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历史专题训练2——大国史(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历史专题训练2——大国史(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19 16:4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训练2 近现代大国史
选择题
1、法国史学家基佐在《1640年英国革命史话》一书中说:“在1688年,英国达到了它在1640年所定下的目标,它放弃了革命的任务,而代之以自由。”材料表明通过“光荣革命”( )
A.国王的权力被全面限制 B.资产阶级以和平方式掌权
C.君主立宪政体得以建立 D.英国完全避免了政治冲突
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
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反映共同
的时代诉求是( )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实现民族独立
C.摆脱民族危机
D.延续各自政治传统
3、右图人物在近代欧洲影响深远。《大国崛起》解说词提到:“其战争
是大革命的继续,其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材料充分肯定了他( )
A.征服了欧洲
B.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获得了民族独立
D.维护了国家统一
4、“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材料说明了( )
A.英国君主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封建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C.英国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D.英国实现现代化走了和平崛起之路
5、一份1861年颁布的《宣言》称:“我相信你们会主动地改变农民的地位,限制自己对农民的权利,并且能够克服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该《宣言》( )
A.解放了美国黑人奴隶 B.促进了俄国社会发展
C.推动了日本文明开化 D.加速了德国崛起进程
6、“在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就像一幅极端浪漫的封建主义图景。但是到了1899年,它便赶上了当时最先进的欧洲列强的水平,成了一个完全西化的民族。”材料反映了( )
A.美国废除奴隶制后加速发展 B.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
C.德国通过侵略扩张后来居上 D.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有所发展
7、年代轴有助于我们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下列历史年代轴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A.大国崛起与殖民争霸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C.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D.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8、威尔逊在一战前后对美国国家身份的塑造,实际上起到了为20世纪的美国提供风向标的作用。他为崛起的美国勾画了一个崭新的国家身份与国际角色——“自由卫士”和“世界领袖”,这实现了新形势下美国自我认知的转变。这表明美国( )
A.调节了战后各国的矛盾 B.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C.完成国家统一 D.追求世界霸权
9、《大国崛起》解说词中提到:“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
A.实行了法西斯专政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10、农奴制改革后,农民为赎地支付了高额的资金,这些钱绝大部分流入铁路、矿山、工厂和银行。这说明农奴制改革( )
A.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11、《世界史 ·近代史编》中写道,1880年以前,日本政府主要采用国有企业主导和“示范”的工业化方针,引进西方的科技成就与设备,供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仿效。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大化改新促进国家发展 B.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日本运用国家力量发展资本主义 D.日本改革保留封建残余
12、1929年,苏联同西方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有170多个项目,涉及冶金、机械、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大量的西方失业人员也被聘请到苏联工作。这反映出苏联( )
A.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国民经济 B.新经济政策得到了继续贯彻
C.对斯大林模式进行适时调整 D.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得到消除
13、1933年,美国新闻报道:“罗斯福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33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以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
14、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主张( )
A.推翻殖民统治 B.推翻幕府统治
C.维护国家的统一 D.维护种植园经济
15《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指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以下符合近代大国崛起的顺序的是( )
A.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C.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
二、非选择题
16、革命和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法国是启蒙运动的故乡,但在拿破仑登场前,却并不是由开明专制君主统治的。因而,法国是一个极其低效和不公平的国家,以致统治机构摇摇欲坠地陷于停摆状态。正是政府的这种停顿状态,使野心勃勃、心怀不满的资产阶级有机会成功地夺得政权。——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至其他一系列改革也被证明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包括法院体系和地方政府的改革……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万人上升至1890年的162万人,进而到1898年的300万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的一样多,生产的煤是法国的四分之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明治维新时期)在教育方面,明确规定其目的是促进国家利益,而不是发展个人。它实施义务初等教育,因为国家需要有文化的公民。大批外国教育家来到日本创办学校和大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但是为了既确保行政管理的一致性,有确保思想的一致性,国家对整个教育体系实行了严密的监督。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产生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在教育改革上的特点。(3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正在成长的资产阶级、新贵族渴望获得更多的权力……1629年,查理一世一怒之下将议会解散。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斗争已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摘编自石强《从政治文化视野看英国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制度的变革》
材料二 美国历任总统中,很少有人处理过林肯政府所面对的危机。他刚当选,南部一些州就退出联邦,国家就像“房子一样裂开”。他警告说决不会对分裂联邦的行为坐视不管。但他期望的“联邦大团结的合唱”,却并未响起,而是经过整整4年血战后方才重新“响彻云霄”。
——摘编自常冬为《美国档案》
材料三 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摘自《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四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实施“新政”。“新政”是一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渡过了空前大灾难。
——摘编自孔根红《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林肯政府面临的危机。并结合所学,指出实现“联邦大团结”的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中国的日本”和“成功的日本”分别与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4)据材料四,指出“新政”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国家发展的因素。
18、世界历史潮流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伴随着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其中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有7个。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发展迅速。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等欧洲国家已形成了庞大的城市贫民群体,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阶层。
材料二 1861—1890年,美国迎来了工业化的高峰期。联邦政府实施的《宅地法》和鼓励移民政策,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资金和无比广阔的国内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国内贸易大约等于对外贸易的20倍。“甚至超过了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巨大的市场容量,刺激了大量生产,缩短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188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哈奇法案”,为各州大学提供科学实验基金,许多大学成为全国和各州的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指导中心。美国在学习和引进的基础上,在一些尖端领域的应用和独创,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正因如此,19世纪20世纪初,世界科学技术中
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 ——摘编自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 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人口流动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原因。这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的本质。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C B B B B D C C A C C A
非选择题
16.(1)原因:启蒙运动的影响;(1分)封建统治严重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2)影响:①推动了其他政治领域的改革;②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或产业工人数量增多);③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任答两点即可,2分)
(3)特点:①教育为国家利益服务而轻个人发展;②学习西方;③对教育体系实行严密监督(3分)
17.(1)原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渴望获得更多权力;国王和议会的矛盾不断升级。
(2)危机:分裂联邦的行为。事件:美国内战。
(3)中国的日本:大化改新。成功的日本:明治维新。
(4)影响:巩固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5)因素:顺应历史趋势的改革;国家的统一;主动的学习;结合国情的政策调整等。
18.(1)趋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或:城市化速度加快)。(2分)
评价: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增加了城市环境压力(或: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资源能源消耗速度加快;加剧贫富分化。(2分,任答一点即可)
原因:南北战争后美国政局稳定;移民政策吸引科技人才流入;市场的需求;政府支持大学进行科学研究。(4分,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了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2分)
本质:扩张掠夺。(2分)
作用: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2分,任答一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