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1.1.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评一体化】1.1.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2 15:16:2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内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教学分析 课标解析: 知道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类物质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知道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了解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可以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任务仍是概念教学,深入研究物质的变化,就必须要了解物质的性质,通过典型的变化过程来说明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本节课的学习,也渗透着物质变化——性质——用途间的关系,为以后得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与本质,在此基础上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此外,在八年级已经学习了熔点、沸点、压强、密度等知识,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2.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3.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达成评价 能够准确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重难点 重点: 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先行组织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物质变化,为物质的性质的学习奠定基础;再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酒精、水等,进一步规范学习物质的性质。
问题与活动 1.创设情境,构建项目,引入课题。 【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酒精,可以用来医药消毒、化妆品、食品等,这些都是利用了酒精的性质,那么什么是性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初探定义。 思考:根据生活经验思考,酒精具有哪些性质: 展示: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水溶性是否挥发在空气中点燃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0.8g/ml能与水互溶易挥发易燃烧
通过了解酒精的性质,我们发现有些性质是物质本身就有的,有些性质需要化学变化才能显现,那么二者有何区别,又该如何确定是哪一种性质呢?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概念。3.步入重点 项目任务一:初探定义 【探究新知】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思考】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四个实验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分别是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体产生,这些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 【列举典例】比如铁生锈表现铁的稳定性和活泼性,燃烧表现物质的可燃性与助燃性。 【拓展】除此以外,还有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等。 【讨论】类比化学性质的定义,你能否总结出物理性质的定义呢? 【总结】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 【资料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并解说物质物理性质与外界条件之间的关系。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描述物质的性质时要注明条 件。实验证明,液体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改变,由于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把 101 kPa 规定为标准大气压。 【思考】性质和变化有什么区别? 【举例】大家看下面的几个例子,判断其描述的是变化还是性质。 【练习】举例练习区分四个概念。 【思考】物质的性质是一直不变的吗? 【总结】不是,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物质的某些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如水的沸点。 4.突破难点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了物质的性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一步学习物质的性质。 任务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注意:闻气体的正确方式。 大家注意观察实验,记录总结实验现象。 【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比 【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思考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这两种物质,并与同学交流。 任务三:寻找关联 【思考】物质变化、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 【总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石墨质软且呈深灰色,常用于制铅笔芯等,体现了 的思想。 教学评价 学生能根据熟悉的物质了解性质这一概念,更容易进入课堂中。 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既可以巩固知识,也可以将变化和性质联系在一起。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闻气味的方法,更深入理解性质的概念。 4.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迁移运用(当堂检测): 1.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易挥发 B.具有可燃性 C.沸点 78℃ D.具有特殊香味 【答案】B 2. 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铁能传热导电 B.纯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 D.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答案】C 3. 在日常生活中用适当的方法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其中利用化学性质达到目的的是(  ) 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B.铁片和铜片——看颜色 C.自来水和酒精——点燃,看能否燃烧 D.葡萄糖粉和面粉——投入水中,看是否溶解 【答案】C 4.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 A.菜刀生锈,食物腐败 B.湿衣服晾干,糯米能酿成米酒 C.酒精挥发,海水晒盐 D.煤气中毒,铁制铁锅 【答案】B 5.下列各项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 A 冰融化成水 B 石蜡受热会熔化 C 木材燃烧 D 硫磺可以燃烧 【答案】A;C;B;D 6.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化学变化 ②物理变化 ③化学性质 ④物理性质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______ (2)冰受热易融化______ (3)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了铜绿______ (4)煤能燃烧______ 【答案】②④①③
成果集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

01
教学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01
02
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03
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新知导入
酒精消毒
酒精饮品
化妆品
根据生活经验思考,酒精具有哪些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是否挥发 在空气中点燃
无色 液体 有特殊气味 0.8g/ml 能与水互溶 易挥发 易燃烧
新知导入
本身就有的
需要化学变化的
酒精的性质
探究新知
物质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氢氧化铜
铁生锈
火柴燃烧
初探定义
任务一
探究新知
其他性质
氧化性
还原性
稳定性
活泼性
腐蚀性
毒性
探究新知
物质的性质
物质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7大常见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
初探定义
任务一
例如:通常状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某些性质也会随着变化
探究新知
其他性质
导热性
硬度
导电性
挥发性
延展性
探究新知
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大气压为101kPa)
物质 颜色和状态(通常状况) 熔点/℃ 沸点/℃
水 无色液体 0 100
铁 银白色固体 1535 2750
铝 银白色固体 660.3 2519
氧气 无色气体 -218.8 -183.0
性质和变化有什么区别?
探究新知
判断其描述的是变化还是性质。
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发热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
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变化
变化
变化
性质
性质
变化是一种过程,性质是一种能力;性质通常用能、不能、可以、会、容易、难等词语来描述。
物质的性质是固定不变的吗?
探究新知
不是,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物质的某些性质也会随着变化
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
氧气
二氧化碳
探究新知
实验探究
任务二
实验探究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思考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这两种物质,并与同学交流。
探究新知
现象:
(1)两瓶气体都是______、______的气体。
(2)木条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__________,在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______。
无色
无味
燃烧更旺
熄灭
探究新知
气体名称 氧气 二氧化碳
物 理 性 质 颜色
物态
气味
化 学 性 质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的变化
是否支持燃烧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比
无色
气态
气态
无色
无味
无味
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支持燃烧
不支持燃烧
思考:物质变化、性质和用途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新知
金刚石
硬度大
锯片
助燃性
思考:物质变化、性质和用途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新知
性质
变化
用途
体现
决定
决定
体现
寻找关联
任务三
课堂练习
1.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易挥发 B.具有可燃性 C.沸点 78℃ D.具有特殊香味
2. 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铁能传热导电 B.纯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 D.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B
C
课堂练习
3. 在日常生活中用适当的方法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其中利用化学性质达到目的的是(  )
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B.铁片和铜片——看颜色
C.自来水和酒精——点燃,看能否燃烧
D.葡萄糖粉和面粉——投入水中,看是否溶解
C
课堂练习
4.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
A.菜刀生锈,食物腐败 B.湿衣服晾干,糯米能酿成米酒
C.酒精挥发,海水晒盐 D.煤气中毒,铁制铁锅
B
课堂练习
5.下列各项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
A 冰融化成水 B 石蜡受热会熔化
C 木材燃烧 D 硫磺可以燃烧
A
C
B
D
课堂练习
6.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化学变化 ②物理变化 ③化学性质 ④物理性质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_______________
(2)冰受热易融化__________________
(3)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了铜绿_________________
(4)煤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2.本质区别: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间的区别和联系
变化是一种过程,性质是一种能力
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的性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业设计(分层)
基础练习
1.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  )
A.物理性质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2.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抗氧化性强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金属用于制作导线
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铜丝作导线 B.稀有气体制电光源
C.用干冰保鲜食物 D.用碳素墨水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氮气保存食品 B.氢气填充气球 C.液氮做医疗冷冻剂 D.美工刀裁切纸张
6.下图所示物质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B.氢气可用于填充飞艇
C.氢气可用作高能燃料
D.金刚石可用于划玻璃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酒精用于作燃料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8.下列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中,前者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后者是该物质的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有吸水性,饼干变潮
B.墨是黑色的,墨研磨成黑汁
C.铁粉是黑色的,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木炭粉有还原性,木炭粉燃烧能变成二氧化碳
9.下列变化和性质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属 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
①铁生锈②水是无色液体③矿石粉碎④煤气易燃烧⑤酒精挥发⑥食 物腐烂⑦汽油易挥发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⑨灯丝通电发光、发热⑩纸张燃烧.
10.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时水结成冰_____
(2)汽油可以燃烧_____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__
(4)酒精易挥发_____
(5)煤气燃烧_____
(6)鸡蛋发臭_____
提升练习
1.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
B.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C.用氮气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D.用活性炭给糖浆脱色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盐酸除去铁锈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干冰人工降雨 D.用二氧化碳制作饮料
3.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北风其凉,雨雪其秀 B.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下列性质都是物理性质的一组的是( )
A.颜色 密度 导电性 挥发性 B.导电性 熔点 沸点 氧化性
C.颜色 状态 挥发性 酸性 D.导电性 硬度 熔点 毒性
5.下列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可用于潜水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 D.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
6.下列关于氧气和氮气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在-183°C时,我变为有颜色的液体
B.氮气:焊接金属时,我可以作为保护气
C.氧气:食物腐败变质有我的原因
D.氮气:我是创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7.阅读以下描述语句,选取数字序号填空。
①常温下氯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②易溶于水③氯化钠不能烧④给氯化钠固体升温至801摄氏度,氯化钠固体熔化变为液态⑤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⑥氯化钠用于配制医疗上的生理盐水⑦工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来制取碳酸钠、氯气等。
(1)描述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述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酒精易燃烧;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因此常被用做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文字可归纳出(填序号):
(1)文中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述酒精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述酒精发生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4)文中描述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
(5)文中描述酒精用途的是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业设计(分层)
基础练习
1.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  )
A.物理性质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择A
2.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抗氧化性强
【答案】D
【解析】A、密度低,描述的是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耐磨损,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导电性差,描述的是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抗氧化性强,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金属用于制作导线
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答案】C
【解析】A.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所以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合题意;
B.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作保护气,这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合题意;
C.金属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于制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D.铁在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所以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这是利用了铁的化学性质,不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铜丝作导线 B.稀有气体制电光源
C.用干冰保鲜食物 D.用碳素墨水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
【答案】D
【解析】A、用铜丝作导线,利用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稀有气体制电光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干冰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D、用碳素墨水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性。
故选:D。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氮气保存食品 B.氢气填充气球 C.液氮做医疗冷冻剂 D.美工刀裁切纸张
【答案】A
【解析】A、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氮气保存食品,由化学性质决定,故A正确;
B、氢气密度小,氢气填充气球,由物理性质决定,故B不正确;
C、液氮在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液氮做医疗冷冻剂,由物理性质决定,故C不正确;
D、美工刀锋利,美工刀裁切纸张,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正确。
故选A。
6.下图所示物质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B.氢气可用于填充飞艇
C.氢气可用作高能燃料
D.金刚石可用于划玻璃
【答案】C
【解析】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错误;
B、氢气用于填充飞艇是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错误;
C、氢气用作高能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正确;
D、金刚石可用于划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硬度大.错误.
故选C.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酒精用于作燃料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B
【解析】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酒精用于作燃料,利用了酒精具有可燃性,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利用了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的性质,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下列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中,前者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后者是该物质的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有吸水性,饼干变潮
B.墨是黑色的,墨研磨成黑汁
C.铁粉是黑色的,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木炭粉有还原性,木炭粉燃烧能变成二氧化碳
【答案】C
【详解】A、吸水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饼干变潮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颜色属于物理性质;墨研磨成黑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颜色属于物理性质,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D、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下列变化和性质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属 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
①铁生锈②水是无色液体③矿石粉碎④煤气易燃烧⑤酒精挥发⑥食 物腐烂⑦汽油易挥发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⑨灯丝通电发光、发热⑩纸张燃烧.
【答案】③⑤⑨ ①⑥⑩ ②⑦⑧ ④
【解析】矿石粉碎、酒精挥发、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发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 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 铁生锈、食物腐烂、纸张燃烧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水是无色液体、汽油易挥发、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都不需要通过化 学变化就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 煤气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10.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时水结成冰_____
(2)汽油可以燃烧_____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__
(4)酒精易挥发_____
(5)煤气燃烧_____
(6)鸡蛋发臭_____
【答案】(1)A (2)D (3)A (4) C (5) B (6) B
【解析】(1)0℃时水结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汽油可以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酒精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
(5)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6)鸡蛋发臭已经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提升练习
1.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
B.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C.用氮气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D.用活性炭给糖浆脱色
【答案】B
【解析】A、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既利用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的物理性质,又利用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正确;
C、用氮气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袋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活性炭给糖浆脱色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盐酸除去铁锈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干冰人工降雨 D.用二氧化碳制作饮料
【答案】C
【详解】A、用盐酸除铁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冶炼金属,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不
符合题意;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故选项符合题意;
D、用二氧化碳制作饮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北风其凉,雨雪其秀 B.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B
【详解】A、“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意思为北风刮来冰样凉,大雪漫天白茫茫,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过程中涉及到燃烧,体现物质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大意为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则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则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性质都是物理性质的一组的是( )
A.颜色 密度 导电性 挥发性 B.导电性 熔点 沸点 氧化性
C.颜色 状态 挥发性 酸性 D.导电性 硬度 熔点 毒性
【答案】A
【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毒性等;
【详解】A、颜色、密度、导电性、挥发性都是物理性质,故A正确;
B、氧化性是化学性质,故B错误;
C、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误;
D、毒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A。
5.下列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可用于潜水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 D.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
【答案】C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
【详解】A、氧气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用途,A不符合题意;
B、状态属于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描述的是蜡烛的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C符合题意;
D、钢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下列关于氧气和氮气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在-183°C时,我变为有颜色的液体
B.氮气:焊接金属时,我可以作为保护气
C.氧气:食物腐败变质有我的原因
D.氮气:我是创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答案】A
【详解】A.氧气在 -183 ℃时变为有颜色的液体,这一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B.焊接金属时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食物变质过程中新物质生成,这一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氧气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氮气含氮元素,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阅读以下描述语句,选取数字序号填空。
①常温下氯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②易溶于水③氯化钠不能烧④给氯化钠固体升温至801摄氏度,氯化钠固体熔化变为液态⑤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⑥氯化钠用于配制医疗上的生理盐水⑦工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来制取碳酸钠、氯气等。
(1)描述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述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② (2)③ (3)⑤ (4)④ (5)⑥⑦
【详解】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化学变化指的是一个变化过程,而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具有的性质,“食物变质”、“纸片燃烧”显然是一个过程,所以是化学变化,如果改成“食物会发生变质”、“纸片能够燃烧”,则是指化学性质,因为一改就变成了它们所具有的性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还有些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以利用仪器测知,物理变化包括的内容: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描述用途主要是某某物质用于什么的句子类型;
故描述物理性质的是①②;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③;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⑤;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④;
描述用途的是⑥⑦。
8.阅读短文,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酒精易燃烧;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因此常被用做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文字可归纳出(填序号):
(1)文中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述酒精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述酒精发生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4)文中描述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
(5)文中描述酒精用途的是_____。
【答案】(1)①②④
(2)③
(3)⑥
(4)⑦
(5)⑤
【解析】(1)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填:①②④。
(2)燃烧属于化学变化,③酒精易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③。
(3)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故填:⑥。
(4)酒精燃烧生成新物质,文中描述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⑦,故填:⑦。
(5)因此常被用做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属于用途,故填: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