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5张PPT)
专题十 跨学科专题
线索1:典籍中的历史
专题线索梳理
典籍 历史知识 优秀文化传统
《道德经》 主要观点:顺应自然;矛盾双方互相转换;“无为而治” 价值观 智慧、仁爱、勤奋、保持平衡、尊重、忍耐等传统价值观
核心思想 “天人合一”“阴阳相生”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典籍 历史知识 优秀文化传统
《道德经》 主要观点:顺应自然;矛盾双方互相转换;“无为而治” 社会价值 休养生息、君民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努力达到社会和谐、人心向善的目标
文学价值 《道德经》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其影响在诗歌、小说、戏剧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
典籍 历史知识 优秀文化传统
《论语》 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提出一系列教育理念 总评 奠定了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的基础
人际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观念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典籍 历史知识 优秀文化传统
《论语》 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提出一系列教育理念 学习与
教育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重视个体差异,尊重每个人的发展需求,那么就能更好地发挥人才的潜力,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价值 “仁”,奠定了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政治伦理的基本观念;和谐社会的价值观,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完善人格的“仁者”
线索2:史学中的历史
领域 优秀传统文化
《史记》 司马迁编写,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的自强不息精神,还有为反抗暴政酷刑、追求真善美而敢于舍生取义、忘我牺牲的人格自尊、自信、自立精神。这些沉淀于历史长河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领域 优秀传统文化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思想性,对后世的帝王将相、儒生士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警示作用
线索3:钱币中的历史
(一)中国古代货币中的“历史”
(二)货币交流中的“历史”
(三)世界钱币中的“历史”
美元
“1美元”正面图案包括,乔治·华盛顿(美国国父)肖像,组成了上方的天平,象征着公平;底部的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周围是以V型环绕的13颗星,代表了美国最初的十三个英国殖民地
“5美元”正面人物是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被誉为“伟大的解放者”
欧元
纸币正面的拱门和窗户图案象征着开放和合作的精神,欧洲联盟的12颗星星代表动力和欧洲国家的团结。纸币背面的桥形建筑代表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
英镑
正面: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背面是牛顿:他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正面: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背面印的是工程师詹姆斯·瓦特和企业家马修·博尔顿。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马修·博尔顿倾尽全部精力和财力才促成瓦特的蒸汽机梦想
线索4:节日中的历史
知识 相关课程资源
历史 劳动 语文 音乐 美术
中国
古代史 春节 包饺子、
做年糕等 《元日》《除夜宿石头驿》等 《难忘今宵》《恭喜恭喜》等 年画、窗花等
端午节 包粽子、挂菖蒲等 屈原《离骚》 《龙船调》《庆端阳》等 《屈原像》《龙舟竞渡图》等
知识 相关课程资源
历史 劳动 语文 音乐 美术
中国
古代史 中秋节 做月饼、赏月等 《望月怀远》《满江红·中秋寄远》等 《水调歌头》《十五的月亮》等 《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有竹庄中秋赏月图》等
知识 相关课程资源
历史 劳动 语文 音乐 美术
中国
近代史 五四
青年节 成人礼 《自题小像》《青春》等 《五月的花海》《岁月轻狂》等 《五四运动》《五四有感》等
建党节 红歌赛、
红色旅游等 《七律·红船颂歌》等 《唱支山歌给党听》等 《在党的“一大”会议上》等
国庆节 国庆阅兵等 《七律·国庆吟怀》等 《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 《开国大典》等
历史 劳动 语文 音乐 美术
中国
现代史 植树节 植树等 《种柳三咏》等 《植树歌》《小白杨》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
劳动节 参观生产线等 《悯农》《观刈麦》等 《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时代领跑者”人物群像》等
教师节 拜孔子、
游孔庙等 《酬问师》《无题》等 《教师礼赞》《教师颂》等 《教师节快乐》等
线索5:诗词中的历史
(一)古代诗词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焚书坑》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唐]汪遵《咏长城》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唐]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咏史诗·汴水》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宋]汪洙《神童诗》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明]戚继光《镌钤深处》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明]郑成功《复台》
(二)毛泽东诗词
线索6:歌曲中的历史
线索7:电影中的历史
中国
近代史 《定军山》 ①相关史实:近代西方文明传入中国;②电影简介: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是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用兵的故事
中国
近代史 《林则徐》 ①相关史实: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②电影简介:电影讲述了我国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奉旨到广东禁烟、鸦片战争爆发、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故事,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中国
近代史 《建党伟业》
《红船:开天辟地》 ①相关史实:中国共产党成立;②电影简介:《建党伟业》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该片叙述的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红船:开天辟地》以“红船精神”为纲,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求索中国向何处去的故事视角,全方位展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与历史必然性,从原点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逻辑和奋斗初心
中国
近代史 《建军大业》 ①相关史实:南昌起义;②电影简介:主要以1927年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展开,描写了中国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血战台儿庄》 ①相关史实:台儿庄战役;②电影简介:电影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弘扬了中国军民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中国
近代史 《大转折》
《大决战》
《大进军》 ①相关史实:人民解放战争;②电影简介:三部系列电影讲述了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的历史,通过壮观激烈的战争场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
中国
现代史 《开国大典》
《建国大业》 ①相关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②电影简介:《开国大典》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建国大业》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中国
现代史 《上甘岭》
《英雄儿女》
《长津湖》 ①相关史实:抗美援朝;②电影简介: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讴歌了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中国
现代史 《焦裕禄》
《铁人》
《离开雷锋的日子》
《袁隆平》 ①相关史实: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②电影简介:电影分别讲述了焦裕禄、王进喜、雷锋、袁隆平等人物及其英雄事迹,赞颂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世界
近代史 《战争与和平》 ①相关史实: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史;②电影简介:电影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以俄法战争为背景,展开了一幅19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巨幅画卷
世界
现代史 《西线无战事》 ①相关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②电影介绍: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面战线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和同学在持续四年的战争里,目睹了可怕的伤亡以及战争对人类肉体和心灵的摧残
世界
现代史 《斯大林格勒战役》
《血战钢锯岭》 ①相关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②电影简介:电影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传递了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理念,引发了世界人民对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的思考
认识 电影通过画面和声音再现历史场景,帮助我们在认识和探究历史上作出独有的贡献;电影改编、“戏说”等虚构或者完全想象的部分,无法完全还原真实历史
线索8:水陆交通发展中的历史
历史时期 相关课程内容
历史 道德与法治 地理 科学
秦的统一 驰道、灵渠 政治制度、国家治理 自然环境、交通路线 蓄力、风力
汉唐时期 张骞通西域 综合国力、外交 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路线 车船技术、测量技术
历史时期 相关课程内容
历史 道德与法治 地理 科学
明清时期 郑和下西洋、私人海上贸易 政治制度、综合国力、
商品经济 海洋知识、气象知识、地图绘制 风力、罗盘、造船技术
大航海
时期 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地、奴隶贸易 资本主义发展、追求商业利润 地球知识的更新、地图绘制、交通路线 造船技术、航海技术、风力
历史时期 相关课程内容
历史 道德与法治 地理 科学
工业革
命时期 火车、轮船、汽车的发明与使用 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交通路线的丰富和扩展、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消耗 蒸汽机、传动装置、钢铁冶炼、电力
世界大
战及战
后世界 陆上交通、水上交通与航空业发展的作用 战争与和平、综合国力、制度保障 电力技术、发动机技术、新能源、数字化技术
线索9:环境科学中的历史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24·菏泽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下列孔子的典故名句中,对你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专题突破素养卷(十) 跨学科专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根据题干“孔子的典故名句中,对你的学习有指导意义”可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反映的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低的人学习,对学习有指导意义,A项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2024·东营模拟)下图是秦汉时期推行的货币,旨在( )
√
A.扩大交往 B.沟通文化
C.控制思想 D.巩固统治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货币为秦半两钱,汉代收回地方铸币权,统一铸五铢钱,这都有利于政权的巩固,维护统一,D项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2024·济宁模拟)传统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在诗词作品中广为出现。“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描绘的传统节日是( )
A.春节 B.清明节
C.中秋节 D.端午节
√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屈子”指的是战国时楚国的屈原,相传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选D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2024·天津模拟)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以下体现该内容的是(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由材料“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可知,它指的是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由材料“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可知,2014年,隋朝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隋朝大运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以洛阳为中心,“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符合题意,B项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2024·肥城二模)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洪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钟摆理论”绘制了如下示意图来归纳中国古代文官与武将的权力转换。据此可知,当钟摆向右摇摆时,形象地展现了( )
A.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B.隋唐三省六部制度
C.北宋重文轻武政策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根据所学知识解读图片可知,当钟摆向右摇摆时指针偏向了文官,这说明文官的权力远远超过了武将,反映了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C项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2024·济南模拟)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④⑥⑤
C.②③④①⑥⑤ D.②①③⑥④⑤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唐玄宗时期开元盛世的场景;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描写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场景;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的是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场景;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描写的是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场景;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描写的是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抗倭决心和势在必行的坚强意志;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对蒙古政权开创者成吉思汗(铁木真)的评价,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是在其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之后,故而,按照年代顺序排列,应为:秦→南朝→唐朝→南宋→元朝→明朝,②③①④⑥⑤符合题意,B项正确。]
7.学校电影社团放映了反映近代历史的电影,请按照影片相关历史事件的先后,对下列电影进行排序( )
①《长征》 ②《井冈山》 ③《辛亥革命》 ④《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开始于1934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于1927年10月;辛亥革命开始于1911年;南昌起义开始于1927年8月,由此可知,电影排序正确的是③④②①,C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2024·枣庄模拟)“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D [题干中的诗句出自毛泽东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情形,故选D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2024·聊城莘县模拟)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抗日救亡
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最强音。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故选C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2024·日照模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能反映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的语句是( )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D.“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故B项正确;“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项;“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反映的是南方谈话,排除D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2024·杭州模拟)如图邮票发行于2015年。图中所示价值观念推动了我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D.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选B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2024·南京模拟)“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这一颁奖词讲述的是( )
A.钱学森家国情怀 B.雷锋为人民服务
C.袁隆平艰苦奋斗 D.屠呦呦乐观自信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写出了钱学森的贡献,“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写出了钱学森的家国情怀。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3.(2024·新泰一模)从英语的发展过程看,每一个重大历史阶段都会产生大量反映鲜明时代特征的新词。请根据下列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与4组英语新词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错误的是( )
不同时期英语新词
组别 时期 新词
1组 15—17世纪 potato;banana;maize
2组 19世纪 telephone;telegraph;electron
3组 20世纪初 tank;machinegun;gasmask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注:maize——玉米;electron——电子;gasmask——防毒面具)
A.1组——新航路的开辟
B.2组——第一次工业革命
C.3组——第一次世界大战
D.4组——经济全球化
组别 时期 新词
4组 20世纪
中后期 “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telephone是电话,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7世纪新航路与早期殖民扩张,potato(土豆)等物种从美洲传出,A项不符合题意;20世纪初战场上出现了坦克等武器,毒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的可怕武器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WTO、APEC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D项不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4.(2024·新泰三模)如果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那么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军突袭波兰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储在萨拉热窝街头遭到塞尔维亚青年的枪击,皇储夫妇被击毙,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A项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5.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说到,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杀虫剂,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伤害。这反映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生态环境恶化
C.霸权主义危害 D.能源危机加剧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根据“人类大量使用杀虫剂”“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伤害”可知,自然环境遭到人为破坏,使生态环境恶化,故选B项;人口增长过快,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项;霸权主义属于政治领域,排除C项;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通常涉及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材料主要涉及的是自然环境,排除D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非选择题(第16题9分,第17题8分,第18题8分,共25分)
16.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以下是其中的两个故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故事①
《前夜》 影片讲述了电动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保障五星红旗顺利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故事
故事②
《回归》 影片讲述了外交官、仪仗队军人、警察、钟表师傅等不同身份的人,为实现在1997年7月1日0点0分准时升起五星红旗的心愿,在他们的岗位上竭尽全力的故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材料二 电影及经典台词
《袁隆平》经典台词:“如果没有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支持,我的梦想就不会实现。”
《邓稼先》经典台词:“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铁人》经典台词:“为了国家永远不贫血,我们自己的血已经备下来了,已经烧热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国产经典影片
组别 电影
1 《建国大业》《志愿军:雄兵出击》《伟大的土地改革》
2 《邓小平》《十八个手印》《厉害了,我的国》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请写出《我和我的祖国》上映的时间。(1分)与故事①和故事②相关的史实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中三部电影的经典台词,概括三位英雄人物共有的精神品质。(1分)任选其中一部电影中的主人公,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主要事迹。(2分)
(3)材料三中的两组经典影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主题?(2分)
(4)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类型和特点等方面谈谈如何正确看待历史题材电影的史料价值。(1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问,时间:根据材料一“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可知,用1949加上70,可以计算出《我和我的祖国》上映的时间是2019年。史实:根据材料一“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事①《前夜》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这一事件。根据材料一“1997年7月1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事②《回归》讲述的是香港回归祖国。
第(2)问,精神品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讲述的是袁隆平、邓稼先与王进喜的事迹,三位英雄人物共有的精神品质是爱国主义。主要事迹:根据题干任选其中一位人物进行介绍即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3)问,根据材料三给出的影片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1组的三部影片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土地改革,故其可以确立的主题是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第2组影片主要介绍改革开放以及之后的事件,故其可以确立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4)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历史题材电影属于第二手史料,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具有生动、活泼、直观的特点;但有艺术加工成分,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等同史实,要在多重印证后,慎重使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时间:2019年。史实:《前夜》: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回归》:香港回归祖国。
(2)精神品质:爱国主义。
示例:1960年,王进喜率领钻井大队参加石油大战,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第1组: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2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史料价值:属于第二手史料,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具有生动、活泼、直观的特点;但有艺术加工成分,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等同史实,要在多重印证后,慎重使用。(言之有理即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7.16世纪以来,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不断得到扩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成果(部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时间 人物 国家 发明成果
1807年 富尔顿 美国 发明蒸汽轮船
1825年 斯蒂芬森 英国 发明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1876年 奥托 德国 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83年 戴姆勒 德国 发明汽油内燃机
1885年 本茨 德国 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发明飞机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三 全球化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流转、交汇、组合。交通运输的发展一步步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没有更广范围内的交流就不会有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而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某个国家全球化程度的高低及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优劣势。
——摘编自宋天田等《交通运输与科技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航海家的航线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航海的发展对欧洲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07—1903年交通领域发展的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交通运输在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性。(2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航海家的航线特点是从西班牙出发的向西航行,从葡萄牙出发的向东航行;沟通了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形成了全球航线。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航海的发展对欧洲的影响是开启了西方近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西方国家开始崛起;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第(2)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1807—1903年交通领域发展的特点是新型发明成果主要出现在美国和德国;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发生革新;科技发明成果的应用推动交通领域的发展;由平面交通进入立体交通时代。第(3)问,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交通运输在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总结为发达的交通运输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等的发展反映了全球化发展中各国的优势和劣势;等等。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特点:从西班牙出发的向西航行,从葡萄牙出发的向东航行;沟通了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形成了全球航线。影响:开启了西方近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西方国家开始崛起;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新型发明成果主要出现在美国和德国;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发生革新;科技发明成果的应用推动交通领域的发展;由平面交通进入立体交通时代。
(3)发达的交通运输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等的发展反映了全球化发展中各国的优势和劣势;等等。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2024·肥城一模)小钱币,大历史。货币是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古至今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货币中可以窥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币归宗】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材料一 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这不仅意味着奇形怪状的货币不再流通,今后货币形状会规范统一,还代表着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货币改革取得成功。
——据《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与发展论析》
【宝通中外】
材料二 日本仿唐风气盛行,政府曾多次派“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受唐朝货币制度影响,708年,日本正式在奈良仿照唐“开元通宝”铸造“和同开珎”。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日本历史上最早的自铸货币。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一纸千金】
材料三 宋代前期,蜀地流通以铁钱为主,这使得从事长途贸易和大宗贸易的商人为货币的支付而烦恼。11世纪初,成都16户富商联保发行了一种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它的形制规范,用统一纸张制作,并制作了特殊记号以防止假冒,任何人都能凭这张纸在参与联保的任意一家商户及其分铺换取纸上所注明的铁钱。从此纸币逐渐在蜀地流通开来。
——摘编自何一民等《成都简史》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的货币改革出现在什么时间?改革后的货币叫什么?统治者进行该项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该改革能取得成功得益于哪一政治制度的确立?(4分)
(2)和同开珎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遣唐使除了将唐朝的货币制度传回日本,还学习了哪些唐朝的先进文化?(请任意列举一例)曾六次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唐朝高僧是谁?(2分)
(3)材料三中“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写出纸币的名称。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时期纸币在蜀地流通开来的原因。(2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问,时间:根据材料一“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货币改革”反映的是秦朝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货币:根据材料一“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后的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货币改变了货币混乱状况,有利于经济管理;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统一,所以目的是巩固统一。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从而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2)问,先进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多次来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高僧: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最终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3)问,名称:根据材料三“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纸币逐渐在蜀地流通开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纸币被称为“交子”。原因:根据材料三“宋代前期,蜀地流通以铁钱为主……换取纸上所注明的铁钱”可知,铁钱使用不便,交子方便携带且具有良好的防伪性,任何人凭交子都可到发行商户或分铺换取铁钱说明发行者具有良好的信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时间:秦朝。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经济控制、巩固统一。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
(2)先进文化: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高僧:鉴真。
(3)名称:交子。原因:铁钱使用不便;交子的便利性,有较好的防伪效果;发行者具有良好的信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线索1:典籍中的历史
典籍 历史知识 优秀文化传统
《道德经》 主要观点:顺应自然;矛盾双方互相转换;“无为而治” 价值观 智慧、仁爱、勤奋、保持平衡、尊重、忍耐等传统价值观
核心思想 “天人合一”“阴阳相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社会价值 休养生息、君民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努力达到社会和谐、人心向善的目标
文学价值 《道德经》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其影响在诗歌、小说、戏剧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
《论语》 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提出一系列教育理念 总评 奠定了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的基础
人际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观念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习与 教育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重视个体差异,尊重每个人的发展需求,那么就能更好地发挥人才的潜力,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价值 “仁”,奠定了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政治伦理的基本观念;和谐社会的价值观,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完善人格的“仁者”
线索2:史学中的历史
领域 优秀传统文化
《史记》 司马迁编写,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的自强不息精神,还有为反抗暴政酷刑、追求真善美而敢于舍生取义、忘我牺牲的人格自尊、自信、自立精神。这些沉淀于历史长河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思想性,对后世的帝王将相、儒生士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警示作用
线索3:钱币中的历史
(一)中国古代货币中的“历史”
(二)货币交流中的“历史”
(三)世界钱币中的“历史”
美元 “1美元”正面图案包括,乔治·华盛顿(美国国父)肖像,组成了上方的天平,象征着公平;底部的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周围是以V型环绕的13颗星,代表了美国最初的十三个英国殖民地 “5美元”正面人物是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被誉为“伟大的解放者”
欧元 纸币正面的拱门和窗户图案象征着开放和合作的精神,欧洲联盟的12颗星星代表动力和欧洲国家的团结。纸币背面的桥形建筑代表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
英镑 正面: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背面是牛顿:他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正面: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背面印的是工程师詹姆斯·瓦特和企业家马修·博尔顿。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马修·博尔顿倾尽全部精力和财力才促成瓦特的蒸汽机梦想
线索4:节日中的历史
知识 相关课程资源
历史 劳动 语文 音乐 美术
中国 古代史 春节 包饺子、 做年糕等 《元日》《除夜宿石头驿》等 《难忘今宵》《恭喜恭喜》等 年画、窗花等
端午节 包粽子、 挂菖蒲等 屈原《离骚》 《龙船调》《庆端阳》等 《屈原像》《龙舟竞渡图》等
中秋节 做月饼、赏月等 《望月怀远》《满江红·中秋寄远》等 《水调歌头》《十五的月亮》等 《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有竹庄中秋赏月图》等
中国 近代史 五四 青年节 成人礼 《自题小像》《青春》等 《五月的花海》《岁月轻狂》等 《五四运动》《五四有感》等
建党节 红歌赛、 红色旅游等 《七律·红船颂歌》等 《唱支山歌给党听》等 《在党的“一大”会议上》等
国庆节 国庆阅兵等 《七律·国庆吟怀》等 《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 《开国大典》等
中国 现代史 植树节 植树等 《种柳三咏》等 《植树歌》《小白杨》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
劳动节 参观生产线等 《悯农》《观刈麦》等 《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时代领跑者”人物群像》等
教师节 拜孔子、 游孔庙等 《酬问师》《无题》等 《教师礼赞》《教师颂》等 《教师节快乐》等
线索5:诗词中的历史
(一)古代诗词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焚书坑》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唐]汪遵《咏长城》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唐]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咏史诗·汴水》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宋]汪洙《神童诗》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明]戚继光《镌钤深处》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明]郑成功《复台》
(二)毛泽东诗词
线索6:歌曲中的历史
线索7:电影中的历史
中国 近代史 《定军山》 ①相关史实:近代西方文明传入中国;②电影简介: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是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用兵的故事
《林则徐》 ①相关史实: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②电影简介:电影讲述了我国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奉旨到广东禁烟、鸦片战争爆发、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故事,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建党伟业》 《红船:开天辟地》 ①相关史实:中国共产党成立;②电影简介:《建党伟业》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该片叙述的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红船:开天辟地》以“红船精神”为纲,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求索中国向何处去的故事视角,全方位展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与历史必然性,从原点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逻辑和奋斗初心
《建军大业》 ①相关史实:南昌起义;②电影简介:主要以1927年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展开,描写了中国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血战台儿庄》 ①相关史实:台儿庄战役;②电影简介:电影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弘扬了中国军民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大转折》《大决战》 《大进军》 ①相关史实:人民解放战争;②电影简介:三部系列电影讲述了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的历史,通过壮观激烈的战争场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
中国 现代史 《开国大典》 《建国大业》 ①相关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②电影简介:《开国大典》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建国大业》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上甘岭》 《英雄儿女》 《长津湖》 ①相关史实:抗美援朝;②电影简介: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讴歌了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焦裕禄》《铁人》 《离开雷锋的日子》 《袁隆平》 ①相关史实: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②电影简介:电影分别讲述了焦裕禄、王进喜、雷锋、袁隆平等人物及其英雄事迹,赞颂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世界 近代史 《战争与和平》 ①相关史实: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史;②电影简介:电影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以俄法战争为背景,展开了一幅19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巨幅画卷
世界 现代史 《西线无战事》 ①相关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②电影介绍: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面战线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和同学在持续四年的战争里,目睹了可怕的伤亡以及战争对人类肉体和心灵的摧残
《斯大林格勒战役》 《血战钢锯岭》 ①相关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②电影简介:电影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传递了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理念,引发了世界人民对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的思考
认识 电影通过画面和声音再现历史场景,帮助我们在认识和探究历史上作出独有的贡献;电影改编、“戏说”等虚构或者完全想象的部分,无法完全还原真实历史
线索8:水陆交通发展中的历史
历史时期 相关课程内容
历史 道德与法治 地理 科学
秦的统一 驰道、灵渠 政治制度、国家治理 自然环境、交通路线 蓄力、风力
汉唐时期 张骞通西域 综合国力、外交 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路线 车船技术、测量技术
明清时期 郑和下西洋、私人海上贸易 政治制度、综合国力、 商品经济 海洋知识、气象知识、地图绘制 风力、罗盘、造船技术
大航海 时期 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地、奴隶贸易 资本主义发展、追求商业利润 地球知识的更新、地图绘制、交通路线 造船技术、航海技术、风力
工业革 命时期 火车、轮船、汽车的发明与使用 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交通路线的丰富和扩展、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消耗 蒸汽机、传动装置、钢铁冶炼、电力
世界大战及 战后世界 陆上交通、水上交通与航空业发展的作用 战争与和平、综合国力、制度保障 电力技术、发动机技术、新能源、数字化技术
线索9:环境科学中的历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突破素养卷(十) 跨学科专题
(时间:40分钟 分值:4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24·菏泽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下列孔子的典故名句中,对你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024·东营模拟)下图是秦汉时期推行的货币,旨在( )
A.扩大交往 B.沟通文化
C.控制思想 D.巩固统治
3.(2024·济宁模拟)传统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在诗词作品中广为出现。“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描绘的传统节日是( )
A.春节 B.清明节
C.中秋节 D.端午节
4.(2024·天津模拟)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以下体现该内容的是(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2024·肥城二模)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洪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钟摆理论”绘制了如下示意图来归纳中国古代文官与武将的权力转换。据此可知,当钟摆向右摇摆时,形象地展现了( )
A.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B.隋唐三省六部制度
C.北宋重文轻武政策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6.(2024·济南模拟)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④⑥⑤
C.②③④①⑥⑤ D.②①③⑥④⑤
7.学校电影社团放映了反映近代历史的电影,请按照影片相关历史事件的先后,对下列电影进行排序( )
①《长征》 ②《井冈山》 ③《辛亥革命》 ④《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
8.(2024·枣庄模拟)“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9.(2024·聊城莘县模拟)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抗日救亡
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
10.(2024·日照模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能反映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的语句是( )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D.“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
11.(2024·杭州模拟)如图邮票发行于2015年。图中所示价值观念推动了我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D.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12.(2024·南京模拟)“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这一颁奖词讲述的是( )
A.钱学森家国情怀 B.雷锋为人民服务
C.袁隆平艰苦奋斗 D.屠呦呦乐观自信
13.(2024·新泰一模)从英语的发展过程看,每一个重大历史阶段都会产生大量反映鲜明时代特征的新词。请根据下列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与4组英语新词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错误的是( )
不同时期英语新词
组别 时期 新词
1组 15—17世纪 potato;banana;maize
2组 19世纪 telephone;telegraph;electron
3组 20世纪初 tank;machinegun;gasmask
4组 20世纪中后期 “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注:maize——玉米;electron——电子;gasmask——防毒面具)
A.1组——新航路的开辟
B.2组——第一次工业革命
C.3组——第一次世界大战
D.4组——经济全球化
14.(2024·新泰三模)如果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那么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军突袭波兰
15.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说到,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杀虫剂,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伤害。这反映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生态环境恶化
C.霸权主义危害 D.能源危机加剧
二、非选择题(第16题9分,第17题8分,第18题8分,共25分)
16.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以下是其中的两个故事。
故事① 《前夜》 影片讲述了电动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保障五星红旗顺利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故事
故事② 《回归》 影片讲述了外交官、仪仗队军人、警察、钟表师傅等不同身份的人,为实现在1997年7月1日0点0分准时升起五星红旗的心愿,在他们的岗位上竭尽全力的故事
材料二 电影及经典台词
《袁隆平》经典台词:“如果没有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支持,我的梦想就不会实现。”
《邓稼先》经典台词:“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铁人》经典台词:“为了国家永远不贫血,我们自己的血已经备下来了,已经烧热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国产经典影片
组别 电影
1 《建国大业》《志愿军:雄兵出击》《伟大的土地改革》
2 《邓小平》《十八个手印》《厉害了,我的国》
(1)请写出《我和我的祖国》上映的时间。(1分)与故事①和故事②相关的史实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中三部电影的经典台词,概括三位英雄人物共有的精神品质。(1分)任选其中一部电影中的主人公,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主要事迹。(2分)
(3)材料三中的两组经典影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主题?(2分)
(4)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类型和特点等方面谈谈如何正确看待历史题材电影的史料价值。(1分)
17.16世纪以来,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不断得到扩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成果(部分)
时间 人物 国家 发明成果
1807年 富尔顿 美国 发明蒸汽轮船
1825年 斯蒂芬森 英国 发明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1876年 奥托 德国 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83年 戴姆勒 德国 发明汽油内燃机
1885年 本茨 德国 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发明飞机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三 全球化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流转、交汇、组合。交通运输的发展一步步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没有更广范围内的交流就不会有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而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某个国家全球化程度的高低及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优劣势。
——摘编自宋天田等《交通运输与科技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航海家的航线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航海的发展对欧洲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07—1903年交通领域发展的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交通运输在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性。(2分)
18.(2024·肥城一模)小钱币,大历史。货币是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古至今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货币中可以窥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币归宗】
材料一 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这不仅意味着奇形怪状的货币不再流通,今后货币形状会规范统一,还代表着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货币改革取得成功。 ——据《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与发展论析》
【宝通中外】
材料二 日本仿唐风气盛行,政府曾多次派“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受唐朝货币制度影响,708年,日本正式在奈良仿照唐“开元通宝”铸造“和同开珎”。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日本历史上最早的自铸货币。
【一纸千金】
材料三 宋代前期,蜀地流通以铁钱为主,这使得从事长途贸易和大宗贸易的商人为货币的支付而烦恼。11世纪初,成都16户富商联保发行了一种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它的形制规范,用统一纸张制作,并制作了特殊记号以防止假冒,任何人都能凭这张纸在参与联保的任意一家商户及其分铺换取纸上所注明的铁钱。从此纸币逐渐在蜀地流通开来。
——摘编自何一民等《成都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的货币改革出现在什么时间?改革后的货币叫什么?统治者进行该项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该改革能取得成功得益于哪一政治制度的确立?(4分)
(2)和同开珎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遣唐使除了将唐朝的货币制度传回日本,还学习了哪些唐朝的先进文化?(请任意列举一例)曾六次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唐朝高僧是谁?(2分)
(3)材料三中“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写出纸币的名称。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时期纸币在蜀地流通开来的原因。(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线索1:典籍中的历史
典籍 历史知识 优秀文化传统
《道德经》 主要观点:顺应自然;矛盾双方互相转换;“无为而治” 价值观 智慧、仁爱、勤奋、保持平衡、尊重、忍耐等传统价值观
核心思想 “天人合一”“阴阳相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社会价值 休养生息、君民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努力达到社会和谐、人心向善的目标
文学价值 《道德经》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其影响在诗歌、小说、戏剧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
《论语》 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提出一系列教育理念 总评 奠定了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的基础
人际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观念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习与 教育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重视个体差异,尊重每个人的发展需求,那么就能更好地发挥人才的潜力,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价值 “仁”,奠定了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政治伦理的基本观念;和谐社会的价值观,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完善人格的“仁者”
线索2:史学中的历史
领域 优秀传统文化
《史记》 司马迁编写,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的自强不息精神,还有为反抗暴政酷刑、追求真善美而敢于舍生取义、忘我牺牲的人格自尊、自信、自立精神。这些沉淀于历史长河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思想性,对后世的帝王将相、儒生士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警示作用
线索3:钱币中的历史
(一)中国古代货币中的“历史”
(二)货币交流中的“历史”
(三)世界钱币中的“历史”
美元 “1美元”正面图案包括,乔治·华盛顿(美国国父)肖像,组成了上方的天平,象征着公平;底部的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周围是以V型环绕的13颗星,代表了美国最初的十三个英国殖民地 “5美元”正面人物是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被誉为“伟大的解放者”
欧元 纸币正面的拱门和窗户图案象征着开放和合作的精神,欧洲联盟的12颗星星代表动力和欧洲国家的团结。纸币背面的桥形建筑代表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
英镑 正面: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背面是牛顿:他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正面: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背面印的是工程师詹姆斯·瓦特和企业家马修·博尔顿。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马修·博尔顿倾尽全部精力和财力才促成瓦特的蒸汽机梦想
线索4:节日中的历史
知识 相关课程资源
历史 劳动 语文 音乐 美术
中国 古代史 春节 包饺子、 做年糕等 《元日》《除夜宿石头驿》等 《难忘今宵》《恭喜恭喜》等 年画、窗花等
端午节 包粽子、 挂菖蒲等 屈原《离骚》 《龙船调》《庆端阳》等 《屈原像》《龙舟竞渡图》等
中秋节 做月饼、赏月等 《望月怀远》《满江红·中秋寄远》等 《水调歌头》《十五的月亮》等 《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有竹庄中秋赏月图》等
中国 近代史 五四 青年节 成人礼 《自题小像》《青春》等 《五月的花海》《岁月轻狂》等 《五四运动》《五四有感》等
建党节 红歌赛、 红色旅游等 《七律·红船颂歌》等 《唱支山歌给党听》等 《在党的“一大”会议上》等
国庆节 国庆阅兵等 《七律·国庆吟怀》等 《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 《开国大典》等
中国 现代史 植树节 植树等 《种柳三咏》等 《植树歌》《小白杨》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
劳动节 参观生产线等 《悯农》《观刈麦》等 《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时代领跑者”人物群像》等
教师节 拜孔子、 游孔庙等 《酬问师》《无题》等 《教师礼赞》《教师颂》等 《教师节快乐》等
线索5:诗词中的历史
(一)古代诗词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焚书坑》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唐]汪遵《咏长城》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唐]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咏史诗·汴水》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宋]汪洙《神童诗》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明]戚继光《镌钤深处》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明]郑成功《复台》
(二)毛泽东诗词
线索6:歌曲中的历史
线索7:电影中的历史
中国 近代史 《定军山》 ①相关史实:近代西方文明传入中国;②电影简介: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是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用兵的故事
《林则徐》 ①相关史实: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②电影简介:电影讲述了我国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奉旨到广东禁烟、鸦片战争爆发、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故事,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建党伟业》 《红船:开天辟地》 ①相关史实:中国共产党成立;②电影简介:《建党伟业》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该片叙述的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红船:开天辟地》以“红船精神”为纲,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求索中国向何处去的故事视角,全方位展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与历史必然性,从原点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逻辑和奋斗初心
《建军大业》 ①相关史实:南昌起义;②电影简介:主要以1927年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展开,描写了中国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血战台儿庄》 ①相关史实:台儿庄战役;②电影简介:电影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弘扬了中国军民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大转折》《大决战》 《大进军》 ①相关史实:人民解放战争;②电影简介:三部系列电影讲述了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的历史,通过壮观激烈的战争场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
中国 现代史 《开国大典》 《建国大业》 ①相关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②电影简介:《开国大典》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建国大业》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上甘岭》 《英雄儿女》 《长津湖》 ①相关史实:抗美援朝;②电影简介: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讴歌了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焦裕禄》《铁人》 《离开雷锋的日子》 《袁隆平》 ①相关史实: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②电影简介:电影分别讲述了焦裕禄、王进喜、雷锋、袁隆平等人物及其英雄事迹,赞颂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世界 近代史 《战争与和平》 ①相关史实: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史;②电影简介:电影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以俄法战争为背景,展开了一幅19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巨幅画卷
世界 现代史 《西线无战事》 ①相关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②电影介绍: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面战线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和同学在持续四年的战争里,目睹了可怕的伤亡以及战争对人类肉体和心灵的摧残
《斯大林格勒战役》 《血战钢锯岭》 ①相关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②电影简介:电影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传递了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理念,引发了世界人民对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的思考
认识 电影通过画面和声音再现历史场景,帮助我们在认识和探究历史上作出独有的贡献;电影改编、“戏说”等虚构或者完全想象的部分,无法完全还原真实历史
线索8:水陆交通发展中的历史
历史时期 相关课程内容
历史 道德与法治 地理 科学
秦的统一 驰道、灵渠 政治制度、国家治理 自然环境、交通路线 蓄力、风力
汉唐时期 张骞通西域 综合国力、外交 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路线 车船技术、测量技术
明清时期 郑和下西洋、私人海上贸易 政治制度、综合国力、 商品经济 海洋知识、气象知识、地图绘制 风力、罗盘、造船技术
大航海 时期 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地、奴隶贸易 资本主义发展、追求商业利润 地球知识的更新、地图绘制、交通路线 造船技术、航海技术、风力
工业革 命时期 火车、轮船、汽车的发明与使用 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交通路线的丰富和扩展、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消耗 蒸汽机、传动装置、钢铁冶炼、电力
世界大战及 战后世界 陆上交通、水上交通与航空业发展的作用 战争与和平、综合国力、制度保障 电力技术、发动机技术、新能源、数字化技术
线索9:环境科学中的历史
专题突破素养卷(十) 跨学科专题
(时间:40分钟 分值:4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24·菏泽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下列孔子的典故名句中,对你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A [根据题干“孔子的典故名句中,对你的学习有指导意义”可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反映的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低的人学习,对学习有指导意义,A项正确。]
2.(2024·东营模拟)下图是秦汉时期推行的货币,旨在( )
A.扩大交往 B.沟通文化
C.控制思想 D.巩固统治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货币为秦半两钱,汉代收回地方铸币权,统一铸五铢钱,这都有利于政权的巩固,维护统一,D项正确。]
3.(2024·济宁模拟)传统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在诗词作品中广为出现。“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描绘的传统节日是( )
A.春节 B.清明节
C.中秋节 D.端午节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屈子”指的是战国时楚国的屈原,相传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选D项。]
4.(2024·天津模拟)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以下体现该内容的是(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由材料“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可知,它指的是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由材料“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可知,2014年,隋朝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隋朝大运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以洛阳为中心,“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符合题意,B项正确。]
5.(2024·肥城二模)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洪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钟摆理论”绘制了如下示意图来归纳中国古代文官与武将的权力转换。据此可知,当钟摆向右摇摆时,形象地展现了( )
A.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B.隋唐三省六部制度
C.北宋重文轻武政策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 [根据所学知识解读图片可知,当钟摆向右摇摆时指针偏向了文官,这说明文官的权力远远超过了武将,反映了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C项正确。]
6.(2024·济南模拟)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④⑥⑤
C.②③④①⑥⑤ D.②①③⑥④⑤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唐玄宗时期开元盛世的场景;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描写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场景;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的是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场景;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描写的是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场景;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描写的是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抗倭决心和势在必行的坚强意志;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对蒙古政权开创者成吉思汗(铁木真)的评价,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是在其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之后,故而,按照年代顺序排列,应为:秦→南朝→唐朝→南宋→元朝→明朝,②③①④⑥⑤符合题意,B项正确。]
7.学校电影社团放映了反映近代历史的电影,请按照影片相关历史事件的先后,对下列电影进行排序( )
①《长征》 ②《井冈山》 ③《辛亥革命》 ④《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开始于1934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于1927年10月;辛亥革命开始于1911年;南昌起义开始于1927年8月,由此可知,电影排序正确的是③④②①,C项符合题意。]
8.(2024·枣庄模拟)“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 [题干中的诗句出自毛泽东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情形,故选D项。]
9.(2024·聊城莘县模拟)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抗日救亡
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
C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最强音。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故选C项。]
10.(2024·日照模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能反映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的语句是( )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D.“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故B项正确;“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项;“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反映的是南方谈话,排除D项。]
11.(2024·杭州模拟)如图邮票发行于2015年。图中所示价值观念推动了我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D.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B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选B项。]
12.(2024·南京模拟)“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这一颁奖词讲述的是( )
A.钱学森家国情怀 B.雷锋为人民服务
C.袁隆平艰苦奋斗 D.屠呦呦乐观自信
A [“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写出了钱学森的贡献,“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写出了钱学森的家国情怀。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
13.(2024·新泰一模)从英语的发展过程看,每一个重大历史阶段都会产生大量反映鲜明时代特征的新词。请根据下列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与4组英语新词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错误的是( )
不同时期英语新词
组别 时期 新词
1组 15—17世纪 potato;banana;maize
2组 19世纪 telephone;telegraph;electron
3组 20世纪初 tank;machinegun;gasmask
4组 20世纪中后期 “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注:maize——玉米;electron——电子;gasmask——防毒面具)
A.1组——新航路的开辟
B.2组——第一次工业革命
C.3组——第一次世界大战
D.4组——经济全球化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telephone是电话,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7世纪新航路与早期殖民扩张,potato(土豆)等物种从美洲传出,A项不符合题意;20世纪初战场上出现了坦克等武器,毒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的可怕武器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WTO、APEC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D项不符合题意。]
14.(2024·新泰三模)如果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那么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军突袭波兰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储在萨拉热窝街头遭到塞尔维亚青年的枪击,皇储夫妇被击毙,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A项正确。]
15.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说到,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杀虫剂,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伤害。这反映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生态环境恶化
C.霸权主义危害 D.能源危机加剧
B [根据“人类大量使用杀虫剂”“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伤害”可知,自然环境遭到人为破坏,使生态环境恶化,故选B项;人口增长过快,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项;霸权主义属于政治领域,排除C项;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通常涉及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材料主要涉及的是自然环境,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第16题9分,第17题8分,第18题8分,共25分)
16.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以下是其中的两个故事。
故事① 《前夜》 影片讲述了电动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保障五星红旗顺利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故事
故事② 《回归》 影片讲述了外交官、仪仗队军人、警察、钟表师傅等不同身份的人,为实现在1997年7月1日0点0分准时升起五星红旗的心愿,在他们的岗位上竭尽全力的故事
材料二 电影及经典台词
《袁隆平》经典台词:“如果没有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支持,我的梦想就不会实现。”
《邓稼先》经典台词:“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铁人》经典台词:“为了国家永远不贫血,我们自己的血已经备下来了,已经烧热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国产经典影片
组别 电影
1 《建国大业》《志愿军:雄兵出击》《伟大的土地改革》
2 《邓小平》《十八个手印》《厉害了,我的国》
(1)请写出《我和我的祖国》上映的时间。(1分)与故事①和故事②相关的史实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中三部电影的经典台词,概括三位英雄人物共有的精神品质。(1分)任选其中一部电影中的主人公,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主要事迹。(2分)
(3)材料三中的两组经典影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主题?(2分)
(4)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类型和特点等方面谈谈如何正确看待历史题材电影的史料价值。(1分)
[解析] 第(1)问,时间:根据材料一“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可知,用1949加上70,可以计算出《我和我的祖国》上映的时间是2019年。史实:根据材料一“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事①《前夜》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这一事件。根据材料一“1997年7月1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事②《回归》讲述的是香港回归祖国。第(2)问,精神品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讲述的是袁隆平、邓稼先与王进喜的事迹,三位英雄人物共有的精神品质是爱国主义。主要事迹:根据题干任选其中一位人物进行介绍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给出的影片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1组的三部影片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土地改革,故其可以确立的主题是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第2组影片主要介绍改革开放以及之后的事件,故其可以确立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4)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历史题材电影属于第二手史料,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具有生动、活泼、直观的特点;但有艺术加工成分,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等同史实,要在多重印证后,慎重使用。
[答案] (1)时间:2019年。史实:《前夜》: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回归》:香港回归祖国。
(2)精神品质:爱国主义。
示例:1960年,王进喜率领钻井大队参加石油大战,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
(3)第1组: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2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史料价值:属于第二手史料,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具有生动、活泼、直观的特点;但有艺术加工成分,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等同史实,要在多重印证后,慎重使用。(言之有理即可)
17.16世纪以来,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不断得到扩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成果(部分)
时间 人物 国家 发明成果
1807年 富尔顿 美国 发明蒸汽轮船
1825年 斯蒂芬森 英国 发明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1876年 奥托 德国 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83年 戴姆勒 德国 发明汽油内燃机
1885年 本茨 德国 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发明飞机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三 全球化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流转、交汇、组合。交通运输的发展一步步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没有更广范围内的交流就不会有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而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某个国家全球化程度的高低及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优劣势。
——摘编自宋天田等《交通运输与科技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航海家的航线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航海的发展对欧洲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07—1903年交通领域发展的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交通运输在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性。(2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航海家的航线特点是从西班牙出发的向西航行,从葡萄牙出发的向东航行;沟通了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形成了全球航线。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航海的发展对欧洲的影响是开启了西方近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西方国家开始崛起;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第(2)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1807—1903年交通领域发展的特点是新型发明成果主要出现在美国和德国;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发生革新;科技发明成果的应用推动交通领域的发展;由平面交通进入立体交通时代。第(3)问,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交通运输在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总结为发达的交通运输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等的发展反映了全球化发展中各国的优势和劣势;等等。
[答案] (1)特点:从西班牙出发的向西航行,从葡萄牙出发的向东航行;沟通了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形成了全球航线。影响:开启了西方近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西方国家开始崛起;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新型发明成果主要出现在美国和德国;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发生革新;科技发明成果的应用推动交通领域的发展;由平面交通进入立体交通时代。
(3)发达的交通运输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等的发展反映了全球化发展中各国的优势和劣势;等等。
18.(2024·肥城一模)小钱币,大历史。货币是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古至今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货币中可以窥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币归宗】
材料一 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这不仅意味着奇形怪状的货币不再流通,今后货币形状会规范统一,还代表着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货币改革取得成功。 ——据《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与发展论析》
【宝通中外】
材料二 日本仿唐风气盛行,政府曾多次派“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受唐朝货币制度影响,708年,日本正式在奈良仿照唐“开元通宝”铸造“和同开珎”。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日本历史上最早的自铸货币。
【一纸千金】
材料三 宋代前期,蜀地流通以铁钱为主,这使得从事长途贸易和大宗贸易的商人为货币的支付而烦恼。11世纪初,成都16户富商联保发行了一种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它的形制规范,用统一纸张制作,并制作了特殊记号以防止假冒,任何人都能凭这张纸在参与联保的任意一家商户及其分铺换取纸上所注明的铁钱。从此纸币逐渐在蜀地流通开来。
——摘编自何一民等《成都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的货币改革出现在什么时间?改革后的货币叫什么?统治者进行该项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该改革能取得成功得益于哪一政治制度的确立?(4分)
(2)和同开珎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遣唐使除了将唐朝的货币制度传回日本,还学习了哪些唐朝的先进文化?(请任意列举一例)曾六次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唐朝高僧是谁?(2分)
(3)材料三中“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写出纸币的名称。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时期纸币在蜀地流通开来的原因。(2分)
[解析] 第(1)问,时间:根据材料一“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货币改革”反映的是秦朝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货币:根据材料一“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后的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货币改变了货币混乱状况,有利于经济管理;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统一,所以目的是巩固统一。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从而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第(2)问,先进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多次来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高僧: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最终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第(3)问,名称:根据材料三“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纸币逐渐在蜀地流通开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纸币被称为“交子”。原因:根据材料三“宋代前期,蜀地流通以铁钱为主……换取纸上所注明的铁钱”可知,铁钱使用不便,交子方便携带且具有良好的防伪性,任何人凭交子都可到发行商户或分铺换取铁钱说明发行者具有良好的信用。
[答案] (1)时间:秦朝。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经济控制、巩固统一。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
(2)先进文化: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高僧:鉴真。
(3)名称:交子。原因:铁钱使用不便;交子的便利性,有较好的防伪效果;发行者具有良好的信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突破素养卷(十)
1.A [根据题干“孔子的典故名句中,对你的学习有指导意义”可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反映的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低的人学习,对学习有指导意义,A项正确。]
2.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货币为秦半两钱,汉代收回地方铸币权,统一铸五铢钱,这都有利于政权的巩固,维护统一,D项正确。]
3.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屈子”指的是战国时楚国的屈原,相传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选D项。]
4.B [由材料“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可知,它指的是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由材料“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可知,2014年,隋朝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隋朝大运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以洛阳为中心,“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符合题意,B项正确。]
5.C [根据所学知识解读图片可知,当钟摆向右摇摆时指针偏向了文官,这说明文官的权力远远超过了武将,反映了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C项正确。]
6.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唐玄宗时期开元盛世的场景;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描写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场景;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的是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场景;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描写的是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场景;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描写的是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抗倭决心和势在必行的坚强意志;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对蒙古政权开创者成吉思汗(铁木真)的评价,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是在其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之后,故而,按照年代顺序排列,应为:秦→南朝→唐朝→南宋→元朝→明朝,②③①④⑥⑤符合题意,B项正确。]
7.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开始于1934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于1927年10月;辛亥革命开始于1911年;南昌起义开始于1927年8月,由此可知,电影排序正确的是③④②①,C项符合题意。]
8.D [题干中的诗句出自毛泽东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情形,故选D项。]
9.C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最强音。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故选C项。]
10.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故B项正确;“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项;“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反映的是南方谈话,排除D项。]
11.B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选B项。]
12.A [“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写出了钱学森的贡献,“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写出了钱学森的家国情怀。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
13.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telephone是电话,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7世纪新航路与早期殖民扩张,potato(土豆)等物种从美洲传出,A项不符合题意;20世纪初战场上出现了坦克等武器,毒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的可怕武器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WTO、APEC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D项不符合题意。]
14.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储在萨拉热窝街头遭到塞尔维亚青年的枪击,皇储夫妇被击毙,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A项正确。]
15.B [根据“人类大量使用杀虫剂”“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伤害”可知,自然环境遭到人为破坏,使生态环境恶化,故选B项;人口增长过快,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项;霸权主义属于政治领域,排除C项;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通常涉及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材料主要涉及的是自然环境,排除D项。]
16.解析:第(1)问,时间:根据材料一“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可知,用1949加上70,可以计算出《我和我的祖国》上映的时间是2019年。史实:根据材料一“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事①《前夜》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这一事件。根据材料一“1997年7月1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事②《回归》讲述的是香港回归祖国。第(2)问,精神品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讲述的是袁隆平、邓稼先与王进喜的事迹,三位英雄人物共有的精神品质是爱国主义。主要事迹:根据题干任选其中一位人物进行介绍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给出的影片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1组的三部影片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土地改革,故其可以确立的主题是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第2组影片主要介绍改革开放以及之后的事件,故其可以确立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4)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历史题材电影属于第二手史料,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具有生动、活泼、直观的特点;但有艺术加工成分,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等同史实,要在多重印证后,慎重使用。
答案:(1)时间:2019年。史实:《前夜》: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回归》:香港回归祖国。
(2)精神品质:爱国主义。
示例:1960年,王进喜率领钻井大队参加石油大战,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
(3)第1组: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2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史料价值:属于第二手史料,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具有生动、活泼、直观的特点;但有艺术加工成分,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等同史实,要在多重印证后,慎重使用。(言之有理即可)
17.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航海家的航线特点是从西班牙出发的向西航行,从葡萄牙出发的向东航行;沟通了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形成了全球航线。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航海的发展对欧洲的影响是开启了西方近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西方国家开始崛起;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第(2)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1807—1903年交通领域发展的特点是新型发明成果主要出现在美国和德国;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发生革新;科技发明成果的应用推动交通领域的发展;由平面交通进入立体交通时代。第(3)问,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交通运输在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总结为发达的交通运输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等的发展反映了全球化发展中各国的优势和劣势;等等。
答案:(1)特点:从西班牙出发的向西航行,从葡萄牙出发的向东航行;沟通了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形成了全球航线。影响:开启了西方近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西方国家开始崛起;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新型发明成果主要出现在美国和德国;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发生革新;科技发明成果的应用推动交通领域的发展;由平面交通进入立体交通时代。
(3)发达的交通运输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等的发展反映了全球化发展中各国的优势和劣势;等等。
18.解析:第(1)问,时间:根据材料一“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货币改革”反映的是秦朝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货币:根据材料一“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后的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货币改变了货币混乱状况,有利于经济管理;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统一,所以目的是巩固统一。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从而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第(2)问,先进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多次来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高僧: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最终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第(3)问,名称:根据材料三“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纸币逐渐在蜀地流通开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纸币被称为“交子”。原因:根据材料三“宋代前期,蜀地流通以铁钱为主……换取纸上所注明的铁钱”可知,铁钱使用不便,交子方便携带且具有良好的防伪性,任何人凭交子都可到发行商户或分铺换取铁钱说明发行者具有良好的信用。
答案:(1)时间:秦朝。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经济控制、巩固统一。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
(2)先进文化: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高僧:鉴真。
(3)名称:交子。原因:铁钱使用不便;交子的便利性,有较好的防伪效果;发行者具有良好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