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科枝中学
2024-2025学年3月阶段性测试
高一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试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在平行四边形中,为一条对角线.若,,则( )
A B. C. D.
3. 已知向量,,若,则的值为( )
A. 2 B. -2 C. 6 D. -6
4. 已知向量,满足,则( )
A. B. C. D.
5. 据记载,欧拉公式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现的,该公式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特别是当时,得到一个令人着迷的优美恒等式,将数学中五个重要的数(自然对数的底,圆周率,虚数单位,自然数的单位1和零元0)联系到了一起,有些数学家评价它是“最完美的数学公式”根据欧拉公式,若复数的共轭复数为,则( )
A. B. C. D.
6. 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 )
A. B. 3 C. D. 2
7. 已知中,为的中点,且,,,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
A B. C. D.
8. 在中,,,且有,则线段长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则或
B. 若,则
C. 若,则或
D. 已知为单位向量,若,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10. 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为锐角三角形,则
B. 若,则为等腰三角形
C 若,则
D. 若,,,则符合条件的有两个
11. 对于,其外心为O,内心为P,垂心为H,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向量与共线 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 已知是纯虚数,是实数,那么_________.
13. 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则_______.
14. 正方形的边长为,是正方形的中心,过中心的直线与边交于点,与边交于点,为平面内一点,且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已知,,,且.
(1)求实数的值;
(2)若,求实数的值.
16. 已知,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且,,三点共线.
(1)求实数的值;
(2)若,,求的坐标;
(3)已知,在(2)的条件下,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的坐标.
17. 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到下面的问题中并作答.
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______.
(1)求角的大小;
(2)若,,求的面积.
18. 如图,有一位于处的雷达观测站发现其北偏东,与相距海里的处有一货船正以匀速直线行驶,20分钟后又测得该船只位于观测站北偏东(其中,)且与观测站相距海里的处.
(1)求该船的行驶速度(海里/小时);
(2)在离观测站的正南方20海里的处有一暗礁(不考虑暗礁的面积),如货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前行,该货船是否有触礁的危险?试说明理由.
19. 如图所示,是的一条中线,点满足,过点的直线分别与射线,射线交于,两点.
(1)求证:;
(2)设,,,,求的值;
(3)如果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求的取值范围.厦门大学附属科枝中学
2024-2025学年3月阶段性测试
高一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试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已知化简复数,可得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以及所在的象限.
【详解】,
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考查复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2. 在平行四边形中,一条对角线.若,,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平行四边形中,由,,利用减法得到,然后利用加法求.
【详解】在平行四边形中, ,,
所以,
所以.
故选:B
3. 已知向量,,若,则的值为( )
A. 2 B. -2 C. 6 D. -6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求得,结合向量垂直的条件和数量积的运算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向量,,可得,
因为,则,解得.
故选:C
4. 已知向量,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向量的模长公式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由已知得,
故,
所以,
故选:C.
5. 据记载,欧拉公式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现的,该公式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特别是当时,得到一个令人着迷的优美恒等式,将数学中五个重要的数(自然对数的底,圆周率,虚数单位,自然数的单位1和零元0)联系到了一起,有些数学家评价它是“最完美的数学公式”根据欧拉公式,若复数的共轭复数为,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复数,进而得出共轭复数为z.
【详解】因为复数,
所以,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欧拉公式,共轭复数,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6. 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 )
A. B. 3 C.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借助正弦定理求出,再借助余弦定理求出b即可.
【详解】由正弦定理得,得.由余弦定理,得
,即.
故选:A.
7. 已知中,为的中点,且,,,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向量线性运算可得,知,根据投影向量为,结合长度和角度关系可求得结果.
详解】,,,
又,,,,为等边三角形,;
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故选:C.
8. 在中,,,且有,则线段长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中,设角、、的对边分别为、、,利用正弦定理得出,,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性质得出,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思想化简得出,利用正弦型函数的有界性可得出线段长的最大值.
【详解】在中,设角、、的对边分别为、、,
由正弦定理可得,则,,
,即,
所以,
,
所以,,
,则,当时,即当时,取最大值,
即.
故选:C.
【点睛】思路点睛:求三角形有关代数式最值是一种常见的类型,主要方法有两类:
(1)找到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利用基本不等式来求解;
(2)利用正弦定理,转化为关于某个角的三角函数,利用函数思想求解.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则或
B. 若,则
C. 若,则或
D. 已知为单位向量,若,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答案】CD
【解析】
【分析】选项A,利用向量相等或相反的定义,即可判断出选项A的正误;选项B,利用与任何向量共线及向量共线的定义,即可判断出选项B的正误; 选项C,根据条件,利用数乘向量的定义,即可判断出选项C的正误;选项D,根据条件,利用投影向量的定义,即可判断出选项D的正误,从而得出结果.
【详解】对于选项A,因为,但与不一定同向或同向,所以选项A错误,
对于选项B,当,有,但与不一定同向或同向,所以选项B错误,
对于选项C,因为,由数乘向量的定义可知,或,所以选项C正确,
对于选项D,因为为单位向量,若,
所以在上的投影向量为,所以选项D正确,
故选:CD.
10. 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为锐角三角形,则
B. 若,则为等腰三角形
C. 若,则
D. 若,,,则符合条件的有两个
【答案】AC
【解析】
【分析】根据余弦函数的单调性、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形状等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详解】A选项,若为锐角三角形,则,
,
在上单调递减,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若,
则可能,此时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若,则,由正弦定理得,所以C选项正确.
D选项,若,,,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符合条件的只有个,D选项错误.
故选:AC
11. 对于,其外心为O,内心为P,垂心为H,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向量与共线 D.
【答案】BC
【解析】
【分析】由为外心,则,仅当时,可判定A错误;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公式,可得判定B正确;由,得到与垂直,再由,可判定C正确;连接,设分别是的中点,连接,分别证得和,,得到P是的垂心,可判定D错误.
故选:BC.
【详解】对于A中,因为为外心,则,
仅当时,才有,所以A错误;
对于B中,由,又由,
所以,所以B正确;
对于C中,由
,
即与垂直,
又由,所以与共线,所以C正确;
对于D中,如图所示,为的外接圆,
连接,设分别是的中点,
连接,则,
又由,所以,即,
所以与共线,因为为的外接圆的圆心,所以,
所以,同理得,所以P是的垂心,所以D错误.
故选:BC.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 已知是纯虚数,是实数,那么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设且,根据条件,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出,从而求出结果.
【详解】设且,则,
由题得,解得,所以,
故答案为:.
13. 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则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和定义可直接构造方程求得结果.
【详解】,.
故答案为:.
14. 正方形的边长为,是正方形的中心,过中心的直线与边交于点,与边交于点,为平面内一点,且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建立坐标系,根据求出点的坐标,设出的坐标分别为,,将,转化为关于的函数,即可得其最小值.
【详解】
以为坐标原点,以过且平行于的直线为轴,以过且垂直于的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则,,
所以,
所以,即点坐标为,
设,则,,
所以,,
所以,
当且时,有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以为坐标原点,以过且平行于的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则,,利用求出点的坐标,设出的坐标分别为,,,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最小值.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已知,,,且.
(1)求实数的值;
(2)若,求实数值.
【答案】(1);(2).
【解析】
【分析】(1)由已知得到向量,利用向量平行求;
(2)求出,的坐标,由向量垂直,数量积为0 求.
【详解】解:因为,,,
所以,
(1)因为.所以,即,解得;
(2)因为,,
又,
所以,
即,解得.
16. 已知,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且,,三点共线.
(1)求实数的值;
(2)若,,求的坐标;
(3)已知,在(2)的条件下,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的坐标.
【答案】(1)
(2)
(3).
【解析】
【分析】(1)利用向量线性运算以及向量共线定理求解;
(2)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求解;
(3)利用共线向量的坐标运算求解.
【小问1详解】
.
因为,,三点共线,
所以存在实数,使得,
即,得.
因为,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
所以,解得,.
【小问2详解】
.
【小问3详解】
因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设,则,
因为,
所以,解得,
即点的坐标为.
17. 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到下面的问题中并作答.
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______.
(1)求角的大小;
(2)若,,求的面积.
【答案】(1)选择①②③,都有;(2)56.
【解析】
【分析】(1)选择①②③后都是应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然后由三角恒等变换求得角;
(2)由正弦定理求得,再由诱导公式和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求得,最后由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详解】解:(1)方案一:选条件①.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即.
因为,所以,所以.
方案二:选条件②.
因为,
所以,
则,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方案三:选条件③.
因为,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又,所以.
(2)因为,所以,由,得,
所以,
则的面积.
【点睛】思路点睛:高考对解三角形的考查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主,同时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等是必备工具,考生要熟记相关公式,解题时根据条件选用恰当的公式是解题关键.
18. 如图,有一位于处的雷达观测站发现其北偏东,与相距海里的处有一货船正以匀速直线行驶,20分钟后又测得该船只位于观测站北偏东(其中,)且与观测站相距海里的处.
(1)求该船的行驶速度(海里/小时);
(2)在离观测站的正南方20海里的处有一暗礁(不考虑暗礁的面积),如货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前行,该货船是否有触礁的危险?试说明理由.
【答案】(1)(海里/小时);(2)货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前行会有触礁的危险,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得结论;
(2)由(1)知,在中,.设延长交于,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结论.
【详解】(1)由题意,,,,
∵,,∴,由余弦定理,
,即.
∵以匀速直线行驶了20分钟的路程为海里,
∴该船的行驶速度(海里/小时).
(2)由(1)知,在中,,.
设延长交于,则,,
在中,由正弦定理,即,
又∵,,,,
∴(海里).
∴与重合,即货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前行会有触礁危险.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正弦、余弦定理的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确定三角形,运用适用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得以解决.
19. 如图所示,是的一条中线,点满足,过点的直线分别与射线,射线交于,两点.
(1)求证:;
(2)设,,,,求的值;
(3)如果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详解 (2)3
(3)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向量加减法运算,即可证明;
(2)根据题意,用和表示, 结合,,三点共线,即可求解;
(3)根据题意,结合(1)(2)用和分别表示出和,进而可以表示出,再结合均值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最值,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证明:因,所以,又因为的中点,所以,所以.
【小问2详解】
因,,,,所以,,又因,所以,又因,,三点共线,所以,即.
【小问3详解】
设,,,,由(1)(2)可知,,即.
因,,
所以
,
又因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
令,因,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
因此,
又因,所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