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真题演练
考点梳理
专题12 文明交响:古代世界的多元之美与交流变奏
中考专题复习
知识导图
命题预测
知识导图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古代亚非文明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都位于亚洲、非洲
都发源大河流域
古代亚非文明
大河文明
经济形态:以农耕(业)为主
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考点梳理
古代亚非文明
文明 时间 发源的河流 文明的代表
古埃及
苏美尔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公元前
3500年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
3500年
尼罗河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公元前
23世纪
印度河、恒河
种姓制度、佛教
公元前
2070年
黄河、长江
分封制 、甲骨文、青铜器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国王法老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阻碍了古印度社会的发展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10世纪
1-2世纪
古代日本
5世纪初
6、7世纪
646年
12世纪晚期
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大和统一日本
社会危机严重
大化改新
出现庄园
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
最高统治者成“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部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不输不入”
征夷大将军
封建时代的亚洲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1258年
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出走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占领麦加
默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被蒙古所灭
622年
630年
7世纪初(610年)
伊斯兰教的创立及传播
632年
8世纪中期
独尊安拉
封建时代的亚洲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封建时代的亚洲
数学
医学
文学
建筑
①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② 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①《医学集成》
②《医典》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又称《一千零一夜》
清真寺,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
古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改进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麦地那清真寺
花剌子密和其著作《代数学》
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高尔基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古代欧洲文明
古希腊文明
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
古罗马文明
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
都发源海洋
海洋文明
经济形态:以商业贸易为主
政治体制:民主政治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荷马时代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11-前9世纪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4—前2世纪
公元前2000年
爱琴文明
城邦时代
希腊文明历程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雅典
斯巴达
小国寡民
公民非公民
古代欧洲文明
伯里克利
内容:①扩大公民权利,公职人员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②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③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④建立津贴制度
影响: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少数人的民主,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1)消极性: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2)积极性:
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③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罗马
共和国
地中海霸主
斯巴达克起义
罗马
帝国
地跨
欧亚非
帝国
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前
450年
公元前
2世纪
公元前
73年
公元
2世纪
公元
476年
公元前
509年
公元前
27年
公元
395年
公元前
1000年
罗马
城邦
颁布
《十二铜表法》
罗马文明历程
罗马城邦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意大利半岛台伯河畔
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中世纪)
古代欧洲文明
元老院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是名义上最高权力机构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古代欧洲文明
文学 (1)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2)《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雕塑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建筑 艺术 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典型代表是雅典帕特农神庙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代表性建筑有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和万神庙等
哲学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亚里士多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法学 (1)《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历法 凯撒命人以古埃及人的太阳历为蓝本编制了“ 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1.发达的经济是文化繁荣的基础。
2.海洋交通的开拓,便于交流和吸收别人的长处。
3.人民的辛勤劳动是文化的源泉。
4.文人学者、艺术家与科学家刻苦钻研与总结人民群众实践,形成了伟大的成就。
5.民主制度的推动,政府对文化的重视。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封建时代的欧洲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一系列一系列王国:“蛮族国家”,罗马文明与日耳曼文明相碰撞、相融合,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8世纪查理曼帝国达到鼎盛
843年,一分为三,形成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封建时代的欧洲
政治上:封君封臣制
经济上:庄园
思想上:基督教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中古西欧谚语
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教义
传播
1世纪
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耶稣(救世主)
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黑暗中世纪
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城市的重新兴起 大学的兴起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中世纪
曙光
根本原因:
争取自由自治的手段:
获得自由自治的标志:
城市居民: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从国王或领主手中接过特许状
手工工匠和商人
市民阶层
早期的资产阶级
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出现时间:
称号:
特权:
课程设置:
12世纪
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司法特权
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法学、医学、神学
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东罗马帝国
=
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
从529年起,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织整理《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仍然承认奴隶制(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积极影响)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罗马法的演变
习惯法
成文法
公民法
万民法
《罗马民法大全》
执行过程中有很大随意性,平民贵族矛盾尖锐。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遏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十二铜表法》
仅适用于罗马公民
起源
发展
完备
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包括外邦人)
公民法VS万民法: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
习惯法VS成文法:法律的表现形式不同
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是世界史上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法律。
罗马共和国时期
罗马帝国时期
拜占庭
帝国时期
考点梳理
11世纪
1453年
395年
拜占庭帝国
527年
7世纪初
9世纪后
14世纪
帝国开始
查士丁尼
帝国鼎盛
阿拉伯
进攻
多方
进攻
十字军东征
奥斯曼进攻
帝国灭亡
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帝国版图
不断被蚕食
日渐衰弱
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
封建时代的欧洲
①骄傲自大,封闭保守
③外族的入侵,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④十字军东征的打击
②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外 部原 因
内 部原 因
启示:改革开放促使国家富强;封闭保守致使国家衰落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封建时代的欧洲
基督教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东方文明
兼收并蓄
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②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①促进文明交流,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
③对东欧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线索1 世界文明多样性
考点梳理
线索2 文明交流互鉴
时期 事件 影响
和平交往 丝绸之路开辟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外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遣唐使来华 学习唐朝先进制度文化进行大化改新
郑和下西洋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阿拉伯沟通东西方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暴力冲突 亚历山大东征 使希腊文明得到广泛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和经贸往来
罗马的扩张 使罗马文化渗透到其统治的广大地区,同时也促进了欧、亚、非文明的交流
和平交往、暴力冲突
考点梳理
(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图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图中这些古代文明发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主要是( )
A.大河流经 B.环海多山 C.平原很少 D.岛屿众多
真题典例1
A
都产生于大河地区,产生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是古代埃及,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产生了古代中国
真题演练
(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
真题典例2
中华文明
古希腊文明
古巴比伦
古埃及
真题演练
(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古代某国家兴起及发展的历程,它是( )
A.古代希腊 B.亚历山大帝国 C.迦太基 D.古代罗马
真题典例3
古代罗马城邦兴起于约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9年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7年进入帝制时代,公元4世纪末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A
真题演练
(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下面材料是某历史教师教学PPT展示的学习内容。这体现出世界古代文明的突出特点具有( )
A.差异性 B.共容性
C.多元性 D.发展的不平衡性
真题典例4
C
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欧洲的爱琴海地区 文明成果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
古代印度的梵文和种姓制度等
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掷铁饼志》等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明成就,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
真题演练
(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某历史老师在进行大单元复习时,收集了封君与封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大学的兴起等素材,该老师复习的主题应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欧洲封建时代
D.走向近代文明
真题典例5
中世纪欧洲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度,经济上实行庄园制度,城市大学兴起
C
真题演练
(2024·新疆·中考真题)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大和政权的建立
B.幕府统治的强化
C.大化改新的影响
D.明治维新的推动
真题典例6
C
隋唐时期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带回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
真题演练
(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文物虽静默不语,却承载着丰富的信息。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用来佐证( )
A.雅典民主政治 B.中西文化交流
C.西欧文艺复兴 D.世界市场形成
真题典例7
C
图片说明中西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真题演练
真题典例8
(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节选)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和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东亚的伟大文明中,日本文明发展最晚。……早期日本的落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它与亚洲大陆隔绝的地理环境。……在盛唐时代,中国文明对日本的影响达到了高潮,它标志着日本社会演进到一个转折点。……他们在消化吸收外国因素并改造利用方面……更有首创精神。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上卷》)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文明对日本的影响达到了高潮”的事件是什么 并概括日本文明的特点。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消化吸收外国因素并进行改造创新
真题演练
命题预测
线索一:世界文明多样性
亚非
古代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地理环境、文明特点、文明成就(选择、材料☆☆☆☆)
封建时代的亚洲:大化改新、阿拉伯文化(选择、材料☆☆☆☆)
欧洲:
古代欧洲文明:伯里克利改革、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古罗马演进历程、古希腊罗马文明成就(选择、材料☆☆☆☆)
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君封臣、庄园、大学、城市兴起、《查士丁尼法典》(选择、材料☆☆☆☆)
线索二:文明交流
和平交往:丝绸之路、遣唐使来华、阿拉伯沟通东西方、郑和下西洋(选择、材料☆☆☆☆)
暴力冲突: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古罗马扩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