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10 15:10:59

文档简介

开滦二中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4 月月考
数学试卷 命题人:高丽洁 审核人:武立鹏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2)页,第Ⅱ卷第(3)
页至第(4)页。
2、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8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 z满足 3 4i z 5i,则 z的共轭复数 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向量 a 2,1 ,b 1,3 ,则 a 3b a b ( )
A. 24 B. 23 C. 22 D. 21
3.在 ABC中, AB 7, AC 2,C 120 ,则 sinA ( )
A 7 B 21. . C 5 7 D 3 21. .
14 14 14 14
a 1 b 2 4.向量 a,b 满足 , , (a b) (2a b) ,则向量 a与b 的夹角为( )
A. 45 B.60 C.90 D.120
5、桂林日月塔又称金塔银塔 情侣塔,日塔别名叫金塔,月塔别名叫银塔,
所以也有金银塔之称.如图 1,这是金银塔中的金塔,某数学兴趣小组成员为
测量该塔的高度,在塔底O的同一水平面上的 A,B两点处进行测量,如图 2.
已知在A处测得塔顶 P的仰角为 60°,在 B处测得塔顶 P的仰角为 45°,
AB 25米, AOB 30 ,则该塔的高度OP ( )
A. 25 2米 B. 25 3米 C.50米 D.25 6米
6.在 ABC中,若 acosA bcosB,则 ABC的形状一定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试卷第 1页,共 4页
{#{QQABJQKAogiAAJAAABhCEQVACAGQkAGCCAoGxBAMMAIByRNABAA=}#}

7.已知 ABC 外接圆圆心为O,半径为 1,2AO AB AC,且 3 OA AB ,则向量 AB在向量 BC上的投影向
量为( )
3 1 1 3 A. BC B. BC C. BC D. BC4 4 4 4

8.设O为 ABC的外心,若OA OB OC OM ,则点M 是 ABC的( )
A.重心 B.内心 C.垂心 D.外心
二、多选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
的得 5分,部分选对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已知 a,b为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则 a b, a 3b 可作为平面的一组基底
B.长度不等且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不一定是共线向量
C.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向量的模越大,则向量越大

D.若 a / /b ,则存在唯一实数 使得 a b
10.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复数 2 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
B.若 i为虚数单位, n为正整数,则 i4n 3 i
C.若复数 z a bi(a,b R)为纯虚数,则 a 0,b 0
D.复数 2 i的虚部为 1
11.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为( )
A a b b

.若 , ∥c,则 a∥c
AB AC
B.设点M 在 ABC所在平面内,若 AM

AB AC ,且
AM AB 1 AC 0 1 ,则 BM MC

C.两个非零向量a,b ,若 a b a b ,则 a与b 共线且反向

D.若 2OA OB 3OC 0, S AOC, S AOB分别表示 AOC, AOB的面积,则 S△AOC :S△AOB 1:3
12.在 ABC中,角 A,B,C的边分别为 a,b,c,知 B 60 ,b 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π 9
A 4 6.若 A ,则 a B.若 a ,该三角形只有一解4 3 2
C. ABC周长的最小值为 12 D. ABC面积的最大值 4 3
试卷第 2页,共 4页
{#{QQABJQKAogiAAJAAABhCEQVACAGQkAGCCAoGxBAMMAIByRNABAA=}#}
第Ⅱ卷(解答题,共 70 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2 1 1
13.化简: 4a 3b b 6a 7b .3 3 4
14.已知关于 x的方程 x2 2x c 0的一个虚根为1 2i(其中 i为虚数单位),则实数 c .
15.在 ABC中,内角 A,B,C的对边分别为 a,b,c π,有 A , a2 b2 c2 ab, c 3,则a .4
16.在梯形 ABCD中, AB / /CD, AB BC 2,CD 1, BCD 120 ,P、Q分别为线段BC和线段CD上的动点,且
1 BP BC ,DQ DC ,则DP AQ的取值范围为 .
2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设复数 z1 1 ai a R , z2 3 4i.
(1)若 z1 z2 是实数,求 z1 z2 ;
z
(2) 1若 z 是纯虚数,求
z1.
2

18.(12分)已知非零向量 e1 , e2 不共线.

(1)如果 AB e1 e2 , BC 2e1 8e2 ,CD 3 e1 e2 ,求证:A, B,D三点共线;

(2)欲使 ke1 e2 和 e1 +k e2 共线,试确定实数 k的值.
19.(12分) ABC的内角 A,B,C的对边分别为 a,b,c,已知 2 cosC (a cos B+b cos A) c.
(1)求C;
(2)若 c 5, ABC的面积为 2 3,求 ABC的周长.
1
20.(12分)如图,在 ABC中,已知 AB 2,AC 4, BAC 60 ,M ,N分别为 AC,BC上的两点 AN AC,
2

BM 1 BC, AM , BN 相交于点 P.
3

(1)求 AM 的值;
(2)求证: AM PN.
1
21.(12 2分)如图,四边形 ABCD为梯形, AB//CD, AB 2CD 6 2, tan A ,cos ADB .
2 3
试卷第 3页,共 4页
{#{QQABJQKAogiAAJAAABhCEQVACAGQkAGCCAoGxBAMMAIByRNABAA=}#}
(1)求 cos BDC的值;
(2)求BC的长.
π
22 π.(12分)如图,在四边形 ABCD中, DAB , B ,且 ABC的外接圆半径为 4.
2 6
(1)若 BC 4 2, AD 2 2,求 ACD的面积;

(2)若D ,求 BC AD的最大值.
3
试卷第 4页,共 4页
{#{QQABJQKAogiAAJAAABhCEQVACAGQkAGCCAoGxBAMMAIByRNABAA=}#}
答案第 1页,共 1页
{#{QQABJQKAogiAAJAAABhCEQVACAGQkAGCCAoGxBAMMAIByRNABAA=}#}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D
2.B
3.B
4.C
5、B
6、D
7.D
8、C
二、多选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
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BCD
10.CD
11.CD
12.AD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5
13. a
11
b
3 18
14.5
15. 6
16 . 2 3
7 , 1
2 2
四、解答题
17.(1)19 8i;
1 3(2) i .
4
(1)由 z1 1 ai, z2 3 4i,得 z1 z2 4 4 a i ,而 z1 z2 是实数,
于是 4 a 0,解得 a 4,......................................3分
所以 z1 z2 1 4i 3 4i 19 8i ......................................5分
答案第 1页,共 5页
{#{QQABJQKAogiAAJAAABhCEQVACAGQkAGCCAoGxBAMMAIByRNABAA=}#}
z1 1 ai 1 ai 3 4i 3 4a 4 3a i
(2)依题意, z2 3 4i 3 4i 3 4i 25
是纯虚数,..........7分
3 4a 0 3
因此 ,解得 a ,...........................9分
4 3a 0 4
所以 z
3
1 1 i......................10分4
18.(1)证明见解析
(2) k 1 .

【详解】(1)证明:因为 AB e1 e2 ,

BD BC CD 2e1 8e 2 3 e1 e 2 5 e1 e 2 5AB ,----------------------------4 分

所以 AB,BD共线,-------------------------------------------------------------------------5 分
且有公共点 B,所以A, B,D三点共线.-------------------------------------------6 分
ur ur
(2)因为 ke1 e2 与 e1 ke2 共线,所以存在实数 ,使 ke1 e2 e1 ke2 ,----8 分


k 0
则 k e1 k 1 e2 ,又由于向量 e1 , e2 不共线,只能有 ,------10分
k 1 0
解得: k 1-----------------------12分
π
19、(1)C
3
(2)12
【详解】(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 2cosC sin A cosB sin B cos A sinC ,
即2cosC sin A B sinC,---------------------------------------3 分
由sin A B sinC 0,故 2cosC·sinC sinC,----------------------5 分
cosC 1 ,因为C 0, π π,所以C .----------------------6分
2 3
(2)由已知得, S
1
ABC ab sinC 2 3,2
C π又 , sinC 3 ,所以ab 8 ----------------------8分
3 2
由余弦定理得: a2 b2 2ab cosC c2 25,
2
所以 a2 b2 33,从而 a b 49,
即a b 7 ,----------------------11分
答案第 2页,共 5页
{#{QQABJQKAogiAAJAAABhCEQVACAGQkAGCCAoGxBAMMAIByRNABAA=}#}
∴ ABC周长为 a b c 12.----------------------12分
20.(1) 4 3
3
(2)证明见解析
1
【详解】(1)因为 BM BC,
3

所以 AM AB BM AB
1
BC 1 AB AC AB3 3
2 1
AB AC,--------3分
3 3
2 2 1
2
4 2 4 2AM AB AC AB AB AC 1 AC 4 4 4 2 4 1 1 16所以 16 ,
3 3 9 9 9 9 9 2 9 3

AM 4 3所以 ;------------------------------------------------------------6 分
3
1
(2)因为 AN AC,
2
1
所以 BN BA AN AB AC,-------------------------------------------8 分
2
2 1 1 2 2 1 2 2 1
所以 AM BN AB AC AB AC AB AC 4 16 0
3 3 2 3 6 3 6
,-----11分


所以 AM BN,即 AM BN,所以 AM PN.-------------12分
21 6.(1)
9
(2)BC 33
1 tan A sin A 2 3【详解】( )因为 ,且 sin2 A cos2 A 1,解得 sin A ,
cos A 2 3
cos A 6 .-------2 分
3
而cos ADB
1
,所以
3 sin
2 2
ADB 1 cos 2 ADB ,------3 分
3
所以 cos ABD cos( A ADB) cos( A ADB)
(cos Acos ADB sin Asin ADB)
6 1 3 2 2 6
------5分
3 3 3 3 9
6
因为 AB//CD,所以 BDC ABD,所以 cos BDC cos ABD ------6 分.
9
BD AB
(2)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 ,
sin A sin ADB
AB sin A
因为 AB 6 2 ,所以 BD 3 3.------9 分sin ADB
在△CBD中,由余弦定理得
答案第 3页,共 5页
{#{QQABJQKAogiAAJAAABhCEQVACAGQkAGCCAoGxBAMMAIByRNABAA=}#}
BC 2 BD2 CD2 2BD CD cos BDC
27 18 2 3 3 3 2 6 33 ,
9
所以 BC 33.------12分
22.(1)4;
(2) 8 3 .
3
π AC
【详解】(1)因为 B , ABC的外接圆半径为 4,所以 8,解得 AC 4 .-----2分
6 sin B
在 ABC BC 4 2中, BC 4 2,则 8 2,解得 sin CAB .
sin CAB sin CAB 2
π
又 CAB
0, π ,所以 CAB ;-----4 分
2 4
π π
在 ACD中, AC 4, DAC CAB , AD 2 2,
2 4
S 1 2所以 ACD 4 2 2 4 .-----6分2 2
(2)设 DAC , 0,
π
3 .
又D

,所以 ACD
π

3 3
π π
因为 DAB ,所以 CAB ..-----7分
2 2
AC AD
在△DAC中, AC 4,由正弦定理得 ,
sinD sin ACD
4 AD

AD 8 3π sin π 8 3
3 1
即 3 sin ,解得 cos sin
2 3
3 3 3 2 2

4cos 4 3 sin ..-----8 分
3
AC BC
在 ABC中, AC 4,由正弦定理得 ,
sin B sin CAB
4 BC
1 即 sin π BC 8sin
π
,解得 8cos ,.-----9 分
2 2
2


所以 BC AD 4 cos
3
sin 8 3 π sin
..-----10分
3 3 3


0,
π
,所以
π π 2π
,
3 3

3 3
π π
π
当且仅当 ,即
π
时, sin



取得最大值 1,.-----11分3 2 6 3
答案第 4页,共 5页
{#{QQABJQKAogiAAJAAABhCEQVACAGQkAGCCAoGxBAMMAIByRNABAA=}#}
所以 BC AD 8 3的最大值为 ..-----12分
3
答案第 5页,共 5页
{#{QQABJQKAogiAAJAAABhCEQVACAGQkAGCCAoGxBAMMAIByR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