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6 Celebrating the Big Days第2课时Function & Pronunciation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评一体化】Unit 6 Celebrating the Big Days第2课时Function & Pronunciation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4-11-13 17:2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6 Celebrating the Big Days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2课时 Function & Pronunciation 课型 语音课
语篇研读
What---第一部分通过对话呈现了清明节的相关活动。Lulu 拒绝了 Jane 去游泳的邀请,因为她要为清明节买花。清明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在每年四月会去祭拜已故的家人,包括打扫坟墓、摆放鲜花等,还会在这个节日进行家庭徒步,享受大自然。第二部分主要围绕英语语音中的元音和辅音发音,以及连读现象进行教学。通过展示含有特定字母组合的单词和句子,让学生注意发音特点,并进行模仿练习。 Why---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基本信息和主要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已故亲人的缅怀之情。 How---以对话形式展开,先引出话题(Lulu 拒绝游泳邀请并说明原因),然后介绍清明节的时间和主要活动。语言简洁明了,使用了一些常用的表达,如 “I’m sorry, I can’t. I’m busy now.” “What are you doing ” 等,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易于理解。同时,介绍清明节活动时使用了如 “visit the tombs” “tidy up the tombs” “put some flowers” 等短语,准确传达了节日的相关习俗。采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种语言实践活动中掌握语音知识和连读技巧。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关于节日的英语表达,也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大致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活动,对节日相关话题有了初步了解。学生在之前的英语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语音知识,对英语单词的发音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英语对话和短文。 【未知】对于清明节这个特定节日的英文名称 “Tomb-sweeping Day” 及其具体习俗和文化内涵了解较少。不熟悉与清明节相关的一些词汇和短语,如 “late family members” “tidy up” 等。对于英语语音中的元音、辅音发音规则以及连读现象可能不太熟悉,发音不够准确。在学习语音知识时,可能缺乏系统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能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清明节的英文表达、时间、主要活动等相关知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描述清明节的相关内容,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元音和辅音字母,了解部分单词的发音规律。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和探究。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语言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与清明节相关的词汇,如 “Tomb-sweeping Day” “ancestors” “graves” “sweep” “flowers” 等。能识别和理解描述清明节活动的常用句型,如 “We visit the tombs of our ancestors.” “We clean the graves and put flowers on them.” 等。了解清明节的起源、时间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清明节所承载的缅怀祖先、传承家族文化等文化内涵。通过学习语音知识和连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英语发音准确性和流利度,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语音规律,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理解清明节活动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清明节这一节日的文化意义。 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听力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和分享观点。 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识,了解世界各国节日文化的多样性。了解英语语音文化的特点,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与清明节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主要活动。 3.掌握元音、辅音的发音规则,以及字母组合 ow、oy、ear、ure 等的发音。
4.学会在口语表达中正确运用连读技巧。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用英语准确地描述清明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文化自信和文化包容意识。
3.准确发音一些发音较难的元音和辅音,如 /θ/、/ / 等。 4.理解和运用连读现象,在口语表达中做到自然流畅。 易错点: 1.一些词汇容易拼写错误如“ancestors” “cemetery”(墓地)与 “symmetry”(对称)读音相近,可能会混淆拼写。“sweep”(打扫,清扫)的过去式 “swept” 容易写成 “sweeped”。 2.可能错误地认为清明节只是扫墓的节日,忽略了踏青等其他活动也是清明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清明节相关习俗的文化寓意理解不准确,例如不清楚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可能会误解其只是一种装饰行为,而不了解其辟邪等文化含义。 3. 混淆相似元音和辅音的发音。 4. 在连读时,忘记添加连读符号或连读不当。 易忘点: 1.容易忘记一些与清明节特定活动相关的动词短语,如 “put up”(张贴,这里可指张贴祭祀用的物品)、“burn incense”(烧香)等。对于一些清明节传统美食的英文表达,如 “qingtuan”(青团)可能会遗忘。 2.可能忘记清明节的具体时间是公历 4 月 4 日 - 6 日之间变动,或者不清楚其是根据节气来确定的。对清明节所蕴含的家族传承和孝道文化等深层次的内容容易遗忘,只记得表面的活动形式。
3.元音、辅音的发音规则容易遗忘,需要不断复习和巩固。 4.连读技巧需要在口语表达中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拓展点: 1.对比中国清明节与其他国家类似祭祀祖先节日的异同,如日本的盂兰盆节。了解它们在时间、活动形式、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2. 探究清明节的历史演变过程,从古代的寒食节与清明节的融合,到现代社会清明节习俗的传承与变化。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和文化意义的发展。
3. 介绍英语语音中的其他发音现象,如重读、语调等。
4.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英语口音的特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相关信息,包括时间、活动和意义,同时学习和区分几组音标,为后续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任务一: Lead in Look and guess. 通过 “撕纸动画效果”的小游戏,回答问题“Which day (festival) it is from the pieces of the picture ”复习关于节日的名称,并引出主题“Tomb-sweeping Day” 任务二: Presentation- Function 1.Activity1 ①Look and answer. Q: What do people do on this day 展示活动1中图片,让学生更仔细地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如季节特征、人们的穿着和行为等。 Q: What else do people do on this day ②展示清明节的其他活动“Outing and Hiking”(郊游踏青);Flying Kites(放风筝);Inserting Willows and Wearing Willows(插柳戴柳); Planting Trees(植树);Tasting Traditional Delicacies(品尝传统美食)green rice balls(青团)sanzi(馓子) 2.Activity 2 ①Listen and answer. 听录音,回答 “What is Lulu doing ” 这个问题。 ②Read and guess. 阅读表格,整理问题,预测答案。 3.Activity3 ①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chart. 再次听录音,完成图表,填写清明节的相关信息,如月份、活动等。 ②Read and underline. 阅读对话,划出关于清明节的信息,根据上面的问题,回到听力文本解读文本。 ③Read and answer Q: Why is Tomb-sweeping Day very important 学生回答问题,再次完善上面的chart,补充meaning部分。 ④Take notes. 4. Activity 4 Pair work Talk about Tomb-sweeping Day with your partn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may help you. 任务三: Presentation- Pronunciation
1.Let’s learn. 分组学习几组音标
/a / vs/ / / / vs /e / / / /tr/ vs /dr/ / / vs / / /t / ②Let’s practice. 2.Activity1 Listen to the tex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colored letters 3. Activity2 Listen and repeat. 4.Read the sounds and words in Activity 2 aloud individually. 任务一: 观察学生在小游戏中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了解学生对节日名称的熟悉程度。 任务二: 根据学生对图片观察问题的回答,评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清明节活动的初步了解。通过学生在听力、阅读和填空等活动中的表现,判断学生对清明节信息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听力和阅读文本的理解能力。检查学生的笔记记录情况,了解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整理能力。 任务三: 在音标学习部分,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朗读表现,评估学生对音标发音的学习效果。
设计意图 利用图片、问题、听力和阅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节日文化的认知以及对音标发音的敏感度。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对清明节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进一步熟悉音标发音规则,并能够准确朗读句子,注意连读。 任务三: While-listening Activity3 Listen, tick and repeat. Activity 4 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loud. 任务三: 观察学生在 Activity3 中判断和重复单词的准确性,评估学生对音标发音的掌握程度是否有所提高。倾听学生在 Activity4 中朗读句子的情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应用连读技巧,发音是否准确、流畅。
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言技能。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音标知识进行单词辨别和发音判断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任务四:Post-listening 1.Circle the word(s) with the sound in each group. 2.判断划线部分发音是(T)否(F)相同。 任务五:Summary Look and retell. Look and say. 任务四: 根据学生在圈单词活动中的答案,评估学生对音标和单词发音对应关系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对划线部分发音判断的结果,了解学生对单词发音细节的辨别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任务五:
通过让学生回顾并讲述清明节的相关信息,可直接考查学生对清明节日期、意义及主要活动的记忆是否准确。要求学生识别并说出不同音标,如 /a /、/ /、/ /、/e /、/ /、/tr/、/dr/、/ /、/ /、/t /、/d /,可以考查学生对音标符号的认读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音标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用英语写出清明节的时间和至少两项主要活动。抄写所学的元音、辅音发音符号和字母组合,每个抄写 5 遍。 抄写本部分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每个抄写 3 遍。 巩固学生对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记忆,提高单词拼写和句型运用的准确性。 通过抄写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题: 用英语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包括节日的时间、活动和文化意义。用所学的语音知识和连读技巧,朗读一篇英语短文。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语音知识和连读技巧。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朗读短文和录制音频,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发音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拓展题: 收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一份 PPT。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语音资料,如英语电影、歌曲等,了解不同英语口音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英语口音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和制作 PPT,深入了解清明节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收集英语国家的语音资料和写短文,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语音文化,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通过对话、阅读和写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清明节的相关知识,包括时间、活动和文化意义等,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了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不足: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较高,而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存在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时间紧张,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