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11 08:25:47

文档简介

2024 高一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分析】求出上下圆台的高,利用台体体积公式求出答案.
3
【详解】上、下两圆台的高之比是3: 4,故上圆台的高为14 6厘米,
3 4
4
下圆台的高为14 8厘米,
3 4
π 42 102 16 100
故上圆台的体积为 V1 6 312 π立方厘米,3
π 62 102 36 100
下圆台的体积为V 8 1568 立方厘米,1 π3 3
故该汝窑双耳罐的体积为V1 V1 312π
1568 π 2504π 立方厘米.
3 3
故选:D
5.A
【分析】设此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 a,高为 h,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和线面角建立关于
a、h的方程组,解之即可求解.
【详解】设此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 a,高为 h,
A ABD 1 2则三棱锥 的体积为 a h 1 ,得 a21 6 3 h 2

又 AC1与底面 ABCD所成的角为 C1AC ,
所以 tan C1AC
h
2 ,得 h 2a,得 a 1,h 2,
2a
所以此正四棱柱的表面积为 2a2 4ah 10.
故选:A.
6.B
【分析】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结合三角形垂心的性质、平面向量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计算
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知 ABC是以 A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
如图 所 示: AD BC , BE AC,则 AD BE O,
设 AO AD ,BO BE ,
第 1页,共 8页
{#{QQABJQQUogggQJAAAQgCAw0iCgOQkBCACYgOhBAEoAABABNABAA=}#}
1
1 1 1

2
则 AB AC AB xAC ,
2 2

4 x 1
4
1 AO AB BE AB AE AB 1 AB AE AB xAC,4
3
所以 , AE
1
AC,
4 3
AE
在直角三角形 ABE中, cos BAC
AE 1
.
AB AC 3
故选:B
7.D
3
【分析】表示一个不含“0”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A9 种情况,由于至少要用 8根小木根
的对立事件为用掉 5根,6根,7根这三种情况,用掉 5根,6根,7根小木棍的全排列共有
7A33种,从而求出至少要用 8根小木棍的概率.
【详解】至少要用 8根小木棍的对立事件为用 5根,6根,7根这三种情况.
用 5根小木棍为 1,2,6这一种情况,组成三位数包括 6个样本点,
用 6根有 1,2,3;1,2,7;1,6,3;1,6,7这四种情况,每种情况包含 6个样本点,
共 24个样本点
用 7根有 1,2,4;1,2,8;1,6,4;1,6,8;1,3,7;2,6,7;2,6,3这七种情况,
每种情况包含 6个样本点,共 42个样本点
又表示一个不含“0”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 504种情况
6 24 42 6
故至少要用 8根小木棍的概率为 1- ,
504 7
故选:D.
8.C
【分析】根据互斥、相互独立事件的乘法公式对选项一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依题意甲、乙两人所选选项有如下情形:
①有一个选项相同,②两个选项相同,③两个选项不相同,
C1 C1 C1 2 C2C2 1 C2 1 C2P M 4 3 2 4 2 4 3 C
2 1
所以 3
C2 2
,P N 2 2 ,P X 2 2 ,P Y 2 2 ,
4 C4 3 C4 C4 6 C4 C4 6 C4 C4 4
1
因为事件M 与事件N互斥,所以P MN 0,又 P M P N ,
9
所以事件 M与事件 N不相互独立,故 A错误;
2
P XY C3 1 P X P Y 1 2 2 ,故 B错误;C4 C4 12 24
C1 C1
由P MY 3 2 1 P M P Y ,则事件 M与事件 Y相互独立,故 C正确;
C2 C24 4 6
1
因为事件 N与事件 Y互斥,所以 P NY 0,又 P Y P N ,
24
所以事件 N与事件 Y不相互独立,故 D错误.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先求出 P M ,P N ,P X ,P Y ,再根据互
斥、相互独立事件的乘法公式对选项一一判断即可.
9.BC
【分析】利用正弦函数性质,结合三角形判断 A;利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计算判断 B;利
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判断 C;利用零向量与共线向量的定义可判断 D.
【详解】对于 A,在 ABC中,由 sin 2A sin 2B,得 2A 2B或 2A 2B π,
第 2页,共 8页
{#{QQABJQQUogggQJAAAQgCAw0iCgOQkBCACYgOhBAEoAABABNABAA=}#}
π
则 A B或 A B ,则 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A错误;
2
对于 B,由 PA PB PB PC ,得 PA PB PB PC PB ( PA PC) PB CA 0,
则PB CA,同理PA CB,PC BA,即 P是三角形 ABC的垂心,B正确;
对于 C,由 sin 2 A sin 2 B cos2 C 1,得 sin2 A sin2 B 1 cos2 C sin2 C,
a2 b2 2
由正弦定理得 a2 b2 c2,则 cosC
c
0 ,C为钝角, ABC为钝角三角形,C
2ab
正确;
对于于 D,当b 0,a 0时,显然有 a//b,但此时 不存在,D错误.
故选:BC
10.ABD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结合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可以判断.
【详解】对于 A,由 / / ,m ,得m ,又m // n,因此 n ,A正确;
对于 B,由m / / ,得存在过m的平面 与 相交,令交线为 a(不与n重合),则m / /a,
由m / / ,得存在过m的平面 与 相交,令交线为b(不与 n重合),则m / /b,于是 a / /b,
显然b ,则b / / ,而b , n,因此b / /n,m // n,B正确;
对于 C,m / / ,m // n,则 n / / 或 n ,C错误;
对于 D,由m ,m ,得 / / ,而 n ,则 n / / ,D正确.
故选:ABD
11.AC
【分析】A选项,由对称性可得四边形 BFDE为菱形,故 BE / / DF,从而得到线面平行;B
选项,作出辅助线,得到直线BC与平面BEDF所成的角为 CBO,求出边长,得到夹角;
C选项,AP CP,故只需 AP最小,当 P为 BE的中点时,AP⊥ BE,此时 AP最小,且 AP 3,
2 2
从而求出 AP CP的最小值;D选项,等体积法得到三棱锥 F ADP的体积为定值 .
3
【详解】A选项,连接BD,EF ,由对称性可知, EF ⊥平面 ABCD,
且EF ,BD相交于点O,O为 BD和 EF 的中点,
又BE DE BF DF 2,故四边形 BFDE为菱形,故BE / / DF,
又DF 平面 ADF, BE 平面 ADF,
所以 BE / /平面 ADF,正确;
B选项,连接 AC,则 AC ,BD相交于点O,
因为四边形 ABCD为正方体,故 AC BD,
由 A选项,同理可得四边形 AECF为菱形,故 AC EF,
又BD EF O, BD,EF 平面 BEDF,故 AC 平面BEDF,
故直线BC与平面BEDF所成的角为 CBO,
且由题意得BD AB2 AD2 2 2, AC 2 2,故 BO CO 2,
故 CBO 45 ,错误;
C选项,由题意得, AP CP,故只需 AP最小,
在等边三角形 ABE中,当 P为 BE的中点时, AP⊥ BE,此时 AP最小,
且 AP 3,故若点 P为棱 EB上的动点,则 AP CP的最小值为 2 3,正确;
第 3页,共 8页
{#{QQABJQQUogggQJAAAQgCAw0iCgOQkBCACYgOhBAEoAABABNABAA=}#}
D选项,VF ADP VA FDP ,其中A到平面FDP的距离为 AO 2,
1 1 1
设菱形BFDE的面积为S,则 S BD EF 2 2 2 2 4, S FDP S 2,2 2 2
若点 P为棱 EB 1 2 2上的动点,则三棱锥 F ADP的体积为定值 S FDP 2 ,错误.3 3
故选:AC
12.3 2
【分析】依题意设 z1 2, z2 2i, z3 2 cos 2 sin i ,即可表示出 z3 z1 z2 ,再由
复数的模、辅助角公式及正弦函数的性质计算可得.
【详解】设复数 z1, z2, z3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分别为A, B,C,

因为 z1 z2 2且 z1, z2所对应的向量OZ1 ,OZ2 满足OZ1 OZ2 0,即OZ1 OZ2 ,
不妨令 A 2,0 ,B 0,2 ,则 z1 2, z2 2i,
又 z3 2 ,设C 2 cos , 2 sin R ,即 z3 2 cos 2 sin i
则 z3 z1 z2 2 cos 2 sin i 2 2i 2 cos 2 2 sin 2 i,
2 2
所以 z3 z1 z2 2 cos 2 2 sin 2
2cos2 2sin 2 4 2 cos 4 2 sin 8
10 4 2 cos sin
10 8sin
π

4
π
所以当 sin 1时 z3 z1 z2 取得最大值,即 z3 z1 z2 18 3 2 . 4 max
故答案为:3 2
13. 12π 9
2
【分析】利用正方体的对角线和外接球的半径的关系,求得外接球的半径,进而求得球的表
面积,再利用直线间的平行关系和平面的基本性质,得出截面,进而求得截面等腰梯形的面
积.
【详解】在棱长为 2的正方体 ABCD A1B1C1D1中,
可得其外接球的半径为 2R 22 22 22 2 3,所以 R 3 ,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S 4πR2 12π;
如图所示,过点 E作 EK / /BD,连接DK,
所以过B,D,E三点的平面截正方体 ABCD A1B1C1D1所得的截面为 EKDB且为等腰梯形,
过点 E作 EF BC于点 F ,过点 F 作FG BD,连接 EG,
2 3 2
所以 EG为等腰梯形 EKDB的高,且 EG 22 ( )2 ,
2 2
第 4页,共 8页
{#{QQABJQQUogggQJAAAQgCAw0iCgOQkBCACYgOhBAEoAABABNABAA=}#}
1 3 2 9
所以梯形 EKDB的面积为 S1 (2 2 2) .2 2 2
9
故答案为:12π; .
2
14.9
15.(1)设 z a bi a R,b R , z2 a bi 2 a2 b2 2abi 2, z a2 b2,
a2 b2 2 a 1 a 1
由题意得 ,解得 或 ,又因为复数 z在复平面上对应点在第一象限,
2ab 2

b 1

b 1
所以 z 1 i .
2 z 1 i z2 1 i 2( ) , 2i, z z2 1 i 2i 1 i,

所以对应的点 A 1,1 ,B 0,2 ,C 1, 1 ,从而 AB 1,1 , AC 0, 2 , AB AC 2 .
16.(1)在直四棱柱 ABCD A1B1C1D1中,底面 ABCD为正方形,
所以 AA1 平面 ABCD,
V V 1 AE S 1 3 1所以 A BDE E ABD 3 ABD
2 2 1 .
3 2 2
(2)当 P为DD1的中点时满足平面 PA1C //平面 EBD,
设 AC BD O ,连接OE,
因为 ABCD为正方形,所以O为 AC的中点,又 E为棱 AA1的中点,
所以OE //A1C ,又OE 平面 PA1C, A1C 平面 PA1C,所以OE//平面 PA1C,
又 P为DD1的中点,所以DP //A1E且DP A1E,所以DPA1E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DE //A1P,
又DE 平面 PA1C, A1P 平面 PA1C,所以DE//平面 PA1C,
又DE OE E,DE,OE 平面 BDE,
所以平面 PA1C //平面 EBD .
17.【分析】(1)连接 BC1, AD1,结合题意可证 B1C 平面 ABC1D1,即可得结果;
(2)分析可知∠AD1B即为直线 BD1与平面 ADD1A1所成角,结合题意分析求解即可.
【解】(1)连接BC1, AD1,
第 5页,共 8页
{#{QQABJQQUogggQJAAAQgCAw0iCgOQkBCACYgOhBAEoAABABNABAA=}#}
由题意可知: BB1C1C为正方体,则 B1C BC1,
又因为D1C1 平面 BCC1B1, B1C 平面 BCC1B1,则 B1C D1C1,
且BC1 D1C1 C1, BC1,D1C1 平面 ABC1D1,可得 B1C 平面 ABC1D1,
由BD1 平面 ABC1D1,可得BD1 B1C .
(2)由题意可知: AB 平面 ADD1A1,则∠AD1B即为直线 BD1与平面 ADD1A1所成角,
又因为 AB 3, AD1 2 2,则 tan AD B
AB 3 2
1 ,AD1 4
3 2
所以所求角的正切值为
4
18.【分析】(1)根据奔驰定理以及内切圆的性质可得 PA a PB b PC c 0,即可根据
2b 3a 4c得 4PA 6PB 3PC 0,进而根据线性运算得6DB 3DC 4 9 PD ,由共线
即可求解,
(2)根 据 奔驰定理 以 及外接圆的性质可得 PA sin 2A PB sin A PC sin 3A 0,即可得
PB PA sin 2A PC sin 3A ,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可得
sin A
1 2x y 4cos2 A 2cos A 5 1 4 cos A ,即可根据函数的性质求解.
4 4
【解】(1)由于 P是 ABC的内心,设 ABC内切圆的半径为 r,

由PA S△PBC PB S△PAC PC S△PAB 0可得 PA
1 BC r 1 1 PB AC r PC BA r 0,即
2 2 2
PA a PB b PC c 0,
由2b 3a 4c,不妨设 a 4m,b 6m, c 3m,m 0 ,
故 4PA 6PB 3PC 0,
AP
设 ,则 4 PD 6 PD DB 3PD PD DC

0 ,

故6DB 3DC 4 9 PD ,

由于 6DB 3DC与 BC共线,而 PD与 BC不共线,
9
因此必然 4 9 0,故 ,
4
(2) 设 ABC外 接 圆的半径 为 R ,
则由 PA S△PBC PB S△PAC PC S△PAB 0得

PA 1

R 2 sin BPC 1 PB R 2 sin APC PC 1 R 2 sin APB 0 ,
2 2 2
第 6页,共 8页
{#{QQABJQQUogggQJAAAQgCAw0iCgOQkBCACYgOhBAEoAABABNABAA=}#}

即PA sin 2A PB s in 2B PC s i n 2C 0,
由于 A 2B , 所以 PA s i n
2A PB sin A PC sin 3A 0 ,
PB PA sin 2A PC sin 3A

因此 ,又 PB xPA yPC ,
sin A
所以
x y sin 2A sin 3A 2sin Acos A sin 2Acos A cos 2Asin A 2cosA 2cosA2 cos 2A
sin A sin A
2
4cos2 A 2cos A 1 4 cos A
1

5
,
4 4

0
π
A
2
A π π π
由于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所以 0 B ,解得 A ,
2 2 3 2
0 C π 3A π 2 2
cos A 0, 1 故 ,
2
cos A 1 x 1
2
y 4 cos A 5
5
故当 时, 取最小值 ,4 4 4 4
cos A 0 1 x y 4 cos A 1
2
5
当 或 2 时, 1, 4 4
x y 故 1,
5

4
.

19.(1)利用独立事件乘法、互斥事件加法公式求 A,C获得冠军的概率;
1
(2)分别求出不同赛制下A获得冠军的概率,研究 p 1哪种赛制下A获得冠军的概率
2
更大,即可得结论.
【解】(1)A获得冠军: AB组A获胜,再由A与CD组胜者决赛并胜出,
P 3 1 3 3 1 3 9A获得冠军的概率为 1 ,4 2 4 4 2 4 16
C获得冠军:CD组C获胜,再由C与 AB组胜者决赛并胜出,
C P 1 3 (1 3 1 3获得冠军的概率为 2 ) (1 )
1 5
.
2 4 4 2 4 2 32
1 1
2 2( )淘汰赛赛制下,A获得冠军的概率为 p p p p p ,
2 2
“双败赛制”赛制下,讨论 A进入胜者组、败者组两种情况,
当 A进入胜者组,若在胜者组 A失败,后两局都胜,方可得冠军;
若在胜者组 A胜利,后一局(与败者组胜者比赛)胜,方可得冠军;
当 A进入败者组,后三局都胜,方可得冠军;
综上,A获得冠军的概率 p3 (1 p) p3 (1 p)p3 p3 (3 2p) .
第 7页,共 8页
{#{QQABJQQUogggQJAAAQgCAw0iCgOQkBCACYgOhBAEoAABABNABAA=}#}
令 f (p) p 3(3 2p) p 2 p 2( 2p 2 3p 1) p 2(2p 1)(1 p) ,
1
若A为强队,则 p 1,故 f (p) 0,
2
所以,双败赛制下对强者更有利.
【点睛】关键点点睛:第二问,根据“双败赛制”赛制的描述讨论 A进入胜者组、败者组两种
情况,分别求出得冠军的概率为关键.
第 8页,共 8页
{#{QQABJQQUogggQJAAAQgCAw0iCgOQkBCACYgOhBAEoAABABNABAA=}#}2023—2024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数学试题
2024.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4页,19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 分钟。
2.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
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 ABC中,角 A,B,C的对边分别为 a,b,c,且 a2 c2 b2 ac,ac 4,则 BA BC
A. 3 B. 3 C.2 D. 2
2.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学习小组 6 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分别为 65,82,86,82,
76,95.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众数是 82 B.中位数是 82
C.极差是 30 D.平均数是 82
4
3.在复平面内,复数 i 1 i 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宋代是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其
中汝窑被认为是五大名窑之首.如图 1,这是汝窑双耳罐,该汝窑双耳罐可近似看成由
两个圆台拼接而成,其直观图如图 2 所示.已知该汝窑双耳罐下底面圆的直径是 12 厘
米,中间圆的直径是 20 厘米,上底面圆的直径是 8 厘米,高是 14 厘米,且上、下两圆
台的高之比是3: 4,则该汝窑双耳罐的体积是
1784π 1884π 2304π 2504π
A. B. C. D.
3 3 3 3
1
5.正四棱柱 ABCD A1B1C1D1中,三棱锥 A1 ABD的体积为 , AC1与底面 ABCD所成角的3
正切值为 2,则此正四棱柱的表面积为
A.10 B.12 C.14 D.18
1
6.在 ABC中,AB AC,若点O为 ABC的垂心,且满足 AO AB xAC,则 cos BAC
4
的值为
1 1 1 1
A. 2 B. C. D.3 4 5
高一数学试题 第 1 页 (共 4页)
{#{QQABJQQUogggQJAAAQgCAw0iCgOQkBCACYgOhBAEoAABABNABAA=}#}
7.在明代珠算发明之前,我们的先祖从春秋开始多是用算筹为工具来记数、列式和计算
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相同长度的小木棍,如图是利用算筹表示数 1~9的一种方法,
例如:47 可以表示为“ ”,已知用算筹表示一个不含“0”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
数共有 504 种等可能的结果,则这个数至少要用 8 根小木棍的概率为
11 3 73 6
A. B. C. D.
14 14 84 7
8.在一次考试中有一道 4 个选项的双选题,其中 B 和 C 是正确选项,A 和 D 是错误选项,
甲、乙两名同学都完全不会这道题目,只能在 4 个选项中随机选取两个选项.设事件M
“甲、乙两人所选选项恰有一个相同”,事件 N “甲、乙两人所选选项完全不同”,事
件 X “甲、乙两人所选选项完全相同”,事件Y “甲、乙两人均未选择 B 选项”,则
A.事件 M 与事件 N 相互独立 B.事件 X 与事件 Y 相互独立
C.事件 M 与事件 Y 相互独立 D.事件 N 与事件 Y 相互独立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部分选对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为( )
A.若 sin 2A sin 2B,则 ABC是等腰三角形

B.若 PA PB PB PC PC PA,则 P是三角形 ABC的垂心
C.若 s in
2 2
A sin B cos
2 C 1,则 ABC为钝角三角形
D.若 a / /b,则存在唯一实数 使得 a b
10.已知 m,n 是不同的直线, , 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 )
A.若 / / ,m ,m // n,则 n
B.若m / / ,m / / , n,则m // n
C.若m / / ,m // n,则 n / /
D.若m ,m , n ,则 n / /
11.正多面体也称柏拉图立体(被誉为最有规律的立体结构),是所有面都只由一种正多
边形构成的多面体(各面都是全等的正多边形).数学家已经证明世界上只存在五种柏
拉图立体,即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
正二十面体.已知一个正八面体 ABCDEF 的棱长都是 2(如
图),则( )
A. BE / /平面 ADF
B.直线BC与平面BEDF所成的角为 60°
C.若点 P为棱 EB上的动点,则 AP CP的最小值为 2 3
D.若点 P为棱 EB上的动点,则三棱锥F ADP的体积为
4
定值
3
高一数学试题 第 2 页 (共 4页)
{#{QQABJQQUogggQJAAAQgCAw0iCgOQkBCACYgOhBAEoAABABNABAA=}#}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5 分.

12.已知三个复数 z1,z2,z3,且 z1 z2 2, z3 2,z1,z2所对应的向量OZ1 ,OZ2

满足OZ1 OZ2 0;则 z3 z1 z2 的最大值为 .
13.在棱长为 2的正方体 ABCD A1B1C1D1中,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若 E
为 B1C1 的中点,则过 B、D、E 三点的平面截正方体 ABCD A1B1C1D1所得的截面面积
为 .
14.已知由小到大排列的 6个数据 1,2,3,5,6,m,若这 6 个数据的极差是它们中位数
的 2倍,则 m的值是 .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3 分)
已知复数 z在复平面上对应点在第一象限,且 z 2, z2 的虚部为 2.
(1)求复数 z;

(2)设复数 z、 z2 、 z z2在复平面上对应点分别为A、 B、C,求 AB AC 的值.
16.(15 分)
如图,在直四棱柱 ABCD A1B1C1D1中,底面 ABCD为正方形,E
为棱 AA1的中点, AB 2, AA1 3.
(1)求三棱锥 A BDE的体积.
(2)在DD1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得平面 PA1C //平面 EBD .如果
存在,请说明 P点位置并证明.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7.(15 分)
如图,在长方体 ABCD A1B1C1D1中, AB 3,BC BB1 2,
(1)求证:BD1 B1C;
(2)求直线BD1与平面 ADD1A1所成角的正切值.
高一数学试题 第 3 页 (共 4页)
{#{QQABJQQUogggQJAAAQgCAw0iCgOQkBCACYgOhBAEoAABABNABAA=}#}
18.(17 分)
奔驰定理是一个关于三角形的几何定理,它的图形形状和
奔驰轿车 logo 相似,因此得名.如图,P 是 ABC内的任意一点,
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总有优美等式:

PA S△PBC PB S△PAC PC S△PAB 0 .
(1)若 P 是
AP
ABC的内心, 2b 3a 4c,延长 AP 交 BC 于点 D,求 ;
PD

(2)若 P 是锐角 ABC的外心, A 2B, PB xPA yPC,求 x y的取值范围.
19.(17 分)
第 19 届亚运会将于 2023 年 9 月 23 日至 10 月 8 日举办,本届亚运会共设 40 个竞赛
大项.其中首次增设了电子竞技项目.与传统的淘汰赛不同,近年来一个新型的赛制“双
败赛制”赢得了许多赛事的青睐.传统的淘汰赛失败一场就丧失了冠军争夺的权利,而在
双败赛制下,每人或者每个队伍只有失败了两场才会淘汰出局,因此更有容错率.假设最
终进入到半决赛有四支队伍,淘汰赛制下会将他们四支队伍两两分组进行比赛,胜者进入
到总决赛,总决赛的胜者即为最终的冠军.双败赛制下,两两分组,胜者进入到胜者组,
败者进入到败者组,胜者组两个队伍对决的胜者将进入到总决赛,败者进入到败者组.之
前进入到败者组的两个队伍对决的败者将直接淘汰,胜者将跟胜者组的败者对决,其中的
胜者进入总决赛,最后总决赛的胜者即为冠军,双败赛制下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在
胜者组中的胜者只要输一场比赛即总决赛就无法拿到冠军,但是其它的队伍却有一次失败
的机会,近年来从败者组杀上来拿到冠军的不在少数,因此很多人戏谑这个赛制对强者不
公平,是否真的如此呢?
这里我们简单研究一下两个赛制,假设四支队伍分别为 A、B、C、D,其中 A对阵其他三
1
个队伍获胜概率均为 p,另外三支队伍彼此之间对阵时获胜概率均为 2 .最初分组时 AB
同组,CD同组.
3
(1)若 p ,在淘汰赛赛制下,A、C获得冠军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4
(2)分别计算两种赛制下 A 获得冠军的概率(用 p表示),并据此简单分析一下双败赛
制下对队伍的影响,是否如很多人质疑的“对强者不公平”?
高一数学试题 第 4 页 (共 4页)
{#{QQABJQQUogggQJAAAQgCAw0iCgOQkBCACYgOhBAEoAABAB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