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预测定心卷2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预测定心卷2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11 10:0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预测定心卷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古人早有天圆地方的概念,地为方、为阴,象征养育万物之母。由此猜想,方鼎是为祭地而造,由身份高贵的女性主持祭祀仪式。鼎所在之处,有了特别的动词,叫做鼎立。”这是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对商代司母戊鼎的介绍,由此可知司母戊鼎是一座(  )
A. 食器 B. 乐器 C. 礼器 D. 酒器
2.“华北驯化了粟和黍,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种植稻。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各地出现了小型的定居村落,先民们开始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饲养猪、狗等家畜。”该材料说明我国古代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基础是(  )
A. 石器工具进步 B. 定居村落出现 C. 原始农业产生 D. 原始畜牧业产生
3.如图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在图中①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A.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C. 开放重庆等沿江城市 D. 开放众多内陆城市
4.宋代汪洙诗云:“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皇帝经常破格提拔人才 B. 察举制使人才得到重用
C. 科举制使平民有了从政的机会 D. 古代选拔官吏没有严格标准
5.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期流通东南地区的货币叫做会子,这些纸币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宋政府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B. 发行纸币以此承担沉重的“岁币”负担
C. 金属货币不足和流通不便 D. 海外贸易需求与对外贸易支付的需要
6.郑成功在致荷兰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违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的意思是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台湾地区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
A. 澎湖巡检司 B. 台湾省 C. 台湾府 D. 市舶司
7.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大生纱厂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  )
A. 洋务运动期间 B. 戊戌变法期间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抗日战争时期
8.中国革命的每个时期,都留下了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对下框内两组口号所反映的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两场历史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
C. 都以青年学生为主力 D. 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9.如图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其结果是(  )
A. 华北地区全境基本获得解放 B.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黑暗统治
C.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
10.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抗美援朝保卫了中国的和平与安全 B.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C.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D.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这段颁奖词解说的人物是(  )
A. 一心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 B. 热心助人的雷锋
C. 艰苦奋斗的铁人王进喜 D. 潜心科研的袁隆平
12.如图的建筑产生于(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希腊 C. 古代罗马 D. 拜占庭帝国
13.如表是九(1)班某同学整理的历法发展概况的笔记,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概况 影响
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规律,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公元前1世纪中期,凯撒命人以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编制了儒略历。 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世界各国通用的公历的基础。
A. 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成文法的国家 B. 今天世界各国通用的历法就是儒略历
C. 世界文明在传承交融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D. 埃及的太阳历是世界上最科学的历法
14.法家学派的理论建设不如儒家,但针对性强,直接瞄准战国时代最核心的内容,即加强君主权力和强化中央集权,受到大多数君主的欢迎。这反映出(  )
A. 法家思想适应社会转型需要 B. 诸子百家聚焦社会现实
C. 当时社会普遍推崇法家学派 D. 中央集权制度广泛建立
15.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该宣言的发表(  )
A. 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 B. 促进了现代工厂制的出现
C.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表明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16.一部纪录片中有这样的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上述两人的主要贡献分别是(  )
A.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内燃机 B.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C. 发明电灯、制造汽车 D. 提出进化论、发明蒸汽机车
17.如图为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为扭转1929-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的态势,美国开始(  )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实施罗斯福新政 D. 建立法西斯专政
18.据苏联官方统计,到1937年,国家通过种种办法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总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的价格又低于成本。征购的数量逐年增加。“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三分之一。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 B. 新经济政策利用了商品货币关系
C. 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 D.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弊端
19.照片见证着历史。下列四幅照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图1斯大林格勒战役 图2诺曼底登陆 图3德国签署投降书 图4日本投降仪式
A.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B. 重新瓜分殖民地  
C.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 战争带来浩劫
20.如图为1913年福州200名女性聆听外国教授关于无线电报讲座的场景。这反映了(  )
A. 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B. 中华民国深得民心 C. 新式学堂广泛建立 D. 思想解放有了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下午十时(即晚上 10点)行就任礼,宣读誓词,词曰:“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谨以此誓于国民。”誓毕,旋即发令改用阳历,以本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
材料四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1) 材料一是哪个革命政党的革命纲领?
(2) 材料一的政治纲领后来被阐发为什么?有什么作用?
(3)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后人赞誉“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4) 材料三中誓词是谁在就任什么职务时发表的?材料三中的“本日”具体是哪天?
(5) 结合材料所述内容判断,材料四出自什么文件?分析其内容体现了什么宪法精神?通过该文件为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2.思想解放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思潮的核心。人文主义主张反对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反对教会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强调人的作用。……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开展,近代自科学也产生了许多新成果。
——马世力《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1) 据材料一,概括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主张。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 为了实现材料二的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材料三:他们都深深根植于中国古典文化,也深谙西方文明。他们中的杰出代表陈独秀、胡适在1915-1917年先后归国,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青年学生受到感召,公开探讨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这种酝酿,在1919年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 据材料三,概括这场“思想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四: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这篇文章在《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4) 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终解决了哪一错误思想的影响?为哪一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3.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船】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 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罪恶之船】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共有近 1000万非洲奴隶被运送到西半球,其中1720-1820年占一半以上,死在海上的达9%~16%。近1000万奴隶中,约有40万人被运送到今美国境内的各个殖民地。
——摘编自托马斯 索威尔《美国种族简史》
【图新之船】
材料三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摆脱西方大国欺凌,并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革命之船】
材料四(1917年11月)7日晚,起义者包围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
——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胜利之船】
材料五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成为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地点。“密苏里号”战列舰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性时刻,为二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哥伦布、达 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 请简述材料二这场以贩卖非洲奴隶为中心的贸易的路线。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日本为实现富国强兵在经济上采取了怎样的举措?
(4)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反映的这场革命的历史地位。
(5) 材料五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的彻底胜利而结束,对此你有何认识。
24.英国是近代世界第一个取得全球霸权的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也是不可小觑的国家。这些国家崛起与其政治制度创新和科技革命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它的殖民地遍及东、西半球,有“日不落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创造的“全新的政体”是指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设计方面是如何贯彻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的?结合材料二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国”的原因。
材料三:
(2) 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中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经济原因是什么?他们斗争的目标是什么?斗争的结果形成了什么政治格局?
材料四: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3) 材料四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对二战进程和结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趋势?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C
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D
19.【答案】A
20.【答案】D
21.【答案】【小题1】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小题2】被阐发为:三民主义。作用:成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小题3】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同时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影响是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小题4】人物:孙中山。职务: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本日”:1912年1月1日。
【小题5】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宪法精神:人人平等,自由民主,主权在民。政治体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22.【答案】【小题1】反对教会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强调人的作用。
【小题2】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和政治制度,裁撤冗官、冗员,任用维新人士。文教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小题3】新文化运动启发人民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小题4】“两个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23.【答案】【小题1】意义: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小题2】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小题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小题4】地位: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小题5】认识: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人类命运休戚与共,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等。
24.【答案】【小题1】全新的政体:君主立宪制;贯彻:颁布1787年美国宪法,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政治上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小题2】经济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目标:争夺世界霸权;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小题3】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影响: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小题4】多极化的趋势;当前世界格局使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各大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