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考纲要求考点冲刺真题冲刺专题十五 中国的地理差异模拟冲刺1.从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变化规律,了解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了解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依据;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理解确定四大地理区域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一、地理差异显著1.我国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自南往北,纬
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 。
2.我国降水的变化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
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 。
3.我国地势的变化规律:自西向东,我国地势
呈 状分布,逐级 。
4.人类活动的差异:
农业: 牧 耕, 稻
麦;人口、城市、交通线: 密
疏;经济发展水平:东部 ,西
部 。
少阶梯下降降低东西南北东西高低二、秦岭—淮河的重要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三、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2.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A 地区;
B 地区;
C 地区;
D 地区。
北方青藏西北南方3.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和主导因素(如下表):
二地势一400季风0800气候1.(2015?湖南益阳)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少
B.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C.青藏地区主要是发展高山牧业和绿洲农业?
D.南方地区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点拨】制约西北发展农业最主要的因素是缺水;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青藏地区主要发展的是高山牧业和河谷农业;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在北方地区。2.(2015?山东德州)关于右图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①区域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油菜,②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B.①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②区域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①区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②区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区域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②区域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
【点拨】秦岭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南方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蔗、油菜等,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降水量在800mm以上。C (2015?山东菏泽)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右图所示的四块区城,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C.“金色中国”——茫茫戈壁,黄沙漫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C4.四块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C.“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
D.“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C【点拨】第3题, “绿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银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金色中国”——茫茫戈壁,黄沙漫漫。第4题,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是指“绿色中国”;而“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主要是由于该区海拔高且四周陡峭。
(2015?山东潍坊)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5~6题。
5.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雨热同期,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
B.②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发展旱作农业
C.③区域严重缺水,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D.④区域光照充足,适宜发展绿洲农业
A6.关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B.②区域水能、有色金属资源贫乏
C.③区域稀土、太阳能资源贫乏
D.④区域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点拨】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类型;①和②区域都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适宜发展种植业;③区域严重缺水,适宜发展灌溉农业;④区域光照充足,但自然特征为高寒,适宜发展河谷农业。第6题,南方地区的水能和有色金属都比较丰富;西北的稀土和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青藏地区的太阳能、地热、水能比较丰富。
A7.(2015?山东泰安)读中国四大区域图,下列描述与乙地区最相吻合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熏醉落羊栏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点拨】本题中的A描述的是南方水乡的景象;B描述的是北方的景象;C描述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象;D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象。
A一、单项选择题
右图是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地区位于( )
A.东北平原 B.海南岛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A.全国普遍高温 B.全国普遍低温
C.南北温差大 D.东西温差大
C1.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2.略。
A3.如右图沿箭头所示方向,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
B.降水量减少
C.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 读下图,完成4~7题。
4.这幅图主要反映了我国的( )
A.地形特征 B.地势特征
C.轮廓特征 D.位置特征
5.该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势可分成( )
A.一级阶梯 B.两级阶梯
C.三级阶梯 D.四级阶梯
4.略。
5.我国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BC6.B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A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巫山东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7.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为青藏高原。
DC 读右图,完成8~10题。
8.右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8.秦岭的东面是淮河,它们组成了我国地理环境中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B9.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5℃ B.8℃
C.-4℃ D.16℃
10.下列数据,有可能为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A.890毫米 B.260毫米
C.680毫米 D.420毫米
9.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10.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CA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图甲中山脉,该山脉的名称是( )
A.昆仑山 B.秦岭 C.祁连山 D.武夷山
12.图乙所展现的农业劳动场景,主要分布于图甲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略。
12.插秧是水稻种植的一部分,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BC 读广东省茂名市某村景观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所示地形主要为( )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14.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水稻
C.小麦 D.大豆
13.广东大部分属于东南丘陵。
14.南方种植水稻。DB 读我国东部地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完成15~17题。
15.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读图可知。
D16.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乙 D.乙和丙
17.我国东部地区四个城市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雨热同期,原因是( )
A.大陆性气候显著
B.季风性气候显著
C.海洋性气候显著
D.地形复杂多样16.这两个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17.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征是雨热同期。
CB18.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的一组是( )
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青藏高原
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18.注意自然区域一说。B 读右图,完成19~23题。
19.在甲、乙、丙、丁四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20.确定甲、乙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势因素
C.季风因素
D.气候因素
C19.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人口稀少。
20.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地区,既有气温的差异,又有降水的差异,综合起来就是气候的差异。
D21.古诗“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图中哪个区域的景观( )
A.甲 B.乙
C.丙 D.丁
22.确定丙区与周围甲、乙、丁区分界线的共同主导因素是( )
A.地势因素 B.历史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B21.“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象。
22.青藏地区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地区。
A23.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与其地理特征的连线,错误的是( )
A.乙——四季有花常见
B.甲——高寒缺氧植被稀
C.丁——大漠黄沙驼铃响
D.丙——青稞美酒锅庄舞
23.“高寒缺氧植被稀”描述的是青藏地区,而不是北方地区。B24.读右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线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分区
B.C→D线穿过了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C.降水量的多少造成了C→D方向上植被类型的不同
D.温度(积温)不同造成了A→B方向上农作物熟制的不同
24.此线跨越了我国南方和北方两个地区。A 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美丽中国。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据“驴友”真真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25~26题。
25.下列真真所发微博中错误的是( )
A.沿路线1领略了天山风光的美丽
B.沿路线2看到了东耕西牧的差异
C.沿路线3感受到了壮族和藏族同
胞的热情
D.沿路线4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
25.路线3没有经过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所以感受不到藏族同胞的热情。C26.下列博文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A.甲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
B.乙地的采茶戏委婉动听
C.丙地冰川广布牦牛成群
D.丁地的烤全羊味道纯正26.我国茶叶主要种植在南方地区,而乙地区地处北方地区。
B 读右图,回答27~28题。
27.该地建筑物为平顶,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大 B.气温高
C.日照强 D.降水少
28.这类传统民居最可能出现在( )
A.广东 B.云南
C.浙江 D.新疆D27.降水越少,屋顶越平。
28.四地中,新疆年降水量最少。
D 下面是我国民居示意图的邮票。据此回答29~30题。
29.图中反映江南水乡民居的邮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0.民居④的建设主要是( )
A.便于拆迁移动 B.防御狂风暴雨
C.防范土匪侵袭 D.就地取材便利
29.略。
30.客家土楼的建设当时就是为了防范倭寇的侵袭。
BC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