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真题演练
考点梳理
专题03 星河璀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智慧源流
中考专题复习
知识导图
命题预测
知识导图
一、思想:春秋时期
线索1 夏商周时期思想、科技与文化
老子像
孔子像
姓名
地位
时代
国籍
著作
主张/贡献
老子,即老聃
道家学派创始人
春秋后期
楚国
《老子》又称《道德经》
①“道”是万物的根源,顺应规律。
②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无为而治”。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春秋后期
鲁国
弟子整理的《论语》
①思想:核心:“仁”
②政治:恢复周礼、为政以德
③教育: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考点梳理
一、思想:战国时期
私田出现
井田制瓦解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兼并战争
竞相变法
思想繁荣
经济大发展
政治大动荡
思想大繁荣
线索1 夏商周时期思想、科技与文化
考点梳理
一、思想:战国时期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荀子
孟子
《荀子》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选贤任能
孙武
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基础,除孙武外还有吴起、孙膑。
《孙子兵法》
最为符合时代潮流,迎合了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趋势
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主张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考点梳理
线索1 夏商周时期思想、科技与文化
二、青铜器与甲骨文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三星堆面具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主要用于祭祀和军事,逐渐成为身份和王权的象征。
多元一体
考点梳理
线索1 夏商周时期思想、科技与文化
二、青铜器与甲骨文
含义:
记载内容:
造字方法:
意义: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内容十分丰富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惟殷先人,有典有册”,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考点梳理
线索1 夏商周时期思想、科技与文化
线索2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造纸术 医学 司马迁与《史记》 道教和佛教
张仲景
华佗
蔡伦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历史。
西汉出现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东汉末年名医,
著有《伤寒杂病论》
提出“治未病”的思想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东汉末年名医,
擅长针灸实施外科手术
发明“麻沸散”
创编出“五禽戏”
道教:本土宗教,东汉末年兴起。
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
佛教: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于印度。
两汉之际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考点梳理
线索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农学
贾思勰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等
数学
祖冲之
①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②数学著作:《缀术》
③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④还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书法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书圣”
绘画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
雕塑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异域文化在民族融合中逐渐汉化
考点梳理
线索4 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
唐诗 书法 绘画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飘逸洒脱:“诗仙”李白
淳朴厚重:“诗圣”杜甫
直面现实:白居易
颜真卿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柳公权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欧阳询
平正中见险绝
阎立本:擅长绘画和建筑,代表作品有《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像》等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此图以释迦降生为中心,所绘人物衣袍宽大,线条起伏,似随风而动“吴带当风”
考点梳理
宋词
苏
轼
李
清
照
辛
弃
疾
豪迈飘逸
委婉、细腻、清秀
雄奇阔大、气势磅礴
传统节日
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科技
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唐朝时,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战国时期出现“司南”;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考点梳理
线索5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
线索5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元曲
作者
体例 内容 目的 《窦娥冤》
司马光(北宋)
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史学两司马”
司马光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考点梳理
线索6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
作者 地位
《本草纲目》 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_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工开物》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_______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 ”
《农政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_____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重要_________________。
李时珍
药物学
宋应星
手工业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学
农业科学巨著
总结性著作;注重实用性、实践性
考点梳理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
体现皇权至上原则
城中心的紫禁城最为雄伟壮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线索6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
考点梳理
明朝
艺术
书法
绘画
戏剧
地理
董其昌
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
“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
徐渭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汤显祖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小说
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施耐庵所著《水浒传》、明代吴承恩所著《西游记》
线索6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
考点梳理
思想性
艺术性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
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晚清沈容圃绘制的工笔写生戏画像《同光十三绝》
线索6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
考点梳理
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应怎样批判地继承?
(1)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将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于世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2)学习中华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华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等,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线索6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
考点梳理
(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对上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A.青铜器种类单一 B.器表上文字是甲骨文
C.青铜器功能多样 D.商代人缺乏审美意识
种类多样,用途多样
真题典例1
C
真题演练
(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山东自古被称为“孔孟之乡”。《论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 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两段材料反映了儒家的共同思想是( )
A.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B.以德治国 以民为本
C.以礼治国 以法为教 D.崇德尚贤“兼爱”“非攻”
B
真题典例2
以德治国
以民为本
墨家
道家
法家
真题演练
(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A.西汉时人们懂得造纸 B.蔡伦用树皮、麻头等为造纸原料
C.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C
真题典例3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
真题演练
(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评论下图著作的创作者是“史界太祖、中国通史之创始者”。享有这一崇高声誉的历史人物是( )
A.司马迁 B.张仲景 C.霍去病 D.董仲舒
A
真题典例4
真题演练
(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一生广泛收集民间药方,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辨证诊断、对症治疗的理论与方法,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他留给后世的医学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B
战国时期医学著作
真题典例5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名医,他著有《伤寒杂病论》,并提出“治未病”观念
唐代孙思邈
明代李时珍
真题演练
(2023·西藏·中考真题)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位科学家是( )
A.张衡 B.徐光启
C.宋应星 D.祖冲之
命题点:祖冲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也是命题热点
D
真题典例6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并著有《缀术》
东汉地动仪
明朝《农政全书》
明朝《天工开物》
真题演练
(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节目《山河诗长安》震撼全场。“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全民齐诵《将进酒》,将这首诗飘逸洒脱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这首诗创作于(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B
真题典例7
李白,唐朝诗人
真题演练
(2024·山西·中考真题)绘画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直观表现。赏析下面两幅绘画作品,从中可以得出二者在技艺上( )
A.生动描绘了宫廷女官的生活 B.表现出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C.细腻表现了开放的社会风气 D.借鉴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
B
真题典例8
继承发展
真题演练
(2024·贵州六盘水·中考真题)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节日习俗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下列选项中的习俗与春节相关的是( )
A.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B.龙舟竞渡挂艾吃粽
C.观赏圆月品尝月饼 D.辞旧迎新走亲拜年
清明节
D
真题典例9
中秋节
端午节
真题演练
(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面四幅插图记载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这些插图出自( )
A.《天工开物》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真题典例10
D
真题演练
(2024·云南·中考真题)我国古代建有一项宏伟工程,蜿蜒于高山、深谷之中。它最初的定位与作用是以军事防御为主,后来逐渐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这项工程是(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明长城 D.北京城
A.都江堰是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
B.大运河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D.北京城是部分朝代的都城,其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
C
真题典例11
真题演练
真题典例12
(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名称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2)材料二中图三、图四所示的是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两项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项,简述其入选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五、图六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你怎么看待中国传统节日?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它开凿于北魏时期。石窟内的佛像有各种姿态和表情,有的高大雄伟,有的神态安详。在佛像的雕刻技法上,既有中国传统雕刻技法的痕迹,又有西域佛教艺术的特点。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对后世的佛教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高超技术和古代王朝的宏大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指南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
元宵节、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传统节日也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通过庆祝传统节日,人们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真题演练
命题预测
青铜器和甲骨文(选择、材料☆☆☆☆)
思想:百家争鸣(选择、材料☆☆☆☆)
史学:《史记》、《资治通鉴》(选择、材料☆☆☆☆)
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选择☆☆☆☆)
医学:张仲景、华佗、李时珍(选择、材料☆☆☆☆)
科技:圆周率、四大发明、《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选择、材料☆☆☆☆)
书法绘画: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顾恺之、吴道子(选择、材料☆☆☆☆)
建筑:长城、北京城(选择、材料☆☆☆☆)
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元宵节(选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