所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所以.
又当时,,当时,,
因为与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
②由①可知有两个不等实数根,
联立可得,
所以不等式等价于
.
令,则,且等价于.
所以只要不等式在时成立即可.
设函数,则,
设,则,
故在单调递增,得,
所以在单调递减,得.
综上,原不等式成立.
题型三:双变量不等式:极值和差商积问题
例7.(2023·黑龙江牡丹江·高三牡丹江一中校考期末)已知,函数.
(1)当时,求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若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
(i)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ii)证明:(……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解析】(1)当时,(),则,
故当时,,当时,,
故的递减区间为,递增区间为,
极小值为,无极大值;
(2)(i)因为(),
令(),问题可转化函数有个不同的零点,
又,令,
故函数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故,故,即,
当时,在时,函数,不符题意,
当时,则,,,
即当时,存在,,
使得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故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的a的取值范围为;
(ii)因为,,且,
令,则,,
又,
令,即只要证明,即,
令,
则,
故在上递增,且,所以,即,
从而,
又因为二次函数的判别式,
即,即,
所以在上恒成立,故.
例8.(2023·内蒙古·高三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统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存在两个极值点,证明:.
【解析】(1)∵,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当时,恒有,则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令,.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显然,
∴当和时,;当时,.
∴当和时,,∴在和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
综上,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2)证明:由(1)知,当时,存在两个极值点,
∴,,∴,,
∴.
设,由(1)易知,∴.
要证明,
只要证明.
设,则,
∴当时,单调递增,从而,即,
∴成立,从而成立.
要证明,只要证明.
由(1)知,,,
只要证明.
设,
则,,
则当时,单调递增,从而;
则当时,单调递减,从而,
即成立,从而.
综上,得.
例9.(2023·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2)若存在两个极值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并证明:.
【解析】(1)当时,,则,
,∴,
∴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2)由题意知,
令,,
∵存在两个极值点,∴有两个零点,
易知,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g(x)至多有一个零点,不合题意.
当时,由得,
若,则,单调递增;
若,则,单调递减.
要使有两个零点,需,解得.
当时,,∴在上存在唯一零点,记为.
∵,∴,,
设,则,令,,则,
∴在上单调递减,∴,即,
∴在上存在唯一零点,记为.
则,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0 ﹣
↘ 极小值 ↗ 极大值 ↘
∴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要证,只要证,
只要证,只要证,
又,∴只要证,即证.
设,,
则,
∴F(x)在时单调递增,
∴,
∴成立,即得证.
变式7.(2023·辽宁沈阳·高二东北育才学校校考期中)已知函数,.
(1)当时,讨论方程解的个数;
(2)当时,有两个极值点,,且,若,证明:
(i);
(ii).
【解析】(1)方法一:,.
设,则.
设,则,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
当时,方程有一解,当时,方程无解;
方法二:设,则.
设,则.单调递增
当时,,
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
,方程有一解.
当时,.
令,
令,则在上单调递增,又
,则在上单调递减,
在上单调递增,则.
即,
无解,即方程无解.
综上,当时,方程有一解,当时,方程无解.
(2)(i)当时,,则,
,是方程的两根.
设,则,
令,解得,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
由.
令,,,.
等价于.
设,,
则,
单调递增,,
,即,,
综上,;
(ii)由(i)知,,.
.
由(i)知,,
设,,则.
单调递减,,即.
.
设,,
则.
单调递增,又,当时,.
,,即命题得证.
变式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
(2)设,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证明:恒成立.
【解析】(1)由题意,函数的定义域为,
且,
①当时,令,解得,
令,解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②当时,令,解得或,
令,解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③当时,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④当时,令,解得或,
令,解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综上,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2)由,则的定义域为,
且,
若有两个极值点,,
则方程的判别式,
且,,解得,
又由,所以,即,
所以
,
设函数,其中,,
由得,又,
所以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内单调递减,
即的最大值为,
从而恒成立.
变式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若有两个极值点,求证:.
【解析】(1),
当时,f(x)递增区间为;
当m<0时,f(x)递增区间为,通减区间是;
(2),
当时,在递增,无极值点;
当或时,令,
得
若,则,在递增,无极值点;
若,则,不妨设.
此时g(x)有两个极值点.
因为,故,即.
题型四:双变量不等式:中点型
例10.(2023·天津北辰·高三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校考期末)已知函数.
(1)已知为的极值点,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3)当时,若对于任意,都存在,使得,证明:.
【解析】(1),由为的极值点.
所以,解得,
由,得,由,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满足在处取得极值.
则,
所以过点的切线方程为
(2) ,则
当时,,则在上单调递增.
令,,,对称轴方程为
当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方程为,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所以,所以.
则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
有两个不等实数根,
所以得出,得出
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综上所以: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3)
所以
又
所以
即
则
由,则,设
设,则
所以在 上单调递减,所以
所以恒成立,即
由,则
由,则在时恒成立.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由,可得成立.
例11.(2023·湖北武汉·统考一模)已知函数 .
(Ⅰ)讨论的单调性;
(Ⅱ)设,证明:当时, ;
(Ⅲ)设是的两个零点,证明 .
【解析】(Ⅰ)求导,并判断导数的符号,分别讨论的取值,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构造函数,利用导数求函数当时的最大值小于零即可.
(Ⅲ)由(Ⅱ)得 ,从而,于是,由(Ⅰ)知, .
试题解析:(Ⅰ)的定义域为 ,
求导数,得 ,
若 ,则,此时在上单调递增,
若 ,则由得,当时, ,当时, ,
此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Ⅱ)令,则
.
求导数,得 ,
当时,,在上是减函数.
而, ,
故当时,
(Ⅲ)由(Ⅰ)可知,当时,函数至多有一个零点,
故,从而的最小值为,且,
不妨设,则, ,
由(Ⅱ)得 ,
从而,于是,
由(Ⅰ)知, .
点晴:本题考查函数导数的单调性.不等式比较大小,函数的零点问题:在(Ⅰ)中通过求导,并判断导数的符号,分别讨论的取值,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Ⅱ)通过构造函数,把不等式证明问题转化为函数求最值问题,求函数当时的最大值小于零即可.(Ⅲ)要充分利用(Ⅰ)(Ⅱ)问的结论.
例12.(2023·云南·高三云南师大附中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且.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当时,若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设线段中点的横坐标为,证明:.
【解析】(1)函数的定义域为,
,解得(舍去),.
当时,在上恒成立,所以函数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函数单调递减,在上,函数单调递增.
综上,时,函数单调递增;
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由(1)知,,,
令,,
则,当时,恒成立,所以单调递增,
即单调递增;
又,故要证,即证;
设,,且,
由题设条件知,,因此只需证;
由题意,,
两式作差可得,,
即,
即,
下面先证明,即证,
令,,
则显然成立,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则,所以,即,
所以,
因此,
即,,
即
因此,
所以原命题得证.
变式10.(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线段中点的横坐标为,证明:.
【解析】(1)的定义域为,
.
①若,则,所以在单调递增.
②若,则由得,
且当时,,当时,.
所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2)由(1)可知: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故图像与x轴至多有一个交点,不符合题意,从而.
当时,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不妨设,,,则.
由,
两式相减得:,
即:,
又
令,,
则,从而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故,从而,又,所以.
变式11.(2023·四川绵阳·高二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设函数图象上不重合的两点.证明:.(是直线的斜率)
【解析】(1)函数的定义域为,
且
①当时,,此时在单调递增;
②当时,令可得或(舍),,
由得,由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综上:①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②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2)由题意得,
所以
又,
要证成立,
即证:成立,
即证:成立.
令,即证时,成立.
设
则
所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所以,都有,
即,,
所以
变式12.(2023·福建泉州·高二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设,若函数的两个极值点,()恰为函数的两个零点,且的取值范围是,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题意,函数的定义域为,
可得,
对于方程的判别式(其中),
(i)若,即时,恒成立,
故在上单调递增;
(ii)若,即时,
令,解得,.
当,;
当时,.
所以当时,单调递增区间为,无单调递减区间;
当时,单调递增区间为和;
单调递增区间为.
(2)由(1)知:且,,其中,
因为,可得(),
所以,
由,可得
两式相减,得.()
∴
令,可得,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由的取值范围是,得的取值范围是,
所以,
又因为,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题型五:双变量不等式:剪刀模型
例13.(2023·天津和平·耀华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已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a、b;
(2)设曲线y=f(x)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为P,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为y=h(x),求证:对于任意的实数x,都有f(x)≥h(x);
(3)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且,证明:.
【解析】(1)将代入切线方程中,有,
∴,即,
又,
∴.
若,则,与矛盾,
故.
(2)由(1)可知,,,
令,有或,
故为.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则,
令,
则,
∴,
令g(x)=,则,∴在R上单调递增,
∵,
∴当时,,单调递减,
当x>-1时,,单调递增.
∴,即成立.
(3)由(2)知在处的切线方程为,且f(x)≥h(x),
则,
设,则,
故,∵单调递减,∴,
设在处的切线方程为,易得,
令,
则,
令,则,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又∵,
∴当时,,T(x)单调递减,
当时,,T(x)单调递增,
∴,即,∴,
设,则,
故,∵单调递增,故,
又,
则.
例14.(2023·辽宁沈阳·统考三模)已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
(2)函数图像与轴负半轴的交点为,且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函数,,求的最小值;
(3)关于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且,证明:.
【解析】(1)将代入切线方程中,
得,所以,
又或,
又,
所以,
若,则(舍去);
所以,则;
(2)由(1)可知,,
所以,
令,有或,
故曲线与轴负半轴的唯一交点为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则,
因为,
所以,
所以,.
若,,
若,,,
所以.
若,,
,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取得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所以最小值.
(3),设的根为,
则,又单调递减,
由(2)知恒成立.
又,所以,
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则,
令,
.
当时,,
当时,,
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又,
所以当时,,当时,,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即,
设的根为,则,
又函数单调递增,故,故.
又,所以.
例1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是的极值点.
(1)求的值;
(2)设曲线与轴正半轴的交点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直线.求证:曲线上的点都不在直线的上方;
(3)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求证:.
【解析】(1);由题意知,,;
(2)证明:设曲线在,处切线为直线;
令;
;
;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
,即,即上的点都不在直线的上方;
(3)由(2)设方程的解为;
则有,解得;
由题意知,;
令,;
;
在上单调递增;
;
的图象不在的下方;
与交点的横坐标为;
则有,即;
;
关于的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
变式13.(2023·安徽·校联考二模)已知函数,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设曲线与轴正半轴相交于点,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求证:曲线上的点都不在直线的上方;
(2)若关于的方程(为正实数)有两个不等实根,求证:.
【解析】(1)证明:由题意可得:,
,
可得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
令,
,
当时,,当时,
∴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曲线上的点都不在直线的上方.
(2)证明:由(1)可得,
解得,
当时,,当时,,
所以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所以的最大值为,
,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
由(1)得,
令,
,,
∴由零点的存在性定理知,
同理可得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
设与的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则,
.
下面证明:.
,
,且,
.
变式1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记为,令.
(1)设函数的图象与轴正半轴相交于,在点处的切线为,证明:曲线上的点都不在直线的上方;
(2)关于的方程为正实数)有两个实根,,求证:.
【解析】(1)证明:由,则,即切点为
求导,则切线斜率,
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记为,
.
由.,解得.
求导,则切线斜率.
在点处的切线为.
令..
求导,
恒成立,令,得,解得
当时,,函数单减;当时,,函数单增.
,即.
因此曲线上的点都不在直线的上方.
(2)由(1)知,求导
当时,,函数单增,当时,,函数单减;
,且有两个零点:0,
又在点处的切线为.
同理可得:在点处的切线为:.
设与,的交点的恒坐标分别为,.
又,则,.
.
.
题型六:双变量不等式:主元法
例16.(2023·江苏盐城·高三盐城中学校联考开学考试)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最小值;
(2)当时,求证:(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3)若,求证:.
【解析】(1)
令得:,
,;
令得:;
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
(2)由(1)知:当时,有,
,即:,.
(3)将变形为:
即只证:
设函数
,
令,得:.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的最小值为:,即总有:.
,即:,
令,,则
,
成立.
例17.(2023·河南信阳·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求函数的最小值,并证明:当时,.(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解析】(1)的定义域为,
因为,
所以,
又因为,
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2)令,,
解得,
当时,,当时,,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证明如下:当时,有,
所以,
即,
所以.
例18.(2023·山西晋中·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求证:,.
【解析】(1)由题知,
所以,
当时,,
当时,,当时,,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2)由题知,,,
所以,
因为,
所以
令
即证在上恒成立,
因为
当时,,
当时,,即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即在上单调递减,
因为,,
令,
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所以恒成立,
因为,
所以在上恒成立,即得证.
变式15.(2023·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其中且为常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函数的极值点只有一个,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当时,若(其中恒成立,求的最小值的最大值.
【解析】(1)函数的定义域为,
其导数为.
由或,
设,,
当时,;当时,.
即在区间上递增,在区间上递减,
,
又当时,,当时,且恒成立.
当或时,方程无根,函数只有一个极值点.
当时,方程的根也为,此时的因式恒成立,
故函数只有一个极值点.
当时,方程有两个根、且,,
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减;,单调递增;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此时函数有、1、三个极值点.
综上所述,当或时,函数只有一个极值点.
(2)依题意得,令,则对,都有成立.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注意到,
若,,有成立,这与恒成立矛盾;
当时,因为在上为减函数,且,
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
若对,都有成立,则只需成立,
,
当时,则的最小值,
,
函数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即的最小值的最大值为;
综上所述,的最小值的最大值为.
变式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函数.
(1)求的极值;
(2)设,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证明:.
【解析】(1)函数,则,
令,解得:,且当时,,时,
因此:的极小值为,无极大值.
(2)
令,则,
注意到:,若要,必须要求,即,亦即
另一方面:当时,因为单调递增,则当时,恒成立,所以在时单调递增,故;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3)构造函数,,,
,,,在上是单调递增的;
故即:
另一方面,构造函数,
,
在上是单调递减的
故即:
综上,.
变式17.(2023·广东珠海·高一珠海市第二中学校考期中)已知函数.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设函数,若存在,使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对任意的,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得,
即,解得或,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2)由题可知,
若存在,使得,
则不等式的解集非空,
则,
解得或,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或;
(3)对任意的,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上恒成立,
等价于对于任意的,不等式在区间上恒成立,
令,对称轴,
由,可知,
所以在区间单调递增,,
所以只要当时,恒成立即可,
即当时,恒成立,
所以.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重难点突破06 双变量问题
目录
破解双参数不等式的方法:
一是转化,即由已知条件入手,寻找双参数满足的关系式,并把含双参数的不等式转化为含单参数的不等式;
二是巧构函数,再借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从而求其最值;
三是回归双参的不等式的证明,把所求的最值应用到双参不等式,即可证得结果.
题型一:双变量单调问题
例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2)设,证明:对任意,,.
例2.(2023·安徽·校联考三模)设,函数.
(Ⅰ)讨论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Ⅱ)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且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3.(2023·福建漳州·高二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校考期末)已知函数
(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Ⅱ)若时,任意的,总有,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变式1.(2023·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函数,,且.
(1)当时,讨论的单调性;
(2)当时,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变式2.(2023·天津南开·高三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当时,证明;
(3)若对任意的不等正数,总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二:双变量不等式:转化为单变量问题
例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已知,若存在两个极值点,且,求的取值范围.
例5.(2023·新疆·高二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若,求函数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当时,讨论f(x)的单调性;
(3)设f(x)存在两个极值点且,若求证:.
例6.(2023·山东东营·高二东营市第一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已知函数(为常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函数存在两个极值点,且,求的范围.
变式3.(2023·山东·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函数,其中.
(1)当时,求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
(2)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3)若存在两个极值点的取值范围为,求的取值范围.
变式4.(2023·江苏苏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若函数存在两个极值点,记,求的取值范围.
变式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存在两个极值点,,且,求的取值范围.
变式6.(2023·吉林长春·高二长春市实验中学校考期中)设函数.
(1)当时,求的单调区间;
(2)若有两个极值点,
①求a的取值范围;
②证明:.
题型三:双变量不等式:极值和差商积问题
例7.(2023·黑龙江牡丹江·高三牡丹江一中校考期末)已知,函数.
(1)当时,求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若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
(i)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ii)证明:(……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例8.(2023·内蒙古·高三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统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存在两个极值点,证明:.
例9.(2023·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2)若存在两个极值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并证明:.
变式7.(2023·辽宁沈阳·高二东北育才学校校考期中)已知函数,.
(1)当时,讨论方程解的个数;
(2)当时,有两个极值点,,且,若,证明:
(i);
(ii).
变式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
(2)设,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证明:恒成立.
变式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若有两个极值点,求证:.
题型四:双变量不等式:中点型
例10.(2023·天津北辰·高三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校考期末)已知函数.
(1)已知为的极值点,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3)当时,若对于任意,都存在,使得,证明:.
例11.(2023·湖北武汉·统考一模)已知函数 .
(Ⅰ)讨论的单调性;
(Ⅱ)设,证明:当时, ;
(Ⅲ)设是的两个零点,证明 .
例12.(2023·云南·高三云南师大附中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且.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当时,若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设线段中点的横坐标为,证明:.
变式10.(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线段中点的横坐标为,证明:.
变式11.(2023·四川绵阳·高二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设函数图象上不重合的两点.证明:.(是直线的斜率)
变式12.(2023·福建泉州·高二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设,若函数的两个极值点,()恰为函数的两个零点,且的取值范围是,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五:双变量不等式:剪刀模型
例13.(2023·天津和平·耀华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已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a、b;
(2)设曲线y=f(x)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为P,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为y=h(x),求证:对于任意的实数x,都有f(x)≥h(x);
(3)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且,证明:.
例14.(2023·辽宁沈阳·统考三模)已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
(2)函数图像与轴负半轴的交点为,且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函数,,求的最小值;
(3)关于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且,证明:.
例1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是的极值点.
(1)求的值;
(2)设曲线与轴正半轴的交点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直线.求证:曲线上的点都不在直线的上方;
(3)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求证:.
变式13.(2023·安徽·校联考二模)已知函数,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设曲线与轴正半轴相交于点,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求证:曲线上的点都不在直线的上方;
(2)若关于的方程(为正实数)有两个不等实根,求证:.
变式1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记为,令.
(1)设函数的图象与轴正半轴相交于,在点处的切线为,证明:曲线上的点都不在直线的上方;
(2)关于的方程为正实数)有两个实根,,求证:.
题型六:双变量不等式:主元法
例16.(2023·江苏盐城·高三盐城中学校联考开学考试)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最小值;
(2)当时,求证:(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3)若,求证:.
例17.(2023·河南信阳·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求函数的最小值,并证明:当时,.(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例18.(2023·山西晋中·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求证:,.
变式15.(2023·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其中且为常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函数的极值点只有一个,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当时,若(其中恒成立,求的最小值的最大值.
变式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函数.
(1)求的极值;
(2)设,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证明:.
变式17.(2023·广东珠海·高一珠海市第二中学校考期中)已知函数.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设函数,若存在,使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对任意的,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