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仁爱科普版 七上英语 Unit 1 Exploring the topic-Reading Strategies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如:friend, tall, short, play, help 等。 学生能够掌握一般现在时的基本用法,特别是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的变化形式。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关于介绍人物和描述人物特征的句型,如:He/She is...; He/She likes... 等。 2. 技能目标 通过阅读策略的训练,提高学生根据图片预测文本内容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简单介绍自己的朋友。 3.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理解与运用。 阅读策略的培养,即如何根据图片预测文本内容。 一般现在时中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变化形式。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准确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人物特征和喜好。 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姓名文化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 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布置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2. 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和理解语言。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展示一些关于朋友一起玩耍、互相帮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朋友的重要性,引出本单元的主题“Friends”。 2. 提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a friend is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阅读策略教学(10 分钟) 1. 展示 Activity 1 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特征和活动,让学生猜测文本可能是关于什么的。 提问:“Look at these pictures. What can you see What do you think the text is about ”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思考和讨论,然后让学生勾选他们认为正确的答案(friends 或 classmates)。 2. 让学生阅读文本,检查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提问:“Now read the text. Was your prediction right or wrong ” 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预测结果和理由。 (三)文本阅读(15 分钟) 1. 让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找出文本的主旨大意。 提问:“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主旨大意。 2. 仔细阅读文本,回答以下问题: How old can friends be What do friends do 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答案,并与同桌交流。 3. 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 讲解单词:friend, old, young, tall, short, play, help 讲解句型:Friends can be...; Friends play... and help... (四)文化差异讲解(5 分钟) 1. 展示中西方姓名的例子,如:Li Xiang(中文名)和 Jim White(英文名),讲解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和称呼方式的差异。 2. 强调在英语中,名在前,姓在后,而在中文中姓在前,名在后。 (五)写作练习(5 分钟) 1. 让学生根据 Activity 3 中的图片,预测文本可能是关于什么的,并简单写下自己的预测。 2. 然后阅读文本,检查预测是否正确。 3. 让学生模仿文本,写一篇关于自己朋友的短文,包括朋友的姓名、年龄、外貌、爱好等方面。 (六)总结与作业布置(5 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包括词汇、句型、阅读策略和文化差异。 2. 布置作业: 让学生背诵重点词汇和句型。 让学生用英语向家人介绍自己的一位朋友。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图片预测、文本阅读、文化讲解和写作练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了关于朋友的词汇和句型,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策略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中西方姓名文化的差异。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重点词汇和句型,理解了文本的主旨大意,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2. 阅读策略的训练有效。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预测文本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预测能力和阅读兴趣。学生在预测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提高了阅读理解的效果。 3. 注重文化差异的讲解。通过中西方姓名文化的对比,让学生了解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不足之处 1. 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在讲解词汇和句型时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写作练习的时间相对较少,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写作任务。 2.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新知识方面可能存在困难,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3. 教学活动的形式不够丰富。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解、讨论和写作等形式,活动形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改进措施 1. 进一步优化教学时间分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在重点知识的讲解上做到简洁明了,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和练习。 2. 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基础较弱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中有所收获。 3. 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尝试更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