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仁爱版七年级上册 Unit 1 Let's be friends! Preparing for the topic
Listening & Speaking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拼写重点词汇,如:name, grade, age, from 等。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重点句型:What's your name I'm... How old are you I'm...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2. 技能目标 能够听懂关于个人信息的简单对话。 能够用英语流利地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来自哪里等基本信息。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勇于开口说英语。 引导学生乐于结交新朋友,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发音、拼写和用法。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句型进行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信息。2. 教学难点 准确运用 be 动词(am, is, are)。 流利地用英语进行对话,克服语言障碍和心理紧张。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 教师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Hello, boys and girls. I'm your English teacher. You can call me Ms. / Mr....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交朋友和介绍自己。2. 展示一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问学生:Where are they from 引导学生用英语回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词汇学习(10 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重点词汇:name, grade, age, from,带读几遍,让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2. 利用图片、卡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例如,展示一个学生的图片,说:This is a student. His name is Tom. He is in Grade 7. He is 13 years old. He is from Beijing. 让学生在句子中感受词汇的用法。(三)句型学习(15 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出重点句型: What's your name 引导学生回答:I'm... How old are you 引导学生回答:I'm... years old. Where are you from 引导学生回答:I'm from...2. 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运用所学句型互相询问信息。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四)Listening 练习(10 分钟)1. 播放教材中的听力材料,让学生认真听,获取关键信息。2. 听完后,让学生回答听力中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听力理解情况。(五)Speaking 活动(15 分钟)1. 让学生模仿听力材料,进行角色扮演,用所学句型介绍自己和询问他人信息。2. 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和鼓励。(六)总结(5 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和句型。2. 强调在交流中要注意礼貌用语和正确的表达方式。(七)作业布置(5 分钟)1. 让学生用英语写一篇自我介绍的短文,包括姓名、年龄、来自哪里等信息。2. 背诵重点词汇和句型。
五、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一)情境创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交友情境,如模拟新生入学互相认识的场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能够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二)听说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听力练习,如听对话回答问题、听短文填空等,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同时,在口语表达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进行对话练习、小组讨论和展示,鼓励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增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自信。(三)互动环节设计了丰富多样的互动环节,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学生们在合作中相互交流、互相帮助,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二、不足之处(一)个体关注不足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未能充分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对于个别基础较弱的学生指导不够及时和到位,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而无法及时解决。(二)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听力和口语练习环节,有时会因为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时间过长,导致后续的总结和拓展环节时间紧张,未能充分展开,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三)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些知识点的讲解方法较为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风格和需求,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三、改进措施(一)加强个体关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辅导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二)优化时间管理进一步提高对课堂时间的把控能力,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预留足够的弹性时间用于总结和拓展,确保教学内容能够顺利完成。(三)丰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如采用游戏、竞赛、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总之,通过本次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