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文字材料类】-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材重要史料解读与研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文字材料类】-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材重要史料解读与研析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4 00:0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通判的职权涉及地方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可见,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实行监督。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们不仅平日不受重视,连带兵打仗都处处受到掣肘,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发出这样的感叹。社会上,人们看到武将不仅地位降低,而且打仗也是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为荣。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3. 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 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权”指的是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宋太祖委派文官担任地方的州县长官,从而剥夺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
“钱”指的是地方财权,即原来节度使在地方收取并截留税赋的权力。宋太祖下令予以取消,除各州留一部分作为地方必要支出外,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兵”指的是节度使的兵权。宋太祖通过各种途径解除节度使的兵权,并且对军队进行改编,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中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训练和供给之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南宋 辛弃疾 描写了南宋抗金军队的情景。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象。“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 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何时才能着手
“暖风”语意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风。末句“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竟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故都汴州。整首诗描写了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过着苟且偷安、粉饰太平的日子。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江西景德镇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7. 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二:《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材料一反映出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
材料二反映出南宋都城临安商业范围广,店铺遍及大街小巷,有一定的规模,商品种类繁多。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8. 在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 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
这一描述,反映了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蒙古诸部互相征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9.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材料是哪个朝代描述哪所城市的什么景象?
北宋 杭州 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0.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发明?
北宋 活字印刷术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1. 材料研读:朱彧(yù)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2. 材料研读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3.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